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中国历史上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唐朝了,盛唐之名远传西域,威慑周围各国,使万邦来朝。而这一切都与唐太宗李世民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李世民英明神武可是他的儿子们却没有几个善终的。
唐太宗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发动玄武门之变,在杀掉太子大哥,做掉三弟齐王,架空父亲李渊后成功登上帝位。这可能就是李世民一生中的几大污点之一吧。但李世民确实也是一代明君。能勤政爱民,打造贞观之治,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但佛说因果报应,该逃得逃不掉总会轮到你的,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也在李家天下得到佐证。长子李承乾,老大生于承乾殿,故名承乾,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等李世民即位后,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皇太子,还派了一众大臣去教导他。但是宠着宠着就变了味道。李承乾自身有腿疾,这时魏王李泰又深受老子的喜欢,他呢又越来越狂悖骄躁,不敬师长。还有了暗杀李泰的想法,但又暗杀失败。遂与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消防李世民起兵逼宫,但是他可没有太宗的命,后事情败露。在唐太宗的苦心保全下,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后卒于黔州,当爹的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十分痛心并写下一首诗纪念他。《秋日即目》: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二子李宽,早年被唐高祖李渊过继给了唐太宗的五弟李智云为嗣,早薨。三子李恪,首先这个李恪的出身是非常高的,曾祖母是西魏的八大柱国独孤信之女。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母亲是杨广之女。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族,在中华历史中可谓难得一见。而且这个李恪也十分贤能,文武双全,李世民想将之立为太子,可是大臣长孙无忌坚持请立李治,至此作罢,后又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以吴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李世民:“吴王恪英果类我。”四子李泰,李世民最爱的三个儿子就是李承乾、李治、李泰,对于李泰的宠爱甚至超过了李治,在长子李承乾事发后,李世民首先想立的就是李泰,可是这个时候的李泰也对皇位产生了想法,而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自此帝位与其无缘了,而李泰也被“幽闭”起来。虽然犯了如此重罪,但是老爸李世民还是十分宠爱他。爵位被削,后来 还是被册封为濮王。五子李佑,爱好打猎,平日喜欢和闲散人士鬼混,在杀了李恪的长吏权万纪,在左右的怂恿下起兵谋反,后李佑事败,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无子,国除。六子李愔,而这个李愔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后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死于流放地。七子李恽,上元元年,遭到箕州录事参军张君彻诬告谋反,自杀于家中,追赠司空、荆州大都督,陪葬于昭陵。八子李贞,李贞这个人还是有一定才能的,而且太宗,高宗时期也是历任要职,后起兵反对武则天,失败自尽。九子李治,在长孙无忌的力荐下,李治登上了帝位。在其治下,唐朝实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后期,老麦昏聩,将大权交予武则天,导致李氏宗亲在武则天授意下凋敝。高宗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十子李慎,支持越王李贞起兵推翻武则天政权,坐罪下狱。一子李嚣,李嚣进封江王。李嚣无后嗣,死后封国江国被废除。十二子子李简,李简封代王后同年薨,无子女。十三子李福,封赵王,咸亨元年去世。十四子李明,唐高宗即位后,卷入章怀太子李贤谋反,降封零陵郡王,流放于黔州。在武皇后的授意下,被黔州都督谢佑逼死。总览太宗十四子中,大多都不得善终,在权力争斗中渐行渐远,犯上作乱,兄弟相残。而剩下的几位,也多在武则天时期被逼迫致死,好好的李家天下到了却成就了武氏一族!可悲!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17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成语故事——随珠弹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