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的某天清晨,突然手机响起,一位移居海外多年的老同学提出此次回国想看看金山的老公园,因为在这里留下了他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每逢佳节倍思亲,怀旧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亭林镇古松园,拜访一下具有江南第一松之称的罗汉松。这株已有600多年寿龄的古松半截枯桩,一树青叶,姿态不凡,是一株巍然大树,粗大的根部展露在外,且只有半截,看上去已枯干,可抬头向上看,爆出的青枝上竟然缀满浓浓的绿叶,秀丽又葱郁。老同学赞不绝口,拍照留作纪念。这棵罗汉松198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古松园是当年市园林局因此树拨专款而特建的。
老同学外婆家住张堰,过去是全国闻名的卫生城镇,镇上张堰公园据说是元代一隐士花园私宅演变而来,公园虽然小,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古色古香,具有江南水乡园林清纯之特色。其园林元代建筑的痕迹隐约可见,难怪我陪市园林专家来公园检查时都十分惊叹,为此市级报刊也有报道。公园内有两棵百年古银杏,一雌一雄,树枝雄伟。在绿荫丛中的园内一角,还生活着一个猴家族,给公园增添了盎然的生趣。
金山公园座落在原金山县城中心区域内,是仿古式园林,园内古桥、池塘、风景别致;长廊曲折、水榭成双遥对,假山峥嵘,人工瀑布,耐人寻味,园内种的最多的是枫树。无名烈士墓安息着当年为解放金山而献身的烈士英魂。难怪老同学很诧异,连声称道:“变化很大,和小时候记忆天差地别”。
荟萃园1992年建造,当年是石化总厂拨款投资,企业办公园当年也算是一个特色。进入公园,是一座庭园,院中照壁、石碑和点石,并有已故名人陈丛周教授“荟萃园”题字。
大庭内,湖石假山,海天一柱,荷花池,人工岛,“三友亭”,“海天楼”,“一得廊”等等,在如此之小的区域内,设点景观众多,可见当年设计之妙笔,施工之巧夺,难度之高在当年同行中也有所传闻。荟萃园建成之后历年来都是把它作为金山区对外宣传接待的服务窗口之一。
滨海公园作为金山区最有具有现代气息的一个综合性公园,占地近百亩。游人从正大门进去,充满现代生态的元素,格外显眼,勃勃生机,心情随之飞扬。园内以植物造型为主,公园原有的大树配置适宜开花的色叶植物,营造了一个能和谐共生互利的人工生态环境。草坪两旁大银杏,烘托出公园大气、奔放的感受。沿着公园河流南侧从西向东,紧靠金山沙滩,互辉互煌,从高处眺望,公园除了绿还是绿,有几幢别致风格的红瓦建筑点缀其中,错觉里仿佛身处田野风光之中。在和老同学交流中认为滨海公园确实是精彩、细致,有一种天高云淡,人在画中的感受。公园西南角的小型动物园是全市区级公园仅保留二个动物园之一,每逢节假日,三口之家特别多,儿童对各类小动物特别的喜爱。
逛完公园,你会觉得这座上海最早被评为市级星级公园有股安逸、宁静、洋为中用、心旷神怡的愉快之感。
上海大小公园已有一百多个,但我还是留恋金山自己的公园,因为这里留下了我的足迹,留下了我的情感!
作者介绍:
谢钧言,华师大二附中1967届初二(4)班校友,先后在崇明长江农场,央企三航一处,上海石化厂工作。建区后调入金山区园林管理署曾担任副署长等职务。1990年加入民革,担任过民革金山区常务副主委、区政协委员和区政协常委等公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13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唯见长江天际流(花无届第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