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历史人物

蒋蔼

佚名 2023-06-05 23:02:53

蒋蔼

蒋蔼(1621-1644),字志和,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一作虞山(今江苏常熟)人。天启、崇祯(1621-1644)时人。善画山水学沈士充,苍劲多用渴笔。规摹唐、宋皆能神合。陈继儒题其画卷云:“自唐、宋、元名家,皆撮其精微,染于毫端,岂惟气吞时流,即董宗伯,(其昌)见之,几下卫夫人之叹。”

◇ 艺术特色 ◇

善画山水,学沉士充,苍劲多用渴笔。规摹唐、宋皆能神合。陈继儒题其画卷云:“自唐、宋、元名家,皆撮其精微,染于毫端,岂惟气吞时流,即董宗伯(其昌)见之,几下卫夫人之叹。

◇ 作品赏析 ◇

蒋蔼 《长林高逸图》

蒋蔼《溪山待渡图》

蒋蔼 《清崖耸秀》

上海民间的传奇艺术:松江画派

  上海是一个传奇的城市,它临近黄浦江边,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纷纷扰扰,世事变迁。它的繁华,它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让人无法直视。而它的民间艺术也源远流长。那么,你想知道在众多画家中,松江画派的故事吗?就跟着我一起了解 上海文化 吧!

  明代松江,地处江浙两省的交通要冲,是当时全国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常有各地的文人学士过往,文化艺术因此而兴盛。顾正谊、孙克弘、董其昌、沈士充、陈继儒、赵左、莫是龙、蒋蔼等人分别创立了“华亭派”、“云间派”、“苏松派”,这三个画派。他们都是松江地区(今属上海市)人,风格主要追随董其昌,用笔洗练、墨色清淡,是与吴门派关系最密切的山水画派。这些画派的画学观点、创作思想基本一致,在董其昌影响下,至清初遂形成独霸画坛的“四王”派系。而在众多的画家中,唯董其昌执画坛牛耳。

  松江画派,艺术流派。明代末期,江南松江府地区工商业发达,文化艺术兴盛,出现了以顾正谊为首的“华亭派”,赵左为首的“苏松派”,沈士充为首的“云间派”,被统称为“松江画派”或“云间画派”。其中,董其昌是此派最有成就的人物,他融宋元诸名家之长,所作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秀逸潇洒,具有平淡和洗练的特点。他的画学思想对后世也有着深远影响,莫士龙、陈继儒、程嘉燧、李流芳等从之。

   流派特色
  他们在美学思想和绘画风格上基本一致,讲究水晕墨章,古雅神韵,富于江南清疏情致,一般认为该画派对后世及“海上画派”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

  与其说松江画派是一个画家群体,不如说是以董其昌为代表和领袖的绘画风格类别,甚至说,松江画派在中国画史上的影响力主要生发于董其昌,也唯有在明代画坛上,董其昌执松江画派之牛耳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以国画大师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就是他们在笔墨渊源上均以元四家为宗,并上溯董巨,和董其昌一样,他们主要以董巨、元四家为宗,但具体面目又各各不同。莫是龙“书画宗米南宫、黄子久”,陈继儒把大小米、高克恭、国画大师倪瓒等列为自己心仪祟尚的“方外不食烟火人”。就是作为松江画派的依托,顾正谊、宋旭、赵左、宋懋晋、沈士充等的笔墨渊源,也多是在元四家基础之上,染指于董、巨、米、高。

  因此,松江画派的艺术成就,也就建立在国画大师对吴浙两派末流的反叛上,他们为了力矫文徵明学赵孟頫、王蒙的细密、甜腻、繁琐和纤弱,革去浙派的硬、板、秃、拙,于是舍赵、王的笔墨图式而以黄公望、倪瓒为基础,上溯董、巨,又参以米芾、高克恭的韵致,终于开创出一种比国画大师董源、巨然、米芾、高长恭等更加温润、秀雅、恬淡和静逸的艺术风格。

  可能你也是:
   惟妙惟肖的重庆綦江农民版画
   久负盛名的厦门四大建筑风格
   河北曲艺的文化“奇葩”-唐剧
   天津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魏记风筝”

明代画家介绍

王绂(1362-1416)明,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生、又号九龙山人。
戴进(1388-1462)明,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塘(今杭州)人。
沈周(1427-1509)明,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白石翁,清河书画舫谓初号玉田翁。“明四家”。
吴伟(1459-1508)明,字士英,一作世英,江夏(今湖北武昌)人。
唐寅(1470-1523)明,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四家”。
文徵明(1470-1559)明,名壁或作璧,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四家”。
吕纪(1477-?)明,字廷振,一作廷孙,号乐愚,一作乐渔,鄞(今浙江宁波)人。擅花鸟。
陈淳(1482-1544)明,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山人,苏州(今江苏苏州)人。
仇英(1493-1560)字实父,太仓(今江苏太仓)人,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四家”。
周臣(?-1535)明,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山水师陈暹。
孙克弘(1533- 1611)明,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所画苍松老柏澄泓萧瑟。
张宏(1577-1652)字君度,号鹤涧,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笔力峭拔,墨色湿润。
蓝瑛(1585-1666)明,字田叔,号蜨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工书善画,长于山水、梅竹。
文彭(1498-1573)明,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长子。
徐渭(1521-1593)明,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陈洪绶(1599-1652)明,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
董其昌(1555 - 1636)明,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
蒋蔼(1621-1644)明,字志和,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一作虞山(今江苏常熟)人。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既八大山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清四僧”。

明朝有哪些画家?

王绂(1362-1416)明,字孟端,后以字行,号友石生、又号九龙山人。

戴进(1388-1462)明,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钱塘(今杭州)人。

沈周(1427-1509)明,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白石翁,清河书画舫谓初号玉田翁。“明四家”。

吴伟(1459-1508)明,字士英,一作世英,江夏(今湖北武昌)人。

唐寅(1470-1523)明,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四家”。

文徵明(1470-1559)明,名壁或作璧,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四家”。

吕纪(1477-?)明,字廷振,一作廷孙,号乐愚,一作乐渔,鄞(今浙江宁波)人。擅花鸟。

陈淳(1482-1544)明,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山人,苏州(今江苏苏州)人。

仇英(1493-1560)字实父,太仓(今江苏太仓)人,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四家”。

周臣(?-1535)明,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山水师陈暹。

孙克弘(1533- 1611)明,字允执,号雪居,松江(今属上海市)人。所画苍松老柏澄泓萧瑟。

张宏(1577-1652)字君度,号鹤涧,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笔力峭拔,墨色湿润。

蓝瑛(1585-1666)明,字田叔,号蜨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工书善画,长于山水、梅竹。

文彭(1498-1573)明,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长子。

徐渭(1521-1593)明,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陈洪绶(1599-1652)明,字章侯,号老莲,浙江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

董其昌(1555 - 1636)明,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

蒋蔼(1621-1644)明,字志和,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一作虞山(今江苏常熟)人。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既八大山人,明宁王朱权后裔,别号甚多。“清四僧”。

松江画派的介绍

明代松江,地处江浙两省的交通要冲,是当时全国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常有各地的文人学士过往,文化艺术因此而兴盛。顾正谊、孙克弘、董其昌、沈士充、陈继儒、赵左、莫是龙、蒋蔼等人分别创立了“华亭派”、“云间派”、“苏松派”,这三个画派。他们都是松江地区(今属上海市)人,风格主要追随董其昌,用笔洗练、墨色清淡,是与吴门派关系最密切的山水画派。这些画派的画学观点、创作思想基本一致,在董其昌影响下,至清初遂形成独霸画坛的“四王”派系。而在众多的画家中,唯董其昌执画坛牛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renwu/53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