在寒冷的冬季,许多的朋友们都缺乏锻炼,尤其是身体体质不好的朋友们,更是经常会出现一些病症,尤其是中风疼痛等这些症状,在生活中更是非常常见的,但是许多的朋友们对于祛风止痛的方法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祛风止痛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祛风止痛的方法。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想要让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我们必须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天不管再忙再累,也要坚持锻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还有很不错的祛风止痛的作用,对于风寒疼痛等这些病症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避免风寒湿邪侵袭
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暴饮冷饮等。秋季气候干燥,但秋风送爽,天气转凉,要防止受风寒侵袭。冬季寒风刺骨,注意保暖是最重要的,这对于帮助我们祛风止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那些身体体质比较差的朋友们在寒冷的冬季更是需要多找防寒保暖的工作,适当的多穿一些衣服,对于预防风寒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祛风止痛的方法有哪些呢?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祛风止痛的方法也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适当的锻炼不仅可以增强我们人体的体质,更是可以预防许多的疾病,并且还有非常不错的祛风止痛的作用,另外,在生活中做好预防风寒的工作对于祛风止痛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1、冰敷患处
痛风一旦发作,关节不仅会肿胀,而且还会有疼痛和发热的症状,会对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下,应该要采用冰敷的方式来缓解,可以用冰袋,也可以用湿冷的毛巾敷在患处,要连续敷20分钟以上,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
2、抬高患肢
如果痛风发作,疼痛难忍,患者可以考虑把患肢太高,让患处的位置高于心脏,这样能够防止静脉血流淤滞,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而且这样做也能够缓解水肿症状。一般来说痛风的疼痛部位都发生在下肢,以脚趾的部位为主,之后只要把脚部抬高就可以了。
3、适当的泡脚
痛风患者也可以通过适当泡脚的方式来缓解疼痛,晚上临睡之前准备一盆热水用来泡脚,每次至少泡20分钟,痛的症状能够大大的缓解,而且这种方法也能够让腿部的尿酸结晶溶解,快速的排出体外。
4、患处保持不动
痛风一旦发作,疼痛症状出现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保持患处禁止,这样的话能够缓解疼痛。如果说来回的走动或者按摩,疼痛的症状有可能会加剧。
5、大量的喝水
大量的喝水也有助于缓解痛风所导致的疼痛症状,喝水多的话就能够增加尿量,排尿多了就能够将过多的尿酸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6、服用止痛药
如果说痛风发作的时候在半夜,或者说实在疼的受不了,可以考虑服用止痛药来缓解,比如说双氯芬酸钠,可快速的缓解疼痛。但是这些止痛药物治标不治本,而且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对肠胃造成刺激,一定要谨慎选择。
1 日常调理消肿止痛
痛风疼痛的患者可以多泡脚来缓解疼痛,但不能解决痛风引起的并发症。
患者脱衣服,将手和足部放在相应水槽中,浴槽有盖,盖上有一小孔,插入水温计。患者坐在椅子上,用被单及毛毯盖好,头上敷贴热毛巾。
开始水温为36-37℃,7-10分钟内,水温上升到44-45℃。让患者出汗,先面部后全身。
操作人员将患者汗液擦干,让患者保持安静。治疗持续10-15分钟,出浴,擦干皮肤,卧床休息30分钟。
2 中成药消肿止痛中成药可以达到很好的消肿止痛的作用,但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或外敷,下面给大家例举几种常见的消肿止痛的止痛药,仅供大家参考,具体使用方法必须咨询医生:
药物性状:内容物为中褐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苦。
主要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要作用”可用于治疗痛风病。
药物性状:内容物为棕黄色,气微,味微苦。主要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要作用用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痹痛如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胁痛如胆囊炎等、黄疸如急性肝炎等)、无名肿毒等症。
外用:用冷开水调化,敷患处。
用药提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慎用;有消化道出血史者忌用。
主要功效:清热祛风、除湿定痛、滋肝补肾、提高免疫、降血尿酸、降血脂、消炎止痛。
主要作用:用于热痹与顽痹所弓|起的痛风性关节肿胀、痛风石、血尿酸增高及痛风并发症。
3 中药药膏外敷方
治疗方法:将上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取药末适量,加薄荷油2~5ml,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均匀地摊在棉纸上,药膏厚2~3mm,敷于患处,在棉纸外盖塑料薄膜,绷带加压包扎固定,2天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消肿止痛。
治疗方法:将上药物研细末和匀,然后用药末与凡士林以1:4的比例调匀成膏,存罐备用。用法:清洁皮肤后,视患部大小,用青敷膏摊涂于纱布或棉垫上,厚度约0.5em,敷于患处并固定,每日换药1次。治疗期间抬高患肢,卧床休息。长满ws8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泄浊,消肿止痛。
治疗方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熬成膏状。视患处部位大小,将膏药平摊于布上,温贴痛处,并用绷带固定,每2天换药1次。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化痰除湿,消肿止痛。
4 中药散剂外敷
治疗方法:人伏后外用新鲜蒺藜全草500~600g,捣碎后加白醋适量,装入纱布袋内表面敷以塑料膜,以达保湿目的,外敷于膝、踝关节,每日1次,每次1~2h,连续30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不用西药,不做剧烈运动,不食辛辣和高嘌呤食物。
功效主治: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治疗方法:将以上二方分别烘干,研细,过80目筛,再分别装瓶备用。
使用方法:先在患处中心点敷以海浮散0.5g,再在其上敷以加味丁桂散适量,可视红肿范围大小而调整剂量)。再将加热后的布质黑膏药盖上,贴以双层医用胶布也可)勿令药粉滑散或泄气,应使四周皮肤与膏药紧密粘贴。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消肿定痛。
治疗方法:按比例制成散剂,将双柏散粉末倒入碗内,加人适量蜂蜜水调和成糊状。临用时以生理盐水棉球擦洗患处,将调好的药物平摊在“舒适妥”胶布上,厚薄适中,再放人微波炉中加热lmin,立即敷于患处,每日1次。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化瘀止痛。
治疗方法:以上诸药,烘干研粉,过80目筛,装瓶备用。常规消毒病变处,以梅花针重叩患处至出血,加拔火罐,出血5~20ml,约10min后取罐。取消瘀散适量,用蜂蜜和陈醋将药调成糊状,均匀敷在患处,以纱布块覆盖,绷带或胶布缠绕固定。嘱患者回家后定时用陈醋浇灌于纱布块上以保持药物湿润,隔日治疗1次。
功效主治:1活血化瘀,泻热消肿,通络止痛。
随症加减)伴有腕、膝、肘关节疼痛者加服茯苓25g,猪苓15g,泽泻15g,桂枝15g,川牛膝15g,黄柏15g,苍术15g,土茯苓40g,车前子20g,丝瓜络10g,生甘草5g。冷水煎沸20min后服。
治疗方法:单个跖趾关节红、肿、热、痛者每次采用上述药粉适量配冰片10g,芒硝50g研末,以陈醋调敷患处,纱布固定,每日1次,1~7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消肿、止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68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淡渗利湿的两款美味的简单做法
下一篇: 黑色食物也能补钙,帮你增加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