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又一次见证朋友圈的万能”

过山龙 2023-07-28 00:43:11

这是今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后,一个朋友的留言。

我要把一台液晶电视机从青岛运回临沂。JASON同志最近频繁出差,没时间开车送回家。

电视机是前房主徐姐留下的。我们现在基本上不看电视了,租我们老房子的人家需要,就想把这台快递或托运回去,在月底之前。

电机视没有原包装箱,发快递发物流都很麻烦。我不知在青岛发哪家快递更好,就给一个前同事打了个电话咨询,又发了一条“万能的朋友圈”。

同事的热情很感人,他在开发区,要来给拉走,帮我打包发物流,但需要临沂那边自提。我很怕给他添麻烦,就说还是发快递吧。

打完电话,朋友圈已经收到数条留言和私信。

有告诉我发顺丰的,有建议发德邦的,有说“随便找家大点的物流就行,让给放驾驶室”的,还有三个人私信了我他们认识的顺风车电话。

我联系了两家,最终还是用顺风车百里迢迢地把电视机送回了临沂。刚刚房客打电话说已经收到了。

这期间我也咨询了德邦物流。客服说需要加软包打木架,报价230块钱,如果送货上门还要加55元。之所以没选择其它快递,是因为我没法打包,不能保证快递过程中不会碎屏。

“又一次见证朋友圈的万能”是那个朋友的感慨。大概他看到过我很多次在“万能的朋友圈”求助了。

上一次使用“万能的朋友圈”是春节前后。

女儿放假回家已是腊月廿八,她信信念念想喝糁已经很多天了。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大概每个人都有“乡愁”,通过思念的美食表达出来,有人想的是小龙虾,有人惦记的是唆一碗粉……有个家在西安的人曾说,每次从外地回到西安,下了火车第一时间不是回家,而是去学生时代常去的一家羊肉泡馍店吃上一碗泡馍,泡馍落胃,才找到回家的感觉,心里才踏实。

我不知道偶尔去吃一次的糁馆是否已经放了年假,又不想专程跑过去瞧一眼,就发了条“万能的朋友圈”,问“是否有人知道于家或朝阳糁馆是不是还在正常营业”。我知道一定会有走过的路过的人,他们能提供答案。

果然有至少五个朋友朋友或留言或私信告诉我,人家已经放假了。

外地的朋友很多人不知道“糁”为何物。糁,简单说是一种肉粥,(点击可阅读→)是“岁月沉淀的味道”,方言读sa(二声),字典里是shen(一声)。

一个假期很快结束,女儿正月初八开学,想喝糁的心愿未了。我们有天晚上路过朝阳糁馆,专门看了他们用红纸贴在门上的告示贴,知道人家初八才正式营业,但于家糁馆开业时间不详。

大年初七,一大早我又发了条“万能的朋友圈”,请问于家是否开业了。

很快就有个朋友留言告诉我,于家也是初八营业,同时提供了一条信息,“人民医院急诊室对面的徐家糁馆”已经开业了。很感谢这个朋友的留言,让我女儿在返校前一天满足了喝糁的愿望。

再之前使用“万能的朋友圈”,是我的车放在地下车库一个多月没动,打不着火,显然是电瓶亏电了。

我偶尔听广播,知道交通旅游台有个爱心救援队,能解这种燃眉之急,但不记得那个号码了,就发了条“万能的朋友圈”,问谁知道救援热线。

通过电台广播,爱心救援队的人帮我打着了火。那是个大热天,来救援的是一个在土杂市场做生意的老板,他很懂车,还告诉我可能该换电瓶了。

爱心救援队的人都是义务在做这些事,我很感谢他,也很感谢电台,感谢“万能的朋友圈”热心留言的每个朋友。

我发过很多次“万能的朋友圈”,每次都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或者答案。

看到别人发“万能的朋友圈”求助,我若能提供帮助当然也会在所不辞。

有次我要找一辆地排车运一个橱子。我知道那些人平时聚集在红旗路人力资源市场揽活。当时正在“创城”,我不确定他们还能不能出来,又不值得专程跑去看一趟,就发了条“万能的朋友圈”,让走过的路过的帮我看一下。

恰好吴老师送孩子去学游泳,经过那里看到他们还在……橱子当晚顺利地从我妹妹家被运送到了我家。

我微信“好友”人数已达上限。好友之所以加引号,是深深知道通讯录里的好友很多都是陌生人,不知什么情形之下加的。

有段时间公司考核每月的加好友人数,完不成要“乐捐”,我当时很抵触这种做法。在很多群里贱兮兮地主动添加人家为好友,就觉得莫名其妙,因为没完成“每月加至少100个好友”的任务,我还被罚过钱。

微信通讯录拉到最后,能显示出有多少位联系人,把截图发到群里,每月好友人数有无增长有专人统计。后来得知有的人也抵触,完不成,是把截图PS后又发到群里的,其实好友人数没增长……造假。反正又不会有人拿你的手机做检查。

有很多营销类的公司都给员工布置“加好友”的任务。我其实不是特别反对,只是觉得岗位有别,从事营销工作的人,当然是加好友越多越好,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个朋友多条路”……正是这种道理。我也曾在动员员工多加客户为微信好友时,这样提醒过他们,那些微信好友人数最多的人,业绩通常都比较好。

写到这里,想起春节期间失联的中科院博士,后来他的遗体在老家水库芦苇荡里被发现。据说他的微信好友只有五个人。

具体到自己,如果近5000个微信好友都是“好友”,那真是厉害了,写了 文章的阅读点击量打个五折也要2500吧 何况还有很多粉丝并不是我微信好友。

有申请加好友的人,我基本上是来者不拒。偶尔加了又立刻删除的,是翻看一下对方的朋友圈就能判断出对方加好友的目的,通常他们都有非常明确的商业性……看不到生活。

每次微信提醒我“好友人数已达上限”,都需要删除几个。那些把我设置为“不让他看”的(朋友圈显示一条灰线),那些名字非常陌生连点赞之交都没有的,那些每天只发九宫格图片的理财、培训、微商,或只发自己公司 内容的……

我生性不是那种会主动去交朋友的人。很感谢朋友圈这种生态,让我有“万能”的体会和收获。

感恩感谢万能的朋友圈里的大家!

作者相关联文章:

我们只是在朋友圈,真的并不一定是“朋友”

岁月沉淀的味道

我每天发朋友圈,其实是为了学习

我为什么不在朋友圈晒早餐了

来,吐槽一下朋友圈的那些事儿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6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