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秋冬季是非常感冒咳嗽的,而且往往咳嗽的时候痰是很多的,咳嗽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会选择一些药物来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但是是药三分毒,所以很多人就是可以选择食物或者食疗方法来很好的改善的,今天就是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两种食疗的偏方吧。
一、蜜枣扒山药——治肺虚久咳痰多
材料: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
方法:
1、山药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枣一刻两半去核待用。
2、将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入盘。
3、炒锅上火,滤入盘内汤汁,放清水100克,白糖150克和少许桂花汁烧沸,用水淀粉勾欠,起锅浇上山药上即成。
功效:我们食用这款食疗方是可以很好的补肾润肺的。对于治疗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久食补肾强身有不错的效果。
二、燕窝银耳——治干咳祛痰
材料:燕窝1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燕窝先用清水测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择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1小时即成。用瓷罐或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糖,隔水炖熟。服食。
功效:银耳是很好的清热润肺的,所以这款食物是有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的作用,对于治疗干咳,盗汗或肺阴虚等有不错的效果。
除了上面为大家介绍的这两种食疗的偏方外,我们是可以吃一些草莓,梨,猕猴桃,芒果,也是可以很好的祛痰的,但是我们是需要很好的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适不适合食用这些食物,多吃一些水果蔬菜对身体健康也是有帮助的吧。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感冒咳嗽是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然而感冒易好但是咳嗽却不容易好,特别是那些咳嗽带痰的患者们,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化痰止咳的食疗方法,希望对患者朋友们有帮助。那么日常化痰止咳的食疗有哪些?哪些食疗方法能够化痰止咳?
一、蜜枣扒山药
治肺虚久咳
材料:山药1000克,蜜枣10个,板油丁100克,白糖350克,桂花汁。湿淀粉。熟猪油少许。
方法:
1、山药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淹没山药为度,用旺火煮,待山药较烂时捞起,去皮,用刀剖成6厘米长。3厘米宽的长方形。拍扁。蜜枣一刻两半去核待用。
2、将大汤碗内涂抹上熟猪油,碗底排上蜜枣再排上一层山药,夹一层糖,板油丁,逐层放至碗口,撒上糖,扣上盖盘,上笼蒸1小时左右,然后取下,翻身入盘。
3、炒锅上火,滤入盘内汤汁,放清水100克,白糖150克和少许桂花汁烧沸,用水淀粉勾欠,起锅浇上山药上即成。
功效:补肾润肺。治肺虚久咳,脾虚腹泻,神疲体倦,四肢无力,久食补肾强身。
二、燕窝银耳
治干咳盗汗
材料:燕窝1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
方法:将燕窝先用清水测一遍,再放入热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择去毛绒,再放入热水中泡1小时即成。用瓷罐或盖碗盛入燕窝,银耳,冰糖,隔水炖熟。服食。
功效:补虚损,养肺阴,退虚热。治干咳,盗汗或肺阴虚等。
三、芝麻冰糖水
治夜嗽
材料: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方法: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
功效: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
注:芝麻1把,生姜50克,共捣烂煮汁服,亦有上述疗效。
四、香油炒羊肝
治久嗽
材料:羊肝60克,香油30克,盐少许。
方法:将羊肝切片,锅内放入香油至八成热,下羊肝及盐翻炒即成。
功效:润肺止咳。治久咳不止。
五、蒸白梨蜂蜜
治久咳咽干
材料:大白梨1个,蜂蜜50克。
方法:先把白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功效:生津润燥,止咳化痰。治阴虚肺燥之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
六、黄精冰糖
止咳平喘黄精
材料:(中草药)30克,冰糖50克。
方法:将黄精洗净,用冷水发泡,置砂锅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将锅置炉上,以武火煎煮,后用文火煨熬,直至黄精烂熟为止。每日2次,吃黄精饮汤。
功效:清肺,理脾,益精。用治肺燥肺虚之咳嗽。
七、薯蓣粥
健脾益肺
材料:生薯蓣、麦面粉各100-150克,或用干山药磨粉,葱、姜适量,白糖少许。
方法:将山药轧细筛,调入凉水,边煮边搅,两三沸即成,加少许白糖调味。服食。
功效:补脾止泻,补肾收摄。治劳伤咳喘,脾虚泄泻,以及一切赢弱虚损之病。
八、杏仁猪肉汤
治咽痒咳嗽
材料:瘦猪肉50克,杏仁10克,北沙参15克。
方法:共煎煮汤饮。日服2次。
功效:清肺,化痰,生津。治咳嗽少痰,口渴咽干,咽痒等。
九、花生沙参汤
治咳嗽少痰
材料: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
方法:水煎取汁,加冰糖。每日1剂。
功效:润肺化痰。治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十、花生枣蜜汤
止咳化痰
材料: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
方法:用水共煎极烂。饮汤,日服2次。
功效:止嗽化痰。用治咳嗽,痰饮形体消瘦,肠鸣,胸肋支满,目眩气短。
肺部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哦,而且一般是因为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经常出现的有感冒发烧等等的症状,有些人感冒以后会出现肺部咳嗽咳痰的情况出现,你知道应该如何缓解的吗,下面的这些小偏方可以有清肺化痰的作用,来看看吧。
冰糖燕窝粥治肺虚久咳
燕窝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将燕窝放温水中浸软,摘去绒毛污物,再放入开水碗中继续涨发;取上等大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熬煮;将发好纯净的燕窝放入锅中与大米同熬约1小时,加入冰糖溶化后即成。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治肺虚久咳及咳喘伤阴。冰糖和燕窝一起搭配的话可以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止咳化痰的效果,对于养肺滋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燕窝梨大养肺阴
燕窝5克(水浸泡)、白梨2个、川贝母10克、冰糖5克。白梨挖去核心,将其他三味同放梨内,盖好扎紧放碗中,隔水炖熟;服食,养阴润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气短乏力。
萝卜胡椒止咳祛痰涎
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加水共煎30分钟,日饮汤2次;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豆浆饮润肺宁嗽化痰
黄豆、冰糖。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1碗;健脾宽中,润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等。经常咳嗽咳痰的话,这样的饮品可以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对于清肺热有好处。
经常咳嗽咳痰的话,上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可以试试哦,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和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清肺化痰,如果你也有感冒的情况,这些小偏方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哦,可以有很好的促进代谢的作用,还可以清肺化痰。
喉咙里面有痰是非常难受的事情,咳也咳不出,而且疼痛,那么为什么会有痰呢,痰多的原因有哪些呢?中医祛斑的秘方有哪些呢,有什么什么学位是针对祛痰的呢?带着这些疑问和我一起来看下文吧。
就算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但是雾霾和沙尘天气还是没有放过我们的肺部,很多人总是觉得肺部舒服,或者嗓子难受,痰多。那么对于痰多的情况,下面中医给大家介绍几种药膳方吧。
四款润肺化痰食疗方
一、鱼腥草芦根汤
原料:取鱼腥草、芦根、连翘各15克。
做法:加水煎煮之后倒出药汁,加入冰糖调味后饮用。
功效:中医认为鱼腥草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很多人都知晓其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芦根也是常用的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和利尿之中药;连翘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该方剂中的鱼腥草、芦根、连翘,都能够起到清肺化痰之效,适用于邪热郁滞肺中导致的咳喘痰黄和胸闷气急等,同时,也适用于病症较轻、疗程偏长的肺炎、支气管炎等病症的治疗。
二、川贝银耳百合枸杞雪梨
原料:川贝5克、干银耳15克、干百合10克、干枸杞10克、冰糖25克、雪梨1个、清水适量。
做法:川贝碾碎,银耳、百合、枸杞用清水泡发后清洗滤干,冰糖置于小碗中备用;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块;3、取一大炖盅,将所有材料倒入盅中,再加入清水至九成满;电饭煲注入小半锅水,将炖盅盖上,放入煲中,盖上盖子,先调到煮饭,煮至沸腾上汽时,改成煮粥,炖2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本汤治宜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三、枇杷雪梨汁
原料:枇杷150克,雪梨200克,蜂蜜10毫升。
做法:我们将雪梨的皮和核去掉,然后切成块状,再将枇杷果肉与雪梨弄均匀就可以了。
功效:枇杷具有清肺气、镇咳化痰的作用。雪梨有清肺润肺、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和化痰的作用。此饮有护喉利肺之功效,适用于因为抽烟过多所致的喉部不适,咳嗽痰多等症。
四、桂枝桔梗茶
原料:桂枝6克,桔梗6克,菟丝子6克,水800毫升。
做法:上述药材简单冲洗后,放入装满800毫升水的小锅中,并放入电饭锅,外锅倒入1碗水(约250mL毫升),隔水煮至电饭锅开关跳起即可取出食用。
功效:桂枝具通阳祛寒之效,桔梗能宣肺祛痰,菟丝子可补肾益精。三药煮汤食用,对于缓解改善寒性咳嗽痰多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润肺化痰,试试看上面的中医食疗方吧。
祛痰的穴位
丰隆穴是化痰祛湿的经验取穴,既能化有形之痰,又能化无形之痰。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按摩方法
丰隆穴和阴陵泉这两个穴位我们每天都一起揉揉,每天十分钟,要均匀,慢慢的,这就相当于服了身体自带的化痰汤。
十分推荐给平时头重身困、咳嗽痰多、口中黏腻、胸腹胀满、形体肥胖的痰湿之人。
痰的病证特点:痰滞在肺,可见喘咳咯痰;痰阻于心,心血不畅,而见胸闷心悸。
痰迷心窍,则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则发为癫狂;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可见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在经络筋骨,则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痰浊上犯于头,可见眩晕,昏冒;痰气凝结咽喉,则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之病症。
中医认识痰饮病证,除根据临床病证特点外,还常结合舌苔滑腻,脉滑或弦等全面综合分析,以进行判断。
中医有?见痰休治痰?之说。生痰之源有寒、热、燥、湿、风、郁、虚之别,风又有外风、内风(肝风内动)之异,虚也有心、肺、脾、肾的不同。当坚持辨证以求其本,标本同治方为上策。治痰当调气。尽管痰证的表现千奇百怪,但痰的产生与气机不调有关系。常用的化痰药物贝母。《五十二病方》中亦记载有常用的化痰药物如半夏、服零(茯苓)、白附(白附子)等。
中医分析痰多的原因
中医认为,痰是体内水液的病理性代谢产物。
第一、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第二、患有鼻炎,炎症作用下鼻粘膜分泌大量脓性且粘稠度很高的分泌物,经鼻纤毛运送至鼻咽并粘附于鼻咽处,导致咽部异物感,进而通过咳嗽咳出。
第三、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阳被伤;或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还有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第四、外感失治,或体弱屡患外感,肺气被伤,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结语: 喉咙里被痰堵着是非常的不舒服的,因为我们一定要学会祛痰的方法,中医祛痰常用的穴位有丰隆穴和阴陵泉,大家每天可以按揉十分钟左右的哦。除此之外,再配合引用一些祛痰的汤药是最好不过的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285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