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出现一些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时候也是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导致我们人体出现受伤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引发肿痛的症状,所以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化瘀止血的好方法,其实许多的中药药材都是具有很不错的化瘀止血的功效的,那么哪些药材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
茜草
茜草这种药材相信大家都是听说过的,当然,茜草这种药材的药用价值是比较高的,并且对于帮助我们治疗碰伤擦伤或者是一些肿痛的症状效果是非常不错的,茜草具有非常不错的化瘀止血,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于热证出血、经闭腹痛、跌打损伤。配乌贼骨止血力更强。
三七
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这些症状,另外,三七还能够治疗外伤出血的情况,在生活中适当的服用一些三七,也是可以起到预防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的作用,但是大家要注意三七的服用禁忌,尤其是孕妇朋友们千万不要服用三七,不然会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的。
上面我们就哪些药材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茜草以及三七等等这些比较常见的中药药材,都是有着非常不错的化瘀止血的功效,所以我们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受伤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适当的敷用这些药材来缓解病情的,还能够帮助我们增强身体的体质,好处是非常多的。
活血化瘀的中药
活血化瘀,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如果淤血不清楚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害,所以我们会常常买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例如正骨水等等,或者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或者中药,所以今天我们今天就来讲讲都有哪些活血化瘀的中药?
活血化瘀的中药
一、益母草
益母草的味道偏苦,不仅有调节月经的功效,还有活血的作用,还可以具有祛瘀和止痛的作用,对我们身体内的血液循环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二、当归
当归在中医看来是温和的,服用它有很好的活血和补气血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作用,对一些心律失常的患者也有好的治疗效果。
三、山楂
山楂可能人们觉得它只有消食的作用,其实它还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当的服用山楂可以起到降血压和抗菌镇静的作用,不过山楂虽好,但是也不能过量。
四、生蒲黄
生蒲黄这款药材药性偏凉,所以服用之后会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女生在分娩之后服用的的话可以很快的恢复健康,但是怀孕的朋友就不要服用了
以上就时介绍给大家的几款活血化瘀的中药,要根据自己得体质来选择适合的药材,避免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活血化瘀的中药
5、虎杖:
苦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活血止痛,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泻下通便。
主治:(1)用于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证。
(2)用于湿热黄主治:疸、淋浊带下等证。
(3)用于水火烫伤、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等。
(4)用于肺热咳嗽、热结便秘。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6、鸡血藤:
苦甘温,归肝经。
功能:行血补血,舒经活络。
主治:(1)用于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证。
(2)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等证。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7、益母草:
苦辛微寒,归肝心肾经。
功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
主治:(1)妇女血分瘀热,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腹痛。也治外伤瘀肿作痛。
(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近年用治肾炎水肿。
(3)可治疮毒、乳痈。多外用,或内服。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8、泽兰:
苦辛微温,归肝脾经。功能: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
主治:(1)妇科经产瘀血病证的常用药。
(2)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及疮痈肿毒。
(3)水肿、腹水。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9、月季花:
甘淡微苦平,归肝经。
功能:活血调经,疏肝解郁,消肿解毒。
主治:(1)肝血郁滞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及胸胁胀痛。
(2)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痈疽肿毒,瘰疬。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10、凌霄花:
辛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能:破瘀通经,凉血止血。
主治:(1)血瘀经闭、症瘕积聚及跌打损伤,可与当归、红花、赤芍等同用。
(2)风疹、皮癣、皮肤瘙痒、痤疮。
(3)便血、崩漏。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11、刘寄奴:
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脾经。
功能:破瘀通经,止血消肿,消食化积。
主治:(1)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症瘕。
(2)跌打损伤。金疮出血。风湿痹痛。便血。尿血。痈疮肿毒。
(3)食积腹痛。泄泻痢疾。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12、王不留行:
苦平,归肝胃经。
功能: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
主治:(1)血瘀经闭,痛经,难产。
(2)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
(3)热淋,血淋,石淋。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xxxxx药物功效比较:
1、益母草、泽兰
均能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常用于妇科经产血瘀病症及跌打损伤,水肿等证。
益母草辛散苦泄之力较强,性寒又能清热解毒,其活血,解毒,利水作用均强于泽兰。
2、红花、桃仁、泽兰
共同点:1)活血通经: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淤滞腹痛。二药为伍,相互促进、活血通经、祛
瘀生新、消肿止痛力增强。
2)消肿止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
红花消肿止痛力强。多用可破血,少用则养血,有出血倾向者不宜多用。
桃仁破血祛瘀力强。润肠通便:肠燥便秘。
泽兰利水消肿:产后水肿、浮肿、腹水。
三、活血疗伤药
本类药物善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止血生肌敛疮。故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骨折筋损,金疮出血等伤科疾患。也可用于其他一般血瘀病证。
因肝主筋、肾主骨,使用本类药物治骨折筋损之证时,还须配伍补肝肾强筋骨之品,以促进骨折伤损的愈合复原。
1、血竭:
性味甘咸平,入心肝脾经。
功能:内服活血散瘀,定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
主治:(1)淤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
(2)症瘕痞块,胸腹刺痛。
(3)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4)外伤出血,溃疡不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2、苏木:
甘咸微辛平,归心肝脾经。
功能:活血疗伤止痛,祛瘀通经。
主治:(1)适用于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2)胸痹绞痛,胃脘刺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3、骨碎补:
苦性温,归肝肾经。
功能:活血止痛续伤,补肾强骨。
主治:(1)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聋。牙痛。久泄。遗尿。
(2)跌打骨折及斑秃。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4、马钱子:
苦性寒,大毒,归肝脾经。
功能:散结消肿,通络止痛,强筋,解毒。
主治:(1)风湿痹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跌打损伤。
(2)骨折肿痛。痈疽疮毒。顽癣等。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5、自然铜:
辛平,归肝经。
功能: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主治:跌打损伤,筋伤骨折,淤血肿痛。可与当归、红花、赤芍、蛰虫等药同用。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6、土鳖虫:
味寒咸,小毒,归肝经。
功能: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主治:(1)治疗血瘀经闭、产后淤滞腹痛需配伍大黄、桃仁。症瘕积聚需配伍柴胡、鳖甲。
(2)跌打损伤、筋伤骨折,外伤常用。可调酒内服,也可外敷(研末).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xxxx药物功效比较:
苏木、骨碎补
均可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筋伤、淤滞肿痛。
苏木祛瘀通经:妇科血瘀经闭、痛经、产后淤滞腹痛。
骨碎补补肾强骨:肾虚腰痛脚弱、耳聋耳鸣。二药可配合使用。
四、破血消症药
本类药物药性强烈,能破血逐瘀而消症积。尤以虫类药占多,主治痹血程度较重的症瘕积聚为其特点,亦可用于血瘀经闭、瘀肿疼痛、偏瘫等症。主要功效破血、消瘀、攻坚。
应用时常配行气破气药以加强祛瘀消症之效,或配攻下药以攻逐瘀血。本类药物药性峻猛,且大多有毒,易耗血、动血,耗气、伤阴,所以凡出血证,阴血亏虚、气虚体弱及孕妇,当忌用或慎用。
1、莪术:
苦辛温,归肝脾经。
功能:破血祛瘀,消积止痛。
主治:(1)血祛瘀,妇女闭经,或痰湿淤血凝结而成的症瘕癖块。
(2)适于饮食失调,脘腹涨满疼痛之证。适当配伍,虚证、实证均可。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2、三棱:
苦辛平,归肝脾经。
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主治:(1)症瘕积聚及气滞血瘀引起的`闭经。
(2)适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可与消食行气药同用。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3、水蛭: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破血逐瘀消症。
主治:(1)伤寒蓄血发狂,少腹满痛,伍破血药。
(2)淤血坚结,症瘕痞块,配软坚散结药。
(3)淤血不去,新血不生,干血成痨,腹满消瘦等症。
(4)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4、虻虫:
味苦性微寒,有毒。常与水蛭同用
功能:破血逐瘀、消症通经。“能攻真气运行不到之血”
主治:(1)瘀滞闭经者,可用本品配水蛭、桃仁、红花、川芎、三棱、莪术、当归、赤芍等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配丹皮、骨碎补、续断、乳香、没药等同用。
中药分类——活血化瘀药
药物功效比较:
1、莪术、三棱均能破血破气、消积止痛,常相须而用,主治症瘕积聚、气血瘀滞之心腹瘀痛、经闭、痛经及食积腹痛。
破气消积,二药配伍,气血兼顾,活血行气,化积消症之力增强。
莪术:血中之气药,长于破血中之气。(偏于破气)
三棱:气中之血药,善破气中之血。(偏于破血)
2、水蛭、虻虫
同为动物药,有毒。均具有破血逐瘀消症功能,可治疗症瘕积聚、血瘀经闭、跌打损伤等
虻虫治疗血瘀经闭可配伍水蛭、大黄。治疗跌打损伤可配伍丹皮、乳香、没药。
水蛭与虻虫虽都有破血逐瘀作用,但水蛭药力较缓而作用持久,偏入肝经、膀胱经,逐瘀效果较好。虻虫破
血力较水蛭更猛峻,遍行经络,通利血脉,服后即可致泻,(药力过后即止),逐瘀效果不如水蛭较稳。
活血化瘀药的药理
1、改善血流动力学:
活血化瘀药一般都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各个活血化瘀药,扩血管作用的主要部位不同,如对股动脉的扩张作用,以水蛭、益母草、莪术、桃仁的作用较突出,其中除益母草外,其他均属破血散结药,说明在活血化瘀药中,对于股动脉,以破血散结药的扩血管作用最强。延胡索、丹参、川芎等则对
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更为突出。
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典型的血瘀症状,大致包含在“绞心痛”、“胸痹”、“厥心痛”等范畴中。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已证明许多活血化瘀药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的作用,如川芎、丹参、红花、益母草、当归、赤芍、延胡索等。
2、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抗血栓形成:
1)改善血液流变学。活血化瘀药及其复方一般均能改善血瘀患者血液的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
压积增加,血浆蛋白、血脂等浓度增高等)、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和血浆比粘度增加)、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凝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缓慢,血小板对各种因素诱导的凝集性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等)状态,其中以养血活血和活血祛瘀类作用更为明显。各种不同原因的血瘀证,经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好转。其中以丹参、川芎、益母草、蒲黄等作用更为明显。
2)抗血栓形成。血瘀证常表现为血栓闭塞性疾病,如心肌粳塞、脑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视网膜血管阻塞等。实验证明,许多活血化瘀药都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如益母草、当归、三棱、泽兰、莪术等。
xxxx作用机理:
1)抑制血小板聚集。血瘀患者血液的浓、粘状态,引起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在血管内膜损伤处粘着,活血化
瘀药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减少了血小板的粘着和聚集,降低血小板的表面活性,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如
赤芍、鸡血藤、当归、川芎、红花、益母草、水蛭、三棱、莪术等都有这种作用。
2)增加纤溶酶活性。某些活血化瘀药,如益母草、赤芍、丹参、桃仁、红花等,可通过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
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而发挥其抗血栓形成作用。
3、改善微循环:
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微血管血液循环。祖国医学早有“久病入络为血瘀”的理论,现代研究
表明,血瘀患者一般均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微血流缓慢和瘀滞,甚至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管襻扭
曲、畸形、顶端扩张等)。微血管周围渗血和出血。微血管缩窄或闭塞等。许多活血化瘀的药都具有改善微循
环的作用,如川芎、丹参、姜黄、红花、当归、益母草等以及以活血化瘀药为主组成的复方类药物。
xxxxx作用机理:
1)改善微血流。治疗后微循环改善常首先表现为微血流改善,使流动缓慢的血流加速,这可能主要是血液流变
学特性,血液的浓、粘、凝、聚倾向改善而产生的间接影响。
2)微血管形态改善。表现为微血管痉挛解除,循环内红细胞的瘀滞和汇集减轻、微血管瘀血减少或消失,微血
管轮廓清晰,形态趋向正常。
3)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微血管周围渗血减少或消失。
4、抗炎作用:
活血化瘀对各种炎症的早期及不同类型的炎症浸润均有明显疗效,其抗炎作用的原理可能是由于它降低炎症
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了炎性渗出。同时由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促进了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所
致。此外,有些活血化瘀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作用,如丹参、赤芍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
长,赤芍、川芎能抑制肠道致病菌的生长。
5、对子宫平滑肌的影响:
具有活血调经功能的活血化瘀药常具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如益母草、红花、蒲黄等用于经闭、经行不
畅、产后恶露不净等。
6、镇痛:
疼痛是血瘀的重要症状。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药,如延胡索、乳香、没药等确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不同
类型的活血化瘀药镇痛作用的比较,其中以祛瘀止痛类较为突出,应该指出活血化瘀缓解疼痛不一定都通过
镇痛作用。例如改善器官供血也可消除缺血器官的疼痛。
7、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血瘀证可见于硬皮病、瘢痕组织、肠黏连、盆腔炎、食道狭窄等疾病,出现良性的异常组织增生,活血化瘀
药可通过抑制胶原合成,促进其分解,并使增生变性的结缔组织转化吸收等作用,抑制组织异常增生。
活血化瘀药注意事项
1、活血祛瘀药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病症,但要性各有偏胜,需根据具体病情适当选用,随证配伍,以标本兼
顾。如寒凝血瘀者,配温里散寒药。热搏血分,热瘀互结者,配清热凉血,泻火,解毒药。风湿痹阻,经脉
不通者,配祛风湿药。症瘕积聚,配软坚散结药。如瘀滞疮疡,痈疽肿毒者,可配清热药同用。
3、活血祛瘀药每有伤血之虞,故应用时必须注意用量,并宜适当佐以养血药同用。
4、久瘀体虚或因虚而瘀者,配补益药。再则,为了提高活血祛瘀之效,常与理气药配伍同用。因“气为血
帅”、“气滞血亦滞”、”气行则血行”。
5、月经过多、孕妇对于活血祛瘀药应忌用或慎用。
;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身体的调理,活血化瘀类的中药便成了炙手可热的 养生 药品,与西药相比,中药材更能从里调理其血瘀体质,是一种治标又治本的药。而且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中药要比西药相对安全,不用担心太多的副作用,因为中药讲究一人一方,配方一般都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掌握其用法用量。
“活血化瘀”是一个中医名词,活血化瘀的中药指的就是那些服用之后能够疏通身体中的血脉,去除淤积血瘀功效的药材。常见的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很多,有一味药被人们所熟知,那就是三七,三七有着行血而不破血的作用,最适合脑栓塞和淤血型心脏病患者使用。不过除开三七,还有这5种活血祛瘀药,堪称活血“圣药”。
1.益母草
益母草味苦性凉,入心、肝经,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等功效,尤其对女性具有显著的调理作用,可治疗月经不调、难产、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尿血、痈肿疮疡等多种症状,可内服或外敷。益母草祛瘀、止痛效果强大,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地扩张身体中的血管,可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
2.藏红花
喜欢看古装宫廷剧的人都清楚,藏红花可是后宫娘娘争斗的一大利器,可以使孕妇堕胎,但藏红花就只是堕胎药吗?这一认识未免偏颇。之所以藏红花具有堕胎的作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活血通经的功效,服用之后能够有效地减慢心率,同时增加血液流量,并且对于血小板的凝集情况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0克之间,所以对于孕妇来说是禁止服用的。同时,藏红花还具有止痛祛瘀的功效,适合治疗因血瘀而导致的身体疼痛。
3.泽兰
泽兰是一味温性的中草药,其入药部位是毛叶地瓜儿苗的地上部分,在夏天和秋天采集后,炮制入药。泽兰性辛温,可入肝经和脾经,具有活血、调经、消肿、祛瘀等功效,服用适量的泽兰可以调理患者身体器官,促进身体内血液的流动,从而有利于预防血管疾病的产生。尤其适用于血瘀质的女性患者,可以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等症状,同时对于产后恶露不下的女性也可以使用。
4.当归
我国中医学者认为,当归性温,具有很好的活血和补血的作用,适合血瘀质的患者服用。同时,部分女性易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情况,也可以服用当归,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痛作用。此外,当归不仅可以用来泡水饮用,也可以用来泡脚,人们的脚上有很多的穴位,通过足部吸收营养,同样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补肾益气、排湿保暖的作用,并且还对关节炎等症状有很显著的疗效。
5.大血藤
大血藤主要的产地在南方,收获的季节是秋冬,其入药部位是其藤茎,经过干燥炮制后方可入药,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等功效,可治疗因为淤血导致的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的情况。此外,大血藤性味平还能治疗风湿痹痛以及大肠湿热疼痛不止的情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68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教你几招可以有效改善落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