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路遥马急的人间,真的有人把爱意藏了好多年……她叫池鱼,他叫顾渊。
池鱼思顾渊。
爱情从来都不知道因何而起,只是自从见到顾渊的那一刻,池鱼就没想过,自己还会爱上别人。
他们从豆蔻年华相识,彼时都是情窦初开的年纪,池鱼确定自己的喜欢,却不确定,自己的喜欢是否也同样喜欢着自己。
顾渊学习成绩很好,身边不乏追求者,他相貌出众,家境优渥,几乎所有和“优秀”有关的字眼,都可以和他联系到一起。
而池鱼呢 她相貌普通,学习成绩一般,家境一般。恐怕所有和“优秀”有关的字眼,都和她扯不上什么关系。
她知道两个人相差悬殊,所以一直小心翼翼把这份喜欢揣在心里,从未向任何人提及。
她和他很有缘分,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在一个班级,她以为是老天眷顾她,也以为,她和顾渊,命中注定会在一起。
可是就在高三那一年,顾渊突然离开了学校,从此后,再没了他的消息。
高考结束后,池鱼也曾想找过顾渊,可是从初中到高中,她和他说过的话,加起来不到十句,又以什么身份去打听他的消息呢
她以为还会遇见他,毕竟,一直以来他们都这么有缘分。
可是很多年过去了,她始终都没有再见过他。
他仿佛成了她的执念,一直萦绕在她的心灵深处,成了她一直都无法摆脱的梦魇。
她有许多次,梦见自己重回有他的那个校园,梦见自己放下矜持,要到了他的联系方式……
可是醒来之后,只剩一片虚无。
池鱼开始在网上写故事,她写的故事都是关于顾渊,她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他,可是,他就像人间蒸发了般,再没出现过。
后来突然有一天,有一个自称是顾渊的人加了池鱼的联系方式,池鱼以为自己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以为她终于找到了他。
可是,并不是。
他也叫顾渊,可是池鱼想找的顾渊是她的故渊,池鱼思故渊。
池鱼终究还是没能找到顾渊,她会经常梦到他,梦里的她总能够如愿以偿的和顾渊在一起,只是梦里的场景越是甜蜜,醒来之后的空虚就会愈加具体,这个梦魇伴随着她的执念,一直折磨着她,让她追悔当初,为什么那么没有勇气。
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有时候,不妨大胆一些。
都说这个世界很小,小到一转身,会发现你也在这里;可是有时候,这个世界也会很大,大到明明曾经那么有缘分的两个人,可以彻底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从此后,相会无期!
关于作者:香草茗阁,散文诗家的人。
图片来源: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意思是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出自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本性生来只喜爱这山水田园。误入歧途我落进了官场罗网,离别故园竟然过了一十三年。笼里鸟儿怀恋当初自由飞翔的山林,池中鱼儿思念原来任意游动的深潭。
我在这平旷的原野上开荒种地,清贫自守我返回了可爱的家园。乡间宽敞,住宅旁有十多亩地;草屋简陋,数起来也有八九间。房屋后边榆树柳树茂盛已成荫,厅堂前面桃树李树花儿分外鲜。
远处村庄暮色中隐隐约约,村落长空漂浮着缕缕炊烟。深巷里不时传来汪汪狗叫声,雄鸡啼鸣在高高的桑树顶端。门前宁静没有那庸俗杂事干扰,简陋的屋子里我心情幽静安闲。长期在官场就像关入笼子一样,今天又返回了这可爱的大自然。
扩展资料
这首诗开头六句用较概括的语言表达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诗人把腐败龌龊的官场比作“尘网”,“误”字包含了无比的辛酸和沧桑。他辞官归隐之后,就像一只冲出樊笼的飞鸟,一尾回到深渊的池鱼,心情无比轻松愉快。
其中的三、四句与一、二句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出深深自悔之意。“恋”“思”二字可见出作者多么希望展翅蓝天、复归清池的意愿,可说是情之殷殷。
中间十句写回归田园。诗人质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由远而近、动中有静、安谧美好的田园画面,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农村生活的种种情趣。
这里到处充满生机,悦人耳目,沁人心脾。诗人把归田说成是“守拙”,看似淡泊、自谦,实则是一种傲岸和倔强。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诗人对官场的决绝之辞。而田园村居之景,使诗人欣欣然、悠悠然,乐在其中之意洋溢其中,可说是情真意真,真朴感人。
最后四句,诗人又回到眼前。“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写出环境清幽、心境闲适,无官一身轻、没有人事滋扰的悠闲,以前“久在樊笼里”的郁闷早就一扫而光,现在“复得返自然”,真正找到了自已“性本爱丘山”的理想生活。
这说居堂之乐的四句,用“樊笼”回应前之“羁鸟”,收束诗的前六句;“返自然”照应篇首“爱丘山”,挽结后半篇。最后两句再次点明了题目。
一个“久”字衬出“复得”之不易。诗人庆幸自己,犹如破笼而出的鸟儿,飞回熟悉而又亲切的山冈、田野、村落、炊烟之中,可以静静体会这盼望已久的新生活。
这首诗写得事真、景真、情真、理真。诗人把自己的恬淡个性融化在八九间茅屋、静静原野中,极广泛地将日常生活诗歌化。
用语极为质朴、清新、自然,好像从胸间汩汩流出,平淡到几乎不是诗,涵咏其间,却又使人觉得诗味醇厚,情韵不尽,蕴含着诗人鲜明深刻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舍,特别耐人咀嚼回味。
这首诗成功运用了白描手法。比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却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清淡朴素、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
这首诗的比喻形象生动。诗中以“尘网”“樊笼”来比喻官场,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的鄙弃、厌恶以“羁鸟”“池鱼”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的急切心情。
以“旧林”“故渊”喻乡土自然、农村田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有种源自本性的热爱。尤其是他彻底与官场决裂后,这种感情更加浓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63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四季予你
下一篇: 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