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毒又称火毒、温毒,属于中医“毒”概念的范畴,属于中医病因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毒”的含义十分丰富。那么热毒的表现症状有哪些呢?
1、以局部肿痛为特征头面肿毒类的疾病
《温病条辨·上焦篇》云:“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咽不痛,但外肿,甚者耳聋,俗名大头瘟、蛤蟆瘟。”多以局部的肿痛、溃烂为表现,如大头瘟、发颐。
2、阳毒发斑
《阴证略例》:“阳毒发斑有四,有伤寒发斑,有热病发斑,有温毒发斑,斑斑如锦纹,或发之面部,或发之胸背,或发之四肢。”
3、中医外科疮疡病证
《医宗金鉴·痈疽总论歌》曰:“痈疽原是火毒生,经络阻隔气血凝。”疮疡中的痈、疗、疮、疖肿等,许多即以毒命名,如面发毒、掌心毒、手背毒、肩风毒、委中毒、耳根毒等。其形成大都由热毒壅滞,血败肉腐所致。
4、内伤疾病
热迫血妄行则表现出发热,烦躁不安,吐血,便血等证候;热毒攻心犯脑则表现出的中风;热毒壅滞肠胃所致的热毒血痢;热毒郁结于肺所致的肺痈等。
5、温病中的伏邪病
《重订广温热论·温热总论》曰:“温热,伏气病也……若兼秽毒者,曰温毒,其证有二:一为风温时毒,一为湿温时毒,此以兼证别其病名也。”
6、癌肿
在临床中,常可见火毒与肿瘤并存,特别是一些中、晚期肿瘤患者,常伴有局部肿块灼热疼痛、发热或五心烦热、口渴尿赤、便秘或便溏泄泻、舌苔黄腻等热性症候。此或为邪热瘀毒,或为痰湿久滞化热之毒,或为阴虚之热毒,或为肿瘤坏死感染之毒等蕴积于体内所致[5]。
针灸培训首先要了解发热的病因,是外感邪气还是内伤阴阳失调?何时发热?病位何处?以及发热的性质,有哪些主要可鉴别的全身或局部伴随症状。最后还要了解发热的一些生理变异以别病理性发热。
发热病因: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区分为外感性和内伤性两大类。
(1)外感性发热:许多外界致病因素都可引起发热,其中以温热之邪最为重要,包括风邪、暑邪、燥邪及火邪。阴寒一类邪气引起的外感发热其势轻微。
(2)内伤性发热:以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和七情改变为主要原因,可分下列几个方面:
①阴虚:久病伤阴,以温热性病、久泻病为常见。或治疗不当,如过多汗、吐、下及温燥之病亦可使阴液亏耗,阳气偏盛而发热。
②阳虚:久病阴寒病证,或寒凉药治疗过伐,使阳气虚浮面发热。
阴虚或阳虚都以五脏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而肾为先天之本,内寄水火阴阳二气,故肾脏在阴阳虚损性发热中尤其显得重要。
③气虚:常以劳倦伤中熊脾胃为主要病理过程。所以劳伤为本症主要诱因。
④血虚:侵性久病,逐渐损伤心、肝、脾等脏,或种种原因引起血量丢失过多。
⑤气滞:七情不畅,肝失调达,经脉郁滞。多因郁怒而发,热势常随情绪好坏而波动。
⑥宿食:食积中焦,尤以小儿脾胃功能尚弱发病较多。
⑦瘀血:凡瘀血已成,无论因何种原因引起的,久不得消散,必逐渐瘀阻经脉,壅遏发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zonghe/57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8大元气食物解决你的脾湿虚胖睡不够
下一篇: 三菜一汤,女人产后饮食食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