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麦门冬70g 半夏10g 人参6g 甘草6g 粳米5g 大枣4枚
【主治】肺痿,咳唾涎沫,短气喘促,咽喉干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病案】患者,女,72岁,农民,2005年11月初诊。患者咳嗽少痰3个月,夜间为甚。3个月前因感冒后咳嗽,胸闷而痛,无咳痰、无咯血,在当地就医,予肌注“头孢唑啉钠”,口服“克拉霉素"治疗数周效不佳,遂来我科门诊就诊。查:面色微黄,精神差,胸廓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右肺下野可见片状阴影。CT检查报告:右肺下叶后段可见5cm×6cm类圆形高密度阴影,界限清楚,边缘光整,内部密度均匀。提示:右肺下叶肺癌可能。赴乌鲁木齐某医院检查,仍拟诊肺癌,建议手术治疗。因本人年龄大,惧怕手术,遂返回本院,要求保守治疗。询问症状仍有干咳少痰,夜间尤甚,无咳血,咽干口燥,不欲饮,食欲差,五心烦热,小便黄,大便干。追溯病史曾患慢性胃炎20余年,经常服药治疗(药名不详)。证属肺胃阴虚,虚火上炎,肃降失司。方用麦门冬汤加味:麦冬15g,沙参15g,太子参15g,山药15g(代粳米),半夏6g,大枣10g,玄参15g,百合15g,百部15g,马兜铃10g,五味子15g,黄精15g,炙甘草6g。水煎服,服5剂。二诊:精神好转,咳嗽,口干症状减轻,惟有夜间咳嗽,无咳痰,食欲差。查: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数。仍予服上方5剂。三诊:咳嗽明显减轻,精神好转,食欲增加,大小便正常。上方去马兜铃,继续服5剂,咳嗽瘥,精神好,予上方去百部服50余剂后,自觉症状消失,再做 X线检查,右肺下叶片状阴影与前片比较明显缩小,随访1年余生活自理,无任何症状。 (摘自《临床论著》)
【分析】本病例患者乃年迈体弱,痼疾久留,耗伤津液,脾胃虚弱生化之源不足,阴虚内燥,肺失滋润,以致肃降无权,肺气上逆而久咳不止。虽然现代医学诊断尚未明确,可疑肺癌,但从中医来看,“干咳少痰,夜间尤甚,无咳血,咽干口燥,不欲饮,食欲差,五心烦热,小便黄,大便干”,且患者“曾患慢性胃炎20余年”,则辨证审机为肺胃阴虚,虚火上炎,清肃失司而致。治则采用滋阴清热,润肺止咳,予以麦门冬汤加味治疗。因切中病机,故使肺金得润,肃降正常。
此乃本虚标实之证,病标虽在肺,病本实为胃。此时不宜苦寒直折,恐伤胃气,而甘寒之品中,麦冬最为适宜,“其味大甘,得坤土之正而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凡胃火偏盛,阴液渐枯,及热病伤阴,病后虚羸,津液未复,或炎暑燥津,短气倦怠,秋燥逼人,肺胃液耗等证,麦冬寒润,补阴解渴,皆为必要之药”。麦冬长于益胃生津,在养阴清胃的同时,又能清肺润肺,“在提曳胃家阴精,润泽心肺,以通脉道,以下逆气,以除烦热”。麦冬清润相合,肺胃同治,恰能切中肯綮。又根据脏腑相互资生的生理关系,胃气为肺之母气,肺胃之间以经脉相通,肺之气津均由胃而来,“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强调了胃气的有无对于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仲景深明此理,于方中加入人参、大枣、粳米、甘草等甘温润泽之品,温而不燥,补益脾胃之气,以培土生金,益胃以养肺,有益于肺经气阴的恢复,此乃虚则补母之法。而在本病例中,医者根据患者年老体弱,阴虚较为明显,咳嗽较重,而加入了沙参、玄参、百合、百部、马兜铃、五味子、黄精以润肺止咳,清金制火,肃降逆气。如此精当配伍,虽然不能确切地说其可以使可疑癌消,但确是从本而论,使症而缓。五剂之后即“精神好转,咳嗽,口干症状减轻”;再五剂之后,已是“精神好转,食欲增加,大小便正常”,可见,患者阴虚确是有所改善了。但是因为是年老体弱者,所以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半途而废,这一点很重要。去止咳作用较强的马兜铃、百部之后,方中药物则功专益胃润肺,滋阴补虚以治其本,患者服了50余剂后,便“自觉症状消失,再做X线检查,右肺下叶片状阴影与前片比较明显缩小,随访1年余生活自理,无任何症状”,本愈则标何以持?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王某,女,14岁。患脑膜炎,经西医治愈后,经常口吐涎沫不止,吃东西时尤著,且伴有性情急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平不数。据《伤寒论》:“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之意,给以理中丸治之,效果不显。又据《金匮要略》“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之意,给以苓桂术甘汤治之,仍无效果。继欲用甘草干姜汤治之,因上述温补无效,遂按虚热肺痿,用麦门冬汤治疗。
麦冬,党参,半夏,炙草,大枣,粳米,水煎,3剂。
服3剂后,初见疗效,口吐涎沫有所减少。上方加重半夏、麦冬之用量,每日1剂,连服 20余剂,病况稳定。
该方主治证是肺胃阴虚,肺气上逆。半夏能降逆下气,你可以看一下原方麦冬和半夏的用量是7:1,麦冬的滋润之性完全能抑制半夏的燥性,而半夏的理气作用又使全方补而不滞,这个配对是全方最精妙的地方。
咳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三服。
所以麦门冬汤呢,如果照这样子内容来说的话,麦门冬汤它大概可以是治很严重的咳嗽,但是你要它大材小用的话也是可以,比如说我们一般用什么,痰若吐不出来,就含一口麦门冬汤,反正甜甜的,非常好吃,然后呢,含下之后,你会觉得痰变的滑滑的,就吐的出来了。就是好像你的肺太干了,痰动不了,那你吃了麦门冬汤,它就会能够滑的出来。那可能你会问说,那这个跟皂荚丸有什么不一样?那皂荚丸是“但坐不得眠”,就是他那个咳嗽是那口痰的那个位置会让你躺着会特别咳的厉害。
治疗肺萎的方剂呢,有麦门冬汤跟炙甘草汤,整个肺都已经萎缩不会作用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呢是一个肺的阴虚的状态哦。
煮法:他说用七碗的麦门冬,然后用12碗的水,煮成6碗水。那麦门冬泡12碗的水,大概就可以把那12碗水给吸干了。
【14.20】? 咳逆倚息,不得卧,脉浮弦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细辛三两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14.21】?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此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肺痈就是这个人的肺已经发炎到后来化脓了,所以他就会开始吐出脓了。
【14.22】? 咳而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此为肺胀,越婢加半夏汤主之;小青龙加石膏汤亦主之。
大概主症是:肺胀,咳的时候到眼睛都有点凸凸的。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半夏半升
右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即前小青龙汤加石膏二两。
【14.23】? 咳而气逆,喘鸣迫塞,胸满而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出清涕,不闻香臭,此为肺胀,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右二味,以水三升,先煮大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14.24】? 似咳非咳,唾多涎沫,其人不渴,此为肺冷,甘草干姜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他的主症是什么呢,是“似咳非咳”,
甘草干姜汤的辩证点就是不怎么咳,然后有吐稀痰,然后这个人不渴,那抓住这个三个辩证点用这个方的话,就蛮容易处理的,当然这个方剂的效果是弱一些。
【12.42】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理中汤方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里是伤寒的尾巴哦,他说伤寒好了之后呢,这个人“喜唾,久不了了”,就是这个人呢,感冒已经好了,可是常常呢都会吐的出一口痰来。
【14.25】? 咳而唾涎沫不止,咽燥,口渴,其脉浮细而数者,此为肺痿,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
甘草四两(炙)? 桂枝三两? 麦门冬半升? 麻仁半升? 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人参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三十枚
右九味,以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主症是看的到的,就是咳然后吐很多稀痰,可是呢,你的喉咙跟嘴巴却很干,那这个时候你的脉是浮细而数哦,那基本上阴虚的话浮细而数这个脉是跑不掉的,是比之前麦门冬汤这个脉数还要更严重点的阴虚的时候会有这个浮细而数的脉。
你要想他有没有可能是炙甘草汤症,那你要问他说,你有没有吐很多稀痰,可是嘴巴有没有干对不对?如果同样是吐很多稀痰,那你看他嘴巴干不干嘛,不干是的是肺冷是甘草干姜汤对不对?那有干的是肺痿是炙甘草汤嘛对不对?那就是我们用一层一层的排比法呢,要处理这些张仲景的原文是不会很难的,即使没有很理解他在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很难。那像是如果要用喉咙的感觉来说,喉咙感觉到不舒服,如果是这个咳嗽的时候会牵动气管发出这种啵罗啵罗的声音,那我们就知道这个是气管有很多痰对不对?那是射干麻黄汤;如果是觉得喉咙塞塞的,平常这样子咳咳咳……那这样子的话,那这个是食道这边有很多痰,那是半夏厚朴汤;那如果你是咳嗽咳的很凶,然后很努力觉得有痰要咳出来,可是你很努力你都咳不出来,那就是咽喉不利对不对?那是麦门冬汤。所以同样是一个在喉咙这边有感觉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子去分他。那如果是,同样是咳的很凶的话,那你也可以说咳的很凶你看是有喉咙不利,如果咳的很凶有喉咙不利的感觉那可能是麦门冬汤;那如果是咳的很凶是伴随着你一面咳一面喘,都透不过气来一样,那个是肺胀对不对?那就是肺胀给他选方子。那同样是咳的不能躺下来,那如果是有这个很浓很黏的痰,那就是皂荚丸;那如果是没有很浓很黏的痰,然后呢脉是浮弦的,那就是小青龙汤,就是比较稀的痰饮。
那所以这边就是讲到说是大青龙汤证哦,他这个可以是看起来很像温病的,那当然他的主证结构是大青龙汤的主证结构。
寒包火的大青龙汤证,其实是有一些变化的状态的,比如说现在临床上活用大青龙汤证,除了溢饮是标准的使用之外,还有就比如说有一种头痛是所谓的寒包火头痛,就是这个头痛是天气冷的时候发作,而你在头痛的时候呢你会发现你的牙龈是肿肿的,可能有嘴巴破,就是里面有上火,那这个外面吹冷风头而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3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玉液汤组成,主治,医案分析
下一篇: 养阴清肺汤医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