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林徽因《山中一个夏夜》

溪黄草 2023-07-24 15:30:04

山中一个夏夜,深得

象没有底一样;

黑影,松林密密的;

周围没有点光亮。

对山闪着只一盏灯———两盏

象夜的眼,夜的眼在看!

满山的风全蹑着脚

象是走路一样;

躲过了各处的枝叶

各处的草,不响。

单是流水,不断的在山谷上

石头的心,石头的口在唱。

均匀的一片静,罩下

象张软垂的幔帐。

疑问不见了,四角里

模糊,是梦在窥探

夜象在祈祷,无声的在期望

幽郁的虔诚在无声里布漫。

1931年

选自《新月》四卷七期(1933年6月)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曾被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林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

林徽因的诗:

林徽因《那一晚》

林徽因代表作

林徽因的文学代表作是《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部著作最为大众熟知,也最为经典,除此之外林徽因的文学代表作还有《莲灯》、《九十九度中》、《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

文学作品

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数如《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31年3月汪祥,林徽因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先后发表诗《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及短篇小说《窘》,《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困毕搏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63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