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篇文章被编辑推荐到首页,评论的是热门话题,引来了很多评论。就是“上海女江西男”那个事件,今天腾讯新闻说这是个假消息。
人和人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因为年龄、性别、成长环境、地域文化、教育程度等等,也因为“三观”不同,对某件具体的事件持有不同观点、不同评判,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就象昨天广州日报的一则消息《回乡不能上桌吃,城里媳妇掀桌子》。说的是第一次回农村丈夫家过年的媳妇,独自辛苦做了一桌子十几盘菜,到吃饭时却公婆被撵下桌,被叫去厨房吃饭,老公也在一旁附和。媳妇怒掀桌,几乎获得网友的一致点赞。
看到人民网也做了转载,大概不会是假消息,本来想写篇评论“各打五十大板”,想想还是算了。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如果读者是上帝,一种观点表达出来放到网上,自然会因为种种的差异和不同招致不同的评论,有的支持,有的反对,有的发笑,也有的谩骂。
那篇文章有几个留言评论令我非常不爽。看到之后,就想起伏尔泰的一句名言——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前些日子,曾任深圳蛇口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者”的袁庚刚刚去世。最早看到这句话,是在一篇介绍《蛇口风云》的文章中,过目不忘。
那人看了我的文章大概非常不爽,留言道“楼主是SB”,我看了很不爽,立刻回应“你全家都是!”
还有个人评论“装86后,快入土了吧!”
MD,年还没过完呢,你说“快入土了”这不就是咒我吗!
我立刻马上回复“你是不是有爹妈生没爹妈养啊!”还不尽意,又补上一句“你全家入土为安吧!”
心有忐忑,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不该跟对方“一般见识”,也就想起了主题的这句话——“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你可以不赞成我的观点,但要捍卫(尊重)我说话的权利;同样,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也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这其实是一种双向的包容。
内省到这一点,看到自己内心的那个“小我”,就把留言评论给删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3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跟生活和解——读《一个人的朝圣》
下一篇: 林斤澜:汤圆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