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凤凰台上忆吹箫原创

夏枯草 2023-07-19 22:33:39

《凤凰台上忆吹箫 霜降江天》作者:老刘霜降江天,岸拍白浪,奈何枫舞无休。一夜西风瘦,冷蕊菊抽。

千里潇湘雁去,忽似有、好梦难收。

寻踪迹,登楼却怕,又见空舟。

凝眸,凤来旧榭,寒水忆吹箫,枉自东流。

落叶应归处,橘岛香犹。

华露留连清影,还与我,多少春秋

青山远,平洲落夕,几点沙鸥。

《凤凰台上忆吹箫 秋夜》作者:飛翔鳥帘外银钩,案前枝影,夜寒山色蒙霜。步露庭竹径,几簇菊黄。

萧瑟随风舞叶,娥月寂、冷了清江。

清江变,才浓绿柳,已嫩梅香。

临窗,蜡光渐短,孤影瘦残宵,对壁犹长。

顾桂飘轩榭,枫盛红妆。

相与屠苏无梦,抬望眼、霞满山梁。

山梁处,一川雾岚,半盏朝阳。

(中华新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 无题》作者:LiIy霜染枫红,露掀菊瘦,雁排云影成行。叹落花无数,满径残芳。何忍观之别去,风漫卷,点点离殇。枝头叶,萧萧瑟瑟,愈乱飘扬。忧伤,寂帘冷帐,痴梦惹红尘,倦了眉妆。

但把鸾轴展,思寄文房。

泼墨挥亳和泪,舒小字、一段衷肠。

三经梦,谁能挽留,只奈茫茫。

《凤凰台上忆吹箫 秋菊颂》作者:晓汶艳丽留香,傲霜独放,蕊经清冷齐芳。凛冽风中绽,秀美刚強。

天赋温柔靓丽,秋雨润,欲散珠光。

悠歌唱,吟诗赞颂,起舞如狂。

浓妆,引人瞩目,魂魄撼群山,众口传扬。

妩媚红尘现,身倚寒凉。

怜爱娇颜多样,犹可叹,静谧悠长。

凝眸处,怡然满怀,炫染穹苍。

(词林正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 灯冷寒窗》作者:陈昌国灯冷寒窗,影孤香案,乱翻书巻云笺。任宝琴闲挂,懒动丝弦。埋怨离愁別恨,

心郁闷、欲止还煎。

人憔悴,香消玉损,色减红莲。

年年,慕人喜庆,夫妇乐团圆,玉燕金鹃。

望远山阔水,薄雾青天。托愿飞鸿传信,

千万语、芳意绵绵。

炉中火,苗头正红,似我情燃。

(词韵第七部)

《凤凰台上忆吹箫 初冬潭柘寺》作者:无形水,田冬到燕山,冷凝千树,雁归空寂无声。看岭青接远,望觅枫红。

喧闹红尘顿去,闻几阵,磬鼓钟鸣。

幽禅院,潭平静影,柘叶飘清。

匆匆,逝光箭矢,回首恋白驹,转瞬龙钟。

诉几多烦恼,无奈浮生。

曾记春来花盛,铺翠草,今日何踪

凝眸处,松遮刹洁,百界安宁。

2017年11月14日

《凤凰台上忆吹箫 爱在心中》作者:晴天香冷三冬,海平涛耸,月漫流水西东。踏马青霜冻,万里枫红。

伊把心情放纵,君与共、暮鼓晨钟。

娇杨宠,谁怜玉凤 浪蕊玲珑。

空空,岁华尽送,烟草化东风,浊泪波鸿。

看暮春难奉,悲叹无穷。

惟有诗词唐宋,常咏诵、痴恋成疯。

情长拥,情长梦同,爱在心中。

(词林正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 无题》作者:见素抱朴菊蕊馨消,桂枝霜冷,雾沉将坠飘游。向远山青黛,望眼难收。

几度酸风过了,橘柚杪、累累勾留。

何须省,漂泊白首,梦绕蘋洲。

悠悠。锦城纵好,争奈物华殊,水荡孤舟。

叹早年情愫,都付东流。

辜负春花秋月,云水外、风冷双眸。

韶华老,西风落霞,倦倚危楼。

(中华新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 秋伤》作者:绿屋驱虎门环,影蛇杯弓,提心胆吊明朝。只为是、伤秋那景,践诺应毛。

安稳锦衾夜梦,渡江山、弦月高高。

且休问,何人定痴 春忆波涛。

花落管谁无趣!识情处,年来多少徒劳

算如炬、惟帘上下,红蜡长抛。

唯信宓妃神洛,空缘去、具付醪糟。

梧桐曳,雨滴点过今宵。

《凤凰台上忆吹箫 无题》作者:鸿雁微雨倾波,骤风戏浪,暮辉笼罩江流。正雁鸣声切,萧杀寒秋!

悲喜萦怀感念,浮云杳、目断归舟。

繁华后,红花散尽,落叶沉浮。

心纠!网尘旧事,炎凉见真情,快意恩仇!

恨小人多面,燕雀啾啾!

世态无常蜕变,应淡忘,缘去缘留。

禅修悟,贫穷坦然,富贵何求

(依词韵第十二部)

《凤凰台上忆吹箫 隐括杨慎词意》作者:崋山孟岩千古悠悠,大江东去,浪花淘尽英雄。看槁荣衰谢,转瞬成空。回首斜阳陨坠,西岭上、一抹霞红。浮云散,韶华易逝,两鬓枯蓬。愁悰。痛肠郁结,纷乱若团麻,惨怆酸衷。

历几番昏晓,秋月春风。

多少兴亡成败,随逝水、前事匆匆。

伤怀处,关山阻修,塞路重重。

《凤凰台上忆吹箫 初冬》作者:sdqdxcm黄叶初冬,日中还暖,尚留秋韵风光。昨日曾嫌热,酷日蒸浆。

时过无非彼此,情愿否,一样芬芳。

心胸阔,人间百味,日月阴阳。

茫茫,大哉宇宙,遥远望星空,望也无疆。

历史人之记,三两文章。

填谱吹箫回忆,情节美,龙凤飞翔。

千年去,西秦穆公,感泪如常

《凤凰台上忆吹箫 千里相思》作者:江淮闲客千里相思,月华如泻,夜寒霜重难眠。看镜中秋鬓,苑里花残。

飞去匆匆过雁,鴉噪树、往事缠绵。

凌寒菊,枝头紧抱,忆昔香甜。

凭栏。故乡绮丽,霜叶染层林,远目斑斓。

浩瀚江东去,情系云帆。

犹记蓝桥相会,春雨润、桃蕊烂漫。

严冬近,萦怀眷情,约赋梅妍。

《凤凰台上忆吹箫 无题》作者:芷湘若郡凭眼西江,小楼帘月,旧游浑似今宵。翠袖回廊远,更隐花朝。天际寒云缈缈,惟败叶、瑟瑟清寥。人非昨,萍踪又在,故地蓝桥。迢迢,雁鸿几度,南北送秋声,去也无聊。

槛菊丹枫影,香陨红消。

樽酒千寻何计,沉醉处、思绪倾潮。

空惆怅,参差碧云,断续风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耳顺平安》作者:雾梦天湛云飘,叶黄霜染,光阳映照姗然。冬意漫、衣知冷暖,拂面风寒。光阴不欺童叟,弹指间、花甲流年。浅吟唱,低声叹语,绪锁眉间。儿时几多畅想,心憧憬,萦思梦幻呢喃。

历风雨,轮回四季,往事如烟。

岁月拉长思念,未如愿、隐憾昔言。

知足乐,只盼耳顺平安。

(中华新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翻译

译文:

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

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

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原文: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 ? 李清照 〔宋代〕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版本一)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版本二)

注释:

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者:通这。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此处泛指离歌。

武陵人远: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

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

眸(móu):指瞳神。指眼珠。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词牌名,代表作是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词牌来历】凤凰台是潮州八景之一
“古凤凰台的由来,传说是凤凰山上的凤凰不甘寂居深山老林,慕潮州府城“三山一水” 的景色,经常到这个江心绿色的沙洲栖息、游玩。到了明末,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游览沙洲,爱其清静幽雅,同时倍感潮州文风鼎盛,风物非凡,认为这里应是传说中凤凰栖宿之所,绝不是老鸦投林的地方,遂把原名的“老鸦洲”改为“凤凰洲”,并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在凤凰洲筑建一座十余丈高的石台,命名为“凤凰台”。自此,这里成为游人徘徊难离的名胜。” 之后才有了凤凰台上忆吹箫,取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故事为名
相传战国时期,秦穆公有个小女儿,因自幼爱玉,故名弄玉。弄玉不仅姿容绝代、聪慧超群,于音律上更是精通。她尤其擅长吹笙,技艺精湛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弄玉及笄后,穆公要为其婚配,无奈公主坚持若不是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宁可不嫁。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她。一夜,弄玉一边赏月一边在月光下吹笙,却于依稀仿佛间闻听有仙乐隐隐与自己玉笙相和,一连几夜都是如此。弄玉把此事禀明了父王,穆公于是派孟明按公主所说的方向寻找,一直寻到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这位青年人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孟明来到明星崖,找到了萧史,把他带回秦宫。
萧史与弄玉成婚后,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和真的凤凰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都引下来了。秦穆公专门为他们建造了一座凤凰台,这就是凤凰台的由来。萧史和弄玉住在凤凰台上,一连几年不饮不食,亦不下台。有一天,二人笙箫相和后,竟引来金龙紫凤,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升空而去。成语“乘龙快婿”“龙凤呈祥”便是因此而来。 关于萧史其人,最早记载见于汉朝时的《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原文为:“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后来的《东周列国志》,将这一奇事详细叙述,作“弄玉吹萧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一章,很多人都是从此书中了解到这段轶事的。
因为传说中萧史弄玉是居住在华山中峰的,所以现今中峰又名玉女峰。玉女峰上许多胜迹也因玉女(弄玉)而得名。人们在中峰上修建了玉女祠,祠前有一石臼,名为玉女洗头盆;它前面的石台,就是玉女梳妆台;那下面的石洞,是玉女当年的居室,称作玉女室。此外,玉女祠北又有品箫台、引凤亭,是萧史吹箫引凤的地方。
吹箫引凤,乘龙而去,白日升天,后世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歌诵这段历史,“凤凰台上忆吹箫”也由此而来,表达了人们对这对神仙眷侣的怀念和祝福,直至现在仍被人津津乐道。

【格律】
⊙●○○(句)
⊙○⊙●(句)
⊙○⊙●○△(平韵)
●●○○●(句)
⊙●○△(协平韵)
⊙●⊙○⊙●(句)
○●●(豆)
⊙●○△(协平韵)
○○●(豆)
○○●●(句)
⊙●○△(协平韵)

○△(协平韵)
⊙○●●(句)
○●●○○(句)
⊙●○△(协平韵)
●⊙○○●(句)
⊙●○△(协平韵)
⊙●⊙○⊙●(句)
○⊙●(豆)
⊙●○△(协平韵)
○○●(豆)
○○●⊙(句)
⊙●○△(协平韵)

【代表作】

【宋】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者:通这。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

【赏析】:
本词抒写惜别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怀念。上片写不忍丈夫离去,着意刻画慵懒的情态,下片着重写怀念和痴情。笔触细腻生动,抒情极凄婉。上片开头五句只写一个“慵”字。香冷而不再去换新香点燃,一慵也;被也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床上,二慵地;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三慵也;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四慵也;日上帘钩,人才起床,五慵也。词人为何如此慵懒而没心情?原来是“生怕离怀别苦”。这句为全词之眼,在上片的中间位置,括上而启下。表现出夫妻离别前一词人百无聊赖的神态、复杂矛盾的心理以及茫然若失的情绪;“多少事,欲说还休”。体现出主人公心地的善良和对丈夫的爱。杨慎评此句说:“‘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杨慎批点本《草堂诗余》卷四)。可谓深得其心。因为告诉丈夫,也只能增添丈夫的烦恼而已,故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深情啊!歇拍三句为上片之警策,本来因怕分别才容颜瘦损,但作者偏不直接说出。“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那是为了什行,答案不言自明,而情味弥足矣。下片设想别后的情景。“休休”是幅度的跳跃,省略了如何分另如何饯行的过程,直接写别后的情景。“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以下三句近乎痴话。流水本是无情物,怎能“念”呢?但正因这样写,才突出词人的孤独与痴情。一是写出终日在楼前凝眸远眺,或盼信或望归。二是楼前的流水可以映出她凝眸的神情,也只有流水方可证明体验她的痴情,抒情何其深婉,入木三分。结拍三句用顶真格将词意再度深化,“一段新愁”指什么?含蓄而又明确,与上片结拍的写法属同一机抒。深际飞评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云巫雨,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草堂诗余》正集卷三)。全词心理刻画十分细腻精致,在封建女性文学中实属难能可贵。

【简析】

一般写离情,总是着重写别时如何难舍难分,此词则截取别前别后的两个横断面。别前词人神情慵怠,懒于梳妆,表达了害怕离别的心态。中间进行大幅度跳跃,过渡到别后。此时丈夫赵明诚远去,词人被重重烟雾所封锁,天天倚楼凝望楼前流水,觉得流水也对她的离别表示同情和怜悯。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字帖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fèng huáng tái shàng yì chuī xiāo]

详细释义 :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取传说中 萧史 与 弄玉 吹箫引凤的故事为名。双调,九十五字至九十七字。共有六体。前段皆十句,四平韵;后段九至十一句,四或五平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抒写离愁别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细腻的感情。上片从描摹词中女主人公的举止神态写起,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复杂心境——想道出离愁,又不忍道出;下片进一步揭示了女主人公的难言痛楚,通过刻画主人公独倚楼头,含情凝眸的神情,极有分量地抒写了伉俪情深和相思之苦。全词写得缠绵悱恻,委婉含蓄,余味无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77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