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够见到许多中药药材,当然,许多的中药药材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保健功效也是非常不错的,并且还有一些药材具有非常好的活血止痛的功效,但是人们还不知道哪些药材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其实赤芍以及丹参等等这些药材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活血止痛功效的,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些活血止痛的药材。
赤芍。
苦辛微寒。凉血清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输出量;抗血小板聚集;抗肾上腺素作用,改善微循环;镇静、解热,抗惊厥;抗菌、抗病毒;弛缓平滑肌,解痉镇痛,我们可以看出来,赤芍的药用价值也是比较高的,经常服用不仅可以增强我们人体的抗病能力,更是可以的预防疾病的作用,并且赤芍还有非常好的活血止痛的作用。
丹参。
丹参这种药材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并且对于我们人体的许多的疾病都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治疗作用,经常服用一些丹参还能够起到很不错的活血止痛的功效。丹参养血安神,调经,活血化瘀。增加冠脉血流量,调整减慢心律;抗血凝,抑制纤维胶原合成;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脂、血压、血糖;抗变态反应,降低IgE及γ球蛋白;抗菌、抗肿瘤。常用剂量10-20g。
上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了许多的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药药材,我们可以知道,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药材是非常多的,经常服用这些药材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来说也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经常服用赤芍以及丹参等等这些药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活血止痛,更是有着非常好的保健功效。
在中医中经常会使用一些药物活血化瘀,像是经期不调,身体有淤血引起的胸闷等问题都需要活血化瘀,中药材有很多的种类,取材范围也很广泛,有许多药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那么哪些中药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有哪些?
1、活血化瘀的中药
第一:当归
中医方面认为当归性温,服用之后具有很好的活血以及补血的作用,另外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是痛经的情况服用当归也能够很好的缓解。除此之外,当归还具有降低血脂以及血压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扩张周血管的大小,增加冠脉中的血流量,对于一些心律失常的情况有着很好的疗效。
第二:益母草
益母草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调节月经以及活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祛瘀以及止痛、降低血压的效果,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身体中血管的大小,有效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第三:丹皮
丹皮也具有很好的活血祛瘀以及凉血等作用,进入身体之后能够很好的降低毛细血管的黏稠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抑制体内血小板的淤积,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另外,日常服用丹皮还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另外抗菌、止血还有解热、镇痛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第四:丹参
丹参也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
第五:赤芍
赤芍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以及凉血止痛的作用,另外服用赤芍之后能很好的增强身体中的冠脉血流量以及输出量,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也非常的非常不错。如果出现了中毒、惊厥、疼痛等情况,服用赤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赤芍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5克之前,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
由上可见,赤芍、丹参、丹皮、益母草和当归这五种中药,就是大家在平时针对自身所出现的症状,进行活血化瘀的时候可选择的药材,除了能够活血化瘀外,大家对于这些中药的其它用途,也是应当积极了解的。
2、活血化瘀的茶有哪些
(1)玫瑰花茶
取15克玫瑰花瓣或干玫瑰花,加沸水冲泡成玫瑰花茶,加适量冰糖调味服用,可以起到理气解郁,活血化瘀的作用,适宜于调理经期腹痛症状。
(2)桃仁红花茶
取7.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郁金,7.5克当归,7.5克藏红花,将郁金用水过滤,桃仁经过炮制,和其他药材一起用450毫升的热开水冲泡,10到20分钟后,将药材倒出来,饮用药汁即可,桃仁可以活血祛瘀,润燥滑肠,具有镇痛解毒效应,藏红花是活血化瘀,止痛的药材,可以改善痛经,但要注意的是,这道茶孕妇不宜饮用。
(3)益母草当归茶
将5克益母草和3克当归,一起煎煮成药液,用来泡茶饮用,可反复冲饮,直至茶味淡为止,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适宜于月经不调,产后恶露不下之症,适宜于妇女分娩后服用。
(4)三七茶
用5克三七煎煮出药液,和3克花茶泡茶饮用,可反复冲饮,直至茶味淡为止,可散瘀止血,消肿止痛,适宜于调理跌打损伤,淤血肿块,吐血咳血,崩漏,产后血晕,恶露不下等症。
(5)红花茶
将3克红花和3克茶叶,用150毫升沸水葱泡后饮用,冲饮至茶味淡为止,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降血压的功效,适宜于淤血作痛,跌打损伤至皮下充血肿胀,产后恶露闭经等人群饮用。
(6)桃仁茶
将5克桃仁煎煮处150毫升药液,加花茶泡水喝,可反复冲饮,具有破血行淤,润燥滑肠的功效,适宜于治疗淤血肿痛,跌打损伤,风痹肿痛等症。
川芎
[性味]辛,温。
[功用]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血瘀气滞的痛证;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煎服,3~10克。
延胡索
[性味]辛、苦,温。
[功用]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
[用法]煎服,3~10克;研末服1.5~3克。多醋制后用。
郁金
[性味]辛、苦,寒。
[功用]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用于气滞血瘀的胸、胁、腹痛;热病神昏,癫痫痰闭之证;肝胆湿热证;吐血、衄血及妇女倒经等气火上逆之出血证。
[用法]煎服,5~12克;研末服,2~5克。
五灵脂
[性味]苦、咸、甘,温。
[功用]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于瘀血阻滞诸痛证,出血证属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者。
[用法]煎服,3~10克,包煎,或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姜黄
[性味]辛、苦,温。
[功用]活血行气,通经止痛。用于血瘀气滞的心、腹、胸、胁痛,经闭,产后腹痛,及跌打损伤等;风湿臂痛。
[用法]煎服,3~10克;外用适量。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功用]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多种瘀血证,肠燥便秘,肺痈、肠痈。
[用法]忌服,5~10克,宜捣碎入煎。
乳香
[性味]辛、苦,温。
[功用]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外伤科跌打损伤,疮疡痈肿;瘀崐血阻滞诸痛证。
[用法]煎服,3~10克,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牛膝
[性味]苦、甘、酸,平。
[功用]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用于瘀血阻滞及跌打损伤;肾虚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等;淋证,水肿,小便不利;火热上炎、阴虚火旺之证。
[用法]煎服,6~15克。
没药
[性味]苦、辛,平。
[功用]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科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滞心腹诸痛。
[用法]煎服,3~10克,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丹参
[性味]苦,微寒。
[功用]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症瘕积聚,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热病烦躁昏迷及杂病心悸失眠等。
[用法]煎服,5~15克。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红花
[性味]辛,温。
[功用]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于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证;症瘕积聚,心腹瘀痛及跌打损伤,血脉闭塞紫肿疼痛等;斑疹色暗,热郁血瘀。
[用法]煎服,3~9克;外用适量。
益母草
[性味]苦、辛,微寒。
[功用]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尽等;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煎服,10~30克,或熬膏,入丸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外洗。
泽兰
[性味]苦、辛,微温。
[功用]活血祛瘀,调经,利水消肿。用于妇科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及痈肿等;产后水肿,浮肿,腹水等。
[用法]煎服,10~15克;外用适量。
鸡血藤
[性味]苦、甘,温。
[功用]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用于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血虚经闭等证;风湿痹痛及手足麻木,肢体瘫痪,血虚萎黄等。
[用法]煎服,10~15克,大剂量可用30克,或浸酒服,或熬成膏服。
苏木
[性味]甘、咸、辛,平。
[功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用于跌打损伤,骨折伤筋,瘀滞肿痛;妇科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心腹瘀痛、痈肿疮毒等。
[用法]煎服,3~10克;外用适量,研末撒。
骨碎补
[性味]苦,温。
[功用]活血续伤,补肾强骨。用于跌扑闪挫或金创,损伤筋骨,瘀肿疼痛;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泻等。
[用法]煎服,10~15克。外用适量。
莪术
[性味]辛、苦,温。
[功用]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积聚、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食积脘腹胀痛。
[用法]煎服,3~15克。外用适量。
三棱
[性味]苦、辛,平。
[功用]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积聚、经闭以及心腹瘀痛等;食积脘腹胀痛。
[用法]煎服,3~10克。
穿山甲
[性味]咸,微寒。
[功用]活血消症,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用于症瘕,经闭,以及风湿痹痛等;产后乳汁不下;痈肿疮毒,瘰疬。
[用法]煎服,3~10克;研末服,1~1.5克。
现在的很多朋友都喜欢看西医,吃西药,殊不知中药根治病根,中药虽苦,但是功效却是极好的,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中药的博大精深。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活血化瘀的外用中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活血化瘀的外用中药介绍活血化瘀中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治疗血瘀证。按中药作用特点不同,可将中药分为养血活血药,如丹参、当归、赤芍等;活血祛瘀药,如川芎、红花、蒲黄等;祛瘀止痛药,如乳香、没药、延胡索等;破血散结药,如三棱、莪术、桃仁等。
血竭
味甘、咸,性平,属活血化瘀药。内服有活血散瘀、除血痛的作用,外用有去腐生肌、收疮口的作用。凡一切血瘀、血聚而引致的疼痛、瘀肿等都可选用。例如瘀血心痛,可配瓜蒌、薤白、五灵脂,红花,细辛,桂枝等同用。窃血积滞腹痛,可配当归,红花,亓胡、炮姜等同用。跌伤、骨折、瘀血疼痛,可配苏木,续断,乳香、没药、骨碎补等同用。跌打损伤最常用的成药,如七厘散(血竭,乳香、没药、红花、儿茶,麝香、冰片、朱砂)等等。外科多外用,常配入生肌散类药物中使用。用量一股内服一次二分至八分,一日两次,为丸剂或装。胶囊中吞服。外用适量即可。血竭性急不可多用,久用
当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肝、脾、心经。
功效:补血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润肤除斑。内服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贫血体虚、血虚头痛、黄褐斑、老年斑等。外用可改善肤质、祛斑除皱。
美容应用:当归内服可活血补血调经,使皮肤光泽红润,最适合女性平时保养。敷脸可活血淡斑,促使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细嫩有光泽。
注意:当归有活血作用,敷脸时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丹参
性味:苦、微温。
归经:入心、肝经。
功效:活血化瘀、排脓、宁心安神。常用语心脏病。胸闷心悸、失眠多梦、淤血疼痛、黄褐斑等。外用治粉刺痤疮、黑斑等。
美容应用:丹参有活血化瘀、消炎排脓的作用,外用敷脸可改善黑斑及皮肤色泽暗沉,对青春痘、瘢痕也有作用。
注意:用丹参敷脸时,一般都与其他中药粉混合使用。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功效:活血化瘀、润肠通便。常用于月经不畅、痛经、各种淤血肿块、铁打损伤、面部黑斑等。
美容应用:桃仁可活血化瘀、润肤去皱、收敛毛孔,可用于皮肤干裂、皱纹、黄褐斑、皮肤瘙痒、酒渣鼻等。
注意:桃仁对皮肤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乳香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心、肝、脾。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应用:用于脘腹疼痛,风湿痹痛,经行腹痛等,用于疮疡肿痛或溃后就不收口,外用治疮疡溃破,常与没药同用
没药
性味:苦、平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效: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应用:用于脘腹疼痛,风湿痹痛,经行腹痛等,用于疮疡肿痛或溃后就不收口,没药和乳香研末,外敷溃疡,有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的作用。
姜黄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脾、肝经。
功效:活血行气止痛,祛风湿利痹。
应用:用于胸胁疼痛,经闭腹痛,风湿臂痛等又可用于痈疡疮疖。
用桑枝、木瓜、苏木、透骨草、独活、松节、骨碎补、泽兰、乳香、没药各10克熬水外洗泡手,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促进愈合。
以上就是关于活血化瘀的外用中药的介绍啦,相信朋友们看了这些介绍,对中药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这只是中药的一点点相关知识,虽然中药治本,但是也要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活血祛瘀药用时切忌必须注意用量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76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抗衰老的好方法,通过中药材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