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菩萨心肠,金刚手段

健康管理师 2023-07-22 07:18:46

◆◆◆

语音阅读 | 小溪

一位中年居士来找“了空”大师聊天。

他说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佛之人,一家人皆以慈悲为怀,为什么自己创业做点小生意总是缕遭不顺呢

了空大师问他哪些方面感到不顺。

他说:“也不知为什么,员工们频频家中有事,订单总会出现拖延,从而导致客户尽失,生意越来越差。”

大师说:“你能说说如何管理的吗 ”

居士讲:“佛祖曾告诉我们,要‘以善为本,行菩萨道’,而现如今很多老板对待员工非常严厉苟刻,我觉得那样不好,我在管理上会用‘爱’去感化员工,用‘恕’去包容错误,我和他们交朋友,尽量的做到平易近人,这种尽乎‘大道’的管理应该不会有错吧 ”

大师说:“佛祖还讲过‘任何行为的过度,都将转化为暴力’,这句话你可知道 ”

居士摇了摇头。

大师问他:“佛教传到今天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你可知道靠的是什么 ”

居士答:“应该是善行吧!”

大师摇摇头:“并非善行,而是戒律。”

他看了看居士迷茫的表情接着说道:“在佛祖涅槃之时,他留给众比丘的第一遗训乃“以戒为师”。

所谓‘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佛教如无戒律作为教化的纲领,最终不仅会成为一盘散沙,还将混乱不堪,别说两千多年,就是一百年都可能难以撑到啊。很多人只看到了佛祖身边的菩萨,却没有看到佛祖身边的金刚护法。在每个寺庙中,也都会有一个持法戒师监督着众比丘的一言一行,如果你在戒律之内,怎么样都可以,一旦出了戒,惩罚是肯定少不了的。大家都以为寺庙很宽荣,其实那只是对众生的宽容,大家都以为戒律很苛刻,其实那是一件传世的法宝啊!”

居士问:“那我该如何是好呢 ”

大师说:“你想解决掉眼前公司的混乱,就应该先制定规章制度、奖惩办法,让公司员工知道哪些有所为哪些有所不为,做错了惩罚、做好了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步入正轨。”

......

感悟:

孔子会晤老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觉得“仁义道德”为治世之道。

老子说:“相比‘仁义道德’,君王们更看重的是刀剑和监狱啊!”

孔子不信,他用十四年时间周游列国,想说服君王,结果没有被一个国家重用。

善行的确需要推崇,但必须先要有制度,后再有道德,如果只谈道德,没有法制,岂不乱套

所以,无论是一个公司还是一个家庭,都不可能只是一味的宽容,总要有底线,有规距。

规距之内,可谈道德。

做人,不但要有菩萨心肠,还要懂金刚手段啊!

三省吾身:

1、在做人做事方面,我拥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吗

2、我的金刚手段如何呢

3、慈不养兵,情不立事,且行且理智。

菩萨心肠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菩萨心肠的是什么意思菩萨心肠就是大慈大悲,与众生一切安乐,叫做慈,拔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

问题二:菩萨心肠的是什么意思释 义 菩萨:佛经上说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比喻心地善良。后常用以比喻善良的人。

问题三:菩萨心肠软的什么意思菩萨心肠软:菩萨即是佛,佛家有云,慈悲为怀,普济四方。一切都是导人向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芸芸纵生。这样来说心肠肯定是软的,要不何来济世度人。一切都是做个好人为前提。
菩萨:佛经上说菩萨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比喻心地善良。后常用以比喻善良的人。
菩萨是“菩提萨”之略称。菩提萨,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众哗、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梵maha^ -sattva ,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摩诃萨、摩诃菩提质帝萨等,以与二乘区别。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这个语词的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baike.baidu/view/8745

问题四:做大事要有屠夫手段,菩萨心肠是什么意思?做大事要有屠夫手段,菩萨心肠意思是:做人要有仁爱之心,做事要果断了利索。“菩萨心肠”意指理论,思想,理想,目标等,屠夫手段”意指在社会,人生面对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态度与办法。
它首先区分了目标与手段,理想与实际,精神与客观世界,而且分得很清楚,现代哲学用很多道理来说明一个问题,其实真正的哲学是用一句话来解决很多的疑惑,许多年轻人刚出来社会,总想像社会不像那么杯,但“善良,纯真,正直”,一出来就被社会批为书生气,傻气。关健要看读的是什么书,有无独立思考之精神,这跟知识关系不大,但这恰恰是当代教育的最大败笔,也是御用哲学思想的失败所在,“知识无用论”这话是错误的,知识不可能没用。
许多诚实人“菩萨心肠”是有的,但是于屠夫手段却不够,这是因为特殊国情,更有许多人呢,看到这句话,大喜过望,以前圣儒也曾是施于“屠夫手段”,全然不顾什么菩萨心肠不心肠的,中国所谓圣人过于美好的宏图与社夫过于潜规则形成了巨大反差。菩萨心肠,屠夫手段”无疑是个人经过了千万次的苦历所凝练出来的精髓,是个人生存哲学的一种思悟与慰藉。

问题五:雷霆手段,菩萨心肠。是什么意思啊 ?原文是“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是霹雳手段,不是雷霆手段。。。 佛教认为,只要满怀慈悲不起恨,威即是德,大威即是大德,制恶伏恶即是导善行善,霹雳手段即是菩萨心肠的表现。菩萨或为了调伏顽劣的众生,或为了遏止恶人的恶行,有时应机示现金刚怒目之相。藏传佛教中,大威德布畏金刚是文殊菩萨的愤怒化身,大威有伏恶之势,大德谓护善之功,故名大威德布畏金刚。可见佛法并非绝对禁杀。经载: 波斯慝王有一天禀告释尊:佛陀啊!我国中有大盗贼,我领兵讨伐, 把贼人杀死了, 犯了杀业。释尊回答:善哉善哉,你并没有做错。
有一个佛教故事讲:一个菩萨发现一个商队中混进了一个强盗,这个强盗准备寻机把商人们杀害后抢走财物。菩萨寻思:我杀了强盗,就犯了杀戒,就要堕入地狱,而不杀强盗,就会导到更多的生命被杀害。最终这位菩萨以我下地狱也要拯救众生的精神,把这个强盗杀死了。
杀恶不仅为了保护良善,同时也是对作恶者的怜愍。严守杀戒,是小慈悲,敢开杀戒,才是大慈悲。必要时勇于杀人者,不是凶恶到极点,就是慈悲到极点。

问题六:菩萨心肠金刚手段什么意思/菩萨心肠金刚手段什么意思但是对待有些人,内心是爱他,但他好话没用时,就必需要凶他,要发威,不然他不听你的
其他如带团队,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问题七:什么是菩萨心肠?就是好心肠,软心肠,慈悲心肠。

问题八:菩萨心肠金刚手段 此所谓中庸乎什么意思用冷酷的方式达成慈悲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吗?

问题九:英雄儿女,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是什么意思不是这样说的,是: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个主要是形容我们的国粹中医的一些高人的境界的说法,也可以形容我们修学佛法的佛教徒的思想观念。

菩萨心肠 金刚手段 此所谓中庸乎什么意思

中庸,是古人提倡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态度,实际上虽然有点很多,但实际上缺点也一点不少,这种态度甚至已经阻碍了汉民族的发展,什么叫中庸,说白了就是和稀泥。
而菩萨心肠雷霆手段和中庸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段话掰扯开能说一大堆有的没的,但简单的打个比方就一听就明白,比如父母都心疼孩子,但小孩子有时候傲娇,越慈眉善目的跟他讲道理就越哭闹,这个时候,啪一个嘴巴过去,转身就走,小孩子反而不哭了......敢问楼主,这和中庸有关么?
不知道楼主从哪看到的有人把这两句捏在一起的,当然捏在一起也问题不大,因为后面还加了个乎,因为后面加乎的句子往往是疑问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56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