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止嗽散原方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道医 2023-06-26 19:49:31

【组成】桔梗(炒)荆芥 紫菀(蒸)百部(蒸) 白前(蒸),各二斤(各1kg)甘草(炒),十二两(375g)陈皮(水洗去白),一斤(500g)

【方歌】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g),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每服6~9g,温开水或姜汤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之咳嗽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治证为外感风邪咳嗽或因治不如法,表解不彻而咳仍不止者。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外邪十去八九,但仍感微有恶风发热、咽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缓。治法重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方中紫菀、百部为君,两药味苦,性温而不热,润而不腻,都入肺经,善润肺化痰止咳,无论新久咳嗽都能使用。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性亦平,长于降气化痰。二药一宣一降,以宣利肺气,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综观全方,药虽七味,量极轻微,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共奏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之功。

【止嗽散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疗风邪犯肺证之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风邪犯肺者。

感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者,加防风、紫苏、生姜以解表散邪。上呼吸道感染咳嗽痰涎稠黏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湿化痰。支气管炎干咳无痰者,加瓜蒌、贝母、知母以润燥化痰;痰多者,加半夏、陈皮、茯苓以燥湿化痰;咳嗽剧烈者加僵蚕、蝉蜕以疏风解痉止咳。

3.典型医案 黄某,男,38岁。因咳嗽咳痰半月余,加重2天就诊。曾口服川贝枇把露,疾病没有显著的改善,仍有咳嗽,患者咳嗽前两天影响睡眠,遂至当地社区医院,青霉素静脉滴注,病情没有显著改善。近来咳嗽痰多,咳少许白黏痰,不易咳出,夜间尤甚,严重影响睡眠,心情烦躁,咽痒咽干,口干欲饮,面色无华,神疲劳倦,大便偏稀,稍食生冷则大便偏稀。食欲欠佳,寐欠安,二便可。于外院行胸部CT检查示:两肺散在微小结节致密影。西医诊断为“咳嗽”,西医予左氧氯沙星抗炎抗感染也未好转。患者遂来我院求诊。就诊见患者舌色暗红,苔白稍厚腻,脉浮。方投:紫菀40g,百部40g,白前15g,炙甘草10g,荆陈10g,防风15g,制附子3g,生姜6g。早晚1次,水煎服。7剂后,明显感觉咳嗽咳痰减轻,睡眠质量渐佳,精神好转。二诊:继服上方7剂,近1个月未再发。[周敏,裴秋兰,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辨证应用体会 亚太传统医药,2020,16(1):104-105.]

【使用注意】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

【附方】金沸草散(《博济方》卷一)旋覆花 麻黄去节 前胡各三两(90g)荆芥穗四两(120g)甘草炒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 赤芍药各一两(30g)为粗末,每次三钱(9g),加生姜三片,枣一个,水煎,不拘时服。功用:解表散寒,祛痰止咳。主治:风寒束表,痰浊壅肺之证。恶寒发热,胸膈满闷,痰多喘咳,痰涎不利等。

止嗽散与金沸草散皆属治疗风邪犯肺之常用方。止嗽散用紫菀、白前、百部、桔梗等宣利止咳为主,解表祛邪之力不足,故主治外邪将尽、肺气不利之咳嗽;金沸草散则以旋覆花、半夏、前胡与麻黄、荆芥穗等相配,解表与化痰之功略胜,故主治风邪犯肺初起之咳嗽痰多。

相关文章:

止嗽散组成,方歌方解,医案分析,功效与作用止嗽散方歌方解,组成配方,加减运用

小建中汤方歌诀有哪些?

1、麻黄汤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方歌: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7、银翘散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量,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11、败毒散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点及副作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以及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点及副作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桔梗的作用功效和药理作用有哪些2、中药材桔梗,具体有什么功效?3、桔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4、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桔梗的功效有哪些5、桔梗的功效与作用6、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桔梗的作用功效和药理作用有哪些桔梗不知道大家听过没,它是味名贵的食材,亦可作为药材。
它入药后,可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桔梗的作用与功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桔梗的功效和作用
1.桔梗中医上认为是性平却味苦、辛,还有点小毒的一种中药,所以说我们在使用桔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为好。
2.桔梗有有祛痰作用、对咽喉有好处,也可以宣肺,可以去脓、桔梗对于利五脏都是有好处的,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还可以气血、有很好的五劳和养气功效。
中医上一般用桔梗来治疗咽喉肿痛,以及肺痈吐脓如果咳嗽痰多者也可以使用桔梗,口舌生疮也可以用桔梗。
3.桔梗可以和甘草配合使用,对于肺痈和咳而有好处,桔梗也可以和与巴豆配合使用对于治病寒实结胸的病症有效果。
桔梗与枳壳一起使用可以治伤寒痞气的病症,桔梗与茴香一起使用可以治疗可治牙疳臭烂。
4.桔梗的使用禁忌:对于一些怒气上升的人,以及阴虚久嗽的人,如果有咳出血的人是不能服用桔梗的,同时脾胃虚弱的人还是不要服用桔梗的好,如果服用了桔梗是不能吃猪肉的。
桔梗的临床应用
1.银翘散(《温病条辨》)
主治温病初起。
连翘9g,银花9g,苦桔梗6g,薄荷6g,竹叶4g,生甘草5g,荆芥穗5g,淡豆豉5g,牛蒡子9g,芦根9g。
方中桔梗清利咽喉,是属佐使之用。
2.桑菊饮(《伤寒论》)
主治风温初起。
桑叶7.5g,菊花3g,杏仁6g,连翘5g,薄荷2.5g,桔梗6g,甘草2.5g,苇根6g。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方中桔梗清利咽喉。
3.止嗽散(《医学心悟》)
主治风邪犯肺证。
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各3g,陈皮6g。
共为末,每服(6~9g)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方中桔梗味苦辛,善于开宣肺气。
桔梗的主要附方
①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金匮要略》桔梗汤)
②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
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
(《简要济众方》)
③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
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千金方》)
④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伤寒论》白散)
⑤治伤寒痞气,胸满欲死:桔梗、枳壳(炙,去穰)各一两。
上锉如米豆大,用水一升半,煎减半,去滓,分二服。
(《苏沈良方》枳壳汤)
⑥治牙疳臭烂:桔梗、茴香等分。
烧研敷之。
(《卫生易简方》)
桔梗的药理作用
1.祛痰与镇咳作用:麻醉犬口服本品煎剂1g/kg,能显着增加呼吸道粘液的分泌量,其强度可与氯化铵相比。
对麻醉猫亦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有报道桔梗皂甙的祛痰作用强于远志,次于美远志(PoygalasenegaL.)。
而小鼠酚红法试验结果则弱于远志。
桔梗所含皂甙口服时对咽喉粘膜及胃粘膜造成某种程度的刺激,反射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分泌亢进,使痰液稀释,促使其排出,粗制桔梗皂甙有镇咳作用。
豚鼠腹腔注射和镇咳半数有效量为6.4mg/kg。
2.降血糖作用:兔灌胃桔梗水或醇提取物200mg/kg可使血糖下降,水提取物的降血糖曲线与灌胃25~50mg/kg甲磺丁脲相似。
水和醇提取物500mg/kg连续4天灌胃,对实验性四氧嘧啶糖尿病兔亦有降血糖作用,降低的肝糖原在用药后也见恢复,且能抑制食物性血糖上升,醇提取物的作用较水提取物强。
3.抗炎作用:粗桔梗皂甙有抗炎作用,灌服1/10~1/5半数致死量的剂量对大鼠后肢角叉菜胶性脚肿与醋酸性肿胀均有抗炎效果。
灌胃小于1/10半数致死量的剂量,每日1次,连续给药,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有显着抑制作用,且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也有效。
此种制剂还能降低过敏反应,小鼠的毛细血管通透性。
腹腔注射桔梗皂甙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与腹腔渗出,灌胃同一皂甙可产生抑制。
桔梗无直接抗菌作用,但其水提取物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
提高溶菌酶的活性。
猜你喜欢:
1.龙葵的功效与药理作用
2.黑豆的药理作用和功效
3.紫河车的功效与作用
4.桔梗的六大功效与作用
5.桔梗的四大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桔梗,具体有什么功效?桔梗入药应用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之久,其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已经得到历代医者的认可。
比如在《药性论》之中就明确指出,桔梗入药可‘消积聚痰涎,去肺热,解咳嗽喘逆’;《珍珠囊》之中也说到,桔梗入药善解‘咽喉痛,利肺气,宣鼻塞’,对于肺及咽喉等部位的疾病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而至现代,倘若是我们出现一些咳嗽痰多、咽喉不利等症的时间,也是可以单独使用桔梗或者再配伍诸药缓解的。
1、桔梗善于化肺痰而止咳喘。
桔梗味道稍苦且辛,但其药性平和,故而无论是因为燥热伤肺而出现的热痰咳喘、还是因为寒入肺金引起的寒痰咳嗽,桔梗皆是可以入药使用的。
譬如当肺部因为风寒入侵引起的肺气不宣、外感咳喘,就可以使用桔梗同紫苏叶、苦杏仁、陈皮等一同入药缓解,颇有宣肺散寒、化痰平喘之效。
而对于热邪扰肺引起的肺热咳喘、痰粘且多等情况,则可以使用桔梗配伍霜桑叶、菊花、栀子等同用,能起到宣散肺热、化痰止咳之功。
而对于一些日久咳喘而不愈,扰乱肺气而使肺气宣降失调导致的胸部满闷、痞满等情况,则还可以将桔梗同半夏、陈皮、枳壳、贝母等同用,还能起到宣肺平喘、通气散结的效果。
2、桔梗善于清利咽喉。
痰阻于肺,则肺气不宣,肺气壅滞的话还会进而影响人们的咽喉部位。
比如久咳不愈导致的嗓子疼痛、沙哑失音,肺热上炎引起的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情况,多是由于肺气阻滞、肺热上扰所致。
而桔梗之性辛散入肺,善宣肺气,对于咽喉部位的疾病也是有很好的缓解之效。
对于轻微的咽喉不适之症,我们直接用些桔梗、甘草煎汤代茶饮即可。
而对于较为严重的咽喉肿痛、嗓子沙哑,则可将桔梗同牛蒡子、玄参、生地黄、金银花、麦门冬等药材配伍使用,其清利咽喉的效果颇为有效。
桔梗宣肺化痰、清利咽喉之效虽好,但是其味辛而过于行散,若是一次性大量使用的话,很容易导致人们出现反胃、呕逆等不适情况。
所以桔梗的单次用量不宜过大,每次3-10g左右即可。
桔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随着其药食价值及观光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桔梗人工种植面积比较大,其植株可高达1米,上部的枝稍有分枝,植株有白色乳汁液。
它的肉质根呈长圆锥形且肥而大,根外呈皮褐色。
桔梗辛散苦泄,开宣肺气,具有利咽宽胸,清热解毒的重要疗效,所以《金匮要略》中的加味桔梗汤桔梗、甘草相配称为经典药对,沿袭至今。
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
若为外感风热所致,常于桑叶、菊花等合用,如:桑菊饮《温病条辨》等。
桔梗肉质根作为食品,出口到朝鲜、韩国、日本等许多,也是生产酱菜的重要原料。
因其广泛的食用价值和保健药用功效,所以在国际市场上也深受欢迎,需求量是比较大的。
这味药有一个很重要的载药上行的作用。
比如胸部,咽部发生的疾病,像梅核气,胸痹,咳嗽咳痰,肺炎,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乳汁过少,肋间神经疼属血瘀型,都要用桔梗。
桔梗能够宣发肺气,宽胸理肺,所以临床上常出现的胸胀满疼痛,肺气不宣,胸闷胸痛,咳嗽胸痛等症状,都可以使用桔梗,或搭配枳壳或搭配香附或搭配当归川芎等药材,以加强理气止痛的作用。
热毒上攻咽痛者,酌配山豆根、板蓝根、黄芩等同用,阴虚火旺咽痛者,可与玄参、麦冬、生地等同用,桔梗为宣肺利咽之佳品。
它是所有中医都认识的一种药材,因为它的根可以当做药物,一般用于嗓子不舒服或者是咳嗽有痰,都是可以用桔梗来入药的。
除了可以当做药材以外,还可以把嫩根制作成小咸菜,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桔梗属是单种属,该属一共有一种植物。
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桔梗的功效有哪些1、桔梗具有清喉利咽,祛痰止咳,排除脓肿的功效。
桔梗中的有效物质桔梗皂苷,对于口腔、咽喉部、胃肠黏膜具有直接性的刺激,可以有效刺激痰液的析出,有利于排出痰液。
2、具有抗炎以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桔梗的抗炎强度也是比较高的,而且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白细胞的杀菌力,有效抑制病菌。
3、桔梗还具有一定的溶血作用,但是口服会在消化道中分解破坏而失去溶血作用。
桔梗的功效与作用"src=""
桔梗是味重要的食材,也是味药材。
桔梗的具体功效与作用是清肺利咽、止咳祛痰、消炎杀菌、增强免疫力、溶血等作用。
详细内容
01
桔梗是一种具有清喉利咽,祛痰止咳,排除脓肿的功效的中药材。
桔梗中有一种重要物质,叫桔梗皂苷,这种物质对于口腔、咽喉部、胃肠黏膜具有刺激性,有效刺激痰液顺利排出。
02
桔梗皂苷还具有消炎杀菌和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桔梗的抗炎强度非常高,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使白细胞的杀菌力增强,有效抑制病菌滋生,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力。
03
桔梗在特定使用方法下,还具有一定的溶血作用。
"src=""
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桔梗(BalloonFlower),别名包袱花、铃铛花、僧帽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20-120厘米,通常无毛,偶密被短毛,不分枝,极少上部分枝。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欢迎阅读。
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桔梗: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具有消食、祛痰、利咽、宣肺、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等功效。
主治咽喉肿痛、肺痈吐脓、咳嗽痰多、痢疾腹痛、胞满胁痛、口舌生疮、赤目肿痛、小便癃闭等病症。
禁忌:怒气上升、阴虚久嗽、咳血者要忌服;此外,脾胃虚弱者也应慎服;忌猪肉。
妙方集锦
治伤寒腹胀:桔梗、半夏、陈皮各9克,生姜五片,水两盅(一盅等于1.25升),煎成一盅,趁温服下。
治喉痹:桔梗62克,水三升,煎成一升。
一次服下即可。
治咽喉肿痛:桔梗适量,水一升,煎成半升,温服。
治虫牙肿痛:桔梗、薏苡仁各等份,研为细末用水冲服。
治牙龈肿痛:桔梗研细后,与枣肉调成皂角子大小的丸状。
然后裹在棉花内,用上下牙咬住即可,每天做三次。
治眼睛痛,眼发黑:桔梗一斤、黑牵牛头三两,共研细,加蜂蜜制梧子大小的丸。
每服40丸,早晚两次。
温水送下。
治鼻血不止:桔梗研细,加水调匀。
每服一茶匙,一天服四次。
治打伤阏血:桔梗研成细末,每服少许,米汤送下。
养生药膳
桔梗冬瓜汤
原料:冬瓜150克,杏仁10克,桔梗9克,甘草6克,食盐、大蒜、葱、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冬瓜洗净切成小块。
锅中加入食油,油烧热后放入冬瓜块爆炒,杏仁、桔梗、甘草一并水煎。
煎至冬瓜熟后,以食盐、大蒜调味,食冬瓜饮汤。
药膳功效:本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邪犯肺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
桔梗地骨皮炖白肺
原料:桔梗18克,地骨皮半块,花旗参12克,紫菀12克,杏仁适量,猪肺1个,姜2片。
做法:将猪肺洗净,备用。
锅中加适量水,放入所有材料炖约3—4小时即成。
药膳功效:本品具有补气虚、治久咳、化痰兼润肺的功效。
;
关于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和中药桔梗的功效与作用点及副作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百部的功效与作用,百部的用法用量与禁忌

百部为百部科多年生草本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页百部的干燥块根,主产于华东、中南、华南等地。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百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一、百部的主要功效我国中医理论认为,百部性微温,味甘,苦。
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主要用于治疗咳嗽。
无论外感内伤、新久咳嗽均可应用,又可以杀虫灭虱直立蛲虫、阴道滴虫、头虱等。
二、百部的具体应用与组方1、用于治疗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等证。
百部有润肺止咳之功,暴咳、久咳均可用治,如《续十全方》治暴咳,《千金方》治久咳,均单用本品煎浓汁服。
本品通常配阴复方中应用,如止嗽散以本品配荆芥、桔梗、紫菀等治伤风咳嗽;治百日咳,与沙参、川贝、白前等药配伍;治肺痨咳嗽,与麦冬、生地、山药等配伍。
2、用于治疗蛲虫病及头虱、体虱等。
本品有杀虫灭虱作用。
治蛲虫病,可每天用生百都30g煎取浓汁30ml,在晚上时作保留灌肠,连用5天,为1个疗程。
用本品制成20%的醇浸液或50%水煎剂涂搽,对人的头虱、体虱及虱卵都有杀灭作用。
配伍蛇床子、苦参等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同用,有杀虫灭虱的作用。
3、用于肺结核空洞型(蜜炙百部、白及各12g,黄芩6g,黄精15g,水煎服);小儿百日咳(蜜炙百部、夏枯草各9g,水煎服)。
三、百部的用法用量与禁忌1.用法:3-9g;水煎服。
外用适量,熬水或研磨调敷。
2.用药注意:本品质润,脾气虚弱、大便稀泻者不宜使用。
水煎或酒浸。
四、百部的毒副作用常规用量下有20%-10%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发干、胸部灼热感、头晕、胸闷、气急、厌食。
偶见腹痛、腹泻、胆绞痛。
服用过量可引起呼吸中枢麻痹,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甚则死亡。
动物实验亦证明使用该药剂量大可抑制呼吸中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5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