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李好古

佚名 2023-06-05 22:14:22

李好古

李好古,南宋词人。生平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宋代名李好古者非止一人,这里指的是写《碎锦词》的李好古。

李好古对苏轼极为倾倒,曾说:“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祗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水调歌头》《和金焦》)他的词以苏轼、辛弃疾为法,纵意抒写,风格雄豪,有些作品或感怆时事,或呼吁收复中原,言词激切,情绪昂扬,属于南宋爱国词中的佳篇。较有代表性的如《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清平乐》“瓜州渡口”更向南宋统治集团大声疾呼道:“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少数写闲适之情的小令则以绮丽见长。

聒噪的意思是什么


聒噪的解释

(1) [noisy;clamorous]∶吵闹 这厮,只顾来聒噪!?? 《 水浒传 》 (2) [trouble]∶客套话。打拢, 麻烦 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去了。?? 《水浒传》 详细解释 (1).说话琐碎,声音 喧闹 ,令人烦躁。 《朱子语类》 卷三二:“ 子张 较聒噪人,爱说大话而无实。”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 第一折:“僧家清雅,又无闲人聒噪,堪可攻书。” 元 汤式 《新水令·秋夜 梦回 有感》 套曲:“ 西风 煞是能聒噪,秋声不管离人恼。” 巴金 《春》 二四 :“房里的牌声和树上的蝉声聒噪地送进他的耳里,增加了他的烦闷。” 王统照 《隔绝阳曦》 :“我在外边受不了他们的聒噪,便独自踱进大厅东边的耳房。” (2).江湖上打 招呼 用的 习惯 语。犹言 打扰 了,对不起。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 《水浒传》 第十六回:“那七箇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 子都 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寳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 黄泥岗 下推了去。” 《西游记》 第三回:“ 悟空 将金冠、 金甲 、云履都穿戴停当,使动 如意 棒,一路打出去,对众龙道:‘聒噪!聒噪!’” 《初刻拍案惊奇》 卷八:“那伙人也不来和你说话,也不来害你性命,只把船中所有金银货物,尽行抢掳过船,叫声‘聒噪!’双桨齐发,飞也似划将去了。” (3).泛指打扰,烦扰。 《红楼梦》 第九回:“太爷既有事 回家 去了,这会子为这点子事去聒噪他老人家,倒显的咱们没礼似的。”

词语分解

聒的解释 聒 ō 声音吵闹,使人厌烦:聒耳。聒噪。聒聒(话多的样子,如“聒聒 不停 ”)。 部首 :耳; 噪的解释 噪 à 许多 鸟或虫子乱叫:鹊噪。蝉噪。归鸟晚噪。 声音杂乱:噪声。噪音。噪聒。 许多人 大喊大叫 , 喧哗 , 鼓动 :噪嚷。噪聚。声名大噪。 部首:口。

言行一致什么意思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成语出处: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

注音: ㄧㄢˊ ㄒㄧㄥˊ ㄧ ㄓㄧˋ

言行一致的近义词: 言而有信 说话守信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只要小娘子 心口如一 想的和说的相同。形容为人诚实爽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真个的,你家这个姨奶奶,虽说没甚么模样儿 表里如一 表面和内心一个样。形容思想和言行完全一致行之以忠者,是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

言行一致的反义词: 言不由衷 所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形容口是心非 言不由衷,质无益也。《左传?隐公三年》 心口不一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是一回事。形容人的虚伪、诡诈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表里不一 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live up to one's words

俄语翻译: действия соответствует словáм

日语翻译: 言行一致(げんこういっち)

其他翻译: <德>wort und tat sind eins.

成语谜语: 运;双簧;齐声唤;同心干;说到做到

读音注意: 一,不能读作“yì”。

写法注意: 致,不能写作“至”。

歇后语: 卖什么吆喝什么

李好古的《沙门岛张生煮海》的故事梗概以及第三折的翻译

作者简介:李好古

南宋词人。生平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宋代名李好古者非止一人,这里指的是写《碎锦词》的李好古。

李好古对苏轼极为倾倒,曾说:“夜吹箫,朝问法,记坡仙。祗今何许,当时三峡倒词源。”(〔水调歌头〕《和金焦》)他的词以苏轼、辛弃疾为法,纵意抒写,风格雄豪,有些作品或感怆时事,或呼吁收复中原,言词激切,情绪昂扬,属于南宋爱国词中的佳篇。较有代表性的如〔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谩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清平乐〕“瓜州渡口”更向南宋统治集团大声疾呼道:“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少数写闲适之情的小令则以绮丽见长。其词集《碎锦词》,有王鹏运《宋元三十一家词》本。

原文:看链接
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一折
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二折
沙门岛张生煮海·第三折
沙门岛张生煮海·第四折
/datalib/2004/Literature/SHL-DL/SHL-DL-500060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48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