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味辛微温,入心、肝、脾、胃经,气薄清香,辛开芳化。功能化痰开窍、醒神益智、化湿行气、和中开胃、辟秽泄浊,临床应用广泛。徐老60年的中医临床经验认为,本品虽属开窍药范畴,但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也常使用,兹就徐老临床使用石菖蒲经验浅述如下。
1.纳呆、食欲不振
《本草纲目》云石菖蒲能“润五脏,裨六腑,开胃口”。《本草备要》谓其“辛苦而温,芳香而散”,“除痰消积,开胃宽中”。《药性考》称其能“除烦止吐,舒脾开胃”,一般用于脾胃湿浊壅盛而纳呆不思饮食。徐老认为本品化湿醒脾开胃作用甚好,常配以佩兰、陈皮,对药物性胃炎而脘痞纳差属湿浊中阻者投此药尤宜。此外,有些患者湿邪不著,胃脘也无明显胀痛,唯诉食欲不振,持续日久,不知饥,饮食甚少,胃纳呈呆滞状态,因而体重减轻,神倦无力,运用石菖蒲大有“醒胃”之功,若配佩兰、谷麦芽、鸡内金、石见穿等药,其效尤佳。
2.胃脘痛
《名医别录》提出石菖蒲能“温胃肠”;《滇南本草》载其“治九种胃气,止疼痛”;缪希雍《本草经疏》曰:“其味苦辛,其气大温”,“此通利心脾二经之要药也”,“气味辛温,气厚发热,故温胃肠”。徐老认为湿浊内盛,舌苔白腻,经久难化,口中豁,可在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等方中配用本品,以增其效;寒湿中阻,舌苔白腻或薄白,胃脘胀痛而受寒加重者,一般用温中化湿药后见效尚不快者,用石菖蒲与薤白、肉桂配伍,颇有良效,为治胃痛之变法;寒湿甚者,石菖蒲还可酌配草豆蔻、草果;湿浊郁而化热者,可与黄连、黄芩配用,化湿清热而兼苦辛通降之功。有的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胃痛,心情抑郁,气滞不解,气郁津凝,成为湿浊者,也可用石菖蒲,或配用合欢花、郁金等,每可奏效。胃炎兼有食管炎症,脘痞,胸骨后不适,胸膈胀闷,善太息,于辨证方中加用石菖蒲,颇有良效。
贲门失弛缓症,或幽门不完全梗阻,食入呕恶,或朝食暮吐,前者属噎膈,后者似反胃,可据证选方,配加石菖蒲、通草,徐老认为具有通胃窍的作用。胃下垂、慢性胃炎脘腹有如水击气之声,病人在松弛、收缩腹肌时其声甚显,旁人亦可闻之,可用石菖蒲配防风,化湿祛风相伍;如不效,则配加茯苓、泽泻、白术等加强健脾利湿。现代研究证明石菖蒲水提液对胃肠肌电活动呈抑制作用,其作用是通过阻断胆碱能M受体及迷走神经的非胆碱能受体实现的,而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无关。此实验结果为石菖蒲在临床上对胃脘胀痛的治疗作用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3.泻痢、腹痛
《日华子本草》谓石菖蒲“除风下气……止心腹痛,霍乱转筋”。《本草备要》云其能“疗噤口毒痢”。徐老认为石菖蒲治疗久泻腹鸣,尤为适用,可选参苓白术散、升阳除湿汤、痛泻要方,配用石菖蒲;久痢则与仙鹤草配用;久泻久痢,大便有赤白黏冻,腹痛隐隐,如慢性结肠炎、慢性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等疾患,宜用本品配伍治疗,也可用石菖蒲20~30g加仙鹤草、地榆浓煎保留灌肠。肠功能紊乱,每遇进餐后辄欲大便,大便易溏者,石菖蒲亦有效。
4.不寐、郁证
《本草汇言》谓“石菖蒲能通心气……达肝气……通透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之药也”。《重庆堂随笔》谓“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清解药用之,赖以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滋养药用之,借以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徐老认为对于不寐,据证加入石菖蒲,白昼服药,通脑醒神;睡前服药,怡心宁神,对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具有良好的作用。治郁证,尤其是状如“脏燥”证者,用石菖蒲与甘麦大枣汤相配,解郁而畅心神,可增其疗效,临床用之,屡有佳效。
5.头面诸疾
《神农本草经》云石菖蒲能“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徐教授认为石菖蒲可用治偏头痛、瘀血头痛,后者由于痛久入络或外伤跌仆之后,脑髓受震,局部络脉疲滞,不通则痛,常用王清任通窍活血汤为主方,由于目前麝香难以取得,徐老常以石菖蒲代之,其效也良。面痛(三叉神经痛)配加石菖蒲亦具通络散风定痛之功。《名医别录》称其能"主耳聋”,《药性论》则称其能“治耳鸣”,因此,徐老认为对耳鸣重听,闭气不适,耳窍不通,随证配加石菖蒲、通草,其效尤良;对气闭耳鸣耳聋,徐教授用通气散(柴胡、川芎,香附)加石菖蒲,颇有效验。其他如头额痛,鼻不能闻香臭,善嚏易感冒,副鼻窦炎或过敏性鼻炎,石菖蒲也是良药。
6.益智
《神农本草经》云石菖蒲“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别录》谓其“聪耳目,益心智”。《本草新编》云其“能开心窍,善通气……除烦闷,能治善忘”。《本草正义》云:“菖蒲味辛气温……且清芬之气,能助人振刷精神,故使耳目聪明,九窍通利。”《医学人门》则用菖蒲丸治小儿口软语迟。徐老认为小儿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及老年记忆力减退,甚则老年痴呆症,一般属脾肾两虚者为主,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伍石菖蒲可提高开窍益智的作用,若兼痰湿蒙蔽清窍者,则其效尤著。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石菖蒲水提纯液对正常小鼠的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还能明显改善东莨菪碱、亚硝酸钠所致小鼠记忆获得和记忆巩固障碍,能明显改善亚硝酸钠、氰化钾和结扎两侧颈总动脉所致小鼠的缺氧状态,从而改善小鼠因大脑缺氧造成的记忆巩固障碍。
石菖蒲是一种中草药的一种,且功效十分的多,对于记性不好、有风湿类疾病等的人,都有很好的帮助。
石菖蒲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等病症。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植株高为30~40厘米,全株具有香气,其叶片薄,无中脉,平行脉多数,稍隆起。
1、石菖蒲属于中药材的一种,对人体有很多的功效。它主要功效就是化湿开胃、醒神益智、镇咳等。
2、另外石菖蒲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感觉,并且有一定的催眠作用,如果有蚊虫叮咬出现皮肤瘙痒,也可以使用石菖蒲有缓解作用。
石菖蒲又被称为金钱蒲,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人们常常取石菖蒲的根茎部分作为药材使用,从而发挥它极大的药用价值,因此又得名药菖蒲,那么石菖蒲的功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着生活小常识我一起来看看石菖蒲的功效是什么以及哪些人不能食用石菖蒲。
一、石菖蒲的功效是什么
1、石菖蒲可以有效的抑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镇静安神,睡眠品质不好的人服用石菖蒲能够提高睡眠品质,而且还能镇静精神病患者,具有祛痰湿的功效,治疗因痰热内扰导致的失眠症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2、石菖蒲味辛,具有祛风湿、活血的作用,因此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痹阻、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医生在疼痛部位会敷上将石菖蒲、栀子和生姜捣碎后的合成物,这样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当然捣碎后加入适量的白酒,并放入锅中翻炒后再使用,
效果会更好。
3、石菖蒲含有挥发油,可以帮助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使肠胃的异常发酵得到控制,具有醒脾胃和促进胃消化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疗湿困脾胃症。医疗人员常把郁金、石菖蒲和藿香组合起来使用。
4、石菖蒲散发著芬香的气味,
可以起到解毒驱邪的作用,治疗癫痫症有着显著的效果,从古至今都是百姓常用的药材。每年的端午节,古人都会在自家窗门上悬挂石菖蒲和艾叶,以此预防瘟疫。
二、哪些人不能食用石菖蒲
1、石菖蒲的挥发油中含有导致人体脊髓神经兴奋的物质,
如果人服用石菖蒲的数量过多,就会出现抽搐。晕倒等症状,引起中毒,若出现强制性晕厥还会导致人死亡。当身边出现石菖蒲中毒的人时,要尽可能让她将食用的石菖蒲吐出来,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2、石菖蒲的全株都含有毒性,特别是根茎部分,服用过量后很有可能产生幻觉。有烦躁汗多、精滑、咳嗽等症状的人需要谨慎服用石菖蒲,否则有可能加重病情。石菖蒲虽然药用价值很高,但毕竟试药三分毒,服用时还需谨慎,另外,千万不要将地胆和麻黄与石菖蒲一起服用。
以上就是石菖蒲的功效是什么和哪些人不能食用石菖蒲的相关内容,相信大家看到这里已经对石菖蒲有所了解。石菖蒲作为药材确实存在许多的副作用,但它的药效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效果显著,是一味良药,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69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黄连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