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论语·子之武城》原文鉴赏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②,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③:‘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①子:指孔子。武城:鲁国的城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 ②莞尔:微微一笑的样子。 ③偃:子游之名。
【今译】 孔子来到子游作县长的武城,远远就听到了城中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一笑说:“杀一只鸡哪里用得着宰牛刀?”子游回答说:“以前我曾听老师说过这样的话,叫做‘君子学习得道,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得道,也就容易听使唤。”孔子听罢对旁边的学生们说:“弟子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同他开个玩笑罢了。”
【集评】 清·俞廷镳《四书评本》:“且笑且言,藏得‘戏,字在。‘牛刀’似誉,‘割鸡’似嘲,夹入‘焉用’,似警似惜,似伤感,似倾倒。一时喜动颜色之情,溢于言表。”
清·牛运震《论语随笔》:“前言戏之耳,只带我一句,意旨在不即不离之间。不重解门人之惑,正是夫子喜气洋溢,抑扬歆动,想见莞尔神态宛然未断。”
【总案】 这篇短文选自《论语·阳货》,它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展示了孔子的思想,也成功地表达出了孔子性格的一个方面。
孔子一贯主张礼乐治国。作为一个思想家,他不仅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引导社会个体积少成多,从无到有,最终抵达仁境;而且也同时肯定制礼作乐、礼乐教化,比“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在治理国家方面会收到更加明显的效果。作为一个师长,他不仅诲人不倦,不失长者之风,而且还不时表现出自己的潇洒风度,本文所记述的就是这样的例子。作为武城宰,子游“弦歌”治之无疑是正确的,孔子却故意同他开“割鸡焉用牛刀”的玩笑。当子游据理力争,以孔子往日对学生的教诲反驳今日之玩笑时,孔子坦率地肯定了子游的说法和怍法,由此可见孔子性格之一斑。“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是情理咸富的生花之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444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