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祖咏《望蓟门》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28 02:27:24

祖咏

祖咏(699~746),字和生,洛阳人。祖咏善于写诗,诗作多描绘山水风光和归隐生活。他艰难地踏上仕途,却遭贬官,于是归隐汝水。朋友王维曾给他寄诗说:“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从中可以看出祖咏一生的漂泊和不得志。

望蓟门

【原文】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 ①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

①三边:在古代,幽州、并州、凉州被称为三边。诗人在诗里指当时的东北、北方、西北的边防地区。

【译文】

一到燕台远望塞外触目惊心,汉兵营里号角喧天战鼓隆隆。万里荒原积雪皑皑寒光闪闪,三边曙色军旗高悬猎猎飘动。沙场烽火遮蔽了胡地的日月,渤海和燕山簇拥着重镇蓟城。年轻时虽未像班超投笔从戎,论功名愿学终军向君王请缨。

【鉴赏】

该诗是一首借古感今的优秀之作,当时的祖咏是一个在范阳的游宦。现在位于北京西南的幽州在唐代是东北边境的重地,主要防范契丹。唐玄宗开元二年,朝廷就曾任命并州长史薛讷为黄门三品,统兵抵御契丹;开元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又杀了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该诗约作于此二十年间。

第一、二句使用了一个典故——燕台。它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用来招揽贤才,在诗里指代燕地的平卢、范阳一带。面对久负盛名的边塞重镇,诗人刚到此地便被其天地的辽阔、山川的险要所震撼,生发出无限豪情。但他真正“惊”的,是阵阵笳响鼓动所昭显的军队的威武气势。

第三、四句中,诗人将目光放远、放高,挖掘心“惊”的原因。极目远眺,连绵万里的积雪反射寒光,感觉仿佛一切都变得模糊了。朦胧中,诗人只看见那旗帜高悬半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军营的气势。

第五、六句着力描画了一种雄阔的意象——远处的烽火连着月光,天边的云团拥着边城。在边境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军人的豪迈之情也随之而生。

最后两句卒彰显志,表达出诗人投笔从戎的意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554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