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端午节,邂逅最美端午诗!

六月雪 2023-07-26 22:13:15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在这样一个传统节日里,古人们是怎样欢度端午佳节的呢 让我们一起跟着诗词,与诗人们一起欢度佳节,和诗人们一起放“粽”才情,放“粽”快乐吧!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节,用盐佐食梅子,饮酒欢乐,木槿茂盛,芦苇发出清香。在这样的一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祝愿天下所有人安康长寿!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希望与爱人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多么开心啊!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节,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沐浴更衣,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节赛龙舟,热闹非凡。鼓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水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端午的龙舟,多么欢乐啊!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端午节,赠与我了一枝艾草,老朋友不在身边,新知己远在千里之外,一心为国家尽忠的人啊,已经白发苍苍。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吃两只角的粽子,帽子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高兴地喝酒。

《食角黍怀江陵》

宋·项安世

经年不食三闾饵,一日相逢似故人。

旋剥青菰香满手,试餐黄颗软粘唇。

蔗浆下箸甘无敌,昌本浮杯小作巡。

正是乡人行乐处,画旗鼍鼓隘江津。

很多年没有吃粽子了,偶然有吃到,就像看见故人一样亲切,马上剥开粽子啊,手上都是香气,咬一口粽子,金黄的糯米粘在嘴巴上,软软的。粽子沾一些糖浆啊,太好吃了!

《谢人送粽》

唐·杨巨源

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

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端午节,友人送来了粽子,青黄的粽叶,包住黄灿灿的粽子,香甜口可,这份浓浓的情意,深深藏在心里。

古人就是这样过端午的,吃粽子,吃盐梅,沐雨更衣,挂艾草,看龙舟,好不快活!在这样一个节日里,就应该快快乐乐的度过。

端午,端午,端起快乐,放下烦恼;端起清闲,放下忙碌;端起幸福,放下埋怨,端午节,祝福各位诗友端午安康,记得吃粽子哟!

【完】

源自:唐诗宋词元曲

端午节最美诗词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苏轼

良辰当五日,
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

高咏楚词酬午日,
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

榴花三日迎端午,
蕉叶千春纪诞辰。
范成大

裁缝云雾成御衣,
拜跪题封向端午。
杜甫

入袂轻风不破尘,
玉簪犀壁醉佳辰。
苏轼

楚人犹自贪儿戏,
江上年年夺锦标。
文天祥

歌颂端午的诗

歌颂端午的诗如下: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李隆基《端午》

释义:盐梅:盐和梅子。盐味咸,梅味酸,均为调味所需。亦喻指国家所需的贤才。盐花梅浆,可用以擦洗银器。?

曲糵:亦作“曲蘖”。亦作“ 曲孽 ”。亦作“曲蘖”。 指酒曲。《书·说命下》:“若作酒醴,尔惟曲糵。” 汉 王充 《论衡·率性》:“酒之泊厚,同一曲蘖。” 宋 苏轼 《盐官大悲阁记》:“秫稻以为酒,曲糵以作之。”指酒。《宋书·颜延之传》:“交游阘茸,沉迷曲糵。”有时也指酒税。

赏析:端午节的时候,已经接近夏天的中间了,白天的时间渐渐变长了。盐和梅己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杯中倾倒。这是古人就留下的习俗,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释义: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

赏析: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太平御览》卷31引《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亦名“端午”、“重五”、“重午”。民间有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吊屈原等风俗。
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了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

3、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陈义《菩萨蛮》

释义:用彩色丝线包粽子,丝线在粽子上交错盘绕。

赏析:粽子又叫“香泰”“角黍”、“筒粽”,包粽子的材料有竹叶、蕉叶和芦莞叶,最早用彩丝线来包裹,后用棉线、草;泰亦称“稷”、“糜子”,煮熟后有粘性。诗句描述了粽子的边角分明,用彩丝缠绕打结,既精美又结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06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