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在不断地提高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在不断地提高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断地i提高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在不断地改变的,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是在发生着变化,人们所做的事情也是比较多的,而这种中医治疗心脏病的就是其中的一种的。
而对于这种中医治疗心脏病,其实在社会上的做法也是比较多种多样的,那么人们也不用太过于担心这种事情的,现在的医术也是比较发达的,而下面就是一些有关这种中医治疗心脏病的资料的。
中医治疗心脏病第一点
心脏消耗的氧气全部来源于肺,肺出问题直接导致心脏病。中医认为“心肺同源”这是心肺同治的理论源泉。心脏本身耗氧占整个人体的20%左右,若肺部出现病变,最先缺氧的就是心脏。如果长期轻度缺氧,会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快引发冠心病,严重缺氧时血压、心率均下降,导致心肌坏死,心力主衰竭,甚至心脏骤停。
中医治疗心脏病第二点
治疗心脏,通过肺部“呼吸给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早就有医学家提出,肺部给药是治疗心脏病的最好途径。血液经右心室压出,都会进入肺动脉送至肺泡,然后通过肺部呼吸,在肺部压力下进入心脏,如果此时通过呼吸使有效药物成份由鼻腔进入肺部,就会经由透析作用溶进血液,10秒左右到达左心房,被心肌细胞吸引,快速治疗心脏病,溶解冠状动脉上的粥样硬化斑块。可以说,通过呼吸学进行肺部给药治心脏,是快速消除症状,根治心脏病的一条捷径,像心脏病人身上常备救心盒,通过鼻子一闻达到救命的目的,就是典型呼吸给药方式。
中医治疗心脏病第三点
心脏病患者,通过肺动力带动心动力,可达到救心,护心的目的,甚至能够防止心梗意外猝死的发生。患者心脏病发作时,可能心脏与肺都已停止工作,这时可以通过启动肺动力来恢复心动力,比如心肺复苏术,边按压胸口,一边进行人工呼吸,就通过恢复病人呼吸,通过肺部的舒张压、收缩压,以肺动力带动心动力的典型治疗方法,另外心脏病人常用的“救心盒”,就是在心梗发作时,通过鼻孔吸入药物气体,先启动肺动力,促进已停止的血液进行流动,再给心脏运送含有氧气的血液,启动心脏。一般肺部持续有节奏的运动几分钟,就可以将心脏再次启动,使心脏恢复工作,病人摆脱死亡危险。
通过上面的认识和介绍,想必大家能对这种中医治疗心脏病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同时也是希望大家能从上面的知识能有所帮助的,同时也会是希望大家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做适合自己的运动的,同时也会是要养成一个早睡早起的习惯的。
针灸培训肺源性心脏病,用小青龙汤证虚化,为托透伏邪法。
处方:高丽参15克,麻黄5~10克,制附片45克,干姜45克,桂枝45克,五味子30克,生半夏45克,杭芍45克,炙草60克,炙紫菀15克,炙冬花15克,壳白果20克,生山萸肉60克,枸杞子30克,盐骨脂30克,仙灵脾30克,菟丝子30克(酒浸15分钟),生姜45克,大枣12枚,核桃(连壳打)6枚。
喘甚者加冬虫夏草3克,进口沉香1克,川尖贝6克,二杠粉1?5克,高丽参15克,研粉,分3次随药冲服。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和节律及其冲动传导的异 常,大多病例是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电解质失衡、大量失血所致。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治疗心律失常中医偏方,欢迎阅读。
处方1 宁心饮
【方药与用法】太子参15?30g,淮小麦、磁石、龙骨(先煎)、牡蛎(先煎)各30g,麦冬、丹参、百合各15g,五味子、甘草各6g,大枣(先煎)7枚;取上药加水浸泡30min,将先煎药物煎20min;然后,再入其他中药续煎30min;每剂水煎2次,混匀后,每日分早、晚2次口服。患者心悸明显时,宜加生铁落、天王补心丹(吞服)等;出现梦多心烦时,宜加用三七、柏子仁、莲子;发生大便秘结时,可加生大黄3?4.5g;痰火上扰者,可加入酒制大黄4.5g同煎。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生脉宁心;主治心动过速、期前收缩或心脏神 经官能症,此方更适合于治疗阴虚型心动过速,如有烦热、口干、入夜烦躁、 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等。
【简释】此方为自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适用于治疗心动过速而气阴 不足者。方中太子参、麦冬、百合、淮小麦、五味子、甘草、大枣,能益气养阴、 养心安神; 配以龙骨、牡蛎、磁石,能重镇安神而标本兼治。
处方2 整律合剂
【方药与用法】党参、丹参、苦参各30g,柏子仁、常山、炙甘草各15g;每剂水煎2次,混匀后分2次口服,每日1剂,连用30天为1疗程。
【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养心复脉;主治各种期前收缩或心动过速。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期前收缩35例,显效12例(其中房性2例、室性9例、房室交界性1例),有效16例(其中房性4例、室性11例、 房室交界性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80%。
【简释】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常山与西药奎尼丁有某些类似的作用,既可用来治疗疟疾,也适用于各类期前收缩。本品有小毒,注意不可用量过大,否则可出现呕吐,严重者发生急性中毒。
处方3 期前收缩验方
【方药与用法】葛根60g,全瓜萎、磁石(先煎)、珍珠母(后下)各 30g、泽兰、郁金各15g,当归、刘寄奴、炙甘草各9g。每剂水煎2次,分次口服, 每日1剂。
【功能与主治】活血宁心;主治各种类型的期前收缩。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199例期前收缩,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房性期前收缩91%、交界性期前收缩91%、室性期前收缩92%。对不同病因所导 致的期前收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88%、高血压病92%、冠心病91%、病毒性心肌炎95%。另据报道,采用本方治疗,还能缩短心肌炎的病程及改善心肌缺血性的心电图异常。
处方4 稳脉汤
【方药与用法】麦冬、生地黄、黄芪、白芍各15g,人参、当归、阿胶、 炙甘草各12g,五味子8g,炙龟甲18g;上药加水文火同煎,分3次口服,每日1剂,连用10天为1疗程,以治疗2?8个疗程为宜。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生津补血;主治气阴两虚型快速型心律失常。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86例,主要包括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结果显效46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约88%。其中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心肌炎所致者的疗效较好,前者显效率为95.5%,后者显效率为87.5%。
处方5 苦地汤
【方药与用法】苦参40g,生地黄50g。每剂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 剂,连服7天为1疗程。
【功能与主治】清热定志;主治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但是,在脾胃虚寒、 腹痛腹泻或心率迟缓时此方禁用。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108例患者,其中心电图显示房性、 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各为54例、28例、26例,经治疗几乎所有病例的期前收缩都已消失或基本消失。服药最少5剂、最多30剂。有74例实施1?3年随访,其中功能性期前收缩均告治愈,器质性期前收缩者8例,仅有偶发期前收缩,持续服药也可逐渐完全消失。
【简释】苦参对各种原因引发的心律失常都有一定疗效,对病程较短的频 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更好;而且,对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也有疗效; 可是,对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交界性逸搏、房室交界性心律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则不易奏效。
处方6 滋阴和阳汤
【方药与用法】阿胶、火麻仁、炙甘草各12g,生地黄、茯神、麦冬各15g,人参、炒山楂、砂仁、大枣各l0g;上药水煎2次,每日早、晚分2次口服,每日1剂。患者遇事易惊、心悸不安时,宜加龙骨、牡蛎、珍珠母、柏子仁、 炙远志:若出现胸闷痞窒、呼吸不畅时,可加郁金、瓜蒌皮等;若有胸部刺痛、舌质紫暗,可加用三七、丹参、赤芍、制乳香、制没药等,以便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功能与主治】滋阴和阳,益气养血;主治因心肌病、冠心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出现心悸、 气短、自汗、少寐、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数或结代。
【简释】此方源自炙甘草汤加减,为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验方,能益气复脉、养血益心、滋阴和阳,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4%?93%。
处方7 黄连甘草汤
【方药与用法】黄连、炙甘草各10g;上药水煎2次,少量多次频服,每日1剂, 连用7天为1疗程。
【功能与主治】清心泻火;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阵发性心动过速。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42例顽固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其中包括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心动过速36例。结果显效19例、改善12例,对4例频发的房性期前收缩,显效2例、改善2例。
【简释】此方始载于《症因脉治》,称为?泻心汤?,能?治心火乘金、 内伤胸痛、左寸洪数?等。现代医学临床和实验研究已证明,黄连有效成分小檗碱具有显著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且,小檗碱对氯化钙和乌头碱诱发的小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均有对抗作用。黄连的这种作用机制,可能与本品能降低心肌自律性、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有关。
处方8 黄连温胆汤
【方药与用法】茯苓18g,半夏12g,陈皮10g,黄连9g,枳实、胆南星、甘草各6g;上药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连用2周为1疗程。
【功能与主治】化痰泻火,行气消滞;主治室性期前收缩,及痰郁火扰所 致的怔忡、心悸患者。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室性期前收缩65例,对于16例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均有效,治愈者14例;对18例冠心病的期前收缩,治愈者13例、好转者3例;对16例心肌炎后遗症的期前收缩,治愈者13例、好转者1例;对11例高血压心脏病的期前收缩,治愈者8例、好转者2例;对4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期前收缩,治愈者3例、好转者1例。临床总有效率达92%。
处方9 黄连生脉饮
【方药与用法】黄连5?10g;苦参15?20g,黄芪20g,麦冬、当归各10g,五味子6g,党参、丹参、酸枣仁各15g;上药水煎2次,每日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1剂,连用7天为1疗程,以服药2?4个疗程为宜。患者气虚明显时,须将党参换为人参5g并加入炙甘草6g同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时, 宜加用瓜萎皮、郁金;心绞痛明显时,须加用延胡索、水蛭各5g。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清心活血;主治期前收缩。
【疗效评估】用此方治疗期前收缩357例,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6%。还有 人报道,使用本方治疗心气虚证的总有效率为96%,治疗气阴两虚证的总有效率为78.5%。
【简释】此方源于生脉饮加黄芪,从而增强了补气作用;辅以苦参、黄连 等尚能清心复脉,佐以丹参、当归,即可养血活血,共奏益气滋阴、清心活血和复脉之功效。
处方10 半夏莒蒲屑
【方药与用法】生半夏、石菖蒲各等分。上药研极细末,密封贮瓶备用。 使用时取末少许,吹入患者鼻腔,取嚏3~8次。
【功能与主治】开心气,调心律;主治阵发性心动过速。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用此方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4例,患者尚无其他严重的心脏合并症,临床中多次采取按压眼球或颈动脉窦操作治疗无效,取 嚏5?10次,已有13例恢复正常,1例无效。
【简释】早在《金匮要略》就有用菖蒲屑吹鼻孑1中治?小儿卒死?记载。 《备急千金要方》和《肘后备急方》都有用半夏末吹鼻治?卒死?方。通常认为二药不仅能苏醒神志,还可能具有激发经气而起到调控心律的作用。
处方11 疏郁宁心汤
【方药与用法】郁金、法半夏、丹参、酸枣仁各10g,黄连5g,炙甘草 15g;上药加水600ml浸泡20min,每剂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连服30天为1疗程。
【功能与主治】行气活血,清化痰热,安神定悸;主治痰热型心律失常。
【疗效评估】有人报道,以此方治疗心律失常108例,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房性、室性、交界性期前收缩,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等。结果显效34例、有效66例, 临床总有效率约92%。
【简释】方中丹参能养血活血,酸枣仁能养心安神,郁金可行气解郁、活 血清心,黄连能清心泻火、宁神平悸,半夏可以燥湿化痰,炙甘草能养心清热并调和诸药。
处方12 升心率汤
【方药与用法】黄芪、丹参20g,补骨脂、附子(先煎)各10g,降香5g,肉桂3g。附子先煎2h,与余药共煎20min,滤出药液150ml;次煎20min,滤出药液150ml,混匀后分2次口服;每日1剂,连服12天为1疗程。
【功能与主治】温阳益气,化瘀通脉;主治缓慢型心律失常。
【疗效评估】曾有报道,用此方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36例,其中包括严 重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可疑性病窦或房室传导阻滞等。依中医辨证分型,包括阳虚夹瘀6例、气虚夹瘀17例、气阳两虚夹瘀13例。 最终治疗结果显示,显效1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达92%。经治后患者胸闷、 头晕平均消失时间为6. 5天;治疗后心率平均每分钟提升12次。
【简释】方中附子能温心肾之阳气,补骨脂可助附子温阳,肉桂能温经散 寒,黄芪可补益心气,丹参能活血化瘀,降香可散瘀止痛。诸药伍用能振奋阳气、 补益心气,故可以改善患者的窦房结自律性和传导功能。
处方13 益气活血通阳方
【方药与用法】桂枝18g,丹参20g,红参6g,白术12g,茯苓15g,炙甘 草8g;上药水煎2次,分2次口服,每日1剂。患者肢冷汗出明显时,宜加用 制附片;若伴胸闷、心悸失眠时,尚可加用炒酸枣仁、合欢皮和瓜蒌皮等。
【功能与主治】益气活血,温通心阳;主治心脾阳虚型房室传导阻滞。
【疗效评估】已有报道,以此方治疗房室传导阻滞20例,心电图改变全 部恢复正常,患者所有临床症状消失,平均治疗时间16.5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437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足通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