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散寒止痛的食物有哪些(生姜鲫鱼汤: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祝由网 2023-06-26 23:50:56

目录散寒止痛的食物有哪些散寒止痛吃什么水果蔬菜散寒止痛的药膳方推荐散寒止痛的中药有哪些散寒止痛的药用方剂如果我们的身体内积累了太多的寒湿之气的话,就会导致身体的关节、肌肉等部位疼痛难耐。这个时候如果想要改善这一情况的话,就需要进行散寒止痛了。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散寒止痛的相关知识吧。

散寒止痛的食物有哪些

我们生活中的所经常食用的食物一般不具备散寒止痛的功效,大家可以选择服用一些药膳或者中药方剂来散寒止痛。

散寒止痛吃什么水果蔬菜

散寒止痛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以及蔬菜。

散寒止痛的药膳方推荐

丁香鸭子

材料:

鸭子一只、丁香5克、肉棒皮5克、豆寇5克、生姜15克、葱20克、盐3克、卤汁500克、冰糖30克、味精1克、香油25克。

做法:

1、把鸭子洗净擦干水分;葱切段,姜块拍碎。

2、把鸭子放入盆内,加白酒、酱油、白糖、香油、胡椒粉、丁香、葱、姜、味精拌匀腌入味(2小时左右)。把鸭子取出,挂在通风处晾干,盆内的调料留用。待鸭皮晾干后,把腌鸭的调料塞入鸭腹内,上笼用大火蒸烂取出,拣出丁香和葱、姜。

3、炒锅上火烧热,倒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将鸭子推入油锅内炸至肉烂皮酥捞出放在盘内,红樱桃点缀其上即可。

砂仁猪腰:用砂仁3克,研末,猪肾一个洗净切片,以砂仁拌匀,加油、盐少许调味,上笼蒸熟食用。

姜椒煨鸡:乌雄鸡1只,切块,加入陈皮10g,胡椒3g,高良姜、草果各6g,用盐、酱油及醋少许调味,以小火煨炖至烂熟。空腹食。

散寒止痛的中药有哪些

桂枝、威灵仙、艾叶、红花、小茴香等都是有着很好的散寒止痛功效的。

散寒止痛的药用方剂

1、良姜3钱,肉桂1钱,白术3钱,甘草1钱,草乌1钱,苍术3钱,管仲3钱。水煎服。

2、良姜10克,香附10克,苏梗10克,陈皮5克,佛手5克,香橼皮10克,炒川楝子10克,延胡索5克,煅瓦楞子10克,乌贼骨10克,马尾连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吴茱萸12克,党参12克,大枣2枚,干姜9克,半夏9克,橘红9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川椒18克(炒黑)、桂枝18克、良姜9克、柴胡18克、小茴香12克、广皮9克、吴茱萸9克(泡淡)、青皮9克。水煎服。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如何散寒止痛应该有所了解了。散寒止痛不是一天就可以达成的,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有意识的多吃一些具有散寒止痛功效的食物,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可以起到很好的散寒止痛的效果的。

生姜鲫鱼汤: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做法

鲫鱼1条去磷剖肚去内脏,生姜30克、陈皮10克、胡椒3克用纱布包好,放入鱼肚中,加清水适量煨熟,放入盐、味精等调味品。

食用方法

食鱼,喝汤。

功效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虚寒性胃痛。

鲫鱼不能与荠菜同食,不宜油炸。

那个来好痛!必备葱姜蒜,喝的敷的都能散寒止痛

【石晶明(中医名家施维智嫡传弟子)】 浅谈经痛 《本草纲目》载,月经病「血气滞者作痛」。经痛是指女性在月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常伴有 *** 胀痛、 *** 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全身症状。 其发病率之高、范围之广、痛苦之大,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品质。多数经痛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结束后回复正常。 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经痛。继发性经痛多数是疾病造成的,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骨盆腔炎、肿瘤等。因此,需要透过检查,确定经痛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经痛没有大碍,除非严重影响生活,需要适当使用止痛药。引起原发性经痛的原因多为精神紧张、敏感;体质较弱也易产生经痛,增强体质后能缓解症状;由于子宫位置不良、宫颈口狭小造成经血潴留也是经痛常见的原因,生育后能使症状消失。但也有部分经痛是由生殖器病变引起,尤其是生殖道的畸形,所以较严重且顽固的经痛务必要及时诊治。 建议食材/方法 蒜姜汤 |经期小腹冷痛 材料: 大蒜、姜各15克,黑糖30克。 作法: 所有材料加适量清水一起煎汤。每次1剂,每天服2次。 说明: 大蒜有祛痰、益肺、养胃、止血的功效;姜能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可治疗经血凝滞不畅,经前、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得热则痛减,经量少等。 药膳蛋 |原发性经痛 材料: 艾叶、益母草各100克,延胡索、制香附各50克,鸡蛋9颗。 作法: 先用温水将中药浸泡2小时,再与鸡蛋同煮,煮滚后将鸡蛋壳轻敲几条裂缝,连同中药续煮,让药液渗透鸡蛋,鸡蛋煮熟后备用。3天为1疗程,在月经前3天开始服,每天早、中、晚各吃药蛋3颗。吃完后,再照前法制作,再连吃2天。到下个月经周期前,一样在经前3天,再照前法制作,连服3天,共连服3个月经周期。 说明: 原发性经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多见于未婚女子,在经前、经后,或月经期间,小腹胀痛、腰酸,有的兼有呕吐、 *** 疼痛等症。经临床验证,一般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无论是寒湿凝滞或气滞血瘀、气血虚弱所致的经痛,都能奏效。 海马肉桂 |虚寒经痛 材料: 海马、肉桂各3克,黑糖适量。 作法: 将海马、肉桂一起研细末,黑糖以热水溶化后冲服。每天2次, 3 ? 5天为1疗程。 说明: 海马、肉桂有温经补阳,散寒止痛的功效。【石晶明(中医名家施维智嫡传弟子)】 浅谈经痛 《本草纲目》载,月经病「血气滞者作痛」。经痛是指女性在月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常伴有 *** 胀痛、 *** 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全身症状。 其发病率之高、范围之广、痛苦之大,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品质。多数经痛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结束后回复正常。 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经痛。继发性经痛多数是疾病造成的,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骨盆腔炎、肿瘤等。因此,需要透过检查,确定经痛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经痛没有大碍,除非严重影响生活,需要适当使用止痛药。引起原发性经痛的原因多为精神紧张、敏感;体质较弱也易产生经痛,增强体质后能缓解症状;由于子宫位置不良、宫颈口狭小造成经血潴留也是经痛常见的原因,生育后能使症状消失。但也有部分经痛是由生殖器病变引起,尤其是生殖道的畸形,所以较严重且顽固的经痛务必要及时诊治。 建议食材/方法 蒜姜汤 |经期小腹冷痛 材料: 大蒜、姜各15克,黑糖30克。 作法: 所有材料加适量清水一起煎汤。每次1剂,每天服2次。 说明: 大蒜有祛痰、益肺、养胃、止血的功效;姜能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可治疗经血凝滞不畅,经前、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得热则痛减,经量少等。 药膳蛋 |原发性经痛 材料: 艾叶、益母草各100克,延胡索、制香附各50克,鸡蛋9颗。 作法: 先用温水将中药浸泡2小时,再与鸡蛋同煮,煮滚后将鸡蛋壳轻敲几条裂缝,连同中药续煮,让药液渗透鸡蛋,鸡蛋煮熟后备用。3天为1疗程,在月经前3天开始服,每天早、中、晚各吃药蛋3颗。吃完后,再照前法制作,再连吃2天。到下个月经周期前,一样在经前3天,再照前法制作,连服3天,共连服3个月经周期。 说明: 原发性经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多见于未婚女子,在经前、经后,或月经期间,小腹胀痛、腰酸,有的兼有呕吐、 *** 疼痛等症。经临床验证,一般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无论是寒湿凝滞或气滞血瘀、气血虚弱所致的经痛,都能奏效。 海马肉桂 |虚寒经痛 材料: 海马、肉桂各3克,黑糖适量。 作法: 将海马、肉桂一起研细末,黑糖以热水溶化后冲服。每天2次, 3 ? 5天为1疗程。 说明: 海马、肉桂有温经补阳,散寒止痛的功效。蒜姜葱盐敷 |行经腹痛 材料: 大蒜2瓣,姜120克,葱头1个,盐50克。 作法: 大蒜、姜、葱头一起捣烂,加盐炒热。熨敷小腹,每天1次。 说明: 葱、姜、蒜都有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三者炒热外敷可治疗行经腹痛。 葱姜蒜敷加内服药 |气滞血瘀型经痛 材料: 大蒜、姜、葱白各适量。 作法: 所有材料一起捣烂如泥。敷下腹部。 说明: 同时服用山楂30克、黑糖30克,每天1剂,水煎一次服,连用1 ? 2剂。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经痛。 炒粗盐 |经期小腹痛 材料: 粗盐250克,陈醋50毫升。 作法: 将粗盐炒热,再将陈醋慢慢洒入,洒完后再炒片刻,装入布袋中,热敷腰和腰腹部。 说明: 此方温经、理气、止痛,适用于经期小腹痛和腰痛者。 蒜姜枣椒汤 |行经腹痛 材料: 大蒜10克, 姜25克,红枣10颗,花椒9克,黑糖30克。 作法: 所有材料加水一起煎煮。每次月经来潮前3天始服用,每天1次。连服3 ? 5天。 说明: 花椒性温,味辛,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与大蒜、姜合用,可治疗寒凝血瘀、行经腹痛、经量少、经色黯紫有血块等症。 大蒜当归陈皮鸡蛋汤 |经期、经后小腹痛 材料: 大蒜、当归、红枣各10克,陈皮3克,酒酿30克,鸡蛋1颗,白糖适量。 作法: 红枣煮烂去核;鸡蛋打散后加入酒酿;大蒜、当归、陈皮加水煮滚20分钟后去渣,再煮滚,趁热冲入鸡蛋中,加红枣、白糖拌匀。月经前1 ? 2天服用,每天2次。 说明: 大蒜、当归有调经止痛的作用,本方可用于治疗气血虚弱,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 蒜姜艾叶薏仁粥 |经前、经期小腹痛 材料: 大蒜、干姜、艾叶各10克,薏仁30克。 作法: 前3味药材加适量清水煎煮取汁,薏仁煮至八成熟再倒入药汁,一起煮熟。一次温服,每天1次。 说明: 治疗寒湿凝滞,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热痛减,经行量少,色暗有块等症。山楂向日葵秆 |血瘀经痛 材料: 向日葵秆15克,山楂、黑糖各30克。 作法: 山楂、向日葵杆—起放在锅内炒,将向日葵秆炒至香熟,再加适量清水,熬成浓汁后,加入黑糖熬化即可。每次于经前1 ? 2天,连服2 ? 3剂。 说明: 山楂入药,有健胃、消积化滞、舒气散瘀之效。 蒜姜艾叶膏加内服药 |血瘀经痛 材料: 大蒜、姜、艾叶各适量。 作法: 所有材料一起捣成膏状。外敷下腹部。 说明: 同时服用蒲黄、灵脂各15克,以水煎服。外敷加内服,可治疗血瘀型经痛。 蒜姜枣汤 |经期、经后小腹痛 材料: 大蒜2瓣,姜6克,红枣12个,黑糖60克。 作法: 所有材料一起加水煎汤。每次月经来潮前4 ? 5天开始服,每天1次,连服3 ? 5天。 说明: 此方适用于治疗气血虚弱,经后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空坠、喜按(腹部疼痛会因按压而舒缓者)、月经量少、经色淡红,或伴有神疲乏力等。 本文摘自《13亿人都在用の本草纲目疗方》/石晶明(中医名家施维智嫡传弟子)/绘虹企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6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