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五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

道医 2023-06-24 20:28:03

下元失固精气亏,小便频多尿如脂。头晕腰酸口干红,脉象沉细肾阴亏。滋肾益精固下元,五味地黄加减痊。天冬枸杞味萸肉,山药生地太子参。沙苑蒺藜金樱子,玉竹桑螵麦芡实。

方药:

五味地黄汤加减:

太子参30g 天冬10g 枸杞子15g 山萸肉15g 山药30g 金樱子10g 生地15g 芡实15g 桑螵蛸10g 玉竹10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沙苑蒺藜12g

注:本症属下消。精气亏虚,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故小便频多。肾阴不足,肾气不固,故尿如膏脂、尿甜。肾阴亏虚,则头痛、腰酸、口干,舌红,脉象细数。

山药、山萸肉、生地、太子参、玉竹、天冬、麦冬、枸杞子滋阴补肾,益精气而固下元;桑蛸,芡实,金樱子、五味子,沙苑子补肾气以固下元。

加减八味地黄汤简介

目录1拼音2处方3功能主治4加减八味地黄汤的用法用量5摘录6《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二 6.1组成6.2主治6.3加减八味地黄汤的用法用量6.4加减 附:1古籍中的加减八味地黄汤 1拼音 jiā jiǎn bā wèi dì huáng tāng

2处方怀熟地8钱至1两余,丹皮1钱,山茱肉2钱,茯苓2钱5分,山药2钱4分,泽泻(盐水炒)1钱,牛膝1钱,麦冬3钱,五味子6分,肉桂(盐煎,刮去粗皮)1钱。

3功能主治凡咳嗽不止,痰唾槁枯,身热骨痛,头眩目胀,或时畏寒,六脉弦数,肌肉日瘦,夜不能寐,甚有两颊之间肿硬者。

4加减八味地黄汤的用法用量水3大碗,煎1碗,食前温服,日1剂,不煎渣,服后随进饮食压之。数剂后,热退嗽减,六脉洪缓无力,身体倦怠,照前方冲参汤服。愈后,每早淡盐汤吞服八味丸45钱。

如尺脉无神者,加熟附子1钱。

5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二

6《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二

6.1组成

怀熟地8钱至1两余,丹皮1钱,山茱肉2钱,茯苓2钱5分,山药2钱4分,泽泻(盐水炒)1钱,牛膝1钱,麦冬3钱,五味子6分,肉桂(盐煎,刮去粗皮)1钱。

6.2主治

凡咳嗽不止,痰唾槁枯,身热骨痛,头眩目胀,或时畏寒,六脉弦数,肌肉日瘦,夜不能寐,甚有两颊之间肿硬者。

6.3加减八味地黄汤的用法用量

水3大碗,煎1碗,食前温服,日1剂,不煎渣,服后随进饮食压之。数剂后,热退嗽减,六脉洪缓无力,身体倦怠,照前方冲参汤服。愈后,每早淡盐汤吞服八味丸45钱。

6.4加减

如尺脉无神者,加熟附子1钱。

古籍中的加减八味地黄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医论]84.详论咽喉证治法 牛膝,收敛元阳归根以止汗,而咽痛自愈也。【加减八味地黄汤】大怀熟地(一两)净萸肉(一两)生怀山药(...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六必集·杂证谟面病]论治(共三条) 欲过度,阴虚气越而致者,宜六味地黄汤,或八味地黄汤,或加减八味丸。若因劳倦伤脾,气虚不敛而面目虚浮...

《景岳全书》:[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谟虚损]虚损论列方 一)理阴煎(新热三)八味地黄汤(补一二一)五物煎(新因三)六气煎(新因二一)加减八味丸(补一二二)温...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三贯集·杂证谟疝气]论治(共十一条) 之。若阴虚无火,或兼寒痛精虚者,宜理阴煎,或八味地黄汤加茴香、枸杞之类,或用暖肝煎主之。一、疝久者...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泄泻]泄泻论列方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相信不少人都是吃过六味地黄丸的,六味地黄丸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运用范围广,入药的食材都需要更加注意,对我们的身体有增加抵抗力的作用,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养生必备。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1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六味地黄丸是熟地黄,山药,山茉荧。泽泻,茨菩,丹皮6味药组成,又具备酸挎片辛咸淡六味,而重用熟地黄为科,故名六味地黄丸,为补肾阴之基础方,治真阴不足之一切病证。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囱门迟闭皆肾阴之虚;盗汗yi精,骨蒸潮热,五心烦热,消渴,牙痛,口咽十燥皆虚火之内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以熟地重补肾阴,且伍泽泻以泻肾浊,山芋、山药肝脾惧补,配丹皮,获菩泻火利湿,而成三补三泻之剂。补而不腻,泻而不伤,平淡中见奇效。不失为滋养强壮的~张良方。

六味地黄丸的应用

六味地黄丸应用范围广泛,加减方剂亦非常多。《金鉴》之知柏地黄九,加知母以补金生水,黄柏以泻火坚阴,阴虚火旺盛者用之;加构粑补肝肾之阴血,菊花平肝明目而成帷狲之拘菊地黄丸,为肝肾阴血不足之目疾所常用;加麦冬滋养肺胃津液,五味干补肾纳气,敛肺止咳,疗阴虚喘咳带血,梦遗滑精之疾。本类方剂用于许多急慢性病发展到肾阴损阶段的治疗。如现代医学之神经衰弱,慢性肾炎,肾病,肾结核,肺结核,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证,高血压病,阿狄森氏病,尿崩证,耳疾,目疾等。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2 一、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并不是包治百病,但据统计,在各种文献报道中,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症涉及137种。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所以很多人把它当作保健药品在长期服用。同时,作为治疗药品,它在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名著《伤寒杂病论》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至北宋,太医丞钱乙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的理论。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滋补肾阴的名方——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

中医学认为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本”。方中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生髓,为方中的君药。山茱萸滋养肝肾,并能涩精;

六味地黄丸山药补脾益气而固精,二者用为臣药。三味药相配,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可治“本”。泽泻泄肾利湿,并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能够清泻肝火,同时可以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淡渗脾湿,帮助怀山药健运脾胃,这三味药物为泻药,泻湿浊,平其偏盛,为佐药,是治标。

更适用于肾阴虚

仅从历史医家的主张就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为主;此外,从药方的组成来看,它可以达到三阴同补(补肾阴、补肝阴、补脾阴)的效果,比如熟地黄可以补肾阴;山茱萸则是肝肾同补,通过补肝来达到补肾的目的;山药能健脾益肾,通过健脾来补后天。由此可以看出,六味地黄丸更适用于阴虚,阳虚者则应选择更适合的药物。

二、具体方法:

1、要看舌头, 舌头分舌苔和舌质两个部份,舌质如果发红就有可能是了(如果舌质白则是阳气不足的表现),要排除。舌质红,然后舌苔是薄的,注意舌苔厚的人说明是体内有痰湿,是不能不用六味地黄丸的,要先清掉痰湿。

2、要是脉搏, 可以和以前自己的脉搏比较,如果最近跳得比较快,则可能被划进来了,肾阴虚的脉搏的特征是细数,在附近找个老中医,诊一下脉,看看自己的脉是否是细数,看看自己的舌头是否符合舌质红舌苔薄的标准。如果脉搏跳动的比较缓慢,那是绝对不需要服用的。

3、要看症状, 中医是很重视症状表现的。 如果在舌红苔薄脉细数的同时,出现以下症状,就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了:腰膝酸软,这是因为肾的位置就在腰部,腰是肾的宅第,如果肾阴虚,则会导致腰部感觉不正常;头晕眼花,这是因为阴血不足,虚火上攻的'`缘故,这种感觉是眼睛干干的,很涩,见到风还容易出眼泪;耳鸣耳聋,这种耳鸣是一种长时间的,声音很小的那种耳鸣,和您感冒发烧时的那种轰轰的耳鸣不同,相信您自己一体会就明白了;盗汗自汗,就是身上总是出虚汗,稍微一动就是一身,这里尤其注意的是晚上睡觉时出汗,那就说明阴虚的非常厉害了,有的人被褥都会湿的,但是需要鉴别的是在夏天的桑拿天,无论是谁睡觉都会出汗的,这个不要包括在内。

三、六味地黄丸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剂的代表方剂,常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各种疾病。近年来,医疗界用这种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疑难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消除肾炎蛋白尿:急性肾炎患者,经治疗水肿消失,但尿蛋白仍存在,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服1-2个月后可消失。

2、治疗糖尿病: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每日服2-3次,治疗轻(中)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对重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

3、治疗甲胎蛋白低浓度持续阳性: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一日服2次,连续服半年至一年,可大大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4、治疗五更泻: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

5、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本病常伴有潮红、潮热、出汗、焦急、心悸、急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连服3个月,可明显改善上述症状。

6、治疗复发性口疮: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6-9克,每日服2-3次,一般服3-5天可见效,且愈后很少复发。如复发再服本药仍有效。

7、治疗慢性鼻炎: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9克,早晚各服1次,连服2-3个月,可有明显疗效。

8、治疗牙周脓肿:每次服用六味地黄丸10克,每日服3次,服3-5天可减轻症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50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