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清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清肝明目吃什么水果蔬菜清肝明目的中药有哪些清肝明目的茶饮有哪些清肝明目的食谱推荐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人每天都需要长时间的面对着电子设备工作,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下,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长此以往的话,会导致视力下降。所以大家平时需要注意清肝明目。一些我们常吃的食物有着很好的效果,大家可以试试。
清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
应该多选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多选食动物肝脏、肾脏、牛奶、奶油、蛋黄、并多选食能转换成维生素A的绿叶菜、胡萝卜、各种新鲜水果。
应该多选食含维生素B1的食物。含维生素B1丰富的食物主要是动物肝、肾、瘦猪肉、蛋黄、粗米、粗面、黄豆、芝麻、大麦、小麦、牛奶、黄鳝、荞麦、谷胚、麦芽、栗子、豌豆、绿色叶菜等。
清肝明目吃什么水果蔬菜
1、草莓:草莓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其维生素C的含量比柑橘高出3倍,另外还含有钙、铁、锌、磷等矿物质,属于一种营养丰富的高档水果,常吃草莓可以帮助消化,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滋润喉咙等,加上丰富的胡萝卜素含量,草莓还有明目清肝的作用。
2、胡萝卜:常吃胡萝卜,一是清肝明目,可治疗夜盲症。二是利膈宽肠。胡萝卜含有大量胡萝卜素,这种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相当于2个分子的维生素A。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及小肠粘膜内经过酶的作用,其中50%变成维生素A,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夜盲症。
3、豌豆尖:豌豆尖有清肝明目的食疗功效,它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叶黄素,对保护视神经、改善视力非常有益。其中高含量的胡萝卜素,还可以保护上皮细胞完整、预防炎症、提高免疫力。尤其适合经常熬夜用眼、眼睛疲劳干涩、视力模糊的朋友。同时,它含有大量的镁以及叶绿素,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保护肝脏。
4、桑葚:桑葚被称为“民间圣果”,因为其味美多汁,而且功效多样而深受人们喜爱。中医上说桑葚属于微寒的水果,具有健脾补肾、滋阴养血、安神助眠、清肝明目等多种功效。同时,桑葚的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胡萝卜素。女性经常吃不仅可以补肾滋阴,还能养颜抗衰老。
清肝明目的中药有哪些
枸杞子
中药枸杞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以及丰富的胡萝卜素,维他命B1、B2、C,钙、铁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枸杞子平补肝肾、明目,平日可拿来泡茶最为实用。同类补药还有菟丝子、女贞子。
决明子
决明子也具有清肝明目及润肠的养生功效,能改善眼睛肿痛、红赤多泪,防止视力减弱。不过注意的是:你要是有泄泻、畏寒肢冷等阳虚症状最好不用,因为它属于清肝明目之品,性寒,而且它还具有减肥功效。
桑叶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保健养生功效。且有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祛病作用。
金银花
金银花有广谱抗菌、清热解毒等祛病养生功效,治疗感冒、头痛、目赤、耳聋等症状。金银花和菊花一起泡茶,清热明目效果也不错。
清肝明目的茶饮有哪些
1、枸杞菊花决明子茶
配方:枸杞子5克、菊花5克、决明子5克。枸杞子、菊花、决明子适量,滚水冲泡服用。
功效:具有养肝明目、肝胃积热的功效。常用于眼睛干涩、头晕、口干口苦、血虚有肝热的患者。
2、山楂金银菊茶
配方:生山楂5g、金银花2g、菊花3g。沸水冲泡、泡淡为止。
功效: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菊花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等,这个配方不仅能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还能起到化淤消脂,健脑明目的功效,头昏脑胀时喝上一杯效果会非常不错。
3、枸杞薏米茶
配方: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薏仁枸杞茶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宜在春季养生饮用。
4、桑叶枸杞茶
配方:桑叶6克、枸杞12克、绿茶3克。将上述三味原料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闷泡五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滋阴润肺,且养肝明目的保健茶。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枸杞,有扶阴固本、补精益气的功效。
清肝明目的食谱推荐
荠菜豆腐汤
材料:嫩豆腐200克,荠菜100克,胡萝卜、水发香菇、竹笋、水面筋各25克及调料适量。
做法:嫩豆腐、水发香菇、竹笋、水面筋分别切成小丁。荠菜去杂,洗净,切成细末。胡萝卜洗净,入沸水锅中焯熟,捞出晾凉,切小丁。炒锅置火上,加油烧至七成热,加入豆腐丁、香菇丁、胡萝卜丁、笋丁、面筋、荠菜末、生姜末、精盐及素鲜汤,烧沸后加入味精,用湿淀粉勾稀芡,淋上麻油,出锅装入汤碗,即成。
西兰花炒虾仁
材料:虾仁8只、西兰花1棵、食盐少许、生抽5毫升、淀粉2克、蒜1瓣、植物油适量。
做法:将西兰花去掉粗茎,择成小朵;虾仁用生抽、淀粉腌一下,大蒜切碎;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后加入少许盐,将西兰花放入,熟透后捞出;锅中倒入少许油,下蒜末和虾仁翻炒变色后,放入西兰花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红花菜烩青豆
材料:嫩红花菜200克,听装青豆150克,葱白25克,鸡油、盐、味精、高汤、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嫩红花菜洗净,切成段,投入沸水锅中焯水后,捞起用清水漂,沥干水;锅内放入鸡油烧热,下葱白丁、青豆、盐,炒几下,加入高汤烧入味,放入嫩红花菜,再放味精、水淀粉收汁,起锅即成。
上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了有关清肝明目的一些食物、食谱,对于那些经常面对着电子设备的人群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这些食物类型比较多,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来吃,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双眼。
对于眼睛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也会通过一些食补的方式,缓解眼睛的疲劳,明目眼睛,那么明目吃什们效果好呢?有哪些好处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健康饮食一起来看看吧!
明目吃什么效果好
红花菜
对于红花菜大家是比较陌生的,其实红花菜别名碎米荠、紫云英,产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肺止咳、清肝明目之功效。
决明子
《神农本草经》记载,决明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能。决明子对女性而言,每晚晚餐后可喝决明子茶,以达消除油脂、让小腹变平坦的功效。用决明子做的茶,是夏天里一种很好的清凉饮料,既能清肝明目、宣散风热,又能益肾补精、润肠通便。
西兰花
西兰花含有的植物营养素、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萝卜硫素和吲哚,能综合帮助肝脏化解各类化学毒素和致癌物。此外,花椰菜、球芽甘蓝、白萝卜和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都有护肝的特性。
菊花
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电脑族,多喝些菊花茶有利无害。眼睛不干涩,不近视,就如人称的明目贝齿了。
荠菜
荠菜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名医别录》言其“主利肝气,和中”;《食经》言其“补心脾”;《陆川本草》言其“消肿解毒,治疮疖,赤眼”。荠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钙、铁含量也较高。
桑叶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保健养生功效。且有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祛病作用。
枸杞
枸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食物,其实枸杞的明目效果也是非常的好的,它不仅有明目的效果,枸杞还有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的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肝脏,抑制脂肪肝,促进肝细胞再生。枸杞头也有同样的功效。
分类:生活 >> 美食/烹饪
解析:
清肝明目食疗方-银杞明目汤
〖 来 源 〗: 民间经验方
〖 原 料 〗: 银耳15克,枸杞15克,鸡肝100克,茉莉花24朵,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各适量。
〖 制 作 〗: 1.将鸡肝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内,加水豆粉,料酒,姜汁,食盐拌匀待用。 2.银耳洗净,撕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茉莉花择去花蒂,洗净,放入盘中;枸杞洗净待用。 3.将锅置火上,放入清汤,加入料酒,姜汁,食盐和味精,随即下入银耳,鸡肝,枸杞烧沸,撇去浮沫,待鸡肝刚熟,装入碗内,将茉莉花撒入碗内即成。
〖 用 法 〗: 每日二次。佐餐食。
〖 功 效 〗: 补且益肾,明目美颜。适用于阴虚所致的视物模糊、两眼昏花,面色憔悴等。
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1、夜明砂蒸猪肝:夜明砂10-15克,研细末水煎后去药渣,药液与鲜猪肝250克左右同放碗内,置于锅内隔水蒸熟,每日或隔日食用一次。有清肝明目,消疳积作用。适用于夜盲症,视力模糊,小儿麻疹病后之角膜软化症,内外障翳等症。
2、朱砂蒸鸡肝:鸡肝1~2具,与朱砂2克拌匀,蒸熟食用。有益气养肝,宁神明目作用。适用于肝虚目暗,视力减退,夜盲,小儿疳眼,眼角膜软化等症。
明目枕
【来源】《外科寿世方》
【组成】决明子、菊花、荞麦皮、绿豆皮、黑豆皮。
【功效】疏风清热,明目。
【制备】以上诸药混合作枕。
【用法】代枕使用。
【说明】本方代枕使用,有清热明目之能。久用善治肝经风热目翳或肝火目痛,青盲雀目等症。方中诸药有疏散风热,清肝泄火,明目退翳之能,且气味清香,质地松软,简便实用,久用有防病、治病之功效。
明目令发不落方
【来源】《外台秘要》
【组成】槐子适量。
【功效】明目驻颜。
【制备】10月上巳日,收槐实,置新净瓮中,以盆密封瓮口,20天后启封,洗去皮肉取槐子。
【用法】第1目服1枚,第2日起服2枚,满10日再从第1日量起服。
【说明】本方为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流传下来的验方。方中槐子、槐实,系豆科植物槐的种子、果实。《本经逢原》云:“其角中核子,专主明目。久服须发不白,益肾之功可知”。《神农本草经》谓其主治“五内邪气热”。《医林纂要》调其“泄肺逆,泻心火,清肝火,坚肾水”。本方用其清热坚阴,而有明目驻颜,令发不落的功效。
拨云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羌活、防风、柴胡、炙甘草各30克。
【功效】散风疏肝,明目退翳。
【制备】上四味共为细末,每服 6克,水煎。
【用法】口服。食后薄荷茶水或菊花汤调下,每日1剂。
【说明】本方主治男子妇人风毒上攻,眼目昏暗,翳膜遮障,怕日羞明,眶痒赤痛等症。方中取羌活、防风散风通络明目;柴胡辛苦微寒,疏散风热,《纲目》谓治:“目昏,赤痛障翳”;炙甘草解百毒,缓急止痛。再配以薄荷增强柴胡等散风清热,疏肝明目之功,或配菊花更取疏散风热,清肝泻火益阴明目之效。诸药合用,重在散风邪,兼有疏肝解郁清肝明目之功,共奏明目退翳之效。
枸杞丸
【来源】《杨氏家藏方》
【组成】巴戟天(水浸去心)30克,五味子90克,枸杞子120克,肉苁蓉60克,菊花150克。
【功效】补益肝肾,养阴明目。
【制备〕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食前,盐酒送下。
【说明】本方主治肝肾不足,目暗不明。方用枸杞 、甘菊花补益肝肾,养阴益精,滋水明目;佐以巴戟天、肉苁蓉补肾助阳,益情生血,取阳生阴长之意;五味子滋肾益精,明目安神,秘涩精气。诸药合用,调补肝肾,养阴明目,共收佳效。
清目养阴洗眼方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菊花、桑叶、生地、夏枯草各9克,薄荷3克,羚羊角4.5克。
【功效】疏风清肝,养阴明目。
【制备】加水适量煎煮。
【用法】煎煮诸药时,以蒸汽薰目。再滤渣取汁洗目。
【说明】本方外洗,用治肝经风热,肝阳上亢,目赤多翳,羞明多泪等症。方中甘菊、霜桑叶长于疏散肺、肝二经风热,养肝益阴而有明目的功效;薄荷发散风热,清利头目,疏肝解郁,助桑、菊疏散之功;羚羊角、夏枯草清肝火,解血热,散结滞;生地养阴生津,清热凉血,诸药共用,用薰洗眼部,药效发挥直接有力,合收明目退翳之功。
羚羊角汤
【来源】《医方类聚》
【组成】羚羊角、防风、赤茯苓、人参、五味子、知母、茺蔚子、黄芪各30克。
【功效】平肝息风,养血明目,行滞通络。
【制备】上药粗捣筛,每服取1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大半碗,去滓取汁。
【用法】临睡前服,每日10克。
【说明】本方主治脏腑亏虚,风邪偏中,牵扯目睛所致目偏视症。方中羚羊角清肝明目,息风定痉,散风,牵目系;伍以防风,既散外风,又息内风,能增强祛风之力;伍以茺蔚子能增强养血益精,凉肝明目之。再以五昧子滋肾生津液,知母清热养阴,以使阴生血旺而风息;赤茯苓则能清热利湿,健脾益气,斡运中,以助诸药清上滋下;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安和五脏;黄芪补气升阳,生血行滞,祛瘀通,诸药共用,同奏平肝息风养血明目,行滞通络之功。
菊花延龄膏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鲜白菊花瓣 500克,炼蜜 250克。
【功效】平肝明目。
【制备】将鲜白菊花瓣加入适量水煎煮,共煎煮3次,去渣,合药液慢火浓缩,加入炼蜜收膏。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5克。
【说明】本方久用主治老年头昏、目暗以及头痛目赤的高血压症。方用白菊花清热平肝,养阴明目,并与蜜同用,以润燥养阴,清火解毒。两药合用,炼为膏滋,味美力缓,久用尚有清润五脏、通便安神作用,为食疗常用方剂。
八制茯苓丸
【来源】《医部全录》
【组成】茯芩1250克(去皮,碎如枣大)。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明目乌发。
【制备】将茯芩分为八份,一份同黄芪180克切丝,水6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肉苁蓉120克,酒洗,水6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人参18克,水5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秋石120克,水2盅化开,煮汁干为度;一份同枸杞18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破故纸150克,水8盅煎3盅,煮汁干为度;一份同人乳250克,煮汁干为度;一份同何首乌250克,黑豆1升,水3升浸,春、秋2日,夏1日,冬3日,煮汁干为度。再将制过茯芩捣筛为未,煮熟为丸如梧子大。
【用法】每日早晚淡盐汤服40~50丸。
【说明】本方用治肝肾不足、气血亏耗、髓海空虚、早衰早老、须发早白、目暗不明等症。方用茯芩健脾利湿,宁心安神,取其甘、淡、平之性,平补五脏,缓而不峻,且补中有利,可使补而不壅。再用八味药物分别制过,以增强药力:用黄芪,增其补气升提之力;再以酒洗肉苁蓉,益其壮阳温润之功;用人参大补元气,安神增智;秋石滋阴降火,以使明生火降;用枸枯培补肝肾,明目强筋;破故纸温肾逐冷,秘涩精气;用人乳益气血,补脑髓;何首乌、黑豆补肝肾,益流血,乌发明目。诸药合力,使气、血、阴、阳,五脏六腑,均得补益,则目明耳聪,齿牢体健,益寿延年。
沉香鹿茸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沉香30克,炮附子120克,巴戟天(去心)60克,鹿茸(酒浸、炙)90克,熟干地黄(酒洒、蒸、焙)180克,菟丝子(酒浸、研、焙)150克,麝香4.5克。
【功效】养真气,益精髓,明视听。
【制备】先将沉香等6味研细末,再入麝香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40~50丸,空腹好酒或盐汤送下。
【说明】本方用治真气不足、下元冷惫、面无精光、唇口干燥、目暗耳鸣、阴囊湿痒等。方用鹿茸、炮附子、菟丝子、巴戟天补肾命,温元阳,益精血;再以熟干地黄补肾滋阴,填精生髓,以阴配阳,阳生阴长。引以沉香,纳气补肾,麝香开窍通闭。诸药合用,养真气,益精髓,明视听,通诸窍,用治真气不足诸症。
【养血明目酒】
配方: 熟地、制首乌、丹参各10克,低度白酒250毫升。
制法: 将熟地、首乌、丹参浸泡于低度白酒中,盖上瓶盖,放置2个月即可。
功效: 滋阴补肾,养血明目。
用法: 每日1小杯,可经常食用。
【太子参青葙猪肝】
配方: 青葙子10克,太子参10克,猪肝200克。
制法: 先将猪肝切片,与太子参、青葙子、生姜、料酒、盐、葱末一起放入砂锅内煮沸,再改文火煎20分钟,加葱花等调味。
功效: 益气养血,
用法: 清肝明目。
【枸杞菊花粥】
配方: 枸杞子15克,白菊花4克,糯米150克。
制法: 将枸杞子、白菊花切碎,与糯米一同加水放置30分钟后,再用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养阴清热,补肝明目。
用法: 早晚分食。
【枸杞炒猪肝】
配方: 枸杞子15克,猪肝200克。
制法: 将猪肝切成薄片,用料酒、葱、姜汁和盐腌渍10分钟,加入枸杞子、酱油、味精、生粉和油,拌匀,放于盘内,在微波炉内高功率转4分钟,中途翻拌两次。
功效: 补益肝肾,养血明目。
用法: 佐餐食用。
【乌梅生地绿豆糕】
配方: 乌梅50克,生地30克,绿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 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有,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细,与乌梅拌匀。绿豆用沸水烫后,放在淘箩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将绿豆放在钵内,加清水上蒸笼蒸3小时,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筛上擦成绿豆沙。将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衬以白纸一张,先放一半绿豆沙,铺均匀,撤上乌梅、生地,中间铺一层豆沙,再将其余的绿豆沙铺上,揿结实,最后把白糖撒在表面。把糕切成小方块。
功效: 滋阴清热,解毒敛疮。
用法: 作点心吃。
【生地青梅饮】
配方: 生地15克,石斛10克,甘草2克,青梅30克。
制法: 将生地、石斛、甘草、青梅加水适量,同煮20分钟,去渣取汁。
功效: 养阴清热,降火敛疮。
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饮服,可连用数日。
【生地莲心汤】
配方: 生地9克,莲子心6克,甘草6克。
制法: 三者加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
功效: 养阴清热。
用法: 每日1剂,连用数日。
【莲子甘草茶】
配方: 莲子15克,甘草2克,绿茶叶5克。
制法: 将上物一并放入茶杯内,冲入开水浸泡。
功效: 清心泄热。
用法: 代茶频饮。
【竹叶通草绿豆粥】
配方: 淡竹叶10克,通草诬克,甘草1.5克,绿豆30克,粳米150克。
制法: 将淡竹叶、通草、甘草剁碎装入纱布袋,与绿豆、粳米一起加水放置30分钟,以文火煮制成粥。
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敛疮。
用法: 早晚分食。
【鲜藕萝卜饮】
配方: 生萝卜数个,鲜藕500克。
制法: 上二者捣烂绞取汁液。
功效: 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用法: 含漱。每天数次,连用3日。
【莲心栀子甘草茶】
配方: 莲子心3克,栀子9克,甘草6克。
制法: 以上诸物加入开水浸泡。
功效: 清心泻火。
用法: 每天1剂,代茶频饮,可连用3剂。
【地芩竹叶饮】
配方: 生地15克,黄芩9克,淡竹叶15克,白糖适量。
制法: 前三味加水煎取汤汁,调入白糖。
功效: 清心泻火。
用法: 每日1剂,分2次饮用,或代茶频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75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行气疏肝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