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介绍了一些可靠的中医民间偏方秘方并加以点评。同时还列举了一些不可信的偏方及使用偏方的注意事项。
本文目录
1 中医民间偏方秘方推荐2 不可信的偏方3 使用偏方的注意事项
偏方: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糖趁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专家点评:此法民间常用,又称“连须葱白汤”,在《活人书》中有“伤寒头痛如破,连须葱白汤主之”的相关记载。如果在风寒感冒初期使用如上方法,加上休息调养,能促进康复。
2.头痛
偏方: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专家点评:白萝卜性凉,入肺经,具有通窍凉血之功,用于鼻炎或鼻窦炎引起的头痛,证属风热者临床除头痛之外,多伴有鼻塞、口干等症,可能有一定效果,用时宜注意卫生,防止因萝卜汁受到污染而引起鼻腔、鼻窦、内耳道感染的情况发生,有鼻脑脊液漏的患者禁用。
3.失眠、多梦
偏方: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专家点评:中医学认为失眠、多梦是人体阴阳失调,心神不宁所致,调和阴阳为治疗失眠的总则。足为人之根,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双足的保健。醋,有散瘀血之功,故经常用热水加醋泡脚可活血通经,调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平衡阴阳,放松身心,改善睡眠质量。葱白味辛,性温,有通阳之功,和醋同用有助气血运行,外用为宜。
4.头晕
偏方: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次,连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
专家点评:鸭蛋,味甘、性凉,有滋阴养血之功;赤豆,味甘、性平,有健脾益胃之效,二者合用,补而不腻,是治疗阴虚火旺的食疗佳方。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型头晕有一定疗效,症见头晕日久、耳鸣如蝉、两目干涩、咽干口燥等症。咸能入肾,故鸭蛋用腌制者为佳,但不宜过咸,有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的人也要少吃。
5.流鼻血
偏方:藕节、芦根等量,一起切碎,煎一碗水一次喝下,一日二次,连用5日,清热止血,永不复发。
专家点评:藕节性味涩平,功专收涩止血,凉血化瘀,故可用于多种出血证;芦根性味甘寒,入肺、胃经,该药甘寒质轻,长于清肺、胃气之热,生津止渴。二者相配伍,既清肺胃之热,又能凉血化瘀止血。可用于肺胃热盛所引起的鼻出血。
不过,鼻子出血也是血液病以及高血压的一些临床表现,因此出现鼻出血的话,我们可以查下血常规,同时测量下血压。
6.视力衰退(老光、老花、视物不清)
偏方:白菊花2钱,枸杞子2钱,每日用开水泡饮(一剂可泡三遍),连饮半月至一月,有清水明目之功效。忌吃辣物、海带。
专家点评:白菊有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可以用于防治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等疾病。它与枸杞子都是被百姓们所熟知的护眼保健药。两药合用可起到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视物模糊,眼前飞蚊,眼干眼涩等症状。
偏方:大蒜一头,去皮捣烂加白糖3钱,过半小时后用开水一两冲,两天可治小儿咳嗽、婴幼儿气喘,有特效。
专家点评:最近有不少家长试着用这个方法治疗咳嗽,都发现味道很难喝,而且进入咽喉还会引起咳嗽加重,并未见疗效。百日咳是国家法定传染病,一旦发病咳嗽剧烈,即使用特效的抗菌药病程依然较长,这个方子说“两天可治”,实在是胡说。
2.小儿遗尿
偏方:生葱白一根,捣烂,每晚睡前敷肚脐,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3~5天,可治愈。
专家点评:小儿遗尿有好几个证型,要先辨证才行,孩子肚脐的皮肤很薄还有皱褶,常藏着细菌污物,敷上葱泥后不仅易刺激皮肤还容易感染。
3.口疮
偏方:醋、蒸馏水等量搅匀,涂患处,一日5次,连用2~3天,可消炎止痛,效果极佳。
专家点评:口腔溃疡发病原因有很多,也可以是癌性溃疡引起的,即便是一般性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上也是很难治的,有时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控制,个人认为仅用醋、蒸馏水等量搅匀,涂患处,不可能有极佳的效果。
4.中耳炎
偏方:鲜韭菜汁5钱,加入明矾半钱,溶化后滴入耳内,一次1~2滴,一日2次,连用5天。
专家点评:此法不宜推广。因为临床上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贵在引流通畅,若把鲜韭菜汁5钱,加入明矾半钱,溶化后滴入耳内,一方面鲜韭菜不可能消毒,容易将细菌带入耳中,引起新的感染;另一方面菜汁滴入耳中,会堵在穿孔处导致引流不畅,加重病情。
5.神经衰弱
偏方:猪脑1两,加入蜂蜜一两调羹,蒸熟吃,一日一次,连吃5~10天。
专家点评:中医学无神经衰弱的病名记载,其常见的症状是睡眠差、记忆力减退、头昏、乏力、心慌等,中医认为其多为虚证,以心脾两虚、肾精亏虚者最常见。猪脑味甘,性平,功能补益脑髓,蜂蜜味甘平,能补中,二者合用,可作为肾精亏虚型神经衰弱的食疗方,临床症见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者可用。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者不宜多吃。
6.口臭
偏方:芦根(鲜、干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一日一次,早晨空服,连服一星期。清火解毒,治内热胃火。
专家点评:口臭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除口腔的因素以外,咽喉疾病或胃肠疾病均可导致口臭,因此治疗口臭需明确病因,对症治疗。芦根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的作用,《玉楸药解》:“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所以只适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口臭。
7.声音哑
偏方:鸡蛋一只、打入碗内,加醋一条羹、搅匀蒸熟食用,一日一剂,连吃2~3天。
专家点评:因鸡蛋与醋有刺激,所以咽喉有急性炎症时服此方会对咽喉产生刺激。
8.流泪眼、沙眼
偏方:干桑叶1两加1碗水烧开每日洗眼3-5次,连用一周。
专家点评:这个方法专家建议大家烧开或者泡水之后再用热气熏眼,等到凉的时候再服用,不要直接洗眼睛。
一、注意辨证选用
祖国医学讲究辨证论治,使用偏方也不例外。大多数偏方只能够对某一个病症进行治疗,但相似的症状其病理基础不一定相同,因此需要的药物也必然不同。如腹胀可见于胃肠疾病、胆系疾病、肝病及心功能不全等。山楂可以助消化、消除胃肠疾病引起的腹胀,却不能治疗心功能不全引起的腹胀。此外,患者又各有各的特点,年龄、性别、体质等各有差异,因此同样的病症别人用了有效,自己用了就不一定有效。
二、药名、药量要把握好
偏方大多为中草药,不少药物有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现象,同时这些药物在采集季节、炮制方法等方面也有一定讲究。因此,对偏方中的药物不能以讹传讹,使用时应注意识别。在药物用量上也应格外注意,偏方中不少是含有剧毒的药物,如大剂量使用轻粉能抑制真菌生长,使一些皮肤病症状得到控制,但是轻粉的主要成分是无机汞,毒性很大,在体内蓄积可造成慢性汞中毒,实属弊大于利,一旦轻信或长期应用,往往会给病人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害。
三、注意偏方的毒副作用
一般来说,偏方都是未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药理实验的非正规药方,其疗效并不十分肯定,而且其毒副作用并不为人们所了解和重视。有些偏方药物配伍不合理,也会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
四、与他药同服注意配伍禁忌
在使用偏方的同时服用其他治疗药物,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以免出现毒性反应。如糖尿病病人服用优降糖,则忌人参、甘草,它们之间可能产生拮抗作用,从而减低降糖药的效应,即使没有配伍禁忌,两者服用也最好间隔1~2个小时以上为宜。
因此大家在使用偏方时,必须树立科学用药的意识。即使是从一些媒体上看到的偏方,也要慎重甄别,不可盲从。每个人都应该做到有病找专业医生,而不要轻信江湖游医,吃药最好遵医嘱。
延伸阅读:
民间偏方奇效方
民间偏方验方秘方大全(一)
民间偏方验方秘方大全(二)
民间偏方验方秘方大全(三)
民间偏方验方秘方大全(四)
现在好多民间有效的方子,大部分人都是不会相信的。更何况当代有那么多的中医黑,说什么中医是伪科学是骗子,所谓的秘方都是骗钱的。
最好的方法,你这个方子治疗某一方面的疾病,让那个你治好的病人去传播就行了。比如我们老家有些方子是专门治肝炎的,或者是专门治什么胃炎的,不远千里人家都会去找你。
这些人都是病人,通过病人传播的都是相互打听到的,这是都是真实有效的。最主要的还是现在相信中医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都被西医所谓的科学给蒙蔽了双眼去到大医院,到最后都是人财两空。还有一些人到死都不知道什么是中医,很可怜也很可悲。
建议有关部门,建立一个中医验方平台,让真人真患者讲解述病情,使用中药方后的治愈效果,过程。
【亲身经历】我老婆亲姐一次患上了皮肤病,到我们石家庄各大医院(和平医院、省三院等)花了好几千元也没看好,后来死马当活马医来我们村看了看,我记得当时就花了200元就好了,你说邪乎吧!为此姐还专门送了一个锦旗。
这个中医今年65岁多了,医术是祖传秘方。有一次我想通过自媒体平台把他的医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我这叔说他年纪大了再过两年就退休不干了,现在他儿子正在学习他的医术。后来我一想现在每天都那么些人如果在网上一发布我估计父子两人更忙不过来了,所以也就没有发布这样的视频。不过我了解到的情况大都是患者相互转告的,比如说一个患者被治好了他就会告诉更多的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会越来越多。
只有靠国家政策帮助才能有效地宣传,但不知道要等到何时?否则,就是非法的!
出一本老百姓能看得懂的中成要使用手册,对症用药就行。我现在的状态就是这样子的,遇到好的中医比较难,常常是汤药喝到恶心,病去不了。但是自己对症中成药却常常可以药到病除
放开民间中医职业,民间秘方自然就使用上了。去民间挖掘人才。
真实有效的民间中医治疗方法,不须要人人都知道!只须要把实实在在并且经过大医院检查专家确诊的病例治愈并且不得复发,让大医院专家教授们无话可说,治愈的患者也无须刻意宣传,患者自会找上门来!大自然的规律是强保的保不住!想灭掉的灭不掉!大自然淘汰法优胜劣汰,回归传统中医法则,自生自灭则是王道
献给国家
深入民间对症下药,让他们能有立杆见影的效果,这样互相传递信息的时候大家就都知道了。
疗效是最好的广告!
中成药与药引配伍,是传统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引,又称引药,主要起“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的作用,同时还兼具调和、制约或矫味等功效。药引与中成药适当配合服用,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大枣汤能补脾胃、益气生津、和解药毒。凡脾胃、产后等虚弱者,均宜以此为引,一般用枣5~10枚,水煎取汤送服中成药。如治疗脾虚腹泻可用大枣汤送服人参健脾丸等。
生姜汤有散风寒、解表止咳、温中散寒之功。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阴寒胃痛、吐泻腹痛的方药常以此为药引。一般用3~5片生姜水煎取汤,即为姜汤引,用以送服相应病症的中成药。
大枣生姜汤常同煮做药引,可补益脾胃、增加食欲,从而促进药物的充分吸收。
红糖水有补血散寒、祛瘀之功效。常用于妇科血虚、血寒、产后恶露未净、乳汁稀少、口干呕吐、虚弱血痢等,可取红糖10~30克冲开水送服中成药即可。
藕汁有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中成药治疗血热出血时常用藕汁为药引,以增强疗效。用生藕捣汁,或藕节5~10个煎水即成。
黄酒酒性辛热,有温通经络、散风寒、行药势的功效。黄酒与寒性药同服,可缓其寒;与热性药同服,可舒经活络。服用时,一般取黄酒15~50ml,温服,如用做祛风除湿、舒经活络,可用黄酒送服活络丸;用做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用黄酒送服七厘散。
米汤即浮于汤面上的稠油状液体。脾胃虚弱及有肠道疾患者服用中成药时都宜以此为引。米汤以小米汤为好。
葱白汤有发汗解表、解毒散结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及阴寒内盛证,一般用葱白2~3段,切碎煎汤即成。
盐汤因咸走肾,可引药入肾经,故宜用盐汤送服补肾类中成药。此药引适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肾脏病证,如虚弱乏力、阳痿遗精、腰痛发稀者。
蜂蜜水味甘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主要补虚,有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等功效。治疗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证常以此为引。
醋味酸,可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矫味。常用于妇人赤白带下、血崩便血等证。用时取醋两汤匙左右,冲开水半杯即成。
中药药引种类较多,除上述外,还有芦根、薄荷、荆芥、苏叶、西瓜、梨、饴糖、冰糖等都可以作药引。虽然药引仅是处方中的配角,但只要恰当运用,就能体现画龙点睛之妙。
提醒您:养生:用药引送药的点睛之妙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43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参赭镇气汤加减治疗肺肾两虚,痰饮内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