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楚霸王自刎

民俗 2023-09-17 19:22:25

最佳答案:

身败名裂

楚霸王自刎相关歇后语

楚霸王打天下歇后语的答案

楚霸王是项羽,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那么楚霸王打天下歇后语的答案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楚霸王打天下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楚霸王打天下歇后语的答案 楚霸王打天下 ? 有勇无谋

楚霸王打天下歇后语的答案拓展摘抄 霸王被围 ? 四面楚歌

霸王困垓下 ? 四面楚歌

白墙黑字 ? 清楚

白墙写黑字 ? 清清楚楚

白纸写黑字 ? 黑白分明;明摆着;清清楚楚;一清二楚;更改不掉;改不了;变不了;没办法;赖不掉;黑自分明;明摆;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逼楚霸王寻死 ? 心理战术

楚霸王被困 ? 四面楚歌

楚霸王被困垓下 ? 四面楚歌

楚霸王逼死乌江 ? 没脸回江东;无面见江东

楚霸王打天下 ? 有勇无谋

楚霸王的鸿门宴 ? 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楚霸王困垓下 ? 四面楚歌

楚霸王请客 ? 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凶多吉少

楚国的养由基 ? 百步穿杨

楚国君拿晏子开心 ? 辱人反倒己被辱

楚国君拿着晏子开心 ? 辱人反倒己被辱

楚国亡猿 ? 祸延林木

楚河汉界 ? 一清二楚;清清楚楚

楚厉王打鼓 ? 愚弄老百姓

楚人夸矛又夸盾 ? 自相矛盾

楚霸王打天下歇后语的答案拓展精选 出水的英蓉 ? 楚楚动人

楚霸王举鼎 ? 好大的力气

楚霸王种蒜 ? 栽到家了

楚霸王自刎 ? 身败名裂

楚霸王自刎乌江 ? 没脸回江东

楚汉相争 ? 势不两立

楚庄王猜谜语 ? 一鸣惊人(比喻平常不露声色,突然作出惊人的事情。)

楚庄王理政 ? 一鸣惊人

当面肃葱 ? 一层一层地摆摆(比喻一件事一件事他说清楚)

肚皮里吃了萤火虫 ? 全明了(比喻心里清楚。)

粉白墙上贴告示 ?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隔河走路 ? 清清楚楚

聋子打翻了哑巴的油瓶 ? 说不清;听不明;说不清楚

牛犊子叫街 ? 懵(meng懵懂;不清楚)门了

桥是桥,路是路 ?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泉水里看石头 ?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乌江岸上困霸王 ? 四面楚歌

显微镜下看细菌 ? 一目了然;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竹篓里数大鱼 ?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自己口袋里的东西 ?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楚霸王打天下歇后语的答案拓展推荐 楚王打霸王 ? 自知疼痛

楚王拿晏子开心 ? 辱人反被辱

洞里观火 ?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对着镜子看自己 ? 一清二楚

隔着玻璃看王八 ?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韩信伐楚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俩寡妇掉泪 ? 不说都清楚

两个哑巴告状 ? 啥也说不清楚;对憋

聋子打翻了哑巴的油 ? 说不清楚

聋子打泼了哑巴的油 ? 说不清楚

聋子打洒了哑巴的油 ? 说不清楚

聋子打哑巴 ? 说不清楚

聋子打哑子 ? 说不清楚

娘俩守寡 ? 各有各的苦楚

盘子里养鱼 ? 一清二楚

清水河里捞鱼儿 ? 看的一清二楚

清水坑里看石头 ? 一清二楚

清水盆里看鱼 ? 一清二楚

清水塘里捉鱼 ? 看得一清二楚

泉水坑里看石头 ? 一清二楚

石板上刻字 ? 记得清楚

食猪红 ? 吞血块;甚感苦楚

手上的皱纹 ? 清清楚楚;一清二楚

手心上的皱纹 ? 清清楚楚

水笃糍粑 ? 醒粄;清楚

史记的歇后语?

著名的有:
轩辕天子 出自《史记·五帝本纪》
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负荆请罪”这则成语的荆是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战国时代,赵惠文王因蔺相如办外交有功,拜蔺相如为上卿,官位在廉颇大将之上。廉颇因此心中不快,觉得自己功劳卓著,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侮辱蔺相如。相如知道后,不愿意和廉颇争位次先后,便处处留意,避让廉颇,上朝时假称有病,以便回避。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望见廉颇的车子迎面而来,急忙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里避开。相如手下的人便以为相如害怕廉颇,非常气愤。蔺相如对他们解释说;“秦国这样强大,我都不怕,廉将军又有什么可怕呢?所以我想,强横的秦国今天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轻易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如果我和廉将军两人不能和睦相处,互相攻击,像老虎一样相斗,结果必定有一虎受伤,秦国就会趁机侵略赵国。我所以对廉将军避让,是因为我把国家的安危放在前头,不计较私人的怨恨。”

蔺相如这番话,使他手下的人极为感动。相如手下的人也学习蔺相如的样子,对廉颇手下的人处处谦让。此事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为相如如此宽大的胸怀深深感动,更觉得自已十分惭愧。于是脱掉上衣,在背上绑了一根荆杖,请人领到相如家请罪,并沉痛地说; “我是个粗陋浅薄之人,真想不到将军对我如此宽容。”

蔺相如见廉颇态度真诚,便亲自解下他背上的荆杖,请他坐下,两人坦诚畅叙,从此誓同生死,成为至交。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卧薪尝胆”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但是,卧薪尝胆的典故始于何时?据有关吴越史料的书籍,战国时期的《左传》中“定公”和“哀公”篇中,有越王勾践和昊王夫差的详细记载,而没有勾践卧薪尝胆之记录。另一战国时的著作《国语》中,也无勾践卧薪尝胆之说。至东汉期间,《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著作中,只有在“勾践归国外传”中,有勾践“悬胆于户,出人尝之,不绝于口”之句,而无“卧薪”之说。 “卧薪尝胆”作为成语,最早见于北宋大文豪苏轼所著的《拟孙权答曹操书》游戏性的书信体裁文中,设想孙权在三国鼎立之时,曾经“卧薪尝胆”,但这与勾践毫无关系。到了南宋,吕祖谦在《左氏传记》书中,曾有吴王夫差“坐薪尝胆”,但只是“坐薪”,不是“卧薪”,只是“夫差”,不是“勾践”。到了明代,张博在《春秋列国论》书中,也是“夫差即位,卧薪尝胆”,虽有“卧薪尝胆”,但亦是指夫差。后来,在真德秀的《戊辰四月上殿奏扎》,和黄震的《古今记要》、《黄氏日抄》两书中,才开始有勾践“卧薪尝胆”之说。明末,梁辰鱼所著《浣沙记》剧本中,将勾践“卧薪尝胆”作为传奇,加以渲染。冯梦龙也在《东周列国志》中多次讲到勾践“卧薪尝胆”之事。清初,吴乘权编的《纲鉴易知录》,亦有“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之句。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故事,就愈传愈广,成为我国的成语典故了。

常见歇后语

1.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2.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3.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4.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

5.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6.窗户上的纸——一捅就破

7.打开天窗——说亮话

8.打破砂锅——问到底

9.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10.断了线了风筝——有去无回

11.鳄鱼流眼泪——假慈悲

12.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1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4.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15.哈哈镜照人——走了形

16.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17.狐狸尾巴——藏不住

18.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

19.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0.脚踩两只船——左右为难

21.孔圣人搬家——尽是输(书)

22.快九斩乱麻——干脆

23.浪子回头——金不换

24.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5.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26.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27.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28.泥牛入海——无消息

29.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31.墙上画饼——中看不中吃

32.墙上的蒿草——随风倒

33.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34.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35.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6.偷鸡不成——蚀把米

37.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38.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9.瞎子点灯——白费蜡

40.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41.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

42.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43.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44.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

45.榆木脑子——不开窍

46.芝麻开花——节节高

47.霜打的茄子——蔫了

4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9.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50.冲着窗户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2774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