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不到1%的人关注我们
你真的很特别
写在秋季
2021-11-12
人握着拳来到这世界,仿佛是说:“整个世界都是我的。”但在离开人世时,人都是摊开手掌,仿佛是说:“看吧!我什么也没带走。”西塘
文/余宗林
岚岚的晨曦微醺着你,酣然地卧睡在江南水乡臂弯里;冉冉的风掀开你温床的帏幔,揉了揉耷拉的眼皮,少女般羞答答晕开了容颜。你挽起发髻,镂空的绸缎缀在你束腰上,你那一颦一笑沾濡了明清时期的古色古香。
我来的那么唐突,用饱含沧桑的目光来窥探你端庄的蕴韵;你那么迷人,嗅着你的芬芳,是呷了一口陈年的女儿红,醉在你怀里,恣意撒娇撒欢。我哒哒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邂逅,我不是过客,你在我心窝筑起了巢穴,厌了倦了你会涌出我脑海,让我回味你,会惬意地会心一笑。
你是神仙跌落在人间的一隅寓所,坐落在梦士的家园里。西塘古镇,多少人寻觅着你,想与你来一场不期而遇,你略显羞涩而薄衣宽带。伺窥着你的乌镇,正以前所未有的梦幻科技之窗,荟萃了一方独特的文化魅力,惯养出一股奢靡之习气。你还是你——西塘,手持江南织绣的团扇,深闺中春心萌动的姑娘。
写在回忆
租一只小船,入夜,让桨轻轻拍打,河水被灯光与月照搅得天翻地覆,迢迢而来,迢迢的远去。歌声御风弄影,袅娜着耳边呼啸;古屋影影绰绰,纷至沓来在河面上漂浮,直教人耳目不能衔接。西塘,我对你更神往心怡,亲自泛舟前行,更想与你贴近神游。
西塘的水厚而不腻,清澈如许,在黯黯的水波里,泛起缕缕的明漪。我分明看到了华灯映水,画舫凌波,这如《桃花扇》与《板桥杂记》描绘秦淮河仿佛的你。西塘您这万般柔情景像,间或让我想起浮沉与人世间,命运多舛的自己,生命恒有波澜起伏的时候,只不过,不需染淤泥,尽需尽力即可。心情不愿如庄周,处于可有可无之间。即兴在西塘,愿如李太白“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愿乘桴浮于海。
泛完舟,当然得去瞧你的“肺”。只有你这一方天地,才能滋养出超凡脱俗的杜鹃花。氤氲的夜色,把亭亭玉立的杜鹃花的色泽衬得更鲜艳,明亮;朦朦中,抬眼望过去,片片花瓣更俏皮可爱;附耳在花蕾边,细细绵绵的鼾息声此起彼伏,宛如奏响的夜曲,哄大地入眠。
写在回忆
有小桥流水人家,没有古道西风瘦马,没有乌鸦站在古藤上声声催促游人。西塘,有陈坛的酒,有古典的美,有现代的霓虹灯;有诗,有歌,有人,容得下悲情,容得下欢笑,容得下生命各种形态。
嘘,别吵,西塘正拾被入梦哩!
记录生活 扩展阅读 原创原创散文:荷散文精选:夜未央原创散文|给我一片天(原创)原创原创诗歌:秋韵叠章原创散文诗歌:爱的絮语(原创)聆听|戴望舒散文诗歌:十四行,雨巷,狱中题壁
散文精选大全
「最受欢迎关注散文精选大全,邂逅诗歌散文」
诗词 |朗诵| 短片 | 散文| 段子
品散文,阅人生
散文诗精选朱自清散文基督教诗歌诗歌朗诵爱国诗歌
篇三:烟雨江南 不知从何时起,我迷恋上了江南。
或许缘于我对戴望舒《雨巷》的喜欢:“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对于如此优美的意境,我一直向往;也或许是因为我们课本中有一篇《家乡的桥》,在备课时,我被江南水乡的一个个美丽的画面、一座座可爱的小桥、一条条清澈的流水、一排排古典的建筑深深迷恋。
我无数次告诉自己:今生我一定要到江南看一看,亲自去领略她的风采、欣赏她的宁静、走近她的婉约、偶遇她的浪漫……
几年前,我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一趟乌镇,只可惜因为临时有变化,那次与乌镇匆匆别过,再也没有机会去过。
但是,乌镇的影子――一个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韵悠长的枕水小镇,就这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水乡的纯朴气息、那古镇的温婉多情,那雨巷的唯美梦境,那桥上的烟雨朦胧,都刻在了我那匆匆一瞥里。
我一直坚信:江南水乡,我还会再来的!
果然,今年夏天,我又一次有机会下了江南。
这次我和一个老同学金子结伴而行,第一站我陪金子去了她向往已久的“东方明珠”,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苏州,一个在苏州生活了十几年的好朋友昕昕负责给我们当“向导”。
那天,我们相约去了苏州有名的拙政园,天下着雨,我们打着雨伞随着人流走进园林。
雨中的拙政园有如持伞而过的江南少女,凌波微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韵 ,迎面向我们走来。
我曾经不止一次欣赏过杭州的西湖,若说杭州的西湖妙在天趣,那苏州的园林则贵在人工。
在一个不大的天地里,因地制宜,沿阜垒土,种植花木,建造亭榭,由此而出现多样且幽美的画面,从而达到了“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怡”的境界,这或许就是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之处。
漫步在全部用石头铺成的、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我看到的是花繁草茂满园的华丽、是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是鱼戏绿波花浓的和谐、是出水芙蓉连天的古典……一阵接着一阵的大雨并没有影响我们欣赏园林的兴致,因为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已经令我们深深地陶醉。
出了园林,好友引领我们来到了平江路。
我早就听说:到苏州不到平江路,就等于没来过苏州;到了苏州不到平江路,你就永远不会真正读懂苏州的味道。
漫步在雨中的平江路上,听好友用最甜美的声音给我们娓娓道来:“平江路是苏州一条历史最悠久的老街,全长1606米,北接拙政园,南眺双塔。
早在南宋时期,平江路就已经是苏州城的主干道,在宋、元年间,苏州城亦称为平江城。
在苏州有句话,先有平江路,后有苏州城。
虽历经800年,平江路仍保留着原来的格局。
平江路是苏州城最有味道的一条街,这里有全苏州最有特色的小店铺和最有韵味的石板路。
在这里,你们还可以品尝到最具苏州特色的小吃。
原来平江路是一条依河而建的街,街旁的河就叫平江河。
沿街而行,可以看到与平江路相连的是很多小街巷,小巷内保留着老式民宅,很有些曲径通幽的意境。
路上行车,河上摇船,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具有很典型的江南水乡的特色。
聆听着好友的介绍,我们三人款款行走在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上,打着漂亮的花雨伞,走过一座又一座小桥,伴着小巷里酒家的吆喝,听昆曲、试旗袍、买苏绣……我们俨然已经融入了这美丽的苏州城,仿佛自己跟好友一样,成为了一名秀美的江南女子,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只是过往的游客。
晚饭时分,我们选择了一家有名的小吃店临窗而坐,品尝着苏州的小吃,诉说着高中后的别离,感慨着时间的飞逝,体味着相聚的喜悦。 ? 偶尔我看向窗外,欣赏着远处的一座座别致的小桥、一棵棵倒垂到河面上的柳树,倾听着流水的汩汩声,看许多小船穿行在灯火阑珊中……此刻,我的心是从未有过的宁静,最近因琐事而一直纠结着的心在放松中豁然开朗,神思也在欣欣然中恬淡。 ? 眼前一条小船缓缓行过,船夫一边划船一边用醇厚的声音唱着渔歌,是那样的怡然自得。 ? 船头坐着一位女子,一袭白色的长裙,一把淡蓝色的雨伞,美丽优雅的她遥望着前方,托腮沉思。 ? 她或许在静静地欣赏风景,或许沉醉于美丽的往事,或许在聆听流水的欢歌,或许在期待一次美丽的邂逅……恍惚间,宛如我就是那名女子,早已经迷失在这水乡里的万家灯火……
第二天,我们在闺蜜慧儿的陪伴下,来到了此次江南之行的最后一站――古镇西塘。
西塘比及其他几个水乡,最大的特点是几个多:桥多、弄堂多、走廊多,而期间河流穿梭于小镇之中,那种幽静感真的特别适合放松心情。
漫步在景区内,我发现最奇特的当属烟雨长廊,沿着河边近1000米,可以遮阳避雨。
其对面是一长排古民居,普遍不是很高,宁静中散发着沧桑,质朴中演绎着生活。
河边的老房子上都挂满了红灯笼,若是在夜间灯火通明时,每条游船上也都亮起红灯笼,当你坐船穿梭在小镇之中,聆听着流水的低吟、桨橹的浅唱,定会如入梦境一般。
路过著名的西园,园中景色幽美,花格游廊、楼台水榭、假山凉亭都别具风味。
西塘石弄既深又长,曲径而通幽;行至尽头,又豁然开朗。
触摸着石弄,你能感受它深沉的呼吸,你能听到它深远的述说,你能触及到它深厚的灵魂。
我们又来到古老的望仙桥,她见证着西塘的历史,桥与两岸的绿树,桥与静静的河流,桥与浓浓的江南水乡是那么浑然天成,相映生辉。
千年来,望仙桥就一直站在西塘水上,静观西塘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整整一天,我们或步行或乘船,徜徉在这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里。
蒙蒙烟雨洗净了西塘古镇的铅华,赋予了西塘古镇宁静、古朴、闲适、温婉……让西塘得以在千年之后,依然保持一颗纯朴、真实的心,坚持着它最初的原貌,它的古朴中没有丝毫商业的气息,它的淡泊中没有丝毫浮躁的影子。
西塘,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心,就在那不经意间,心就静了,心就醉了,心就被掳走了,于是我爱上了西塘……果真是“水墨千年镇,风韵醉西塘!”
这次江南之行,终于圆了我多年的水乡之梦,即使此生不再踏足,也终究没有了遗憾。
随着一声汽笛的鸣叫,火车缓缓启动,我的梦醒了!我告别了闺蜜,告别了水乡,告别了江南,当然,我也把自己对水乡深深的爱和深深的眷恋,都留在了江南……因为这里终究不属于我,我属于中原。
只是无数次,我仍旧会在梦里再回水乡,遇见那小桥流水、那粉墙黛瓦、那温婉古镇、那烟雨江南……
篇四:烟雨下扬州 一直以来,扬州、瘦西湖是我梦寐以求的旅游胜地。自从妹妹嫁到了扬州,这个梦就更是触手可及了。
暑期,我们一家三口乘坐从哈尔滨—上海的火车去扬州。一路的漫长旅途,人在车内,心已长了翅膀,飞出了窗外。孩子不时地问我:“妈妈,扬州美么?”“美。”我心不在焉的答着。暗自思忖着:扬州到底有多美呢?——终于到了南京。火车上了长江大桥,我第一次见到长江,江水滔滔、波澜壮阔。列车如游龙般在桥上疾驰着,江水迅速地向后倒退,这条曾经愁坏了千军万马的长江天险不一会儿就抛置脑后了,甚至你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它的样子。
我们的终点站是镇江,“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京口就是如今的镇江。车还没到站,手机已经频频作响,妹妹和妹夫早已等候多时了。火车缓缓驶进了镇江站。一下车就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热浪,妹妹在人流中向我们挥手。天涯咫尺,亲人们一朝相见都是喜不自胜。孩子雀跃着拉着老姨说着一路的见闻,一大家人前呼后拥地上了车。
妹夫开着车,跟老公天南海北地聊着。当然,聊的最多的还是扬州。我跟妹妹都情不自禁地打量着对方,几年没见面,都有了些变化,妹妹这几年生意做得很顺,人也更精神了。一路聊着,十多分钟就到了镇江渡口。车子开到了汽渡的船上,我们都站在船上。江面的风很大,江水在脚下汹涌澎湃着,人站在江上,嗅着江水的气息,感受着江的浩瀚,任凭江风吹乱了头发。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过了长江就是瓜洲。这个在我梦里出现多次的地方原来只是一个小镇,因千年古渡而扬名。据说,鉴真东渡日本就是从这里起航的。康乾二帝及历代诗人墨客途经瓜洲,留下了许多哙炙人口的诗篇。民间传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古渡遗址、御碑亭、沉箱亭已成为中外游客寻幽探古的佳处。
过了瓜州便到了扬州,这个享誉盛名的美丽城市。烟雨楼台掩映,杨柳婀娜多姿。林间芳草凄迷,空气清新、沁人心脾,近观小桥流水,远望青山逶迤,道路两旁更是绿荫浓密,最不可思议的是就连树也开着花,有粉的,有白的……随风摇曳,风情万种,直看得人眼花缭乱,如梦似幻,疑入瑶池仙境。我自幼生长在北方,不知道树也会开花,而且还开得这样美,一时甚觉稀罕。
翌日早饭后,我们准备出游了。第一站当然非著名的瘦西湖莫属。早就听说扬州的瘦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身临其境更觉美不胜收,所谓“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就是瘦西湖天然景色的生动写照。
杨柳婆娑,轻舟画舫,游人络绎不绝。我们租了一只小船,尽情地徜徉在山水之间:湖水波光粼粼,水里倒映着两岸亭台楼阁,暖风徐徐,凫雁游弋,鸳鸯戏水……好一副江南美景图,我们就在这梦幻般的画里游着,莫说前路坎坷,谁管将来如何。良辰美景,让人忘了所有烦恼和忧愁,只想着在这山水之间一直游荡下去……
走过那条长满法国梧桐的小街,一行人从乾隆御码头开始,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园内琐窗朱户、绣帘半卷,琴室里筝弹流水,雅韵销魂;园后翠竹林蝉鸣阵阵,荷花池里芙蓉竞艳……孩子们一会儿追蝴蝶,一会看鸽子,玩兴正酣时,突然刮了一阵凉风,抬头望几朵乌云掠过,顷刻就下起了雨,雨点初还密集,慢慢变得稀疏成了牛毛细雨,大人孩子在雨中追逐嬉戏。江南的雨是这样的猝不及防却又常能给人带来意外之喜。不是么,雨中漫步、赏鱼难道不也是很浪漫的事吗?
过了莲性寺,已是丽日晴空了。这时过来一队游人,我们跟随其后,一路听导游小姐讲着瘦西湖的风景古迹、人文历史。须臾到了白塔,这座白塔可是有来历的。相传,乾隆皇帝游幸瘦西湖时,一天,乾隆的游船到了五亭桥畔,忽然对扬州陪同官员说:“这里多像京城北海的琼岛春阴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第二天清晨,乾隆开窗一看,只见五亭桥旁一座白塔巍然耸立,以为是从天而降,身旁的太监连忙跪奏道:“是盐商大贾为弥补圣上游瘦西湖之憾,连夜赶制而成的。”原来这座白塔是八大盐商之一的江春用万金贿赂乾隆左右,根据北京白塔的图样,然后用盐包为基础,以纸扎为表面,在一夜之间制作而成的。尽管只可远视,不可近攀,但乾隆不无感慨地说:“人道扬州盐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这些盐商的确富有。然而这些财富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为了取悦圣心,花这么大心思,以盐造塔,是不是太奢靡了呢?
近日里思绪总是断断续续,想写点什么,又怕不成篇。抵达西塘静坐之后,想记得女孩子家该有的心思,也算记录此刻心里不多的期盼和稍许的失望。
从2012年开始,我便决定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要开始背包族的梦,即使不是餐餐丰盛日日饱餐,我也要努力的跨出去,毕竟,精神食粮是我的支柱。
我想,我是没心没肺的。男人日日早出晚归,为的就是让我能背起包,做一次又一次的穷游。(即每次出去花钱不超过三百。)男人在早上离开时总会拿钥匙轻轻的反锁房门,有好几次我被朋友喊起来要冲出门时,都要找钥匙开门方能出去,这给我添了不少麻烦,因为我总是不知道自己的东西身首何处,包括手机。但是,我又感到万分的甜蜜和开心,他轻轻锁门时,我也正在轻眠,我能感觉到他给我的安全感,仿佛我是他的珍宝,是万万丢不得的。
此刻,我背后有个女孩喊着:“老公,我要吃这个!”我转头一望,欣慰于她和他的甜蜜,爱情,无非就是在两个人变成对方的丈夫和妻子之后,还是那样的腻歪和珍惜。我想,如果我男人在,我必定也是要这要那,断不会静坐于此,这,便是爱情。
西塘没有给我太多的惊喜,节假日出游,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无非是看几个人罢了。但这里还是不失千年古镇的韵味的,毕竟还是小桥流水人家。在这喧嚣里,我自是咏不了诗的,只想感于自己的.宁静,如果我还能得到。
到西塘,请在你想谈一场风情的恋爱时才来是最好的。泛泛舟,听听音乐,说一些于生活无关的话,见一些有共同话题的朋友。丽江一直未去,但我想,大致的感觉也犹如西塘了,只是,丽江或许总是更阳光些。
风吹的我有点发凉了,我想我还是应该安静的走走,看看别人甜蜜的爱情,再掏出点干粮安慰肚子,此后,找个避风的地方,静候友人的到来。
西塘,我来看你来了,不是看你的繁华,更不是看你被现代化的喧嚣,只是看你在这里沉睡了千年之后,还是这样风雅的存在。
背包慢游吧,为了梦,为了西塘。
江南多雨。来上海没几天,我已经领教了。
这几天里,上海整座城市一直沉浸在绵绵的秋雨中。我龟缩在宾馆的房间里,凭窗远望,铅灰色的天空下,城市的峡谷中,不规则的移动着车流和被五颜六色雨伞遮盖着的人流。喧嚣的市声中,似乎可以听出淅沥的落雨声。
其实,此时的雨并不强劲,只不过是“沾衣欲湿杏花雨”的那种“雨露”罢了,远发不出淅沥的声音。既挡不住游人的脚步,更能助添游人的游兴。就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导游安排我们游览西塘。
西塘被誉为“活着的千年古镇”。其实,江南的古镇太多了,譬如周庄,譬如同里,譬如朱家角、甪直,都曾经一度吸引着游人的脚步。我曾跟随着人流游览过那里,却没有留下太多的留恋和期待。那里虽然有一样的亭台楼阁,一样的小桥流水,一样的石板路,一样的花纸伞,一样的弄堂,一样的雨廊,或许在小镇的哪个角落还一样地躲藏着名人的故居。然而,那里也一样地喧嚣,一样地世俗,一样地充满了商业气息。江南小镇的遗韵已不复存在。记得周国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旅游业不知败坏了多少风景,电视机不知培养了多少白痴。”
西塘也是这样吗?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这座千年古镇。
车停西塘门外停车场。时间尚早,售票窗没有打开。巍峨的景点大门客气地阻止我们,使我有充足的时间仔细打量这座大门:黑瓦脊,马头墙,漆黑的大门敞开着,门前横一不锈钢制的栏杆。这一不伦不类的组合,使人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
走进西塘镇大门----不,确切些说是走进景点大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仿古商业街,店面装修的不古不洋。店主十分卖力的向游人兜售着中国所有景点差不多千篇一律的小纪念品和风味小吃。店主热情的叫卖声和充斥街巷的臭豆腐味差不多已经败坏了我的游兴。我撇开导游带领的队伍,快步迈过商业街,向小镇深处走去。
还好,小镇深处,流水犹在,小桥犹在,泊在岸边的乌篷船犹在,鳞次栉比的河房犹在。河房上,招揽顾客的幌子依然古朴,挂在檐角的灯笼依然醒目。我不禁拿起相机聚焦。可是,误闯镜头的是:房顶上的太阳能,山墙上的空调机,纵横穿空的高压线,依偎依墙角的摩托车,花雨伞下摩肩接踵、袒胸露背的人流,这一切的一切,使我几经举起相机的手又几经放下。说实话,走遍古镇,无一处场景可以入镜。
无奈,我只有寻游人走不到的犄角旮旯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游人罕至的小巷深处,看到古朴的一幕:灰砖砌就的.矮墙,墙脊上爬满的丝瓜秧,丝瓜秧上盛开的黄花,花蕊中盘桓的蜜蜂,还有那墙壁上挂着的斗笠、黄玉米、红辣椒,和在如此背景衬托下的罗圈椅,椅子上端坐的闭目养神的老翁,老翁身边躺卧的看家的黄狗,远处的小桥流水,鳞次栉比的白墙灰瓦的河房…… 江南水乡古镇的元素囊括在一起。我不由分说,按下快门,摄下难得的一景。
遗憾的是,进入镜头的除了以上这些,还有灰墙不起眼处的一行小字:私宅禁止拍照,参观付款五元。看着黄狗那不可名状的眼睛,我赶紧溜之大吉。
不管怎么说,西塘是我走过的最像水乡的水乡,最像古镇的古镇。可是,西塘这一千年水乡古镇应有的韵味在游人的践踏下,正在逐渐消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61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莫言|《丰乳肥臀》精选
下一篇: 夜读散文有一份深情,流淌在村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