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一旦我们在生活中出现了湿气重的现象,那么会严重的危害我们人体的健康,有时候还会引发许多的疾病,尤其是对于我们人体的皮肤的健康更是有着很大的危害的,所以我们就需要适当的服用一些化湿的药材,那么日常生活中化湿的药材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藿香
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等这些症状的治疗效果都是非常好的,另外,藿香还有非常好的治疗和远方肢体重困,有时候如果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了,那么我们也是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藿香的,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缓解症状。
2、佩兰
本品辛香宣化,性平偏凉,入脾胃肺经,善醒脾而除中洲陈腐秽浊之气,与藿香相似,亦为化湿和中之要药。本品有良好的化湿、解暑之功,用于外感暑湿或湿温初起。治暑湿证,常与藿香、荷叶、青蒿等同用。当然,佩兰这种药材对于治疗我们人体不同的疾病的服用方法也是不同的,一般如果想要起到非常好的化湿的功效,那么我们可以将佩兰和藿香、滑石等这些药材搭配服用,效果会更好的。
上面我们了解了许多的具有化湿功效的药材,我们可以知道,日常生活中具有化湿功效的中药药材也是非常多的,比如藿香,佩兰等等这些药材,不仅药用价值非常高,并且化湿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服用这些药材,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缓解体内的湿气,促进身体的健康。
苍术、藿香、厚朴、白豆蔻、茵陈、滑石、薏苡仁(健脾燥湿,行气化湿)、(黄芩、黄连、黄柏……清湿热的)、(车前子、木通、灯心草……利水通淋的)、石菖蒲、半夏(燥湿降逆)、猪苓、茯苓、泽泻(利水渗湿)。………………这里有燥湿健脾的,行气化湿的,清湿热的,利水通淋祛湿的,都有……
如果人身上的湿气过重的话就会产生疲劳的状况,那么如何去湿排毒呢,祛湿排毒吃什么药好呢,我现在就告诉你祛湿排毒的中草药,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祛湿排毒的中草药
1、灯芯花
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着,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3、木棉花
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4、芡实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5、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6、五加皮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7、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8、砂仁
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湿之好材料。中医认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经、胃经、小肠经,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一些热病,如肺热所致烦渴、咳嗽,胃热所致的呕吐等;也治疗一些血症,如吐血、尿血等;同时,可治疗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
10、薏米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1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1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1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14、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祛湿排毒的食物
一、糙米
所谓的糙米就是全米,日本人称之为玄米,其有这丰富的纤维,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当的饱足感,能整肠利便,有助于排毒。中医认为糙米味甘、性温,健脾养胃、补中益气,调和五脏、镇静神经、促进消化吸收。每天早餐吃一碗糙米粥或来一杯糙米豆浆是不错的排毒方法。
二、薏米
薏米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水分代谢,有利尿消肿、健脾祛湿的效果。而且薏仁热量比较低,多吃也不怕胖。而且薏仁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改善便秘,清除体内堆积毒素。现实生活中,薏米的吃法也很多,可用薏米煲汤、煲粥或者糖水。
三、地瓜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金薯传习录》说它有6种药用价值:治痢疾和泻泄;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疸;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失调;治小儿疳积。
四、燕麦
燕麦能滑肠通便,促使粪便体积变大、水分增加,配合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发挥通便排毒的作用。将蒸熟的燕麦打成汁当作饮料来喝是不错的选择,搅打时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苹果、葡萄乾,营养又能促进排便!
五、白扁豆
有?长寿豆?之称的大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其营养丰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质28克,钙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种营养素。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
六、玉米须叶
挑干净的玉米须子和玉米叶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时间就喝那个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为有利湿作用很容易因为睡觉而续集体内,导致湿气没除掉反而更加严重了。秋天下玉米的时候可以多弄一些须子叶子,晒干可以喝一年,这样省的没有玉米的季节弄不到。
七、苦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72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