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半夏厚朴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梅核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半夏厚朴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结果:46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8例;好转22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87%。结论:半夏厚朴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梅核气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及精神负担。
【关键词】半夏厚朴汤;柴胡疏肝散;梅核气;临床观察
梅核气西医治疗措施甚少,笔者自2010年以来用半夏厚朴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梅核气46例,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历均为我院门诊病例,男16例,女30例;年龄27~61岁;病程3月至25年。诊断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郁病及《实用中医内科学》[2],以咽中如有异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每遇情绪波动而加重为主要症状,以成年女性多见。所有患者均排除咽喉部器质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半夏厚朴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方药:法夏15g ,厚朴10g ,茯苓20g ,苏叶8g ,生姜3片,柴胡12 g ,枳壳10 g,香附10 g,川芎10 g,杭芍15g,陈皮15g,甘草6g。热甚者加山栀8g,丹10g 。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每次约100ml。治疗7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疗效标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情绪正常;好转:症状减轻,情绪基本稳定;未愈:症状、情绪均无改善。
2结果
治愈18例;好转22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为87%。
3典型病例
李某,男,41岁,自诉无明显诱因近半年来常感咽中有物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每遇情绪不佳时上述症状更加严重,并伴胸闷不适,口干口苦,心烦眠差。曾到五官科就诊,排除咽喉部器质性病变。符合中医“梅核气”诊断,给予上述半夏厚朴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每日1剂,1个疗程后症状消除,续服1疗程巩固疗效。随访1年,无复发。
4讨论
本病为中医郁证范畴,病机以肝气郁结,气滞痰凝为主;多由情志不畅,日久成郁成痰,气机不畅结于咽中则发堵塞,结于胸中则见胸闷心烦,变生上述诸症。治以疏肝理气,化痰解郁。方中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解郁;半夏、厚朴、茯苓、陈皮降逆化痰;苏叶、生姜利气散结;川芎、杭芍、甘草活血柔肝,调和诸药。二方合用恰为疏肝利气化痰解郁之主方,故临床应用,每每效验。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本病发病有所增加。患者情绪波动大,多疑,多以重症对待之,常多方检查医治,五官科、消化科等为其最初就诊的科室,各项检查结果阴性之结论常不能令患者信服,故及时发现本病,尽早给予调情志,服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自觉症状及精神负担。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5:36.
[2]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33.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作者:王清
在门诊中,经常有患者为长期咽喉不适而求治。患者会说“医生,我这个慢性咽炎已经很长时间,打了多少针吃了多少药都不好……”。
慢性咽炎是西医病名,是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是导致慢性咽炎的主要原因,患者咽部有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张、表面有黏稠分泌物或沥泡隆起等表现,多在用嗓过度、气候突变、环境改变、饮食不慎时加重。
不过您可能想不到,在中医的范畴里会有这样一种病症, 在表征上与慢性咽炎有一定相似,但其病因、治法却又完全不同, 这就是 “梅核气”。
强调一下, “慢性咽炎”与“梅核气”并不是同一种病, 某种程度上二者或有相似类似,也让很多梅核气患者都认为自己的是慢性咽炎,按照慢性咽炎的路子用药看诊自然无功而返。
什么是梅核气
梅核气在中医里属于“郁证”范畴,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不出、咽不下,时发时止,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易发于性格内向不稳定、敏感多虑的气郁质人群。
从这点上来说, 梅核气是一种情志病。 情志病从深层含义上说,是指与情志因素相关的病症。
中医所说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乍看不过是七种情绪罢了,但七情对应五行的系统,又划分为五志,木-肝-怒,火-心-喜,土-脾-思,金-肺-忧(悲),水-肾-恐(惊)。所以,当看到“七情”和“五志”两个名词时,中医统称之为“情志”,相应的疾病也就称为“情志病”。
梅核气被归类入情志病的范畴与其特点有关: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关。在诊断上与慢性咽炎也有明确的区别。
梅核气的诊断
1.以咽内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但不碍饮食。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关。
2.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基本正常,也可见慢性咽喉炎。
3.其他咽喉疾病引起的不适,基本无梅核气现象,且可检查出咽喉内病灶。
4.在咽喉外部用揉摩方法可直接观察到病灶状况,这是诊断要点。揉摩时异物感同时消失,可作为肯定性诊断的凭据之一。
梅核气与慢性咽炎的区别
慢性咽炎
①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
②无胃部不适和情绪精神方面问题
梅核气
①喉部异物感,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
②肚子胀,打嗝,胃内有气往上顶
③肠胃蠕动不正常,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反胃,反酸。
④情绪方面:烦躁焦虑恐惧抑郁,周身乏力,严重失眠。
如果您能按照以上的方法来区别话还是能比较轻松的区别“梅核气”和“慢性咽炎”,所以以后看医生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描述清楚哦!
中医如何治疗梅核气
因为梅核气的病因与七情五志相关,因此在确诊和治疗上也多一次为出发点,根据症型来用药,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症型:
1痰气郁结
证候:自觉咽喉有异物梗塞感,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或上下游走不定,或于某处固着不动。症状轻重变化频繁而无规律。对饮食无影响,一般在进食、工作、学习、谈笑等精神移注他处时,异物梗阻症状明显减轻乃至消失。 可以用半夏厚朴汤对应治疗。
2肝郁气滞
证候:胸胁满闷或疼痛,或乳房及少腹胀痛,善太息,暖噫频作,食纳呆滞,或咽中如物梗阻,吞吐不利,或见颈项瘿瘤,情志抑郁,腹部积聚,月经不调,甚或闭经,苔薄,脉弦。 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对应治疗。
3肝郁失音
证候:咽喉梗塞,部位不定;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常随情志变化而变化,抑郁愈甚,症状愈重;亦有因情绪激动后声音突然嘶哑;或语音全无,短数小时,长者可数日不愈,但咳嗽、啼哭时却发声正常。 可以用诃子汤对应治疗。
以上方剂都是经过前人大量使用的有效验方,在治疗时辨证使用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不过要注意的是,请千万不可以自行判断、自行用药。
中医讲究的是辨体开方、因人而治,同一方根据患者身体情况不同往往要经加减化裁后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1、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紫苏叶二两(6g)生姜五两(15g)。
2、用法:水煎服。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3、功能: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4、临床应用:本方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临床常用于治疗意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配伍特点: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5、禁忌: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额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4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半夏厚朴汤治疗郁证梅核气临床观察
下一篇: 打嗝不止怎么办?分享一些止打嗝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