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李纲

佚名 2023-06-05 22:14:15

李纲

李纲(1083-1140)字伯纪,绍武(今属福建)人。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死。宋代著名爱国民族英雄,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代表作为《六幺令》、《水调歌头》([一]、[三]、[六])、《水龙吟》(三)、《永遇乐》、《江城子》([二]、[七])、《念奴娇》([一]、[三])、《雨霖铃》、《喜迁莺》(三)、《望江南》([一]、[五]、[十])等。其中《六幺令》以江烟水云歌月以及玉树疏钟古寺高楼等背景映衬词人“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之感古伤今之情怀和“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之坚韧不拔之操守,读来令人肃然起敬。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李纲的什么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

李纲的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

这句话出自《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祖宗传下来的国土,应当用生命来捍卫,一尺一寸也不能让敌人占领。这句话表达了誓死保卫领土的坚定决心。

扩展

表达誓死捍卫国土的名句很多。比如电影《战狼2》里有一句特别牛气的话:“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出自西汉时的一句话,叫作“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疏中说:“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意思是说,汉军应该把那些砍下来的敌军首级,分个悬挂在匈奴居住的街道、村落前,让他们明白:任何一个敢于侵犯大汉帝国的人,哪怕离得再远,都会被强大的汉朝诛杀!这句话后来经常用于表达保卫国土的坚定决心激励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宋朝末年,北方民族进犯,昏聩无能的宋徽宗仓促让位钦宗,慌忙出逃镇江.李纲竭力反对南逃主张坚决抵抗.李纲奏言钦宗:“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钦宗嘉纳其言,升李纲为兵部侍郎。

李纲的诗

关于李纲的诗如下

1.《病牛》宋朝·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2.《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宋朝·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

天险难逾,人谋克敌,索虏岂能吞噬!

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

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

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

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3.《忆江南·江上雪》

宋朝·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4.《喜迁莺·真宗幸澶渊》

宋朝·李纲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5.《苏武令·塞上风高》

宋朝·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6.《六幺令·长江千里》

宋朝·李纲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栏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原文: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鉴赏   要理解李纲这首词中的思想感情,先要对他的政治立场和生活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李纲的一生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是著名的抗战派代表人物之一。早在宣和七年,金兵进犯,宋徽宗惊慌失措,急于逃避时,李纲曾刺臂血上书,力主抗战。宋钦宗以李纲为兵部侍郎,后为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汴京,李纲以尚书右丞任亲征行营使,「登城督战,杀数千人,乃退」。(《大金国志》)主和派李邦彦等罢李纲以谢金人。 南宋 高宗即位,一度起用李纲为相,李纲积极备战,敌不敢犯。后因高宗听信投降派谗言,李纲在位仅七十五天,又被罢免贬斥。到绍兴二年(1132),才被任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徙洪州。晚年虽被起用,乃系外任,已无权过问朝政。

  由李纲的一生经历,可见他随着朝廷和战两种势力的激烈冲突,在他的宦海生涯中掀起了狂涛巨浪,他也在这起伏不定的浪涛中浮沉。一腔忠贞愤懑的爱国热情就倾注于词中了。

  这首《六么令》大概是在南渡初期,李纲遭到贬谪后作的。借金陵怀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和不屈不挠,坚决抗金的决心。

  上片写金陵怀古。「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千里长江,滚滚东去,纵目四望,江阔云低。杜甫就曾经感叹「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苏轼也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李纲对此,自不免兴起怀古之情。「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南朝陈后主创制的《玉树 *** 花》,早已歌声沉寂,再也听不到了。听到的只有那古寺稀疏的钟声,回荡在这千里长江上空。《玉树 *** 花》是当时 *** 之音的代表。歌声的沉寂标志著陈朝的灭亡。几杵疏钟,时断时续,渲染了寂寞苍凉的怀古气氛,唤起人们「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的感觉,从时间与空间上构成特定的情境。想当年,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曾建都建康(金陵,今南京市),国祚都较短暂。六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君主都胸无大志,穷奢极侈,不图振作,淫乐无度,终于导致了六朝一个接一个地覆灭,如同梦幻。晚 唐诗 人李商隐深有感概地说:「三百年间同晓梦」(《咏史》),韦庄也曾叹息「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所以,词中感叹「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时光流驶,岁月惊心,如今,因年代久远,战争的痕迹已经泯灭了,豪华销尽了,「六朝旧事随流水」(王安石《桂枝香》),「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几见银蟾自圆缺」。银蟾,指月亮。作者认为只有天上的明月,阅尽人间的改朝换代,盛衰兴废,不管「歌沉玉树」,「繁华销尽」,她照样年年月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她,是历史的见证。这意思和刘禹锡的「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颇相类似。

  上片的怀古不是为怀古而怀古,不是为六朝的覆灭唱挽歌。在怀古的背后,寄托著作者的政治见解和提供的历史教训,希望 南宋 统治者能以六代兴亡作为历史的镜子,不要重蹈六朝灭亡的覆辙。其忠贞之情,可昭日月。

  下片即景抒情,「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森,茂密;发,指毛发。《江树森如发」,指江树茂密如发。「潮落」二句由上片写景怀古过渡到下片的即景抒情。鄱阳临近鄱阳湖,湖水流入长江,联系到上文的「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因而联想到「潮落潮生」,自己也心潮起伏,心事浩茫。想到自己屡遭贬斥,身为迁客,有谁怜惜我「老大伤名节」呢?「老大伤名节」的核心仍然是指自己年华老大,屡遭贬谪,抗金之志未酬,未能做到功成名就,深为浩叹。但他表示「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岁寒」,见《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志应难夺」,化用《论语》:「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的意思。李纲是说,虽然「岁寒」(喻环境险恶、困难),但他要象松柏那样青苍挺拔,不畏冰雪侵凌;虽然「途远」,要赶走金兵,不是短期内可达到目的的,但他不怕投降派的打击迫害,不管环境多么险恶,不管达到目的的道路有多么漫长,他决定坚持到底,矢志不移。

  结句「独立渔翁满江雪」。化用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诗句。柳宗元被贬永州,身为迁客,以顶风傲雪的渔翁自喻。李纲感到自己与柳宗元有某些相似点,故亦借用渔翁形象自喻,让读者从一个渔翁傲然独立江头,不怕满江风雪的艺术形象去领会他那种顽强的战斗精神。

  这首词与作者于宣和三年(1121)所写的《金陵怀古》诗四首有某些类似处。如:「玉树歌沉月自圆」,「兵戈凌灭故城荒」,「豪华散尽城池古」。他的诗和词在思想感情上是一致的。这首词的语言风格也颇像诗,词情感慨深沉,怀古伤今,低沉而郁发。

诗词作品: 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诗词作者:【 宋代 】 李纲 诗词归类: 【长江】、【咏史怀古】、【爱国】、【壮志】

初唐大臣李纲为何被称为“太子杀手”呢?

李纲,字文纪,初名李瑗,隋唐名臣。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虽不算特别有名,但他的事迹却令人惊叹,有着?太子杀手?之称。

李纲一生经历了北周、隋、唐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先后担任了隋杨坚太子杨勇、唐李渊太子李建成、唐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的老师,但是他教导过的这三个太子都因为各种原因被废除,导致他获得了?太子杀手?的外号。

首先是隋杨坚太子杨勇。杨勇,隋文帝长子,隋炀帝杨广的同母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隋文帝杨坚登基后,立杨勇为皇太子,军国政事皆令杨勇参与决断。

有年冬至百官朝见杨勇,而杨勇也高兴他们的祝贺,但隋文帝认为杨勇违反了礼制,杨勇目前的身份只能接受祝贺,不能用朝见,于是下令臣下不得再以朝见礼去见杨勇,并且对杨勇的宠爱日益消减。

同时杨勇生性好色,对他的妾侍的待遇与正房不相上下,由此引起了他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不满,晋王杨广知道母亲对兄长不满便假装自己没有姬妾并且只能和萧妃厮守,从此独孤伽罗更讨厌杨勇,并对杨广德行大加称赞。

后来独孤伽罗与杨广向隋文帝进谗言,隋文帝于是贬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隋炀帝即位后假拟文帝诏书,赐死了杨勇。

其次是唐李渊太子李建成。李渊起兵建立唐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并平定了山东。

因李建成身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便将在外征战的任务交给了秦王李世民,以此来保证李建成的安全。

秦王李世民由于长期在外征战建立战功、掌握权柄,对在朝中安逸的李建成很不服,于是想尽办法取而代之。武德七年(624)秦王府使人诬告太子勾结边将谋反,最后唐高祖以兄弟不睦流放了几位大臣。

此后李世民所在的秦王府和李建成所在东宫摩擦不断。

李建成恐秦王府强大便借唐高祖之手不断地打击秦王府,故而秦王府剩下的大臣力劝李世民尽快杀掉李建成,逼李渊退位。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兵埋伏于玄武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奉召进宫时在玄武门被李世民射杀。

在这场政变中,李建成五个儿子全部被杀,且全家被逐出皇室宗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8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