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人生的三大天规,越早知道,越有福气

过山龙 2023-07-23 19:16:57

作者:渡兰君

来源:渡兰(ID: dulantea)

人生潮起潮落,时局日新月异。再好的机遇,再厉害的本事,都敌不过天道和规律。

道德经》中讲道:“贤者应事而变,达者顺天而生。”有智慧的人,为人或办事都懂得符合天道,顺势而为。要想人生顺遂如意,必须遵守几大天规。

1脾气不能大于本事

南怀瑾先生看人很准,他把人分成三类: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脾气急躁的人,容易弄巧成拙;乱发脾气的人呢,容易得罪人,甚至众叛亲离。

当脾气大于能力,办起事来往往碰得头破血流;当脾气和能力相向而行,就能如虎添翼。

曾国藩早年脾气并不好,其在京任职期间与不少人发生过争执,也得罪过不少人。

他与两位同乡郑小珊、金藻都有过口角,所为的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以至于好多人见到他就躲开,更不敢同席吃饭。

把关系搞坏了,和谁都出不来,导致曾国藩办事处处碰壁。

曾国藩也多次反思自己,归根到底,还是自己脾气差,太不近人情。

咸丰八年七月,朝廷命他入江西重新掌兵,他脱胎换骨,办事干净,处事圆润,令人刮目相看。

这种隐忍、平和的心性,让他最终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很多人都想风生水起,成为人中龙凤,但往往拼的不只是能力,而是脾气。

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即使给他整个世界,也守不住,终将毁于一旦。

所以拿破仑讲: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更伟大。

优秀的人并非天生就没脾气,而是面对生活的刁难时,戒急戒躁,修炼出一颗沉稳的内心,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学会掌控脾气,让脾气为己所用,让人生更加从容。

2地位不能大于德行

三国乱世,袁术出身于显赫的家族势力。

袁术虽实力雄厚,但脑袋糊涂,看不清时局。他自始至终都在“皇帝梦”里醉生梦死。

建安二年,袁术再也按捺不住对帝位的渴望,冒天下之大不违,率先称帝自立。

虽有帝王心,却无帝王才。袁术骄奢淫逸,荒唐无道,沉浸在称帝的喜悦中,不知大难临头。

袁术的僭越之行,使自己一下子成为各路诸侯的攻击对象,两拳难敌四手,节节败退,很快没有了称帝时的神气,最终泣血而亡。

没有德行支撑的地位,就像是无源之水,没法细水长流。

古人讲:德不称,其祸必酷;能不称,其殃必大。

一个人德行不够,即便短期侥幸成功,早晚也会从高处跌落,站得越高,最后摔得越惨。

人品道德过关的人,才能承受得了金钱、权力、声望,才能担大任。长期相处下来,才能得到众人的心悦诚服。

否则,品德低劣的人居高位,为达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往往就是不幸的开始。

3财富不能大于格局

莫言说: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当一个人的格局匹配不上自己财富的时候,再多的财富也不属于自己。

因拍摄乡村古风生活、传统文化内容而走红的李子柒,在她走红之后,很多广告商想给她投广告。

面对这些唾手可得的钱,李子柒一一拒绝。

李子柒给自己规划的路线是:“不赚小钱、不赚快钱、不赚短期的影响大格局的钱。”

事实证明,她是正确的。因为少了各种广告商的打扰,李子柒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视频创作上。

她的视频内容越来越好,关注她的粉丝也越来越多。

没过多久,李子柒天猫店铺的月营业额就破亿了。

当财富来得太容易,却没有足够的格局去支撑,又不懂得节制欲望,只会迷失了心智,最后被越来越膨胀的欲望吞噬自己。

对世界的认知不够,再多的钱财也会散尽,再好的起跑点,也会是人生这场马拉松的输家。

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走得有多快,那格局则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走得远,走得顺。

查理·芒格曾说:

“要得到你想要的某件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人这一生,最后拥有的都是跟自己的能力、德行匹配的东西。

不属于你的,也早晚会以某种方式离你而去。不必焦虑,不用着急,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属于你的通通都会降临。

先厚德,后载物。与君共勉。

作者:渡兰;微信号(dulantea);用美文,做你心灵的摆渡人。转载请联系作者。

余华《活着》:50岁以后,人生的三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余华的小说《活着》,里面主人公叫福贵,一生坎坷长寿,过得无比凄苦。

看完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管怎样,都要为了活着而活着。

每个人都不容易,或喜或悲,不管以前是什么样子,但终究还是要为以后而活。

就像福贵,年轻时顽劣成性,嗜赌,戏谑老师,败光家产,甚至气死了自己的父亲。

这样的一个人物,自然不会有人同情,但是福贵没有放弃自己,当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也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生终于顿悟了。

福贵浪子回头,痛下决心,勤勤恳恳地劳作,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不过,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一连串的悲剧接踵而至。

父亲去世后,母亲又生病离开了他,好好的儿子,则在无良医者的草菅人命下年轻早逝。女儿产后大出血,女婿在一次工地意外中也丧失生命。

最令福贵痛心的是,可爱的外孙被撑死,而他却无能为力。这些悲痛,让福贵一度崩溃,身边一个个亲人都先后走了,唯独剩下了他。

最后,可怜的福贵买了一头老牛,和它相依为命。他给这头老牛取了很多名字,都是已故的亲人,可能,福贵从来都没有忘记他们吧。

余华的文字,看似非常质朴,却又无比残忍,太疼人。

福贵的一生,除了活着,还是为了用力地活着。他没有被残酷的命运打败,而是带着乐观隐忍的态度,继续生活在那片悲苦的热土上。

福贵所留给人们的启示,或许从来都没有过时,正如平凡生活中的我们。

当人到50岁以后,对于人生的三个道理,无论男女,越早明白越好。

一、人生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

余华在小说《活着》里写: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能够替代的。”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好好过好自己的一生。

为自己负责,也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好。

不管以前有多么不堪,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活好当下,为未来的日子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福贵,尽管年轻时不学无术,身败名裂,也受尽了人们的指责。但是,他醒悟了,没有一错再错。

年龄稍长之后,福贵越来越看透了世俗,因此他决心痛改前非。他放下福贵少爷的架子,认真劳作,希望让生活变得好起来。

一个人,一旦身上有了责任,就会变得特别坚强。福贵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好好活下去。

不过,福贵并没有什么本事,也没有一技之长,日子过得十分艰苦。但是,福贵没放弃,哪怕一点点努力可以改变生活,他也坚持拼搏下去。

他并不介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就算受人鄙视,他也没有去争执,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前犯的错,和别人争毫无意义。

他就靠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努力活好自己的人生,尽管生活给了他一个又一个的悲痛,他仍然带着乐观的态度,活在自己的轨迹里。

所以,当人到50岁以后,就要懂得一些道理了,人生是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系。

就算过得再悲再苦,那毕竟是自己的人生,所谓冷暖自知,你在别人眼里只是故事,只有自己能体会那是成长。

因此,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都要提醒自己,好好活着,为自己。

现在的社会太现实了,没有人会真正在乎你,只有你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福贵悲苦而坎坷的一生,也让我们看到了,从前那个时代深深浅浅的凹痕。

或许,如今生活幸福的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以及活着的意义。

活着,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好好活着。

二、无论好坏,请接纳那个并不完美的自己

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里写道: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人这一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总有遭遇坎坷的时候。这时,不要气馁,把痛苦的经历当成磨炼自己的机会,当你熬过去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早已和过去不一样了。

在《活着》里,福贵的一生并不出彩,甚至非常失败。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过去的不堪,就否定现在的自己。

他一生都按自己的意愿活着,经历了重重磨难,即使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但他的心境却早已和从前的自己不同了。

他变得乐观,也变得隐忍,他无法对抗命运,但他懂得接纳自己的平庸。他忍受了生活里的所有磨难,也学会把自己变得坚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他做到了。

人生是这样的,当你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些事情就顿悟了。以前的人生,或好或坏,都要学会接受,也要学会释然。

平凡的生活里,人生不会有那么多反转,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我们可以接纳自己,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即使平庸,那毕竟是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明白,你想要的是什么。

没有人能给你救赎,你只有自己站起来,勇敢地生活下去,才能不被时代所打倒。

三、人到晚年,最大的依靠,其实只有自己

在小说《活着》的最后,是福贵和老牛的合影,夕阳下,富贵笑了。

这个命运悲苦的男人,从年轻到年老,经历了几代人的离别,最后还是依然微笑地面对生活,尽管那笑很苦涩。

或许,老了之后的福贵也明白了,人这一生,真正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

回顾福贵的一生,他是唯一一个长寿的人,但他却经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悲欢离合。

最后的晚年,福贵和老牛相伴,也有那么一点现实的悲凉吧。

不管怎样,福贵总算为了自己而活着,自己成为了自己最大的依靠。

事实上,当亲人一个个离去后,他这一生,能依靠的人只有自己,别无他人。

放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一样,谁能为我们的人生负责到底?不会有。

父母再爱我们,毕竟会先我们而去,儿女终将长大,他们也有他们的人生。

最后剩下的,除了相伴的爱人,只有平凡的自己。

所以,该珍惜的人,就好好珍惜,尤其是相依相伴的爱人。

在该努力的年纪,就别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因为当你老了,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

人到50岁以后,有些东西就该清醒了,好好活着,珍惜每一天,才能不负时光的馈赠。

写在最后:

余华的小说《活着》,以第一人称“福贵”的视角,回顾了一个坎坷老农的一生,也是那个时代艰难社会下的一个缩影,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这本书,包含了许多人生道理,值得所有人用心去品读领悟。

书中,福贵有他的苦,现实中,我们也有我们的苦。不管怎样,只有活着,好好活着,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再次品读,依然触动很深。如果你也喜欢,推荐阅读,让我们在书中,体会一个悲苦老农的一生,也反思现在的自己,真正领悟活着的意义。

人生百态,都不容易,每个人都是被时代和生活裹挟着走的,惟愿我们不负自己,努力前行,幸福地活着!

END.

越早知道会越好的人生经验!

1、除了自身的病患或亲友离去的痛苦是真实的,其他的痛苦都是你自己的价值观带给你的。

2、沉不下心看书,浮躁和焦虑,都是因为年纪渐长,不信正道而太重功利导致的。

3、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

4、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得到任何东西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是否付得起相应的代价。

5、在早上把你叫醒的,不应该是闹钟,不应该是闹钟,而应该是昨天早睡

6、永远不要与人去辩论,你也很难把别人辩服,因为立场不同,因为没有对错,只有规则,只有利益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7、一定要去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要让生活带着你走。

8、婚姻里的指责和抱怨不是因为“我爱你”,而是因为“我情绪管理不好”。指责不是爱,而是婚姻的杀

9、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别人最好也别麻烦我。这句话不是冷漠,是成熟。

10、当你的学业、工作、生活不顺利的时候,切记不要把爱情当成你的救命稻草

11、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12、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知理不争论。刻薄嘴欠和幽默是两回事,口无遮拦和坦率是两回事,没有教养和随性是两回事

13、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

14、千万不要为了男生去到自己不熟悉的城市,万一分手了最受伤害的是自己

15、很多关系顺其自然,不要去刻意维持。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喜欢你的人始终会陪在你身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1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