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老魏无忌来源:诗词世界(shicishijie)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片海,时而波澜壮阔,时而风平浪静。起起落落,有太多难以掌握。走过平湖烟雨,跨过岁月山河,最终发现,得失聚散,也不过如此。不如抛却俗世名利,随性而至,随遇而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拥有这样的心境,并非易事。必得经受岁月洗礼,大喜大悲之后,在某一时刻福至心灵,方能顿悟。苏轼的顿悟,发生在一个醉酒的月夜。那一夜,是充满了戏剧性的。不信你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那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在人生的低谷期,忧思感伤在所难免。不然他也不会写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这样暮气沉沉的词作。但因着一颗豁达超然的心,他还是在山川湖海之畔,悟出了人生真谛。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那是一个秋夜,月朗星稀,晚风习习。苏轼独自在东坡雪堂饮酒。一杯又一杯美酒下肚,神识已不太清明,伏案小憩片刻,却又醒来。他心中应当是苦闷的,千回百转的思绪,使他即便在醉酒之时,也不得好眠。于是再斟一杯,可酒入愁肠,依旧于事无补。醉了又醒,醒了又醉,对官场的失望,故里的思念,终是忘不掉。罢了!这一场带有逃避意味的买醉,还是以失败告终。他还是踉跄着脚步,预备归家。抬头望月,恐怕已三更时分。读到这里,不知诸位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他为何独自饮酒 一不邀友人,二不带小厮,难道就不怕自己酩酊大醉之后,无人照顾 我认为,这来源于一种无法与人言的孤独感。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这种感觉往往更加强烈。我们常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被贬黄州,是他仕途的一种倒退,或多或少,会带来一种屈辱感。况且彼时的他,已经四十五岁。对于自我的怀疑,前路的迷茫,现实的落差......纵使想找人倾诉,话到嘴边,又不知如何开口。他躲到一个只有自己的小天地里去,以酒为媒介,与自我对话。人生有些时刻,只能自己度过。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等苏轼好不容易走到家门口,戏剧性的一幕却发生了。叩门无人应,他再侧耳一听,看门小童的鼾声已打得震天响。看这阵仗,大概是很难叫醒了。按理来说,作为一个看门小童,无论多晚,都应该等主人归来。自己睡着而将主人关在门外,无疑是一种失职。倘若是你,醉酒之后好不容易摸索到家,敲门却没人开,大半夜独自被关在门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会不会生气 我想大概率是会的,醉汉在小区门口“喊楼”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们来看看苏轼是怎么做的:他没有执着于眼前这扇进不去的门,而是将目光投往江面之上,江水奔涌的声音,落在苏轼耳中,宁静而悠远。这又何尝不是苏轼人生的隐喻 仕途失利,任他再气再急,也不可能回到当年盛况,不如将心神置于自然之中,慢下来,说不定会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你也恰好遇到了生活的难题,不妨学一学苏轼,转头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望着月夜中的江面,苏轼静静地出神。也许无人知道,他的心中掀起了一场风波:恨只恨人生在世,并不能事事随心所欲,就连自己这副身躯,也要为世俗挂碍。随着这声奇峰突起的喟叹,他终于将心声吐露。年少成名,进入官场,他是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半生钻营,或许他不爱名利,但名利却奔他而来,漩涡之中,身不由己。什么时候才将这些虚名浮利都彻底抛开,只留一个自在身 他倦了,亦悟了。如同王小波说的那句话: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回望苏轼生平的诗词,他从来不缺少发现诗意的眼睛。他缺少的,是被功名利禄偷去的时间。夜阑风静縠(hú)纹平。夜风渐渐不再喧嚣,江面上的波纹也慢慢消失,平静如镜。这似乎预示着,苏轼心中的风暴也渐渐平息,因为他已经得到了答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如就乘一叶扁舟,遨游于江面之上,随着风的方向而去。有风,则随风;无风,则停泊。在大江大河间,度过余生。这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大彻大悟之后的“放手”:转头皆空的人生,我要自由自在地活着。虽然当下他并没有这么做,但我愿意相信,他的心早已立于扁舟之上,去追寻属于他的天地。正如他的另一首词《行香子·述怀》中写道: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古今文人多如牛毛,为何人们偏爱苏轼 我想,应该是为他这独一份的清明豁达。他写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写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他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写此心安处是吾乡,也写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的不安,困惑,在他的笔下,都能被悄然治愈。心中的不解,迷茫,在他的字间,都能被安放妥帖。隔着千年时光,他依然在用留下的诗作,安抚这个浮躁的世界。季羡林曾说:置身于高耸的楼房之中,漫步于宽敞的长街之上,自己宛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众生芸芸,我们何其渺小。可天高海阔,我们又何其自由!你可以大声歌唱,亦可以痛哭流涕。你可以爱你所爱,想你所想。你不用活成任何人,但请务必做你自己。愿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叶扁舟。本文作者魏无忌,新媒体人,文化公司创始人,畅销书作者,主业创业,业余写文、出书、玩收藏,交流诗书与收藏,加他微信yike6099。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唐诗宋词唐诗宋词300首唐诗宋词三百首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精选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苏轼他被贬黄州之后写下的人生最孤独的一首词,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此词堪称苏轼人生最孤独之作,当年苏轼被贬到了黄州,内心起初也是多有不忿之情,但是在后来苏轼他却是慢慢的释怀了,因为他觉得做好自己就足够了,何须要去沾染这沧浪之水呢?苏轼他在诗句起初用了缺月、疏桐、孤鸿这几种意象,借物抒情,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以及自身的高傲。而且这首诗句的开头便是一句千古名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他营造出了一个寂静孤独的氛围。月亮缺了一角且在树上面隐隐出现,我一个人独自走到了庭院当中。我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我看不到有谁和我一起在月下,我只能一人去独自徘徊。看那空中孤独的大雁慢慢远去。开头这两句,彼此相映,不仅衬托出了诗意之美,还使苏轼他的孤独感立体了起来。而词的下片的?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更是直抒胸臆。苏轼他在直视自己内心的孤独,但是又苦于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孤独的内心。因此在这种情境之下,苏轼是愈发的觉得孤独了。苏轼不愿意去同流合污,因此苏轼他就像了不幸的大雁,只能在树枝当间飞来飞去,无法栖息,最后只能到了沙洲之上独自落脚。(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从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苏轼正是以一只大雁来表达自己如今虽然被贬值到了黄州,但是他仍然是不愿意去和朝中的那些人去同流合污的品格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21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四大名著中的歇后语,终于收集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