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从“第一功臣”到“第一罪人”,索额图的身败名裂究竟因为什么?

凌泉 2023-07-26 11:26:29

索额图是康熙朝的权臣、康熙身边的红人,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想必都清楚这段历史。不过,既然是权臣,也终究会有倒台的一天。康熙十八年(1679年),京师一带发生大地震,号为清初直臣的左都御史魏象枢乘机上奏,称索额图“怙权贪纵”并请求重谴。事后,索额图被解除大学士职位,挤出权力中枢。对此,索额图心有怨言,也在所难免。毕竟,索相是做过大官的人,真让他退下来,他也是心有不甘,太过寂寞。于是乎,被皇帝冷落的索额图又把宝押在了太子胤礽身上,企图东山再起。所谓太子,就是储君,如无意外,就是未来的皇帝。历朝历代,一些人为了将来的荣华富贵而提前押宝,新君即位前就明里暗里地主动靠拢并逢迎太子,这种做法固然不失远见,但其实也蕴含极大的政治风险。要知道,太子是太子,皇帝是皇帝,太子虽然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但太子势力一旦养成,同样会对老皇帝有威胁,而老皇帝威势尚在时,一言即可废黜太子,那些太子党也就白白做了牺牲品,弄不好就得人头落地。太子胤礽系由康熙亲自教养长大,也是所有皇子中最得到重视的。据记载,早年的胤礽表现卓异,很是给康熙争气,但到后来,或许是其地位所致,或许是精神状态出了问题,总之他对周边事物漠不关心,对诸皇兄弟缺仁少爱,对父皇也是淡无忠爱之心。康熙亲征噶尔丹时,太子胤礽留守京城,期间荒忽政事,令康熙十分不满。事后,康熙曾表示:“朕出师宁夏后,皇太子听信匪人之言,素行遂变,自此朕心眷爱稍衰,置数人于法,因此外人窃议皇太子不孝,所行不善,遂自此始。”太子失宠,索额图被冷落,两人情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衰俱衰。太子的恩宠与否,不仅关乎索额图的个人命运,而且也寄托了整个家族的未来期望。在此期间,索额图与太子越走越近,背后难免有些小动作而为康熙所觉察。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月,康熙南巡时带上了几位皇子,其中就包括了太子胤礽在内。行至德州时,胤礽突然发病,康熙不得不中断行程,并召索额图自京师来德州照料胤礽。停留数日后,胤礽病势未减,康熙只得先行回京,而留胤礽在德州继续调养。一个多月后,索额图才与胤礽返回京城。仅仅过了半年时间,索额图即遭到灭顶之灾。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十九日,康熙命将索额图交宗人府拘禁,并令领侍卫内大臣、和硕额驸尚之隆等传上谕:“观索额图并无退悔之意,背后怨尤,议论国事。伊之党类,朕皆访知。阿米达等结党议论国事,威吓众人,且索额图施威恐吓,举国之人尽惧索额图乎 亦有不惧者。即今索额图家人已将伊告发,索额图能杀害乎 至温待、额库礼俱犯重罪流徙之人,因其年老,令回京师。伊等应安静以养余年,乃与索额图结党议论国事,妄自怨尤。伊等之党俱属利口愚昧无知之徒,被伊等恐吓遂极畏惧,果至可杀之时,索额图能杀人或被人杀俱未可料。虽口称杀人,被杀者谁乎 至索额图之党,汉官亦多。朕若尽指出,俱至灭族。朕不嗜杀人,嗣后尔等若与索额图绝交,将所行之事举出尚可,不然被索额图株连,比如噶禇哈、阿思哈被灭族之祸。索额图之党阿米达等及子孙在部院者,俱查明革退。”最后,康熙还特别警告诸行走大臣与众侍卫,“尔等若在索额图处行走,必被索额图连累致死。”数日后,见索额图仍无悔罪之意,康熙再派近御侍卫海青、乾清门侍卫武格及马武传谕索额图:“尔家人告尔之事,留内三年,朕有宽尔之意,尔并无退悔之意,背后仍怨尤,议论国事,结党妄行。尔背后怨尤之言,不可宣说,尔心内甚明。举国俱系受朕深恩之人,若受恩者半,不受恩者半,即俱从尔矣。去年皇太子在德州住时,尔乘马至皇太子中门方下,即此是尔应死处。尔自视为何等人,此处问公福善即知。尔任大学士时因贪恶革退,后朕复起用,尔并不思念朕恩。即如养犬,尚知主恩,若尔者极力加恩亦属无益。朕差人搜与尔行走之江潢家,得书字甚多。朕亦欲差人到尔家搜看,但被尔连累之人甚多,举国俱不得安,所以中止。朕若不先发,尔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朕将尔行事指出一端,就可在此正法。尚念尔原系大臣,朕心不忍。但著尔闲住,又恐结党生事、背后怨尤议论。著交宗人府,与根度一处拘禁,不可疏放。”索额图被拘禁的同时,其子及家中主要人等也都交由索额图之弟心裕、法保拘禁,康熙还特别警告:“若别生事端,心裕、法保当族诛!”至于其他同党,麻尔图等被严锢,其子孙在部院者均被罢官,与索额图来往并藏有私信的江潢下刑部论死,其他偶有交结者皆不问。如此,索额图之党就此全军覆灭。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求分享 求点赞

索额图为何是清朝第一罪人?他最后怎么死的?

大家好,我是我,说起索额图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赫舍里·索额图,号愚庵,满洲正黄旗人,乃大学士索尼第三子,康熙孝诚仁皇后的叔父,是康熙朝十分著名的权臣。

关于索额图之死,史书说他被康熙定为“清朝第一大罪人”,最后被圈禁宗人府,因饥饿而死,但民间却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索额图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计擒鳌拜,辅佐幼帝,这是索额图立下的第一个大功,他凭借此次机会成为了康熙尤为倚重的心腹大臣。之后的十年时间里,索额图成为朝廷里最有权势的大臣,步入了人生最为辉煌的时期。

吴三桂、耿精忠等人发动三藩叛乱时,天下骚动,举朝震惊。索额图认为这是因为之前有大臣建议撤藩,引起了激变,请求将建议撤藩的人处死,却遭到康熙斥责。

不过,索额图并未放在心上,在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索额图全力支持康熙,积极地出谋划策,最终成功镇压了这次叛乱。

三藩之乱被平定之后,康熙集中力量准备反击沙俄地侵略,从康熙二十四年到二十五年,清军发起两次雅克萨反击战,挫败了沙俄的侵略,收复了雅克萨。

沙俄被迫向清政府求和,康熙二十七年,索额图奉命担任大清帝国与沙皇俄国谈判东北边界问题的首席代表,并签订了第一个中俄条约《尼布楚条约》。

其后,索额图跟随康熙从征准噶尔有功。

以上皆是索额图靠自己的实力所挣得的功绩,就是这些功绩让他延续了赫舍里家族的荣耀,成为了康熙朝的权臣。

但是,索额图最后的结局并不好。康熙四十年,索额图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离开了朝廷。

可就在他退出朝廷的第二年,康熙就列出了他的条条大罪,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他勾结太子密谋篡位。

康熙愤怒至极,对索额图展开大扑杀,索额图的同党多被杀,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孙都被革职,其二子格尔芬、阿尔吉善被处死。

另外,康熙对索额图一生所参与的重要军政大事,除与沙俄在尼布楚的谈判外,全面给予否定,并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索额图参与皇太子之争,最终落得惨死收场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这是索额图死因的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索额图曾经在市内府中无故射杀了一名仆人,这名仆人的父亲是皇帝身旁的一个侍卫,遇见康熙的时候,就告了索额图一状。

刚好,康熙早就因为索额图纵容太子,有篡位之心,想除掉索额图,当即命宗人府派兵速到海淀西山脚下太舟坞村捉拿索额图。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索额图还在家中与妻妾们吃涮羊肉,那火锅都是用黄金打造的。官兵冲进来时,索额图反抗,踢飞了滚滚开水的火锅,火锅滚入了荷花池里。

最后,索额图被抓,荷花池被百姓们翻了个遍,都想找到那口金火锅,他们离开时把索额图的别墅夷为平地,从此这里就长成了一片荒草,两百多年过去了,某一天这里却突然盛开了许多荷花,原来是沉睡地下多年的古莲子重生,称得上是百年不遇的奇观了。

康熙王朝第一功臣,为何晚年却被康熙斥为“本朝第一罪人”?

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平三藩、收台湾、击败准噶尔汗国,早期大力发展国计民生,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可以说,如果不是康熙皇帝早期的政策,满清是不可能坚持两百多年的;撇开民族论不说,光讨论皇帝的话,康熙应该算得上是汉朝的汉文帝加汉景帝加汉武帝。

但是在所有大臣中,对康熙帮助最大的大臣是谁呢?应该算是索额图,索额图出生那可是根正苗红的满洲八旗中的正黄旗,是大学士索尼第三子,一等公赫舍里·噶布喇弟弟;就论家世而言的话,当时除了皇族以外,索额图家族算的上是顶级大家族了。

虽然索额图家就他不是超品级,但是索额图通过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先后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曾参与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和活动。康熙帝继位之初,鳌拜滥权生性残酷,索额图辅佐计擒鳌拜,并将其党羽一网打尽,故深受信任。

除掉鳌拜之后,康熙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平三藩了,当吴三桂、耿精忠开始叛乱,天下骚动时,索额图认为这是因为撤藩激变,请将建议撤藩的人处死,遭到康熙帝斥责。其后索额图并未以此怀怨,在平定“三藩”的叛乱中,仍是积极出谋划策,协助皇帝运筹帷幄。

可以说,每当康熙皇帝在平三藩的决策中有疑虑时,都是索额图给康熙皇帝正确的指引;其实康熙皇帝自始至终都没有真正的相信过汉人,最多就是把李光地等人当成参谋,而真正决策的人是康熙本人,能够左右康熙决定的人是索额图和纳兰明珠。

后来礼亲王昭梿在《啸亭杂录》中记载:“索相当权时,多谋略,三逆叛时,公料理军书,调度将帅,皆中肯要。”索额图在平定叛乱、统一全国的事业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但是功高必定震主,权重必然引来猜疑,或许是因为索额图毕竟是正黄旗人,所以康熙也只是稍微敲打了他一下,并没有下狠手,这下索额图更加嚣张。

再之后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期,索额图作为清朝方面的首席代表,与沙俄使者据理力争,取得了不错成果;在与准噶尔作战时,索额图在中路率领八旗前锋、察哈尔四旗及汉军、绿旗兵为先锋,并督火器营;后来噶尔丹一败再败,最终自杀身亡,索额图战功颇高。

在1701年的时候,索额图以自己年老,奏准退休,离开了朝廷。但是第三年,即使已经离开了权力漩涡的索额图,在康熙的不满中,以及纳兰明珠党羽的攻击下,索额图被处死。

在1708年,康熙彻底清算索额图党羽,索额图的同党多被杀,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孙都被革职,其二子格尔芬、阿尔吉善被处死。康熙帝对索额图一生所参与的重要军政大事,除与沙俄在尼布楚的谈判外,全面给予否定,并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索额图的陨落,大清权臣的落幕

1703年7月1日,康熙下令拘禁索额图

索额图被康熙帝拘禁,他和权臣明珠的斗争走向尾声,他拥护的太子势力也大受打击,为康熙二废太子埋下了伏笔。可以说,索额图被拘禁,是影响康熙朝后期政局走向的重要事件。

和索额图党争的明珠,同是康熙重臣,但明珠在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中作出过突出贡献,下场并不算凄惨,索额图却被圈禁在宗人府,最终活活饿死。

索额图的政治末路要从他的发迹说起,那么,他是如何成为康熙朝权臣的呢?

首先,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让索额图声名鹊起。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朝在雅克萨之战中战胜俄罗斯。两年后,索额图奉命去和俄人谈判。出发前,索额图曾和康熙说,如果沙俄能归还逃人,承认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是清朝领土,大清则可以与之签订条约,如果沙俄不同意划分界限和贸易往来的原则,那合约不签也罢。

签约过程中,俄方在尼布楚哨卡增派300名火枪手,进行武力恫吓,并以停止谈判相挟。但这都没有动摇以索额图夺回雅克萨主权的决心。在他的力促下几经周旋,《尼布楚条约》中对清廷有利的内容得到了落实。

这个条约为中俄两国带来一百七十年的和平。和议回京,索额图的声望也达到了高峰,俨然成为朝廷重臣。

其次,帮助康熙平定噶尔丹,立下不朽功勋。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准噶尔部噶尔丹入侵。康熙不能忍受对手挑衅,决定亲征。在长达七年的与噶尔丹的持久战中,索额图展露出高超的军事能力和眼光,他亲自指挥战事,最终噶尔丹众叛亲离,逃走后服毒自杀。

平定噶尔丹战役中,索额图曾亲自率领八旗子弟和绿营兵作为先头部队进攻,当敌人败逃时,他还提出了缓追敌人,等到敌军反抗的心态彻底衰竭,再一举歼灭的作战计划,为清军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额图也成了朝中炙手可热的人物。那么,功勋卓著的索额图,又是怎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呢?

首先,索额图误导太子,意图不轨。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为了太子胤初日后有更好的帮手,命索额图领侍卫内大臣辅佐太子。但康熙没想到的是,这个任命让索额图和太子都走向了深渊。

索额图对太子的辅佐,成了结党营私。他为了讨好太子不遗余力,提出让太子衣着用帝才能用的黄色,吃穿用度也要与帝保持一致。太子的母亲赫舍里氏和索额图是同一家族,索额图成了太子言听计从的人。

索额图的支持,让太子也忘乎所以,他肆意捶挞各位王公大臣。很多人对康熙埋怨,说太子之所以胆大妄为,都是索额图教坏了他,康熙对索额图动了杀机。

其次,和明珠结党争权,触碰逆鳞。

索额图是顺治顾命四大臣之首索尼的儿子,还是康熙后赫舍里氏的叔父。

康熙即位时只有8岁,受到同是顾命大臣之一的鳌拜的擅权和制约。索额图帮助康熙平鳌拜后居功自傲,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

索额图出身高贵,平素不把同僚放在眼里。每次朝会时,有不附他意见的,都会被他大声训斥。除了名臣李光地,其他人都被他视作草芥,但是还是有人敢和他分庭抗礼,这人就是明珠。

索额图亲近太子,结成太子一党,而明珠则予以反对,只要是太子党的人,就一律斗争。索额图争权夺利的事情被康熙看在眼里,这也就有了索额图被囚禁的一幕。

索额图出身尊贵,屡建奇功,本来有希望做一代名臣,却因被利欲遮蔽了双眼,这也再次验证了好坏逆转的规律

历代评价

卿辅弼重臣,勤敏练达,自用兵以来,翼赞筹画,克合机宜。

一一康熙

索额图诚是本朝第一罪人也。

一一康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091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