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利水是什么意思利水中药的药理作用利水的食物有哪些利水吃什么水果蔬菜利水的食谱推荐利水的中药有哪些利水的中药方剂我们都知道人体有很多的水分,这些水分可以帮助促进身体内的循环,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如果这些水分滞留在体内的话,就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湿邪之气,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大家如果想要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话,可以采取利水的方法。
利水是什么意思
利水是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
利水中药的药理作用
此类药物性平,甘淡渗泄。主入膀胱、脾、肾经。药性下行,能通畅小便、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水湿之邪的排泄,故有利水渗湿的作用。有的药物性寒凉,又有清热利湿、止泻止痢止带、利胆退黄、通淋止痛、利尿排石等作用。部分药物兼有健脾止泻、行滞通乳、清热逐痹等作用。
利水的食物有哪些
1、南瓜补脾利水,解毒杀虫。宜于脾虚食少腹胀,脾虚水饮停胃。
2、鲤鱼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泄泻。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食。
4、荠菜清热利水,凉血止血,平肝降压。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血热吐血、便血。
5、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
6、赤小豆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宜于湿热泄泻。
利水吃什么水果蔬菜
有利水作用的水果蔬菜有很多,例如玉米荠菜、莴苣、冬瓜、菠萝、橘子、西瓜、柠檬等。
利水的食谱推荐
赤小豆无花果汤
材料:无花果200克,赤小豆150克,花生150克,黑玉米20克。
做法:
1、赤小豆、花生冲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下,加入黑玉米,添加约1500ml的水。
2、大火煮开,转小火煮40~50分钟,赤小豆煮到表皮开裂,其它材料就全熟了。
3、加入无花果,转旺火再煮10分钟。
4、汤可以直接喝,也可以降温到80℃时,加点蜂蜜再喝。
红豆薏米百合汤
原料:红豆、薏米、鲜百合、蜂蜜。
做法:
1、准备材料:红豆,薏米,鲜百合,蜂蜜。可用干百合,但需要泡发之后再用。
2、红豆、薏米淘洗2遍。
3、将洗净的红豆和薏米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水,煮开。红豆薏米的量、水的量灵活掌握。如果是替代茶水饮用,那就多加些水。
4、煮开后,关火,盖上砂锅盖子,焖40分钟左右。经过一轮焖煮后,红豆和薏米开始变软,汤的颜色也会变深。
5、40分钟后,再度将水煮开,关火,盖上砂锅盖子,继续焖40分钟。如此进行2-3次即可。在最后一次加入鲜百合。
薏仁红豆消肿汤
食谱原料:生薏仁20克、红豆3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将生薏仁20克、红豆30克洗净浸约半日,沥干备用。
2、薏仁加水煮至半软加入红豆煮熟,再加入冰糖,待溶解后熄火即可食用。
利水的中药有哪些
1、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朮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朮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朮等同用。
2、泻甘淡渗湿,利水作用与茯苓相似,亦为利水渗湿常用之品,且药性寒凉,能泄肾与膀胱之热,故对水湿偏热者,尤为适宜。治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常与茯苓、猪苓、车前子等配伍;治泄泻及痰饮所致的眩晕,可与白朮配伍。
3、薏苡仁功能利水渗湿,作用较为缓弱,然而因其性属微寒,故可用于湿热内蕴之症,对小便短赤,可与滑石、通草等同用;对湿温病邪在气分,湿邪偏胜者,可与杏仁、蔻仁、竹叶、木通等同用。本品又具健脾之功,用以治脾虚水肿、脚气肿痛,配伍茯苓、白朮、木瓜、吴茱萸等同用。
4、灯芯草味淡性寒,功能清热利水通淋,可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药力较薄弱,适宜病情较轻者,或作清热利水药如木通、滑石药的辅助品。
5、通草淡渗利水,性寒清热,功能清热利水渗湿,可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但气味俱薄,作用缓弱,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用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
6、木通寒能清热,苦能泄降,功能利水通淋,为治湿热下注、淋沥涩痛要药,常与车前子、滑石等同用。且利尿力强,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等症也常恃为要药,可配其它利水消肿药如桑白皮、猪苓等同用。
利水的中药方剂
1、人参、茯苓各3克、白术(土炒)、当归各6克、川芎、大腹皮、紫苏、陈皮各14克、炙草0.9克。加姜皮一片,水煎服。
2、茯苓20克、泽泻20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3、麻黄10克、石膏20克、大枣5枚、甘草10克、干姜10克。水煎服。
4、麻黄10克、石膏25克、大枣5枚、甘草10克、白术20克、干姜10克。水煎服。
5、茯苓20克、半夏20克、杏仁20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细辛15克、五味子15克。水煎服。
6、猪苓15克、茯苓15克、滑石10克、泽泻10克、阿胶10克。水煎服。
7、半夏15克、茯苓15克、大枣10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甘草10克、附子10克。水煎服。
8、白术15克、厚朴15克、陈皮15克、大枣15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水煎服。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如何利水应该是比较了解了吧。其实我们生活中就有很多经常吃的食物以及药食同源的中草药有着很好的利水功效,大家不妨可以在自己的膳食中多添加一些这样的食物,对我们的健康是很有好处的。
你好,一般说的比较多的祛湿食物就是红豆薏米。不过生活中很多利尿祛湿的食材,深山果农养生专家提醒,可以多吃以下食物来利尿祛湿:
海带
海带是一种非常好的利尿祛湿的食品,另外,海带中还含有非常多的碘,对于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大具有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海带可以生吃凉拌,也可以煮海带汤喝,味道还是很不错滴。
莴笋
莴笋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特别适合水肿,小便不利的人食用,可以用来凉拌,也可以用来煮汤喝,最好是连莴笋的叶子一块吃,但是莴笋性质偏凉一些,脾胃虚寒的人最好是不要多吃哦。
西瓜
西瓜可以起到利尿的作用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而且可以清热解暑、利尿生津、对于急慢性肾炎和高血压等都具有不错的疗效,西瓜皮熬汤喝效果更好哦。
黄瓜
黄瓜具有非常棒的清热止渴、利水解毒的功效,黄瓜的吃法有很多,可以生着吃,也可以熟着吃,可以凉拌,也可以煎炒,想要利尿的话最好是煮着吃黄瓜,但是黄瓜的性质比较凉一些,胃寒的人最好是少吃哦。
冬瓜
冬瓜具有非常棒的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冬瓜的利水作用非常强大,可以出促进尿液的大量排出,水肿的人经常吃一些冬瓜可以起到非常棒的消除水肿的作用。体内有湿气的人多吃一些冬瓜可以起到不错的祛湿效果哦。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食物如下:
1、车前草,既是药材,又是野菜,有清热利水通淋的功效。
2、鲜金银花50克泡水代茶,治疗尿路感染很有效。
3、芹菜打汁服用,每次一杯,早晚二次服用,也很有效。
祛湿类食物有促进水湿排出的作用,宜于治疗湿症。 1、南瓜补脾利水,解毒杀虫。宜于脾虚食少腹胀,脾虚水饮停胃。
2、鲤鱼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泄泻。外感病者忌食。
3、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气止泻,宁心安神。宜于脾虚水停于胃,寒湿腹泻。不宜与米醋同食。
4、荠菜清热利水,凉血止血,平肝降压。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血热吐血、便血。
5、金针菜(黄花菜)清热利湿,解毒,通乳。宜于湿热胃痛,湿热泄泻。虚寒症忌食。
6、莴苣清热利尿,通乳。忌同金针菜同食。
7、冬瓜利水消痰,消热解毒。宜于湿热泄泻。虚寒泄泻者忌食。
8、鲫鱼补脾利水。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不宜油炸,不宜与荠菜同食。
9、蚕豆清热利湿,健脾涩精。宜于湿热泄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湿,通乳,解毒排脓。宜于湿热泄泻。
11、莜麦补气益力,除湿止泻。宜于脾虚泄泻,湿盛泄泻。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虚寒症忌食。
12、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宜于脾虚水停于胃,脾虚泄泻,寒湿泄泻。
13、玉米补中健胃,除湿利水。宜于脾虚泄泻,湿热泄泻。
14、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泄,安胎。宜于气滞湿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腹胀痛,寒湿泄泻。不宜久煮。
15、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健胃消滞,解酒。宜于气滞湿阻,胃胀腹痛,食欲不振,呕吐。热症、阴虚症忌食,不宜久煮。
下面介绍几种健脾去湿食疗偏方:
1)参芪粥健脾祛湿
做法是: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除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夏季带来的身体不适。建议可以在粥中加点荷叶,其芳香的味道能够醒脾化湿、开胃。
需要注意的是,党参和黄芪是补气的药物,冬季进补时使用更为妥当。如果气虚、乏力的症状不是十分明显,最好在粥中少放一些,避免上火。
2)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3)苋实煲老鸭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4)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养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5)萝卜莲子猪舌汤
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
萝卜750克、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00克、猪骨750克。
6)鹌鹑汤
功效:健脾开胃。
鹌鹑一只、党参15克、淮山30克煲汤。
7)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
祛湿的食物
赤小豆:健脾燥湿可以消水肿胀满、止泻、利小便。
绿豆:最适宜夏天和梅雨季节有解湿热气功效。
冬瓜:性味甘淡微寒养胃生津、去湿泻热。
薏仁:即薏米,主理祛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海带:行水化湿、除痰、止带浊。
黄瓜:清湿解暑、止渴利尿、解毒消炎。
鲫鱼:益气健脾养胃、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鸭肉:补虚清热、除湿解毒、能滋阴养胃、利水消肿。
生苦瓜:清湿毒、利尿解暑、清心明目。
丝瓜:清湿痰、通便秘、利小便、除口臭。美食谱
早餐:薏米扁豆粥——炒扁豆、莲子(不去心)、薏米、粳米适量同煮粥。有健脾和胃、清热解暑、养心平肝的作用。对暑热伤气引起的腹泻、神疲乏力、心悸失眠、大便失调等都有效果。
薏米银耳粥——用温水浸泡薏米半小时,然后与泡发的银耳、莲子、莲心一起,加冰糖用小火熬就行了。
煲汤:鲜桑叶炖猪腱——鲜桑叶5克、猪腱肉60克切片、蜜枣半粒、姜1片。一起放入炖锅内炖,出锅前再加入食盐调味。3月、5月鲜桑叶最多,大家不要错过了。
白玉猪肚汤——这款汤是祛湿消肿最经典的。用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红枣10个、猪小肚500克一起炖就可以了
至于湿热的食物就很多了。
胡椒
凡湿热型黄疸之人忌食之。《本草纲目》云:“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对阳黄之人来说,多食则易增剧病情,助长湿热之邪,黄疸不易退去。
龙眼肉
甘温果品。《本草汇言》说它“甘温而润,恐有滞气”。湿热性黄疸应多食清淡利湿之物,龙眼肉滋腻助热,不利湿热之邪的排泄,故阳黄与阴黄之人皆不宜食。
鹅肉
民间视为大发之物。唐代食医孟诜认为“多食令人发痼疾”。明·李时珍也指出:“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中药大辞典》中说:“湿热内蕴者勿食。”阳黄为湿热型黄疸,故多食鹅肉则弊多利少,甚至有弊无利,加重病情。
羊肉
性温,味甘,黄疸之人多为内有湿热,熏蒸肝胆,胆液外泄而发黄。《金匮要略》中早有告诫:“有宿热者不可食之。”黄疸之病屑“内有宿热”之疾,法当忌食。《随息居饮食谱》也早有告诫,认为“疸病均忌”。
鸡肉
性温,味甘,黄疸多属肝胆湿热内蒸,饮食宜清淡不宜温补。《医林纂要》认为鸡肉“肥腻壅滞,有外邪者皆忌食之。”实际上内外有实邪者皆当忌食,清代食医王孟英就明确告诫:“疸症忌之。”尤其是湿热偏重的阳黄之人,更不宜食。
醍醐
为牛乳制成的食用脂肪。能滋阴、养营、润燥,而黄疸或为寒湿为患,或为湿热蕴结肝胆,而醍醐滋腻养阴,不利湿邪排泄。这正如《随息居饮食谱》所言:“中虚湿盛者均忌之。”所以,无论阳黄或阴黄之人,皆不宜食。
蚶肉
性温,味甘,有补血温中的作用。根据清代食医王孟英的经验,湿热黄疸者不宜多食,他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蚶,多食壅气,湿热盛者忌之。”阳黄之人为湿热内蕴肝胆,故当忌服。
白酒
又叫烧酒,属于一种烈性酒,含酒精成分高,在体内要经肝脏被氧化分解。由于烧酒性属火热,纯阳毒物,黄疸之人饮之,势必加剧邪热更甚。同时又直接损害肝细胞,加深黄疸。所以,黄疸病人切勿饮酒,尤其是烈性白酒。
人参
性温,味甘,为温热性补气强壮食品,有助热上火动血之弊。黄疸之人多以湿热之邪为患,尤其是急性黄疸之人,多屑中医热证、实证,宜吃清淡利湿之物,忌吃温热补益之品,尤其是人参,甘温助火,阳黄之人更应忌食。
鸡蛋
性平,味甘,为高胆固醇食物。《随息居饮食谱》中认为:“多食动风阻气,……疸、痞满,皆不可服。”因此,湿热型黄疸及寒湿型黄疽皆不宜食。
南瓜
为甘温益气之物,多食有阻遏气机之弊。《本草纲目》认为“多食发黄疸”。清·王孟英也认为“疸痢胀满皆忌之”。故阳黄之人湿热壅滞者,应忌之。
黄瓜是个好食材,具备健脾利水的功效。现代科学科学研究觉得,茄子之中带有能够抑止糖转化为脂肪的成份,在其中含有的的丝瓜酶还能够加快新陈代谢。全部说,若想做到减肥的效果,那样青瓜一定要直接生吃,可是己经寒露了,在秋季生服用青瓜会有些太凉。全部,今日凌恺就这道温拌香辣瓜条,里边搭配了麻椒、姜片、辣椒干,这道黄瓜菜不但色香味俱全、健脾利水,还让您在秋天吃黄瓜不害怕凉。有关青瓜这一食物,早就在《滇南本草》里就有记述,“胃凉者食之则容易腹痛腹胀”,而麻椒、姜片温性,特别适合胃寒的人服用。二者的功效位置各有侧重:姜片对于上腹疼痛,麻椒对于下腹胀痛。菜里还要了比较多的糖和醋,甜酸配搭,中医学里称作“酸甘化阴”,十分适合在滋阴润燥。
温拌香辣瓜条所需要的食材:青瓜1根,麻椒、辣椒干、小葱、生姜、蒜头、食用盐、白糖、醋、食用油各适当。温拌香辣瓜条的制作方法:1、青瓜清理干净之后瓤。2、并把青瓜用刀割整条,上洒少许的食用盐腌渍一会儿。将葱和蒜切割成末,辣椒干和姜切割成丝预留。3、凉锅倒上食用油,然后放入麻椒,炸香后加入姜片,文火爆锅30到50秒后放入干辣椒丝。麻椒与辣椒的量基本为1:1。4、熄火滚动20秒上下,捞起来固态。5、捞起来的颗粒料里放2到3克的食用盐,白糖和醋各15到20克翻拌。6、把颗粒料翻拌后倒进黄瓜条内。
7、在黄瓜条上先后放入葱末、蒜泥,将1/3勺的滚油淋在上边。8、浇打油以后马上盖紧碗焖制一会儿就可以。温拌香辣瓜条的烹调小技巧:1、放入干辣椒丝之后就关闭火,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防止甜味太重。2、先放葱末,再放蒜泥,由于蒜的吸热反应水平比葱要好一些。3、浇上滚油后迅速扣起来碗,能使黄瓜条的香气十足。温拌香辣瓜条的饮食疗法作用:青瓜可以健脾利水,能够抑止糖转化为人体脂肪,加快新陈代谢。姜片、麻椒温性,可牵制青瓜的寒性。因此,温拌香辣瓜条这道菜非常适合秋天服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72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常见饮食就能涤痰,痰多就要吃这些
下一篇: 温肺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