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上方蓝字关注我(欢迎投稿至邮箱)
[一]
离还是不离
淤小娴坐在客厅宽大的沙发里,抱着双腿,头低垂着,瘦小的身子一动不动。她身上那件很旧的睡衣在崭新的沙发映衬下,显得刺目。此时,她陷入了沉思。
我第一次见淤小娴,是在办公室里。她从另一个学校调来,安排代我班的数学。她来向我这个班主任要学生名单。
我叫淤小娴,淤泥的“淤”。——她自我介绍。
这个姓很少见,这么介绍自己有意思。我笑了,淤老师你好!原来你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淤”啊!
她也笑了,笑得很拘谨,但能看出她眼底的喜悦。
她真是一位很优秀的老师。课教得好,专业知识没说的;她敬业,教书对于很多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职业,但她却当作事业来做。课下,她的身边总是围着学生,有问数学题的,有谈心的,有的学生纯粹就是喜欢凑在她身边。我真的很好奇,这位娇小、貌不惊人的老师是怎样征服了这些青春叛逆的孩子
一般来说,只有班主任才能慑服这些学生。而对于其余的授课教师,学生是可以“怠慢”的。这几乎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有点像目前的政治生态——总是一把手在掌控。可是有了淤小娴,我这个“一把手”的权威就不太重要了,少了发号施令,无须事必躬亲,我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这真是一位好搭档。别的老师总是习惯于将师生之间的矛盾提交给班主任解决,而她一声不响的代做了许多班主任的工作。说实在的,没有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没有对学生的耐心,谁也不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
我觉得,她是个好班主任的人选。等这届毕业了,一定推荐她。
淤小娴其实在原来的学校,就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她的调离,还有一番周折,原校的校长不放,在教办室发火了,说挖他的骨干拆了他的台。后来做了工作,才放行。
[二]
她依然在沉思之中。
为了这个家,我放弃自己的事业基础,到这里重新打江山。以前离家近,母亲还能替我照看孩子。可到了这里,唉……,淤小娴闷闷的想着。
她和丈夫钟伟经同学介绍认识。都在一个县教书,但不在一个镇,他教的是高中,而她是初中。其实两地分居,女方带着孩子更困难,他们想过很多方法,想要调动到一起,可是教育部门调动实在是太难。后来,他们也就顺应了这种分居生活,周末才能在一起。钟伟也是班主任,早晚要站班,平时各忙各的,孩子寄放在外婆家。
一家三口三个地方,家不像个家,淤小娴不是没有想过。只是现在教师的压力太大,尤其是青年教师,没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无法立足。学生不服你,家长投诉你,班主任不聘你,学校约谈你,这层层紧箍咒念得你心里慌慌的。更何况淤小娴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她是准备在职业上好好干,人总得有点价值吧,她想。
当初选择钟伟,淤小娴权衡过利弊。学理科的女生思维要缜密一些,更何况她不是一个风花雪月的人。她对婚姻的看法很现实,两个人能够互相理解、把日子过下去就行。第一次见钟伟,他说话不多,但不是木讷。外貌很平常,既不好看也不难看,个子中等,总之就是那种芝麻掉进灰堆里——找不着。淤小娴要的就是这种,婚姻更多的讲究外在条件的搭配,自己也是芝麻,她不会像有的女孩,明明是丑小鸭却自视为白天鹅。她有自知之明,以她的外表条件,能够找一个比钟伟好看一些的男人,但男人嘛,也会在心里盘算对方的条件。
当她告诉他,自己有过一段恋情,而且是准备结婚的那种。她用的强调语气足以使他明白,她想看看钟伟的反应,他没有犹豫,说他不在乎,谁没有自己的恋爱经历。淤小娴很感动,决定和他交往下去。说实在的,男人一般很在乎那个作为妻子的女人是否处女,在他们看来,处女意味着贞洁,意味着男性的尊严。至于他们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贞洁之说。不过这个男人能够这样想,她觉得他们之间有了理解的基础。
[三]
淤小娴第一次发现蛛丝马迹,是在孩子两岁时。
儿子发烧不退,需要住院观察。她打电话告诉他请几天假和她一起去县医院。他当即就说自己很忙,抽不开身,让他妈妈来帮忙照看。淤小娴很不高兴,但也没说什么,都是教师,谁也不会真的忙到抽不了身,难道工作比儿子更重要 孩子住了四天医院,他来看望了一次,就匆匆离开了。
星期六出院,她带着儿子和婆婆一起来到他的单身宿舍。隔壁的吴老师开玩笑说,钟老师够无私的,自己的儿子病了不照顾,却去照顾生病的学生。淤小娴一愣,钟伟可没告诉自己这事,他说有个老师生病了,让他代课,所以脱不开身。什么样的学生,男生还是女生,需要他照顾 学生家长呢 钟伟有些尴尬,解释说,那个女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在学生宿舍病倒了,作为班主任,他送她去镇医院看病住院,看她可怜就照顾了几天。
这个解释很合理,但是淤小娴的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女人的直觉告诉她,钟伟没有说实话。她的心里开始不踏实,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于是,她又托人找门路调动工作,以往舍不得花的钱也不在乎了,虽然砸进了不少冤枉钱,一年后,她总算调进我们这所初中,和丈夫在同一个镇,一家人团聚,淤小娴松了一口气。
日子过得倒也平静。白天各自上班,孩子托给别人照看,淤小娴除了工作还要做大部分家务,买菜做饭洗衣,钟伟负责接送孩子、打扫家里卫生。她忙得团团转,却感到充实,觉得这是真正的家。晚上,看着身边酣睡的丈夫、熟睡中的儿子,淤小娴对忙碌而单调的明天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四]
前年是淤小娴最有成就感的一年。她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还有更重要的,用两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每月还贷三千,这个压力有点大,钟伟有些犹豫,是她拍板买下,不久房子就涨价。淤小娴为自己的果断出击颇为自得,对钟伟说,看!幸亏我眼光远,一下子省了二十万,就我们这点工资,能跟上房价飞涨 你呀,庆幸找了一个聪明能干的老婆吧!
钟伟在淤小娴面前话不多,但在课堂上他的侃侃而谈和亲和力很受学生欢迎。他心里对淤小娴的自得是轻视的,但表面上总得奉承几句。说实在的,对这个家她出的力比他大,说几句好听的话让她高兴,她才有动力,才不会絮叨,就像鼓励学生一样,更何况他鼓励的这个女人确实很能干,自己乐得自在。钟伟心里的算盘打得很精刮。
钟伟轻视淤小娴,还有一个深层的原因,就是她不是处女。她的坦诚并没有得到他真正的谅解,他过不了心里的那个坎。当初,他连续被三个女子看不上眼之后,见到了淤小娴,对方的相貌、文凭和工作这些外在条件加在一起,使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就在他并不抱希望时,事情有了转机,原来她已不是白璧无瑕。他忽然一阵窃喜,觉得这个缺憾恰好弥补了自身条件分量的不足,于是毫不犹豫的表示了男人的大度。
有时候,他在心里不自觉的将淤小娴与李敏对比。李敏就是那个他当初照顾过的生病的学生。淤小娴是独立的、现实的,而漂亮的李敏依赖他、崇拜他、爱慕他,就男人的本性而言,征服欲是从父系社会开始就积淀在血液里——不断征服新的目标、更优秀的目标,有时候更优秀仅仅就是更年轻、更漂亮甚至是更能愉悦男人脆弱的心灵。
换句话说,男人一旦有了新的目标,他会有无数个理由说服自己。至于外部因素的制约,是其次要考虑的,男人其实很现实,他很理智的判断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和处境,然后作出最有利自己的决定。而在这方面,女人就幼稚得多,没有投入感情时,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男人的条件很苛刻,一旦进入情境,没有几个还能保持理智。所以,有的女人在婚前力求许多物质保障,可能是为了减少后期的风险,至少那些浪费不起金钱的男人是顾忌的。
在钟伟看来,李敏更有投资价值。唯一的一点,她还是学生。所以,他只是关心照顾她,心安理得的享受她的爱慕,两个人心照不宣。他想,等她毕业,形势对比明朗之后再作决定。
[五]
淤小娴现在最后悔的是,不该生二胎。
钟伟是单丁,有个姐姐。婆婆一直希望能有两个孙子,最好是男女双全。二胎政策一下来,婆婆就上门做工作,淤小娴心动了,她也觉得一个孩子太孤单,想要一个女孩。可钟伟不同意,他说孩子太贵养不起,也没有时间精力再养一个。她的心动被他理性的一番驳斥压下去,也就打消这个念头。可意外却出现了。
淤小娴意外怀孕。他们一直很小心的采取避孕措施,所以她没有在意月经的推迟,以为是偶然的月经不规律,等到她意识到不对劲,医生告诉她药物流产不行了,只有人流。婆婆得知后,坚决要求生下来,钟伟坚持不要,母子俩吵得很厉害。这个时候淤小娴心里想,这也许是老天送给她的意外惊喜吧!于是和婆婆结成统一战线,不理会丈夫的气闷,怀胎十月利落地产下第二个儿子。
谁想到,这个意外没有惊喜,却间接地引出另一个意外。在她照顾二宝这一年里,钟伟总说忙难得顾家,她疑惑,几年前那种不踏实的感觉又开始袭来。有一天他的手机落家里了,她试了好几次解锁,后来用婆婆的生日解开了手机密码,带着探究的心理看他的微信聊天记录。
淤小娴其次后悔的就是,不该贸然揭开真相,至少冷静下来思考好对策。可当时的她,头脑一片混乱,欺骗、屈辱、愤怒,各种情绪将她包裹得透不过气,只想用一把尖刀刺破这一切。
她没料到钟伟很镇静,没有那种慌乱和羞愧,似乎他一直在等待这个时机的到来。他冷静地叙说了他和李敏的“爱情”。有一刹那,淤小娴恍惚觉得他在叙说别人的故事,她的心被他一刀一刀捅了许多个窟窿,屈辱和愤怒一点点的从那些窟窿里像血一样流掉,她的感觉和思想一起麻木了。
她终于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处境。钟伟早做好离婚的准备,一副你爱咋咋办的神气。今天这个摊牌的场面,他在脑海里已经预演过很多次,和李敏的交往可以公开了,她不再是学生,他崭新的生活就要开始。这年头离婚不算什么,大儿子已经七岁,交给自己的父母抚养,小的给淤小娴,这样公平合理,也省了为抚养费纠缠……
一旦撕去了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婚姻就变成了一张死气沉沉的纸片,而离婚理所当然成为一场博弈。淤小娴恢复了理科人的思维,她的第一个念头是离婚。接着,她排列出离婚方案:1、两个孩子和财产都要,钟伟净身出户。2、各要一个孩子,财产平分。3、放弃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财产平分。说实在的,除了新买的房子,他们真没有多少财产,房子还要还贷。第一个方案貌似解恨,其实对她最不利;而第三个方案能让她解恨,也对她最有利。可是二宝还小,大宝也离不开自己,她左思右想,头疼得快炸开,也没有一个两全的方法。
她开始动摇了。离还是不离 她又一次权衡利弊。
[六]
淤小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很多年了,那些灰暗的记忆似乎消失,却不想它一直潜藏在心底,现在一齐浮现在眼前。怒气冲冲的父亲摔着家里的东西,怯弱的母亲在角落里哭哭啼啼,她是在“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一开始战战兢兢,后来就麻木习惯了。那时,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老是吵架,长大后她才知道。父亲想要离婚,而母亲宁死也不愿意离。
被母亲拖了十几年的父亲,终于还是和母亲凑合着走到了老年,给了她和姐姐一个完整的家。她一直瞧不起母亲,觉得她太懦弱,牺牲自己的尊严来委曲求全,她觉得没骨气。现在,她忽然理解了母亲。当年母亲面对着她和姐姐,就像她现在面对着大宝二宝,无法割舍的痛啊!
有时候,孩子不是婚姻的粘合剂,而是离婚承受不了的痛,尤其对于女人。
她又想起自己的初恋。他们俩是高中同学,在大学里恋爱,她汲取母亲的教训,找一个知根知底的听话的男友。她以为,结婚是他们理所当然的归宿,他没有理由不和她结婚。可这个男人,却在他们谈婚论嫁的时候,考研溜之大吉。淤小娴很有自尊,她没有求他,甚至没有问一下原因。她情绪低落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得出自己的结论:爱情是易碎品,打碎了再拾没有价值了;但是她必须有婚姻,条件的搭配也罢,世俗的需要也罢,大多数女子走的路她也不可能例外。
可婚姻究竟是什么 一面昭示自己主权的旗帜 她应该捍卫自己的主权吗
既然钟伟决定撤下这面旗帜,她还有什么理由捍卫呢 她忽然憎恨起自己,恨自己的被动、毫无反击能力。是的,我要反击!凭什么,他的背叛让我来买单 收拾这个烂摊子应该是他的事。她已经打定主意。
接下来,她提出离婚条件:两个孩子由钟伟抚养,房子归她所有。钟伟当然不会同意,一个一无所有的男人还拖着两个孩子,李敏肯定不会答应,即便她答应,他也承受不住这样的生活重担。钟伟软硬兼施,想要淤小娴接受第二种方案,可她丝毫不退步。钟伟以退为进,说不离婚了。他心里盘算,淤小娴这样自尊心强的女人,不可能委曲求全,只要她执意离,最终会接受他的方案。
到这个时候,他们不再争吵,只有冷漠;看不见针锋相对,却在进行一场心理拉锯战。淤小娴好像大彻大悟,已经不再纠结离还是不离了。她想,若答应她的条件,离婚后的钟伟将面对焦头烂额的生活,达到她解恨的目的;若他不离,孩子至少有个完整的家,那个觊觎她位置的女人也没了指望,拖上几年,等孩子大一些,那女人肯定不愿意等……
她这样想着,有一种报复的快感。至于尊严,她说服自己这是必要的牺牲。对于婚姻,她已经丧失信心,再结婚也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既然如此,那就在这个火坑里多呆一段时间,修炼还是焚毁,谁知道结局
半年之后,这场拉锯战接近尾声。这个家庭像无数个中国家庭一样,维持着它的完整和表面的平静。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的水花又消失在水里,掩盖了所有的痕迹。
淤小娴辞去了班主任工作。我在办公室里几乎见不到她,上完课她就消失了踪影,以前那个微笑的热衷于教学的淤小娴消失了,一个包裹得像粽子一样的淤小娴幽灵一般,偶尔的从我的眼前掠过,在她的眼里除了冷漠,看不出任何表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5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七夕,不知今夕是何年?
下一篇: 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