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也许每个人都有失控的时候吧
也许,只是想象中的失控,在心里暗戳戳地想象一下:恨不得对公众而不是像童话中的孩子对树洞喊一声,“皇帝长着鬼耳朵”;恨不得杀了谁;恨不得伤害过自己的人下地狱……
不管,也不顾。
前些日子,一个年轻父亲看了校园暴力的短视频,内容是几个十四五岁的女生围着另一个女生扇耳光。他有个刚入幼儿园的女儿,代入感太强了,脱口而出:这要是揍我闺女,我非拿刀把她们一个个劈了。
说得咬牙切齿。
好像义愤填膺到立刻马上去砍人,我笑着说:“你就不想想后果 你就不想想闺女以后咋办 还能过好这一生吧……厉害的你吧。”
我知道,即便到了我现在的年纪,难免也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刻。好在,能够立刻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状态,能把不堪设想的后果扼杀在萌芽状态。
前天下午五点多钟的光景,我开车在滨河道上,在离家还有四五百米的地方,堵了半个多小时。导航显示的通行速度是每小时四公里。我当时占左道直行,期间有辆车从右边别过来,插在了我的车前面,害我差点撞上它……
那一刻,我脱口而出一句国骂,好像还说了句“你他妈找死啊 !你……”
骂完立刻羞愧难当。行车记录仪开着呢,如果不小心追了尾,看行车记录仪,必然看到开车的这个女人路怒的状况,太丢人了。
果然,“人在愤怒的一刻智商为零”。
我堵在那里就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了反思。
人的一生修什么呢
这两天我又在想,大概修的就是一颗平常心吧。心中平静自然,不做无益之事,既不自烦,也不扰人。如此就好。
2
一个月前,李清浅写了篇《两个陌生的男人决定抱团去死》。
她看了部名叫《荒蛮故事》的电影,说这片子适合“路怒族”看一看。
我自信不是路怒族,也不会开“斗气车”。
只是觉得有看的必要,清浅经常影视剧作品给我。
我前天晚上才看《荒蛮故事》。深夜,一个人在家,投屏到电视上,看得扎心。
真的是心脏一扎一扎跳动的那种。最后一个故事我干脆没看,第二天又从头看了一遍。
这部电影由六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每一个都让人觉得荒唐、惊悚、丧、狗血,却又让人相信故事展现的是最真实的人性。
这种由每个独立小故事组成的电影很了不起。既像真实发生的社会新闻,又像是高于生活的黑色幽默剧,它们既独立又统一,一幕幕都在给主题加分,音乐极其自然地把故事串接了起来。
六个荒蛮故事各用一句话来讲,就是:
机长带伤害过他的人一起去死。
餐馆女服务生遇仇人用餐,女同事帮她投老鼠药;
两个陌生的男人决定抱团去死(感谢清浅贡献);
爆破工程师因违章被拖车,施爆停车场;
富二代儿子肇事逃逸,管家顶锅被受害者家属杀害;
婚礼闹剧:来吧,让我们相爱又相害。
3
清浅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男人因为开“斗气车”而“抱团去死”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个。一个爆破工程师的故事。
他刚刚结束一个爆破项目,接到老婆的电话,说会去买蛋糕,五点前赶回家。那天,是他女儿的生日。
停车买蛋糕之际,他停放在路边的车被拖走了。违章。
在收费处,他强调路边没有禁停标志,工作人员爱搭不理,说“想取回车就得交钱”;排队处理违章的人让他快点,别人还等着呢。
等他处理完违章回到家,生日会已近尾声,女儿不理他,老婆责怪他,说社会不会因你而改变,你要适应这个社会。
工程师是个特别较真的人。据理力争、投诉没有结果,以致大闹公共服务部门,因妨碍公共秩序被拘后,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失业,砸服务窗口的照片上了媒体,而政府是他公司的主要客户;离婚,已经没有了收入,老婆又很绝情;找不到工作,到处被拒绝。
一切因拖车引起,就用车来解决问题。他故意把车停在路边,坐在咖啡馆里看着车被再次拖走……看到这里,观众很容易猜到他会做什么了,他在车上装了定时炸药,造成了一场“恐怖袭击”。
一个崩溃的中年人,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抗议。因为“可悲的公共服务者,在堕落的体制中”。当然,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被投进监狱。
结局还很温馨。也可以说是几个故事中最好的,工程师的妻子带女儿去探监,在他生日这天,周围是狱友们的笑脸。
我想起多年前,有个同事说每次去某些单位和机构办事,看某些人的嘴脸,被为难、难为,都恨不得给他们一梭子……这些年,整顿作风,服务态度好多了。
《荒蛮故事》是阿根廷和西班牙合拍的影片,“对腐败风气、经济和社会严重不平等的社会进行了影射和抨击”。
4
每个故事都很好看,很有现实意义、教育意义。
至少会给巨大压力和焦虑中的现代人一些提醒: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冷静,做重要决定要三思。
不要生气,不要动怒,不要轻易跟别人起冲突。
经常默念:
冲动是魔鬼。
人在愤怒的一刻智商是零。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别人,生气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
等等。
相关文章没进电影院的这半年,我看了60多部影片
《花木兰》:认识花木兰
你的坏情绪,我为什么要买单
小孩子可以情绪化,大人应该讲是非对错
流浪地球精装绘本系列全三册点击 可购买。感谢支持~~
逛超市,恰巧看到惊人的一幕:在人来人往的超市内,一位中年妇女抓着一个6岁的小女孩不停的踢打,嘴里还骂骂咧咧的。无论售货员怎么劝阻,也不管孩子无论跪在地上苦苦求饶:“我不买了,妈妈你别打了!”这位妇女依旧不肯罢休,模样看起来甚至还有些失控。
听了超市售货员的解释才知道,原来,这个妇女和小女孩是一对母女,小女孩在逛超市时,一直缠着妈妈要买点零食,可她妈妈不同意,强硬拉扯着小女孩要离开。估计是小女孩抱怨了几句,这位妇女就发火了,不顾还在公众场所,就对女孩大声斥责,最后甚至还动起了手。
因为孩子年纪还小,在平时就难免会有些不懂事的时候,可不管怎么样,作为父母都不应该轻易对孩子大打出手。如果父母的情绪总是容易失控,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将来会有哪些变化呢?
别一犯错就打,“失控”的家长对孩子伤害更大!
1.摧毁孩子的安全感
每当孩子一犯错,或者是做的事情不合父母的心意时,这些父母一生气就会对孩子用暴力,有时甚至还会不顾孩子的自尊心,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对孩子大声谩骂。虽然孩子的年龄还小,可他们的内心却很敏感,在这种场合之下被骂,会让他们觉得很伤自尊。
与此同时,经常被责骂的孩子,内心也会更加缺乏安全感,面对父母的责骂,他们会下意识的归结为是父母不爱他们的表现。从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将来长大后,无论是在社交还是工作上,都缺乏自信和勇气,基本上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2.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们的内心通常都会比较敏感一些,虽然都知道,大部分的父母之所以会责骂孩子,总的出发点还是希望孩子能够长成一个正直优秀的人。可如果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要是在这个时候,父母还没办法快速对孩子的情绪做出很好的引导,一般都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由于孩子的判断能力不够,加上还无法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他们在生活当中为了“报复”,甚至还会和父母唱反调,越是父母不让做的事情,他们偏要做。
3.容易将孩子打伤
因为孩子的年纪还小,社会经验不足,有时候即便做了错事,也不一定能很快反应过来,并作出相对的改正措施。往往在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很着急,怕孩子学坏、不听管教等等,就会用暴力去强行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
可事实上,即便被打骂了,有些孩子依然还是不知道自己何错之有。而且相信大部分的家长处于这种情况时,很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现象,要是将孩子打伤了,情况可就糟糕了。而且,从小就被父母任意打骂的孩子,性格方面也会出现一定的扭曲,例如说,自卑、敏感、性格两极端等等。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栽培和耐心呵护。在生活当中,希望各位家长在面对犯错的孩子时,能够尽可能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暴躁。
我能理解那些因为家庭经常吵架孩子的心情,因为小时候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父母每天都是在争吵,在这种压抑环境下成长,很小的我经常会有离家出走的念头,人也变的不爱说话,不擅交谈。?
一、对孩子的影响
《年华是无效的信》里有句话说的很好,我们总是习惯于去伤害离自己最近的人。因为我们的能力也只限于伤害那些身边的人。对待孩子,不管你批评也好,教育也好,都要控制好你的情绪,我知道作为父母,承受着工作、生活、孩子教育各方面的压力,有情绪都在所难免。但这不应是我们伤害孩子的理由借口,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情绪失控有多可怕,它就像?洪水猛兽?,一旦失控,弱小的孩子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甚至是付出生命代价。
二、影响孩子的成长
纪伯伦在《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中写到?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你虽有不舍,也要拼尽全力让弓弯曲,让箭在未来之路上自由飞翔。?家庭完不完整太重要了,感情不和,容易影响孩子的成长,要想有好的家庭教育,一定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不是你婚姻失败的产物,别把你婚姻生活里的痛苦,让孩子去买单。?
三、父母如何管好自己
做父母的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表达,要了解孩子情绪的根源,即使自己压力很大,也要照顾好孩子的感受,别让孩子压抑自己,更不能对他们轻易体罚。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小孩容易有样学样,很多生活习惯的养成,本质都来自父母的自律。父母要言传身教,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学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6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