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来源:古典君(igudianjun)
如果要评选一个对中国历史影响至深的人物
首推必是孔子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
他的言行是理想人生最高标准
他的思想学说构筑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筋骨
历代统治者将他捧上神坛
以维护统治,教化世人
无数读书人奉他为师为长
践行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古今第一圣人”
皆是对他的颂扬
如果要评选一个近代人口中最有争议之人
也必少不了孔子
当外国长枪大炮敲开中国的大门
他转身成了腐旧落后的化身
他被称作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他的学说也成了开历史倒车、只为愚民
“打倒孔家店”、“孔老二的罪恶一生”
之类口号层出不穷
是圣人 是罪人
与其凭印象感知
不如重新认识
毕竟即便是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
说道些老话时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他的思想遗留
更何况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过无数营养的我们
今年,孔子诞辰2568年了
我们拨开所有的光环与非议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
认识一个作为“凡人”、“痴人”的孔子
01
孔子,姓子,孔氏,名丘
他是殷商王室的后裔
周灭商后,为行安抚
周公将商人贵族及后裔封于宋
建立宋国,成为诸侯之一
到孔子六代祖宋国司马孔父嘉(字孔父,名嘉)时
以字为氏,才有孔氏
因为孔父嘉妻子长得极为漂亮
太宰华督谋夺其妻
便挑起暴乱,趁机将孔父嘉杀死
孔父嘉唯一的儿子当时尚年幼
被家臣抱着逃往鲁国
孔子被称为圣人之后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孔父嘉爷爷的爷爷弗父何
本有机会成为宋国国君
却让给了弟弟
以至两百年后,孔子的这段家史
还被人啧啧称道
孔子是他父亲叔梁纥的老来子
上有一个身有残疾的哥哥和九个姐姐
不过都是同父异母的
他的母亲颜徵在虽是续妻
却因为与叔梁纥年龄差距过大
不合当时的礼制
被史书冠以“野合”之名
也因为这,孔子曾长时间都不知父亲葬于何处
而他的父亲去世时,他只有三岁
孤儿寡母也被迫离开孔家,相依为命
一个没落的他国贵族
一个失怙的孤单少年
那时的他,尝尽世间孤苦
所以他说: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所以他懂会计出纳,因他看管过仓库
所以他知生养蕃息,因他喂养过牛羊
没有玩伴,家中存有的祭祀之器就成了少有的陪伴
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
留下他,孤零零一个人
他想让父母合葬,却连父亲的墓地都找不到
那时年轻的妻子不能参加丈夫殡礼
那时大多是在家祭祀
他无人可问,只能暂时将母亲葬了
却依旧按着人子能及的最隆重的规格
然后守孝三年
三年,这是呆在父母怀抱中的时间
守孝期间,还有件事对他影响至深
当时在鲁国掌权的季氏
邀请“士”赴宴,以收揽人心
而孔子的身份也是“士”,于是也去了
但却遭遇了人生第一次大辱
大庭广众之下被人挡在门外
无权无势的他能怎么办呢
只能默默把这一切咽下
02
孔子十五岁时便已志于学
他深知想要改变命运
只有通过才学出仕一途
于是回去后除谋生之外,更加发愤学习
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
数学、诗歌、尚书、周易、历史
……
能学的,他都不落下
终于在二十多岁时因博学知礼名扬鲁国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即使名声大振,他也从未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
这时的他要入仕途,却不再为自己
他想要传道,让礼乐崩坏的春秋
重新出现仁、义、礼、道
郯子来鲁国,他向他请教古代官制
齐景公与晏婴访鲁
他与他们探讨秦穆公称霸之事
为学礼,他找到老聃
为学乐,他找到苌弘
为学琴,他找到师襄
只要有一点优于他,他都能以师礼待之
至老不变
而为了让更多像他一样的人有上进之路
为让更多的人明白他的仁和礼
他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
有教无类的他
即使你拿着十条肉干作学费来拜师
他都倾心教导
当然也有被徒弟气得发话要逐人出师门的时候
比如上过语文课本的冉有
因为帮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
孔子立马发话“非吾徒也”
然后号召其他徒弟“鸣鼓而攻之”
可谓是师徒最早公开决裂的
不为名利,只为道义
03
很多人都以为孔子做事讲究礼数
做事靠口才和行为感召
其实他也是大勇之人
鲁定公之时,孔子有段时间得到大用
当时齐鲁两国在夹谷会盟,孔子作为傧相随行
齐国人便认为孔子知礼而无勇
于是准备趁着会盟的时候
找夷族的莱人劫持鲁定公
以方便签不平等条约
不料事情发生时
孔子一边带着鲁定公后退
一边命士兵拿起武器
一边告诫齐景公:
华夏之地让夷人捣乱
对于齐国也是大耻
齐景公想想若要称霸,如此确实有损颜面
然后作罢
待到签盟书时
齐国又要鲁国在他们每次作战时都要出三百辆车
孔子据理力争最后迫使齐国归还了被占的鲁国土地
因为鲁国大权在季氏为首的三桓手里
孔子又极为反感春秋无君无父
各种臣弑君、兄弟相残迭出的乱象
便用计拆毁三桓所建的城池
准备削弱三桓势力
无奈因齐国送来80个美人
鲁定公和季桓子纷纷沉迷于美色
把美人给分了
让孔子大失所望
削三桓之事半途而废
此后,孔子便带着徒弟们
踏上了周游列国的征途
从55岁到68岁,一直在外游历
却终没有遇到有道之君
也没有可令他施展鸿图的净土
但不管经历为何
他都能一直积极地看着世间万象
04
面对困苦,他很平和
在郑国,孔子和弟子们走散了
独自等在城门口
郑国人看一个落魄的老头在那枯守着
就指着说:你看那人,好像一条狗啊
(“累累然若丧家之狗”)
孔子一听,点点头:“就是就是”
到陈、蔡交界处时
他们师徒被人围困在半道七天
甚至都断了粮
最后子贡找到楚国人
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
面对批评,他又不失风趣
孔子在卫国时
私下见了卫国夫人南子
回去后,徒弟们就问他:为什么见她!
孔子就苦口婆心地说:
“我本来不想见她,她非要见我,我能不回礼么
子路还是不相信、不高兴
孔子就立码发誓:
我要是有半句谎话,天打雷劈!
有一次孔子遇到有人说:
“孔子是学问广博,可惜没什么专长”
他觉得这观点挺新颖
转身便跟学生们讲:
“那么我要专攻点什么呢
驾车 射箭
我想,还是驾车好了。”
孔子还是个性情中人,很是爱哭
也最见不得别人哭
他和徒弟外出
听到远处女人悲痛的哭声
感觉声音里有许多故事
派学生前去探访
知道别人即使家人被猛虎咬死
也不愿离开这个没有苛捐杂税的地方
很是伤心
然后有了“苛政猛于虎”的感慨
因为听到皋鱼的哭声
便去询问,得知皋鱼在周游列国后
父母俱已不再,正在伤心悔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也是悲从中来,并告诫给徒弟们
于是有十三人赶回了家中
他更不是个刻板不知变通之人
孔子曾经因为误会在蒲地被围困
别人答应放他的条件是发誓不去卫国
结果他老人家这边发完誓
一脱离危险就启程去了卫国
徒弟们问他“这样言而无信,好吗 ”
他非常坦荡地回答:
“刚刚的誓言是在被要挟的情况下做出的,神灵不会赞同的,我们可以不遵守。”
和王小波的“话语税”有异曲同工之妙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捐话语税就是被强迫说自己不想说的话)
也像塞林格的名言
“一个不成熟的理想主义者会为理想悲壮的死去,
而一个成熟的理想主义者则愿意为理想苟且的活着”
奔波十四年过后
孔子老得无法继续长途旅行了
于是回到了鲁国
天下无道,他退而著书
删编《诗》、《书》,改定《春秋》
并且教诲弟子三千
但他的理想也终未能实现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
时年73岁
去世前,他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
我再没什么想要说的话了
(予欲无言)
子贡在旁,怯生生的回道:
先生不讲话了,我们要传述什么啊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
孔子答:
老天说了什么吗 四季不还是照样运行,万物不还是照样生长。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有人说:
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
可你依然要去做
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
虽然我们曾背过孔子很多的文字
但他从不是别人口中的空谈家
明知道礼乐早已崩坏
明知道他追求的正义与仁爱
有生之年都可能看不到施行
可他还是一直在走走停停
寻找一丝的可能
好在他的精神终未能磨灭
不管后来他是被捧上神坛
还是被贬的一文不值
总有些人延着他的脚步
舍身求法,为民请命
总有些人凭着这股气韵
不忧不惧,从黑暗走向光明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唐诗宋词唐诗宋词300首唐诗宋词三百首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精选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德高望重)的老子 (虚心求教)的孔子
兴办(教育)培养(人才)
学得(认真)教得(出色)
3、虽然你有学问,但是你一定要谦虚,不要故意去卖弄才华,去显摆。道德高的人通常都很谦虚,不骄傲。
4、时间顺序孔子十七岁那年发奋读书,格外刻苦;快到三十岁的时候,孔子办了“私学”,无论什么人都收;三十岁他去向老子虚心请教,获得了很多的学问;六十三岁时,他回到鲁国,一心一意把精力搁在编节上;七十三岁时,孔子逝世。
孔子造福世人杰出贡献:
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经典的编修工作,以这些经典为教材,精心传授学生,培养了大量的卓越人才。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论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参考资料:/question/2210897.html
就在不久前,我失恋了,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嚎啕大哭一场,也没有像电影里那样拖泥带水纠结不清,两个人似乎像早就商量好一般,同时松开身上那已经缠得死死的弦,如释重负般的轻松了许多。
在这之前,我从没想过那个我从大一开始喜欢的人,在分开以前一直觉得会一生一世的人,被我自己放弃了,他尽也如此轻放手了。
他大我4岁,我大一的时候,他大四了,第一次见到他,惊艳,一袭白色军装缓缓向我走来,周身的时间仿佛都凝固住了,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很自然的我们在一起了,我记得那天是2012年的10月1号,他表白,我假装镇定的说考虑一下,其实心里早已云海翻腾了,一顿宵夜的时间我就考虑清楚了,就这样10月1成了我们的纪念日。
从大一开始,除了父母家人,他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最后的肆无忌惮,都是他一步一步宠出来的,说实话,我曾经一度觉得他是比我爸还要爱我疼我的人,到现在我还时常有这种感觉。在一起这四年,我连淘宝账号支付宝账号都没申请过,导致分手后才发现我的一切都烙上了他的印记,打开淘宝我还会看到他的搜索记录,我要买东西还得用他的支付宝,分开后才知道彻底割舍有多难,但是好在都熬过来了,我用新手机号注册了新的淘宝、支付宝,只是每次输入密码的时候还是会错打成他的。
在一起四年,我几乎都没为他买过几次生日礼物,送他的礼物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一条亲手织了半个多月的围巾,一个亲手绣了一个多月半途匆匆完工的小兔子,一块做了半个月兼职买下的手表,他说会一直带着那块手表,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他的手腕上,反正我得生活里还是有不少关于他的点滴,穿鞋子的时候会想起他,戴手表时会想起他,拿起保温杯喝水的时候会想起他,打开衣柜回想起他,就连照镜子都会想起他...他仿佛渗透到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有人肯定会问,“既然这么好既然这么爱这么忘不了,为什么要分开呢?”
我想说“我们总认为爱能击败一切,但现实真有时候真的太可怕了”我们在一起4年,4年都是异地恋,我们的距离从武汉到黄石变成从武汉到辽宁葫芦岛,从2个小时的大巴变成9个小时的高铁,从一天联系4个小时变成一天联系1个小时都是奢侈。他职业特殊,但每次放假都会来看我,每次在离别我都会掉眼泪,那时候我总在想什么时候我们能谈场正常的恋爱,所以我做了我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毕业了我离开了这个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义无反顾的来到了他在的小镇,当时我觉得只要能在一起,我什么都能放弃,我从不后悔那时的决定,至少在一起的时光是美好的。
来到小镇,他为我布置好租来的房子就回部队了,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人一个说话的人...自己默默地联系牵网线的人,因为语言不通多问了两句,被人破口大骂,眼泪憋在眼眶里硬是没让它落下来,用自己最硬气的声音让对方态度好一点,小镇工作机会不多,找了一份早教中心的老师工作一个月1500,同事都是30.40岁的阿姨,没有共同话题融不进去的圈子,让我觉得很孤独,每天晚上妈妈跟我视频,我都憋住思念的眼泪,强撑着笑容只想让家人放心,隔段时间都会自己一个人大哭一场,我以为去了他在的城市就能好好的在一起,然而我太低估现实有多么残忍的实力了,我们依然一个星期只能见2~3次,很多次说好的能见面却因为他的工作而推后,东北天很冷,租的房子没有暖气,早晨上班要赶6.30的车5.30就得起床,在冰天雪地里等得失去知觉......
这样没有朋友、起早贪黑、等待、期待、失望...的日子持续了大半年,我坚持不下去了,你们能体会那种无助的孤独吗?
别说我没有自己去对抗无助,抵挡孤独,我用尽了全力,四处为自己找乐子,我一个人出去吃饭,一个人去逛超市...而大环境带来的孤独感真的太浓太浓了,我唯一的精神支柱,他经常忙得说:“因为你在这,让我无法安心工作,我想好好奋斗几年”。
我走了,我离开了那个坚持了大半年却过得并不开心的地方,我回到武汉找了一份自己还算喜欢的新媒体工作,和一群同龄的90后一起天天嘻嘻哈哈的奋斗,那感觉就好像是困兽之斗最后成功脱逃一样。
我们分手就是在我回到武汉后的半年,我工作忙起来了不能像在学校那样他找我,我就立马回复他了,慢慢的他经常说“我们的感情是不是淡了”慢慢的他经常怪我不接他电话了,慢慢的我跟他说工作上的事情他会听不懂,他跟我说工作上的事情我会听不进,两个人的沟壑似乎越来越大,两个人的隔阂似乎越来越深,共同话题越来越少,对彼此的抱怨越来越多,我想让他回武汉,他坚决的告诉我“不行,我好不容易走出来的事业,我可不想放弃”他想让我回小镇,而我好不容易逃离了那个孤独的陌生黑洞,怎又愿意回来?我退步了,甚至不再奢求他回武汉,仅仅只是想让他在武汉买房,我们在武汉结婚,异地也没事,而他不愿意,很坚定的告诉我“要么你来我这,要么就没有如果”就这样谈判无果,就这样大家好像都累了,他也第一次说出“要不我们分手吧”我挽回了,持续了一个星期吧,又讲“分手吧”这次我没挽回但他后悔了,又好了一个星期吧,第三次说“分手吧”没一会他又后悔了,但这次我坚决的没回头,因为我知道有些东西真的是覆水难收,比如我们的爱情,就算我向前追他99步,他不愿回头退一步,那也是徒劳的。
分手出乎意料的平静,朋友说我真狠心,一下子就能放弃4年的感情,我什么都没有反驳,也许我就是狠心啊,但这一次狠心能换来我一世轻松吗?应该不能吧,我承认他会活在我的记忆里一辈子,我承认我会一直怀念有他的日子,但是我们的余生没有对方,大家应该都会过得比较开心吧!
这就是现实吧,我们爱情终究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
这一辈子,他应该都是我的至尊宝,我也相信,他这一辈子,我会是他的紫霞仙子,我们渴望在一起过着简单快乐的日子,但现实并不会如我们所愿,他不得不戴上紧箍咒,变成齐天大圣——生活就是紧箍咒,社会就是牛魔王,父母就是唐僧,紫霞是至尊宝的梦想,至尊宝也同样是紫霞的梦想;可是最终...我们却活得像条狗!
曾经离我们一步之遥的人,一旦错过,之后哪怕是化身盖世英雄,身披金衣金甲,脚踏七彩祥云,一跃十万八千里,也未必能追得回来。
再见,我的至尊宝,谢谢曾经让我开怀大笑的你,祝你没有我以后的岁月再无波澜,敬我离开你的余生不悲欢。?
SO......
就这样我从紫霞仙子变成了废柴仙子呀
生活还是不紧不慢、不咸不淡的继续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329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16条极简的人生建议,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