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王羲之的书法究竟好在哪里,看懂这一点,才能读懂王羲之

大道家园 2023-07-14 19:48:34

文/彧白 三余书社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今天接着聊王羲之,接着聊《圣教序》。

对于很多外行人而言,写字就应该写的端端正正,写的好看,写的漂亮才是好字,不要去追求什么险绝和变化。假如你仍旧持这种观点,请移步别处,我说的都是错的。

《圣教序》中涵盖的内容太丰富了,真的是值得花费几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去研习,这丝毫不为过。我们只能从其中的某一点来分析,一篇文章是绝对不够的,我打算以后开专栏慢慢讲,毕竟也要吃饭,所以对圣教序感兴趣的朋友注意了,这一篇是为数不多的免费解读《圣教序》的文章。

今天聊《圣教序》中一种结构变化方法,这种变化叫做比例变化。

我们谈变化一般是对照于规范字而言的,规范字怎么写,大家心里面都有一个印象,书法的变化,就是基于这种常规的书写而制造的一种矛盾,然后通过巧妙的思考将这种矛盾化解与无形,这就是书法中的哲学关系。

我们看这个“千”字,左边是欧阳询的写的,在这个字的结构当中展现的比较平正,其变化是在用笔的变化,这个我们在《九成宫醴泉铭百字精讲》的专栏中讲到过,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开我们号的专栏看一看。右边是王羲之的“千”字,这个“千”字左边比较长,笔画较少,右边笔画比较多,根据杠杆原理,只有利用右边的重势才能使结构平衡。

王羲之就是利用字中的比例关系来制造的这种变化。再看下面这两个字。

楷书中的“而”字在结构中的变化不多,欧阳询这个字主要是靠笔法取胜,这个我们在《九成宫百字精讲》专栏中也有过详细的解读。对这个专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这里:

我们再来看右边的“而”字,王羲之处理这个字同样是改变了字的比例,左边的笔画少,右边的笔画多,然后整个字采用左低右高的态势,再一次将结构拉平,这就是造险的基本法则之一。

再来看这个“月”字,右边为欧阳询所写,当然欧阳询处理这个“月”字有很多种手法,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可以看专栏。左边是王羲之所写,同样是改变了左右的比例,形成了左轻右重的结构。

这种比例变化所构成的险势, 王羲之在处理的时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是一种相对的稳定,先造势然后平势。

这种笔力变化在左右结构的字中更多,我们看下面的例字:

我们看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两边相距比较远,但是通过笔势的牵代将左右连接在了一起,构成了这种险势。

再看两个更加夸张的字:

这两个字的左右部分相聚更远,但是虽然相聚很远,但是你感觉不到他的散,这全靠笔法的呼应,这种笔法的呼应在行书中是很常见的,在楷书的也有很多,我们在专栏中有过详细讲解。

这种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开而不散,靠彼此间的呼应构势。

今天主要是讲《圣教序》中的一种结构变化方法叫做笔力变化。关于《圣教序》,我们下文接着聊!

文/安伟波,号彧白,三余书社签约书法家

想学欧楷的朋友,请点击下面“了解更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08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