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推拿艾灸 >> 健康综合

艾灸有哪几种

健康生活 2023-10-03 13:52:59

艾灸可以是直接灸疗,就是把一些细小的艾绒直接点燃然后在穴位上做艾灸,这个时候穴位处会有很热的感觉,但是需要注意,直接灸疗的操作技巧要求较高,必须有专业的医生来做,否则容易导致皮肤烫伤。艾灸还可以是发泡灸或者是瘢痕艾灸。不同艾灸的种类起到的效果是有区别的。

局部艾熏:可以用3~6根艾条,用胶带捆成一排,距离皮肤10~30mm,上下来回艾熏。全身熏艾条前要喝生姜红枣桂圆羹,以养生补阴。用3片生姜,10粒红枣(去核),10粒桂圆(去核),加水煮15分钟,倒入粉碎机打成糊状喝下。将艾条一端点燃,让燃端靠近皮肤穴位,使穴位很快得到温热。将艾条慢慢上提,距皮肤3~4厘米,保持不动。灸时,温热感会使皮肤发红却不灼痛,局部、远端部位还有酸、麻等舒服感觉。

艾灸经验: 开始,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 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患者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为局部皮肤感觉迟钝者、小儿、老人施灸,可将左手中、食指张开,放在受者穴道两旁,从而感知其局部受热度,随时调节。当患者有痒、发热、痛感时,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艾灸还可以是间接艾灸,就是在陈艾与皮肤之间隔着一层东西。常见的是生姜片,把生姜切成片之后,点燃陈艾,然后隔着生姜片进行艾灸,生姜片不要太厚,否则热力到达不了皮肤一下,就起不到作用了。除了生姜片之外,还可以用大蒜来隔在皮肤与陈艾之间做艾灸。

针灸培训

常听说的艾灸有哪几种?

对艾灸从业者来说,全面地认知艾草,非常重要。只可惜大多数人对艾草的认知不够全面,甚至是错误的。翻阅古代典籍,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艾草有四种,分别是北艾、海艾、蕲艾、祁艾。?

以前的答案里,ID:艾灸先生艾条也已经回答了,北艾的产地为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的伏道镇、海艾的产地为浙江省的宁波市、蕲艾的产地为湖北省蕲春县、祁艾的产地为河北省安国县。

现在详细介绍下。

一、北艾

北艾即现在的“九头仙艾”。宋代苏颂在《图经本草》曾记载道:“艾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书中认为,复道和四明的艾最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提及过:“汤阴者谓之北艾”。?

? ? ?据考证,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即今天的伏道镇,所以这种艾草又称为伏道艾。一代名医扁鹊就葬在伏道镇,而伏道艾就种植在扁鹊庙的周围。伏道艾和其它的艾相比,长得高大又茂盛,出绒率极高,药用价值也高,南宋诗人范成大曾写过一首叫《灼艾》的诗:“艾求真伏道,穴按古明堂”,意思就是说,行灸取艾要寻求真正的伏道艾,取穴要按古代的《明堂经》来取,把伏道艾的地位拔得非常高。

对伏道艾最高的赞誉出现在明代。据《汤阴县志》载:“伏道为名医扁鹊的墓地之一,并有著名的艾园……明代官员作词咏艾,立碑记事,称汤阴艾园之艾,为药用第一,尊为仙艾。”说的是明代时期,伏道艾作为专供皇室使用的贡品,因而被尊称为仙艾,也称“九头仙艾”,这种艾草,就是李时珍所说的北艾。由此得知,古代重汤阴艾可见一斑。

北艾

北艾

二、海艾

和北艾齐名的,还有一种艾草,叫海艾,这种艾草也是在宋代时被发现,《本草纲目》曰:“艾叶……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这里所说的四明,即是今天的宁波。只是目前海艾存量不多,品牌还不够响,需要地方政府和有识之士推动并加以繁荣。

海艾

三、蕲艾

到了明代,又发现了一种艾草,叫蕲艾,这是在李时珍的家乡,湖北蕲州发现的。李时珍对自己家乡的这种艾草,非常推崇。在《本草纲目》中,他毫不掩饰对这种艾草的喜爱,李时珍认为:“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

蕲艾

四、祁艾

最后说说祁艾。其与蕲艾读音相同,但并非产自湖北,而是专指产于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所以这种艾草也叫祁艾。祁州处于北方中心地理位置,盛产药材,为北方药材集散地。在清宫医案中,就有不少关于祁艾的记载。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晚年所著《镜花缘》载:以祁艾灸三次,治疣目(瘊子)。书中出现“祁艾”,印证了当时祁艾作为中药材已经为医家所用的历史事实。

除了上述历史上记载的几大名艾外,还有一种艾,也常被人提起,这就是“红艾”。对红艾的产地,各地说法不一。广州越秀鲍姑殿内的一副对联:“妙手回春虬隐山房传医术,就地取材红艾古井出奇方。”这副对联提到了一个人,一种艾。 一个人指的是鲍姑。一个艾指的是红脚艾,又被称为“鲍姑艾”,产于广东越秀地区。

养生小知识100个艾灸

1.养生艾灸有哪些类型
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的一种方法。

古代称为“着肉灸”,如《千金要方》记载:“炷令平正着肉,或势乃至病所也。”因直接灸对皮肤的 *** 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间接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又称“隔物灸”“间隔灸”。

古代的间接灸法种类很多,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的 疾病。 ●艾条灸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

是将艾条一端燃着后进行灸疗的一种方法。最早见于明代朱权著《寿域神方》云:“用纸实卷艾,一纸隔之点穴,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

”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实按灸、隔物灸三种。 (1)。

悬起灸 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灸5—10分钟,可是皮肤又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

操作方法,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2)。

实按灸 施用药物艾条点然后,垫上纸或布,乘热按到穴位上,使热气透达深部组织的一种施灸方法。 (3)。

隔物灸 是在穴位或部位上覆盖某些物品后,将艾条点燃后悬灸隔物的一种灸法,常用的有隔核 桃皮壳灸和隔蟾处皮灸。 温灸 温灸因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温灸器灸,蒸气灸及铺灸等。

(1)。温灸器灸,又叫灸疗器,使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古老的灸器是以某种物器来取而代之的。如《肘后备急方》记载的用瓦甑代替灸器,《千金要方》中用苇管代替灸器等。

(2)。蒸气灸,将 艾叶或艾绒放入容器内煎煮,用蒸气熏灸。

(3)。铺灸,是将艾绒铺在穴位上而施灸的一种灸法。
2.艾灸养生疗法主要分为几种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悬灸人体穴位的一种中医疗法,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功效。

艾灸疗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 艾炷灸疗法。艾炷灸疗法指使用燃烧的锥形艾炷灸穴位的方法,可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

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曰才须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等。

(2 )艾条灸疗法。艾条灸疗法是指用艾条灸穴位的方法,可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主治寒湿痹症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3 )药卷灸疗法。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一端而施灸。

适应证大致同上两种灸法。(4) 温针灸疗法。

温针灸疗法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先根据病性选穴施针,得气后留针,后将艾灭裹于针柄上点燃,直至燃尽,使热力通过针体传人机体,达到温经散寒等目的。(5) 温灸器灸。

温灸器灸,又称温筒灸,是用金属等材质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灸穴位的一种病方法。 温灸器的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

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可调和气血,温中散寒。
3.艾灸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一、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

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

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

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灸关元二百壮。 二、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三、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4.艾灸方法有哪些
根据不同病证,选用以下两种灸法:(1)艾条灸。

将艾条一端点燃,在距穴位3-5厘米的地方熏烤,使患者有温热感。一般可灸3-7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这种灸法,使用方便,作用温和,病人受灸后感觉舒适,所以最常用。(2)艾柱灸。

将艾柱放在穴位上,然后点燃尖端慢慢烧。病人感觉痛时,立即将烧剩的艾柱钳去。

每燃一个艾柱,就称为灸“一壮”。这种灸法 *** 较强。

也可以在艾柱与皮肤之间垫置生姜片、蒜片或食盐,分别称为隔姜灸、隔蒜灸和隔盐灸。隔姜灸宜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病、腹痛、呕吐、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等症;隔蒜灸可用于肺病及疮痈;虚脱及寒性腹痛、吐泻,可在胳部隔盐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2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