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久停脾肾虚,腰背酸痛足无力。神疲纳差脘腹胀,沉细乏力虚弱脉。舌苔薄白尿不畅,大便溏薄因脾虚。利水排石健脾肾,加减参苓白术医。参苓白术生苡仁,巴戟杜仲菟丝子。砂仁山药海金砂,金钱内金冬葵子。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
党参13g 茯苓20g 白术10g 生苡仁20g 巴戟10g 杜仲15g 菟丝子10g 砂仁6g 山药15g 海金砂30g 金钱草30g 鸡内金15g 冬葵子15g
注:结石久停,石淋日久,脾肾俱虚。脾虚运化乏力,故神疲体倦,食欲不振,胃纳较差,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肾虚则腰背酸痛,脚软无力。砂石留着,故排尿不畅。脾肾双虚,故苔薄白,脉弱或沉细无力。
山药、党参、茯苓、白术、苡仁、砂仁益气健脾、脾肾双补,渗湿利窍。巴戟天,杜仲、菟丝于温助肾气,煦照膀胱,以利膀胱和三焦气化。海金砂、鸡内金、冬葵子,金钱草利水祛湿,化石排石。
(1)健脾益气。脾气虚损者,症见面色少华,气短乏力,纳差腹胀,口淡不渴,四肢酸懒,舌淡润,脉象沉弱。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加减参苓白术散(党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薏苡仁、莲子、莲须、砂仁)。
(2)健脾固肾。脾肾气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夜尿较多,舌胖润嫩有齿痕,脉象沉小。宜健脾固肾,方用参苓白术散加补骨脂、覆盆子、金樱子。
(3)益气养阴。气阴两虚者,症见面色淡黄,全身乏力,腰膝酸软,纳差腹胀,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舌质略红,舌体稍大有齿痕,脉象沉细,方用参芪地黄汤(党参、生黄芪、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
(4)宣畅三焦。三焦气滞水肿者,症见全身水肿,腹胀而痛,下肢肿胀而硬,可有胸闷、纳差等症。治宜宣畅三焦,方用加减导水茯苓汤(白术、茯苓、猪苓、泽泻、肉桂、苏叶、杏仁、陈皮、大腹皮、滑石、生甘草、防己、广木香、木瓜、厚朴、牛膝、车前子)。
(5)活血化瘀。凡瘀血征象明显,如腰痛固定、刺痛,面色晦暗,唇色青紫或暗,肢麻,痛经,经行不畅,经色紫暗,舌质淡暗或暗红,或青紫,舌有瘀斑、瘀点,脉象沉涩。偏阴虚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偏气虚者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瘀血兼水停者用桂枝茯苓丸合五皮饮加减(桂枝、茯苓、赤芍、桃仁、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生姜皮、牛膝、车前子、防己)。
(6)清利湿热。湿热明显者,症见面部痤疮感染,胸闷不饥,上腹痞满,口苦口黏,口渴而不欲饮,尿黄而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质红,脉象滑数。当清利湿热,方用三仁汤(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淡竹叶、滑石、通草)。
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 痛风性肾病在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
基本介绍西医学名 :痛风性肾病 所属科室 :内科 - 肾内科 发病部位 :肾脏 主要症状 :结石、蛋白尿 主要病因 :尿酸升高 多发群体 :高尿酸血症患者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是否进入医保 :是 疾病简介,病理生理,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预防,饮食注意,疾病简介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痛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可有尿酸结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肿、夜尿、高血压、血、尿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 痛风性肾病在西方国家常见,国内以北方多见,无明显的季节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9:1,85%为中老年人。尿酸性肾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控制高尿酸血症和保护肾功能),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病理生理尿酸性肾病(痛风肾病)即血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达到过饱和状态,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病变。尿酸性肾病组织学特征性表现为肾间质和肾小管内出现尿酸盐沉积,可见双折光的针状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造成其周围单个核细胞浸润,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肾小管萎缩 、管腔闭塞、间质纤维化,进而肾单位毁损。在集合管形成的微小钙化可使集合管扩张,并易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 本病分为原发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基本属遗传性,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显示原发性痛风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则多见于下列3种情况:①细胞增殖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②细胞过量破坏:溶血、烧伤外伤、化疗、放疗、过量运动;③肾衰竭、酮症酸中毒、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药物、毒物导致肾脏清除尿酸盐减少;④外因性:高嘌呤饮食、过量饮酒等。 尿酸性肾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0.3%,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报导终末期肾衰由痛风所致者占0.6~1.%。近年来,我国人民因饮食中蛋白及富含嘌呤成分的食物摄入量增加,使痛风发病率增高。痛风多见于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发作的平均年龄为45岁,而痛风肾病的发生多在患痛风10年以上。发病原因引起尿酸肾病与痛风肾病的病因是血和(或)尿中尿酸浓度增高,使尿酸浓度增高的因素有: 1、尿酸生成增加: ( 1)遗传因素:酶基因突变,如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 (2)获得性因素:骨髓增生异常、高嘌呤摄取、过度肥胖和高三酰甘油血症、饮食果糖含量过高饮料酒精含量过高运动。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是三氧化嘌呤,主要由细胞代谢分解的核酸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食物中嘌呤经酶的分解产生尿酸,内源性尿酸生成过多的原因中以次黄嘌呤、鸟嘌呤核糖转换酶(HGPRT)活性下降,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移换酶(PRPP)和次黄嘌呤、黄嘌呤酶(XO)活性升高最重要。HGPRT缺乏时次黄嘌呤鸟嘌呤不能生成相应的核苷酸,体内次黄嘌呤大量转变为尿酸。PRPP合成酶活性升高可提高细胞内PRPP,它是嘌呤转化为尿酸一个关键酶最终使尿酸生成增加。XO使次黄嘌呤转化为黄嘌呤和黄嘌呤生成尿酸。 2、尿酸排泄减少:(1)遗传因素:尿酸排泄或排泄分数减少; (2)获得性因素: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水杨酸盐代谢产物如乳酸、酮体、血管紧张素和加压素、血浆容量减少、高血压和过度肥胖。尿酸在体内没有生理功能,在生理状态下尿酸2/3~3/4由肾脏排出,其余由肠道排出,由肠黏膜细胞泌入肠腔。肠道细菌含有尿酸酶,将其分解为水和氨,所以在粪便中排出的不是尿酸。当肾功能不全时从肠道排出的略有增多,从肾小球滤过的尿酸几乎全部由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尿液中尿酸由肾小管曲部分泌,近已证实肾小管分泌尿酸而肾小管可再次重吸收。肾脏排泄是调节血尿酸浓度的重要部分,影响肾脏排泄尿酸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有健全的肾单位的代偿,尿酸浓度上升不显著,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不一致,当GFR<10ml/min方产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由于近曲小管对钠的处理功能受损或早期肾血管病变致肾小管尿酸排泄障碍引起高尿酸血症。 (2)血容量减少时如限制钠盐摄入,利尿药使用和多尿则尿酸清除率降低。当血容量减少,尿流速低于1ml/min使尿酸在近端肾小管S3段内蓄积超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的浓度,可出现返回弥散(back-diffusion)现象。相反,钠盐负荷、抗利尿激素分泌使血容量增加,尿酸清除率上升 (3)有机酸影响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有机酸从体内排出需借助于肾小管阴离子泵,此时和尿酸进行竞争;或由于有机酸积聚于近端肾小管使其代谢障碍限制了尿酸的分泌。有机酸增多见于酒精中毒、剧烈运动乳酸堆积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代谢失调。 (4)利尿药抗结核药、阿司匹林、儿茶酚胺等均能影响对尿酸的排泄:利尿药物减少肾小管对尿酸分泌还是增加其重吸收目前还不清楚。抗结核药物如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均能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阿司匹林小剂量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当剂量增加到2~3g时可以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起清除尿酸的作用儿茶酚胺影响肾血流量减少了尿酸的作用 (5)铅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慢性铅中毒尿酸清除率减退较肌酐清除率减退为明显。 体内尿酸维持着一个动态平衡,总的尿酸池贮存尿酸1200mg,每天有600~900mg进行交换,每天产生750mg,由肠道分解100~365mg,尿液排出500~1000mg。每天摄入含嘌呤或核苷酸食物,通过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维持在正常水平。如将正常饮食变为无嘌呤饮食,血尿酸仅下降59.5μmol/L(1mg/dl),因而饮食不是产生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目前采用的尿酸酶方法检查正常值男性150~380/μmol/L(2.4~6.4mg/dl),女性100~300/μmol/L(1.6~4.8mg/dl)。女性血尿酸水平较男性低的原因可能和妇女雌激素水平或口服避孕药有关。绝经期后女性血尿酸水平和男性相似。体液中98%的尿酸以钠盐形式存在,在37℃、pH为7.4生理条件下尿酸最大溶解度为380μmol/L(6.4mg/dl)。因此不论男性或女性当血清尿酸值>416/μmol/L(7mg/dl)称为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由于尿酸在pH为7.4的环境中95%的尿酸分子以离子形式即尿酸盐离子存在,因此血浆、肾小球滤过液或肾间质中的尿酸是尿酸盐离子。在远端小管的低pH环境中,绝大部分尿酸以非离子形式出现。当尿液浓缩和pH降低达到一定程度时,无定形的尿酸晶体沉积出现于远端小管或集合管管腔由于逆流倍增机制,肾皮质和髓质间存在尿酸盐梯度,在有足够尿酸盐浓缩的髓质,尿酸形成单盐-水化合物或尿酸盐结晶形态是针形的即引起以痛风石为特征的巨细胞反应X线研究已证实肾脏记忆体在两种结晶:1.针形的尿酸单盐-水化合物结晶,出现在肾髓质,能引起显微痛风石反应。2.尿酸结晶,显微镜下为无定形物质出现在小管管腔,能引起小管阻塞和急性肾功能减退。 已观察到小管细胞与尿酸盐或尿酸晶体发生作用,其部分作用是吸收小管腔内晶体有些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晶体实际上能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肾间质。按照这些研究结果,尿酸盐或尿酸晶体能形成病灶核,导致显微痛风石形成同时使用尿酸酶抑制剂、草酸和尿酸负荷所做的动物实验,肯定了临床所观察到的肾脏尿酸过量排泄能导致肾内晶体沉积而引起肾损害。
一、A1
1、肾病综合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长程疗法,其疗程是( )
A .1~3个月
B .2~4个月
C .3~5个月
D .5~7个月
E .9~12个月
2、脾虚湿困型肾病综合征的症状,下列错误的是( )
A .肢体浮肿,按之凹陷
B .面色萎黄,神疲乏力
C .胸闷腹胀,纳少便溏
D .面色潮红,口干唇赤
E .小便短少,四肢欠温
3、治疗脾肾阳虚型肾病综合征应首选( )
A .五苓散
B .真武汤
C .五皮饮
D .杞菊地黄丸
E .参苓白术散
4、小儿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中医治法是( )
A .健脾利水
B .清热解毒
C .温阳利水
D .行气利水
E .活血化瘀
5、小儿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证的中医治法是( )
A .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B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C .养阴滋肾,平肝潜阳
D .活血化瘀,行气消滞
E .益气健脾,温阳扶正
6、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
A .高血压
B .C3降低
C .小便清长
D .氮质血症
E .血尿,2周内3次尿沉渣红细胞>10个/HP
7、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下列错误的是( )
A .低白蛋白血症
B .高血压
C .高脂血症
D .大量蛋白尿
E .明显水肿
8、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要点,错误的一项是( )
A .起病前1~3周有链球菌感染史
B .有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等临床特征
C .尿常规有大量的蛋白
D .补体C3下降
E .伴或不伴AS0升高
9、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特点,错误的一项是( )
A .凹陷性水肿
B .少尿
C .血尿
D .蛋白尿
E .高血压
10、急性肾炎使用青霉素的目的是( )
A .控制肾脏炎症
B .预防感染
C .防止合并症
D .清除体内残存的链球菌
E .消除水肿
11、对急性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血液化验是( )
A .血沉增快
B .白细胞总数增高
C .4~8周内总补体及C3下降
D .轻度贫血
E .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ASO)
12、急性肾炎(阳水)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
A .眼睑
B .面部
C .踝部
D .胫骨前
E .腰部
13、下列哪项不是小儿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的证候特点( )
A .高度浮肿,按之没指
B .舌红苔黄,脉搏细数
C .尿少腹胀,食欲减退
D .可有胸水,腹水
E .神疲畏寒,四肢不温
14、下列哪项不是肾炎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
A .高血压
B .C3降低
C .小便清长
D .氮质血症
E .血尿
15、中医学认为与水肿发生密切相关的三脏的( )
A .心肝肾三脏
B .心肝肺三脏
C .心肝脾三脏
D .肺脾肾三脏
E .肝肺脾三脏
16、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炎(阳水)风水相搏证的症状( )
A .水肿自眼睑开始
B .尿少
C .全身浮肿颜面为甚
D .血尿
E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17、小儿急性肾炎(阳水)变证水毒内闭证的治法是( )
A .温运中阳,行气利水
B .益肾健脾,温阳利水
C .辛开苦降,辟秽解毒
D .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E .温运中阳
18、小儿急性肾炎(阳水)变证水气上凌心肺证应首选( )
A .防己茯苓汤
B .己椒苈黄丸
C .五皮饮
D .五味消毒饮
E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19、小儿急性肾炎湿热内侵型应首选( )
A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B .五皮饮
C .三仁汤
D .越婢汤
E .实脾饮
20、在小儿泌尿系统疾病中占第1位的疾病是( )
A .肾病综合征
B .急性肾小球肾炎
C .泌尿系感染
D .急性肾盂肾炎
E .肾结核
2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A .血尿,少尿,蛋白尿
B .血尿,水肿,高血压,程度不等的肾功能损害
C .高血压,水肿,少尿
D .水肿,蛋白尿,高血压
E .血尿,蛋白质,低蛋白血症
二、A2
1、患儿,女,11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中医治疗首选方剂是( )
A .参苓白术散合玉屏风散
B .龙胆泻肝汤
C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D .真武汤
E .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
2、患儿,男,6岁。西医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症见高度浮肿,按之没指,面色白,神疲畏寒,四肢不温,食欲减退,尿少腹胀,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办。其证型应是( )
A .脾肾阳虚
B .肝肾阴虚
C .脾虚湿困
D .湿热内侵
E .风水相搏
3、患儿,男,3岁,反复浮肿6月,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血清胆固醇>5.7mmol/L,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肢体浮肿,脘闷腹胀,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滑。其中西医结合诊断是( )
A .肾病综合征风水相搏证
B .肾病综合征湿热内侵证
C .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证
D .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证
E .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
4、患儿,男,6岁。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证见全身浮肿,面目为著,小便减少,面白身重,气短乏力,纳呆便溏,自汗出,易感冒,舌质淡,脉细弱。其辨证是( )
A .肺脾气虚证
B .脾虚湿困证
C .脾肾阳虚证
D .肝肾阴虚证
E .气阴两虚证
5、患儿,男,14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症见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烦躁,抽搐昏迷,舌质红,苔黄糙,脉弦。其首选方剂是( )
A .龙胆泻肝汤加羚角、钩藤
B .真武汤
C .己椒苈黄丸
D .五皮饮
E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6、患儿,男,12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邪陷心肝。其中医治法是( )
A .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B .益气健脾,温阳利水
C .平肝潜阳,泻火泄热
D .疏风利水
E .温运中阳,行气利水
7、患儿,男,14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阳水)湿热内侵。其中医治法是( )
A .清热除湿,利水消肿
B .益肾健脾,温阳利水
C .温运中阳,行气利水
D .平肝潜阳,泻火泄热
E .疏风利水
8、患儿,男,8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阳水)风水相搏。其中医治法是( )
A .疏风利水
B .平肝潜阳,泻火泄热
C .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D .温运中阳,行气利水
E .益肾健脾,温阳化湿
9、患儿,男,12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症见颜面浮肿,小便短赤,双下肢疮疖多处,舌质较红,苔黄脉数。其证型是( )
A .风水相搏
B .湿毒浸淫
C .肺脾气虚
D .水气上凌心肺
E .邪陷厥阴
10、患儿,女,10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症见眼睑先肿,继而四肢,皮肤光亮,指压不显,小便短黄,镜下血尿,体温38℃,间有咳嗽,苔薄白,脉浮。其证型是( )
A .风水相搏
B .邪陷厥阴
C .水气上凌心肺
D .湿热内侵
E .肺脾气虚
11、患者,男,8岁。浮肿l周,l0天之前,咽部充血,发热咳嗽,尿蛋白(++),镜下血尿,血压正常,血清补体明显下降。症见皮肤光亮,指压不显,苔薄白,脉浮。其合理治法是( )
A .青霉素加三妙丸合导赤散
B .青霉素(7~l0天)加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C .青霉素加参苓白术散
D .庆大霉素加银翘散
E .磺胺药加银翘散
12、患儿,男,l0岁。浮肿3天9小便量少,色如浓茶,尿蛋白(++),镜下血尿,血压正常,血清总补体明显下降。症见皮肤光亮,指压不显,发热轻咳,苔薄白,脉浮。其诊断是( )
A .急性肾炎(阳水)变证,邪陷厥阴
B .急性肾炎,湿热内侵型
C .急性肾炎,风水相搏型
D .急性肾炎(阳水)变证,水气上凌心肺
E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13、患儿,女,11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应选用的方剂是( )
A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B .龙胆泻肝汤
C .参苓自术散合玉屏风散
D .真武汤
E .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
14、患儿,男,12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病程已逾3月,症见面睑不肿,血尿消失,面色少华,倦怠乏力,易感,多汗,舌质偏淡,苔白,脉缓弱。其证型是( )
A .风水相搏
B .肺脾气虚
C .湿热内侵
D .水气上凌心肺
E .邪陷厥阳
15、患儿,男,4岁。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治以益气健脾,利水消肿,口服激素2周后,水肿消失,尿蛋白转阴。其疗效判定为( )
A .部分效应
B .完全效应
C .无效应
D .激素依赖
E .激素耐药
16、患儿,男,6岁。西医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症见高度浮肿,按之没指,面色白,神疲畏寒,四肢不温,食欲减退,尿少腹胀,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其证型是( )
A .湿热内侵
B .肝肾阴虚
C .脾虚湿困
D .脾肾阳虚
E .风水相搏
17、患儿,男,14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症见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烦躁,抽搐昏迷,舌质红,苔黄糙,脉弦。宜选方( )
A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B .真武汤
C .己椒苈黄丸
D .五皮饮
E .龙胆泻肝汤加羚角、钩藤
18、患儿,男,6岁。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水气上凌心肺。宜选方( )
A .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
B .真武汤
C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D .己椒苈黄丸
E .参苓白术散
19、患儿,男,10岁。西医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阳水风水相搏型,首选方为( )
A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B .真武汤
C .五味消毒饮合五皮饮
D .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E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20、患儿,女,9岁。西医确诊为急性肾炎,中医辨证为水气上凌心肺。中医治法是( )
A .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B .平肝潜阳,泻火泄热
C .辛开苦降,辟秽解毒
D .健脾益气
E .清热解毒,淡渗利湿
21、患儿,男,10岁。浮肿;1周,镜下血尿,血压正常,血清补体明显下降。症见颜面浮肿,水便短赤,下肢疮毒,舌质红,苔薄黄。其诊断是( )
A .急性肾炎(阳水)风水相搏型
B .急性肾炎(阳水)湿热内侵型
C .急性肾炎(阳水)变证,水气上凌心肺
D .急性肾炎、(阳水)变证,邪陷厥阴
E .迁延性肾炎,肺脾气虚
22、患儿,男,8岁。浮肿3天,小便量少,色如浓茶,尿蛋白(++),镜下血尿、血压正常,血清总补体明显下降。症见皮肤光亮,指压不显,发热轻咳,苔薄白,脉浮。其诊断是( )
A .急性肾炎,风水相搏型
B .急性肾炎,湿热内侵型
C .急性肾炎(阳水)变证,邪陷厥阴
D .急性肾炎(阳水)变证,水气上凌心肺
E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23、患儿,男,12岁。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型,中医治疗首选方剂是( )
A .五味消毒饮合三妙丸加减
B .三仁汤加减
C .参苓白术散加减
D .银翘散加减
E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三、B
1、
A.肾上腺皮质激素,加温阳利水
B.肾上腺皮质激素,加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C.肾上腺皮质激素,加清热解毒
D.肾上腺皮质激素,加活血化瘀
E.肾上腺皮质激素,加疏风利水
<1>、小儿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证,其中西医结合治法是( )
<2>、小儿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其中西医结合治法是( )
2、
A.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
B.肾病综合征肝肾阴虚证
C.急性肾炎风水相搏证
D.急性肾炎湿热内侵证
E.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证
<1>、反复浮肿伴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0 mg/kg,面色萎黄,肢体浮肿,腹胀,纳少便溏,舌苔白滑,脉细弱。其病证诊断是( )
<2>、反复浮肿伴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0mg/kg,面色白,高度浮肿,神疲畏寒,食欲减退,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其病证诊断是( )
3、
A.急性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单纯性肾病
D.肾炎性肾病
E.尿路感染
<1>、反复浮肿伴低白蛋白血症,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0mg/kg,2周内3次尿沉渣红细胞正常。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2>、反复浮肿伴低白蛋白血症,24小时尿蛋白定量>100mg/kg,2周内3次尿沉渣红细胞>10个/HP。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4、
A.风水相搏
B.湿热内侵
C.水毒内闭
D.脾虚湿困
E.脾肾阳虚
<1>、肾病患儿,肢体水肿,面色萎黄,神倦肢冷,纳少便溏,脘闷腹胀,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细弱。其证型是( )
<2>、肾病患儿,高度浮肿,按之没指,面色白,尿少腹胀,神疲肢冷,食欲减退,脉细无力。其证型是( )
5、
A.温阳利水
B.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C.活血化瘀
D.养阴滋肾
E.清热解毒
<1>、肾病综合征脾虚湿困证的中医治法是( )
<2>、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中医治法是( )
6、
A.小儿浮肿兼见发热恶风,咳嗽,肢痛,苔白,脉浮
B.小儿浮肿兼见疮毒,舌质红,苔薄黄
C.小儿浮肿兼见头痛眩晕,视物模糊,苔黄,脉弦
D.小儿浮肿兼见尿少或尿闭,恶心呕吐,苔腻,脉弦
E.小儿浮肿兼见咳嗽气急,心悸胸闷,口唇青紫,脉细
<1>、急性肾炎风水相搏证的证候特征是( )
<2>、急性肾炎湿热内侵证的证候特征是( )
7、
A.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B.严重循环充血
C.酸中毒
D.营养不良
E.消化不良
<1>、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是( )
<2>、急性肾炎的严重病例是( )
8、
A.血沉
B.24小时尿蛋白定量
C.血清总补体测定
D.血常规
E.抗溶血性链球菌?0?
<1>、对肾病综合征最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
<2>、对急性肾炎最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
参考答案
一、A1
1、【正确答案】:E
2、【正确答案】:D
3、【正确答案】:B
4、【正确答案】:C
5、【正确答案】:A
6、【正确答案】:C
7、【正确答案】:B
8、【正确答案】:C
9、【正确答案】:A
10、【正确答案】:D
11、【正确答案】:C
12、【正确答案】:A
13、【正确答案】:B
14、【正确答案】:C
15、【正确答案】:D
16、【正确答案】:E
17、【正确答案】:C
18、【正确答案】:B
19、【正确答案】:C
20、【正确答案】:B
21、【正确答案】:B
二、A2
1、【正确答案】:A
2、【正确答案】:A
3、【正确答案】:C
4、【正确答案】:A
5、【正确答案】:A
6、【正确答案】:C
7、【正确答案】:A
8、【正确答案】:A
9、【正确答案】:B
10、【正确答案】:A
11、【正确答案】:B
12、【正确答案】:C
13、【正确答案】:C
14、【正确答案】:B
15、【正确答案】:B
16、【正确答案】:D
17、【正确答案】:E
18、【正确答案】:D
19、【正确答案】:A
20、【正确答案】:A
21、【正确答案】:B
22、【正确答案】:A
23、【正确答案】:B
三、B
1、
<1>、【正确答案】:B
<2>、【正确答案】:A
2、
<1>、【正确答案】:E
<2>、【正确答案】:A
3、
<1>、【正确答案】:C
<2>、【正确答案】:D
4、
<1>、【正确答案】:D
<2>、【正确答案】:E
5、
<1>、【正确答案】:B
<2>、【正确答案】:A
6、
<1>、【正确答案】:A
<2>、【正确答案】:B
7、
<1>、【正确答案】:A
<2>、【正确答案】:B
8、
<1>、【正确答案】:B
<2>、【正确答案】:C
问题一:身上湿气重吃什么药1.处方药:湿热片、复方金钱草颗粒、泌淋清胶囊
2.非处方药:清热祛湿颗粒、龙胆泻肝丸
问题二:体内湿气太重吃什么药能把湿气排出来建议食疗,吃药一般会有副作用,可吃红豆薏仁粉,坚持一段时间。
问题三:体内湿气重的表现和吃什么药问题分析:?这个一般可以吃一些利湿的药。比如参苓白术散这些就可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了。
意见建议:祛湿首选的食物是,菜500克、狗肚鱼500克、生姜2~3片。狗肚鱼宰净,去头、内脏,然后切为两段,用少许鱼露腌5~6分钟;大芥菜洗净,切段状。在铁镬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并投入适量食盐和生油,武火煮沸后,加入大芥菜,滚?后,再加入狗肚鱼,滚熟后便可。快捷简单,可供3~4人用,亦汤亦菜。砂仁陈皮鲫鱼汤健脾祛湿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鲜土茯苓煲猪[月展]汤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鲜土茯苓(菜市场有售)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问题四:感觉体内湿气很重,吃什么药好呢湿气重最好用食疗,最方便有效的是红豆薏米汤。或者晨起三片姜,对去湿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真的是湿气重的话,这两个方都特别灵。
另外就中药来看,白术,茯苓也不错。
问题五:身体湿气重吃什么药才能好你好,根据你所说情况,可以喝点薏米粥,锻炼身体,充足睡眠,不吃辛辣 *** 的食物。
问题六:体内湿气重,吃什么药物好武国忠老中医推荐的薏米红豆粥,对一些体内有湿邪但还没形成疾病的朋友使用起来有着很好的效果
主症:体内有湿,舌腻,大便不成形,或身重体酸无力,或关节不利,或口淡乏味而腻,或腹胀头痛,或体胖痰多,或手、足、面部易生癣、痘的。
主方:薏米、红豆等分,加水熬粥,取其汤作茶饮,余者为粥,食用。
兼症加减: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加生姜
肾虚,加黑豆。
脚气,加黄豆。
咳嗽,加梨。
食欲不振,身体羸瘦,加山药。
泄泻,腹痛,糖尿病,加南瓜
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加芡实
孕妇,减薏米,加其他。
产妇,减薏米,加大枣、红糖等。望能帮助到你。
问题七:湿气重吃什么药最佳吃薏仁吧这个是可以消除身体湿气的,薏仁既属食材类又属于药材类吃这个等于食疗,每天用薏仁加大米熬粥喝里面也可以加上一点枸杞养生,也可以用薏仁熬水喝效果都不错的,既可以除湿又可以养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48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