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详细的看看止血方法的误区(急救时止血方法)

祝由网 2023-06-28 08:40:28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小的病症,当然,有些病症是比较好治疗的,并且危害也不大,但是有些病症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尤其是出血症状,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止血的方法,但是大家要注意,止血方法的误区也是非常多的,那么止血方法的误区有哪些呢?

误区1:出血时,立即使用云南白药等止血粉。在家处理伤口,尽量不要用止血粉,否则会刺激伤口,还会盖住创面,为医生的诊断及“二次处理”造成困难,需要花时间除去止血粉残留,这样我们也是会感到非常的疼痛的,并且止血的效果还不是非常的好,得不偿失,所以在出现了出血症状时一定要尽量的少食用止血粉,我们应该先包扎伤口,然后通过一些杀毒药物来杀病菌,这样对于我们伤口的愈合是非常的有好处的。

误区2:涂双氧水(过氧化氢)、紫药水及碘酒等急救药品。以上急救药品都有消毒用途,既会减少促进伤口愈合的白细胞的活性,又可能造成难看的疤痕。虽然这些消毒药品可以使伤口快速干涸,但如果涂在未经消毒的伤口上,细菌反而会在痂皮的保护下生长,并入侵伤口深处,这样会给我们伤口带来很多麻烦的,严重的还会导致我们伤口出血化脓的现象,所以在止血以后,用0.9%的生理盐水来清洗一下伤口也是非常有比啊哟的。

止血方法的误区有哪些呢?上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止血方法的误区也是有所了解,所以我们以后在生活中出现了出现了出血症状,那么在止血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些误区,千万不要陷入这些止血方法的误区,不然也是会给我们人体的健康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的。

急救时止血方法

创伤包括面板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出血非常常见,其中肉眼可见的叫外出血,只要不是大动脉出血,得救的机会就比较多。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常用的止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压、包、塞、捆

压:当看见伤口流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断。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指压止血法虽然操作容易,但不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达到止血目的。

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方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区域性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除非必需,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如战伤、较大的肢体动脉出血等。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方法。

二:1、现场如何进行快速止血?

1 用止血带进行捆绑止血。若周围没有止血带,可使用电线、布条、绳子、橡皮筋等进行捆绑止血。

2 可以用压、包等方法止血。

一压:当看见伤口流血,立即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又分成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

二包: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包扎完成后检查一下松紧度,力度适中的包扎对止血才有效。

2、使用止血带捆绑止血时要注意些什么 ?

1 止血带应捆绑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应绑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 1/3部位不可使用止血带,以免压迫损伤桡神经,引起上肢麻痹;大腿中段以下也不宜使用,大腿中段以下动脉位置较深,不容易压迫住,有时压迫不够,没有压瘪动脉而仅压住了静脉的回流,出血反而更多,而且会引起肢体的肿胀和坏死。

2 上止血带必须用平整的衬垫保护面板、不能直接绑在面板上。止血带松紧要适度,以摸不到远端脉搏和使出血停止为宜,不可过紧,以免伤及神经;也不可过松,仅压住静脉回流,出血反而会更多。

3 上止血带的肢体应保护好,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以免发生冻伤。

4 止血带松紧以恰好不流血为宜,尽量在1~2小时内将伤者送到医院。这种方法止血很有效,但容易损伤肢体,影响后期恢复。所以,应每隔30~5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每次放松2~5分钟。此时,还要用手指压住伤口,以免大量出血。

3. 止血带捆绑过紧、时间过长有何危险?

捆扎止血不当会引起肢体远端缺血坏死。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受伤患者,用电线、布条、绳子、橡皮筋等将受伤肢体上方捆扎止血后来到医院,医生给患者检查受伤情况时,经常发现由于捆绑过紧或捆绑位置不对,捆扎处的面板、神经、血管和肌肉受损,严重者引起肢体远端的缺血坏死。

若捆绑已超过9小时伤员才转运到医院,医生一般不再立即放松止血带,因其远端肢体已无生存的可能,坏死的细胞会释放出钾离子、肌红蛋白和肽类等有毒物质,肢体此时如果松解,这些有毒物质将随静脉流入全身,产生中毒,可导致心跳骤停而突然死亡。所以,除非必需,也可使用别的方法止血。

4、止血带的其他妙用

夏季是毒蛇、蝎子、蜈蚣等蛇虫十分活跃的季节,野外旅游一旦被蛇虫咬伤,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首先,不要惊慌乱跑,剧烈活动会使血液回圈加快,加速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随后要迅速用止血带或细绳在距伤口5~10厘米处捆扎,阻止毒素在体内扩散,再吸出毒液,用清水或茶水冲洗伤口,并迅速送到医院抢救。

总之,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如果发生肢体受伤出血,大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紧急处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应及时到医院由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处理,避免延误病情造成更大的伤害。

常见的急救误区 防晒常见的5个误区

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事件,需要紧急处理,但是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犯一些错误,也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让我给大家介绍常见的急救误区,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常见的急救误区有哪些误区一:烧伤时,往伤口涂上黄油

解释:当烧伤比较严重时,如果你往伤口处涂上黄油或者其他物质,那么医生随后处理伤口时,就比较困难了,同时,这样做会增加伤口感染的可能。

正确做法:一般来说,烧伤后可以用冻水冷却伤口,但是对于严重的烧伤,伤者应被送去医疗机构进行护理。要切记的是:保持伤口干净,同时应宽松的包扎好伤口,不要弄破水泡。

误区二:随时准备好吐根糖浆(用来引发呕吐的,特别用在中毒和用药过量的情况中),以防意外中毒

解释:美国儿童协会以及其他很多的专家都不建议使用吐根糖浆,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当儿童吞下有毒物质时,催吐能够起到帮助作用。大部分的医疗机构都开始转用活性炭,因为活性炭能够凝固胃内有毒物质,从而阻止有毒物质进入到血液中。

正确做法:撤销你家中所有的吐根糖浆。当意外中毒事件发生时,应即时找医生求救,或者打电话到中毒控制中心索取建议。

误区三:肢体出血时,用止血带来止血

解释:严重出血时,有些人会立即用皮带或者鞋带紧紧绑住伤口以上的部位,以减缓血流速度。这样做有一个风险,就是可能会造成永久组织损害。

正确做法:在伤口处垫以消毒纱布,采用直接加压法,然后安全地包扎好伤口。如果伤口出血不止,伤口广而深,伤口处很肮脏,或者伤口是由动物咬伤引起的话,就要寻求医疗帮助了。

误区四:扭伤,拉伤,或者骨折时,设法弄热患处

解释:其实,把患处搓热只会得到反效果,只会让患处肿胀起来,减缓患处的自愈速度。

正确做法:用布或者其他东西包住冰块,以避免冰块与伤口直接接触,然后敷在患处,每隔10分钟可以敷一次,持续一到两天。

误区五:在车祸现场,搬动伤者

解释:一些脊髓受伤的伤者可能表面看来是完好无损的,但是如果把这样的伤者移出车辆的话,可能会导致伤者瘫痪甚至死亡。

正确做法:如果出事车辆不是着火了,或者没出现特别危险的情况时,最好让伤者留在车上,等医护人员到场处理。

误区六:当眼睛有异物时,用手揉双眼。

解释: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眼睛磨损。

正确做法:用自来水清洗眼睛。

误区七:用热水解冻冰冷肢体。当手脚太冻时,就会麻木,因此很多人会选择用热水浸泡温暖手脚。

解释:浸泡热水可能会对手脚引起进一步的损害。

正确做法:只能用温水而已,或者可以使用暖炉。

误区八:依靠外用酒精来降烧

解释:小朋友是通过肺部来吸收酒精蒸气的,而他们对酒精非常敏感,即使是小量的。

正确做法:服用醋氨酚或者异丁苯丙酸(布洛芬),若出现高烧情况,应当叫医师检查一下,或者到医院的急诊室就诊。

误区九:被蜜蜂叮咬后出现的过敏反应能够在家里自行处理

解释:延误专业的治疗是十分危险的。

正确做法: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咙绷紧或者舌头肿胀等症状,应立即把伤者送去急诊室。

误区十:被蛇咬伤后,用小刀切开伤口,吸出毒液,然后绑上止血带

解释:这样切开伤口会很容易切断神经,动脉,以及增加感染的可能。

生活中常见的急救方法一、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进行处理。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借助专业仪器来治,切不可鲁莽行事。

二、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就医。

三、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求助于。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四、烫伤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亮警报: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五、窒息

真正的窒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喝水呛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窒息发生时,患者不会有强烈的咳嗽,不能说话或是呼吸,脸会短时间内变成红色或青紫色。

急救办法:首先要迅速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身体前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两肩中间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么需要站在患者身后,用拳头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只手握住那个拳头,上下用力推进推出五次,帮助患者呼吸。患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自救措施:将自己的腹部抵在一个硬质的物体上,比如厨房台面,然后用力挤压腹部,让卡在喉咙里的东西弹出来。绝对禁止:不要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亮警报:只要窒息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六、中毒

发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于误食清洁、洗涤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杀虫剂摄入。急救办法:如果患者已经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难,应迅速呼叫救护车,并准备好回答如下问题:摄入或吸入什么物质,量是多少,患者体重、年龄以及中毒时间。绝对禁止:直到症状出现才叫救护车往往会延误治时间。在等待救助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要企图帮助患者催吐,因为有些有毒物质在被吐出来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亮警报:只要中毒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七、头部?遇袭?

头骨本身非常坚硬,所以一般的外力很少会造成头骨损伤。倘若外力过于猛烈,则颈部、背部、头部的脆弱血管就成为了?牺牲品?。急救办法:如果你的头上起了个包,那么用冰袋敷患处可以减轻水肿。如果被砸伤后头部开始流血,处置方式和被割伤的方式一样,即用干净毛巾按压伤口止血,然后去缝合伤口,并检查是否有内伤。如果被砸伤者昏厥,那么需要叫救护车速送,一刻也不能耽搁。绝对禁止:不要让伤者一个人入睡。在被砸伤的24小时之内,一定要有人陪伴伤者,如果伤者入睡,那么每三个小时就要叫醒伤者一次,并让伤者回答几个简单问题,以确保伤者没有昏迷,没有颅内伤,比如脑震荡。亮警报:当伤者出现惊厥、头晕、呕吐、恶心或行为有明显异常时,需要马上入院就医。

八、炸伤

1、如果炸伤眼睛,不要去揉擦和乱冲洗,最多滴入适量消炎眼药水,并平躺,拨打120或急送有条件的。

2、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洒上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

九、手指切伤

1、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2、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具体止血方法是:伤口处用干净纱布包扎,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止住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十、脑溢血

急救口诀:头向侧转典型症状: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由于气温骤降或情绪激动,突然发生口齿不清甚至昏迷。

1、家属要克制感情,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否则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

2、将病人平卧于床,由于脑压升高,此类患者极易发生喷射性呕吐,如不及时清除呕吐物,可能导致脑溢血昏迷者因呕吐物堵塞气道窒息而死。因此病人的头必须转向一侧,这样呕吐物就能流出口腔。

3、家属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脑压。

流鼻血常见的处理误区有哪些?怎样正确应对流鼻血

流鼻血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现象,鼻腔是很脆弱的,流鼻血的原因其实有很多,想我自己,流鼻血的时候主要是因为天气太干燥,而流鼻血以后的禁忌处理有很多人却不了解,一直使用的也是错误的方法,那么,流鼻血常见的处理误区有哪些?怎样正确应对流鼻。
1、如何应对流鼻血
流鼻血仰头?
当鼻血流出来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头仰起,贾大成却提醒大家:“千万不要仰头,以免血液误入气道造成窒息。”
流鼻血时仰头不仅对止血无帮助,还会使鼻血倒流回咽喉、食管、气管和胃,引起我们身体的不适和恶心。如果你一直不停地俯身、仰头,更会加剧鼻腔出血;若出血量很大时,仰头还易把血呛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有引起窒息的危险。
举胳膊能止流鼻血?
举胳膊止血法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是左鼻孔流血,则应该举起右侧胳膊;若是右鼻孔流血,就应举起左侧胳膊举对侧胳膊止血的原理是什么?就是举起对侧胳膊,可刺激本侧的神经,达到停止流鼻血的功能。这种方法有效吗?当然没效果。
我们误认为是一侧神经控制另一侧神经,其实对侧交叉是一侧大脑控制对侧身体。举起对侧胳膊的效果就是让本侧大脑感知到有一个胳膊举起来,这并不会刺激到对侧神经,也不会导致本侧鼻孔内的神经受到刺激。因此,也就不会产生任何效果了!
举胳膊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当然也不能,血液凝固过程是各种凝血因子顺序激活导致的,凝血因子的激活是血管破损后,这些因子接触了组织因子或异物才能激活。但无论举起哪侧的胳膊,对这些凝血因子的激活都没有效果。
冰敷能止流鼻血?
对颈部、前额或鼻骨进行冰敷,可以促使血管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但临床试验效果不佳。
流鼻血如何急救处理
贾大成认为:“一旦发生鼻出血,要及时进行局部压迫,让病人低头、张口呼吸、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双侧鼻翼,向后上方压迫,一般数分钟后多可止住出血。有一些鼻出血,是因为全身性疾病导致,在进行局部压迫的同时,还要进行全身性治疗。”
压迫应至少持续5分钟,然后检查出血是否停止。通常鼻血在5-10分钟停止。如果经过压迫2次后,仍止不住出血,应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区别普通流鼻血与颅底骨折致流鼻血的急救处理
贾大成指出,如果因头部受伤,鼻部并未受伤而出现了鼻出血,同时伴有眼眶周围淤血或耳后淤血,还可伴有耳出血。这种情况应该考虑“颅底骨折”,此时的鼻出血、耳出血,称为“鼻漏”、“耳漏”,这不是鼻部、耳部的出血,而是颅内的出血,如果用上述方法压迫止血、或填塞止血,不但止不住血,反而会使血液从鼻腔逆行回颅内,导致颅内逆行可爱染。
因此,颅底骨折时发生鼻出血,严谨采用压迫、填塞等止血方法。同时,应禁止冲洗,避免用力咳嗽和打喷嚏等。
哪些人群流鼻血后应立即送往医院?
○使用压迫法2次后,仍然流鼻血的人群。
○头部受伤后出现的流鼻血。
○除流鼻血外,身体还有其他部分出血或者皮肤有出血点,或者伴有其他症状例如胸闷、胸痛的人群。
○出血量较大,出现咯血,或呼吸问题、意识改变、皮肤苍白、血压下降等状况的人群。
○明确有血液系统病史的人群。
2、流鼻血的食疗方
1、处方:黄鳝1条,绿豆30克。
用法:将绿豆加水煮烂;取黄鳝割开其尾部,让血滴入滚沸的绿豆汤中:待血流净,把鱼放入共煮至烂熟。剔去鱼刺和内脏。吃鱼肉和豆,喝汤,每2~3日服1剂。
主治:鼻出血。
2、处方:鲜丝瓜1000克,薄荷叶8片。精盐适置。
用法:鲜丝瓜加薄荷叶同煎汤,用精盐调味后饮用。
主治。适用于日暴晒后,面赤脑胀,鼻出血者。
3、处方:番茄500克,熟鸡蛋黄2个,白糖适量。
用法:将番茄洗净。放入沸水锅中汆入凉水中,涝出后削去皮,切成半月形块,装在盘中。将蛋黄放在番茄块中央,井将白糖撤在蛋黄和番茄块上。每日1剂服食。
主治:鼻出血。
4、处方:带红衣花生米20克,去核红枣20克,桂圆肉15克。
用法;将带红衣花生、去核红枣、桂圆肉同煎为汤。每日服1剂,分2次服。
主治:鼻出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80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