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二陈汤组方,二陈汤加减运用,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道医 2023-06-24 20:26:44

导读:本文介绍了二陈汤的组成配方,二陈汤的加减运用,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本站之前还发布过几篇关于二陈汤的文章,大家可以通过以下链接访问阅读。

延伸阅读:

1、二陈汤加味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2、二陈汤加味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3、《难病奇方系列丛书第三辑:二陈汤》

4、二陈汤加减治疗疾病的研究

二陈汤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方】 半夏五两(15g)(汤洗七次) 橘红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上药㕮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方解】 本方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橘红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是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鉴于橘红、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煎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之虞。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综合本方,结构严谨,散收相合,标本兼顾,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运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2.加减运用: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附方】

1.导痰汤(《传信适用方》引皇甫坦方) 半夏四两,汤洗七次(120g) 天南星一两,细切,姜汁浸(30g) 枳实去瓤,一两(30g) 橘红一两(30g) 赤茯苓一两(30g) 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9g),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现代用法:加生姜4片,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痰厥证。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呕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舌苔厚腻,脉滑。

2.涤痰汤(《奇效良方》) 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钱半(各7.5g) 枳实麸炒,二钱(6g) 茯苓去皮,二钱(6g) 橘红一钱半(4.5g) 石菖蒲 人参各一钱(各3g) 竹茹七分(2g) 甘草半钱(1.5g)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食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水煎服)。功用: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证。舌强不能言,喉中痰鸣,辘辘有声,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3.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 当归二钱(6 g) 熟地三五钱(9~15 g) 陈皮一钱半(4.5 g) 半夏二钱(6 g) 茯苓二钱(6 g) 炙甘草一钱(3 g) 水二盅,生姜三五七片,煎七八分,食远温服。功用:滋养肺肾,祛湿化痰。主治:肺肾阴虚,湿痰内盛证。咳嗽呕恶,喘急痰多,痰带咸味,或咽干口燥,自觉口咸,舌质红苔白滑或薄腻。

以上三方皆由二陈汤化裁而成,均有燥湿化痰之功。导痰汤是二陈汤去乌梅、甘草,加天南星、枳实而成。天南星增半夏燥湿化痰之力,枳实助橘红理气化痰之功,故燥湿化痰行气之力较二陈汤为著,主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之痰厥等证。涤痰汤又在导痰汤基础上加石菖蒲、竹茹、人参、甘草,较之导痰汤又多开窍扶正之功,常用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金水六君煎是二陈汤去乌梅,加熟地,当归滋阴养血,肺肾并调,金水相生,故适用于年迈者肺肾阴虚,湿痰内盛之证。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4:“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2.方论选录

方广《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令人但见半夏性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治湿痰之本药,故以为君。痰因气滞,故以陈皮理气而行滞;痰因湿生,用茯苓渗湿而导下,二物为臣。湿痰之生,由于脾不和,故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也。”

 【临床报道】

邵氏等以本方合平胃散随证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5例,并发肺气肿者33例。病情稳定后,继服下方:陈皮、半夏、苍术、厚朴各10g。结果:咳嗽一般在1周之内改善。随访41例,有37例改善。作者认为:肺气肿患者,多偏于肾虚之证;慢性支气管炎阶段,多偏于脾虚之证。健脾燥湿是标本兼顾之法,在症状控制后,配合医疗体育疗法,对防止复发,有一定意义。[邵长荣,等.以健脾燥湿法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5;(3):7]

杨氏以加味二陈汤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其中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者70例,中度者46例;肠上皮化生者30例(其中大肠型4例)。基本方为二陈汤加乌药、百合、沉香。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剂为1疗程。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者每例不少于2个疗程;中重度者每例不少于3个疗程。结果:显效98例,占81.79%;好转14例,占11.7%;无效8例,占6.6%,总有效率为93.3%。伴肠上皮化生者30例中,经治疗后病变消失20例,占66.7%;好转8例,占26.7%;无效2例,占6.6%。[杨印坤.加味二陈汤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四川中医 1995;13(8):38]

【实验研究】

以二陈汤合三子养子汤组成“祛痰降气汤”,选择祛痰、镇咳、平喘、抗炎等指标,并以半夏止咳糖浆、苏菲咳作为对照药品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祛痰降气汤具有明显的祛痰、镇咳作用,并呈现量效关系。两种药液(醇沉液、煎液)的大剂量组祛痰强度与半夏止咳糖浆相当,强于苏菲咳,但无显著性差异。醇沉液大剂量组镇咳作用强于两个阳性对照组,且与半夏止咳糖浆有显著性差异(P

相关文章:

二陈汤配方,二陈汤的功效与作用

二术二陈汤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二术二陈汤4《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四方之二术二陈汤 4.1二术二陈汤的别名4.2组成4.3功效4.4主治4.5二术二陈汤的用法用量4.6加减4.7各家论述 5《女科切要》卷二方之二术二陈汤 5.1处方5.2功能主治5.3二术二陈汤的用法用量5.4摘录 6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二术二陈汤 1拼音 èr zhú èr chén tāng

2概述 二术二陈汤为方名,同名方约3首。

3《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二术二陈汤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之二术二陈汤组成为姜半夏、茯苓、陈皮、炙甘草、白术(姜汁拌晒)、苍术(麻油拌炒)、生姜、乌梅肉。水煎,空腹服。功能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治脾虚痰盛不运[1]。

4《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四方之二术二陈汤

4.1二术二陈汤的别名

苍白二陈汤(《证治汇补》卷八)、二陈二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一)。

4.2组成

苍术(土炒)1钱(3g),白术(土炒)1钱(3g),半夏(滚水泡7次,姜制)1钱(3g),陈皮(去白)1钱,茯苓1钱(3g),甘草(炙)5分(1.5g)。

4.3功效

《古今医统大全》卷二十四方之二术二陈汤具有健中燥湿之功效。

4.4主治

主治脾失健运,痰湿不化,呕吐清水,头痛。脾虚痰食不运。湿痰头痛,脉弦细。

4.5二术二陈汤的用法用量

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8分,稍热服。

4.6加减

虚寒者,加人参、煨干姜;痰饮,加南星,倍半夏;宿食,加神曲、砂仁。

4.7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脾亏,痰湿闭遏清阳,不能分布营卫以奉上于头,故头痛经久,已成头风。苍术燥湿强脾,兼擅升阳;白术助脾燥湿,力主健运;陈皮治生痰之由;茯苓渗湿,杜生痰之源;半夏燥湿化痰,兼醒脾胃;甘草调中缓逆,且和诸药也;生姜煎服,使脾健气调,则痰湿自化,而清阳敷布,头痛无不自止。

5《女科切要》卷二方之二术二陈汤

5.1处方

白术、苍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升麻、柴胡。

5.2功能主治

《女科切要》卷二方之二术二陈汤主治便浊。

5.3二术二陈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5.4摘录

二陈汤的原配方是什么?

二陈汤的原配方是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

二陈汤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二陈汤用量:

二陈汤是治疗湿痰的药方。湿痰之成,多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运化失健,以致湿聚成痰。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行则痰化。

痰由湿生,故以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益脾。煎加生姜,既制半夏之毒,又协同半夏、橘红和胃祛痰止呕;少用乌梅,味酸收敛,配半夏散中有收,使其不致辛散太过。凡是痰湿为患,均可用本方增损治之。

二陈汤的食用方法:上药?咀,每服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百度——二陈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50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