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万岁爷掉在井里

民俗 2023-09-19 00:39:11

最佳答案:

不敢劳(捞)你的大驾

万岁爷掉在井里相关歇后语

谐音趣味歇后语汇总100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谐音歇后语,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趣味谐音歇后语1

1、泥人遇木偶——面面相觑(看;瞧)

2、神龛上戳窟窿——妙(庙)透了

3、尼姑头上插花——没法(发)

4、腊肉汤里煮挂面——有言(盐)在先

5、屎盆往脑袋上扣——栽赃(脏)

6、龟盖量米——什么声(升)

7、老奶奶的发髻——输(梳)定了

8、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9、荆条棵上挂鞋底——扯(刺)皮

10、青石进了石灰窑——要留清(青)白在人间

11、塌锅干饭——闷(焖)起来了

12、山顶上点灯——四方有名(明);高明

13、喉咙里长疙瘩——赌(堵)气

14、寿星老儿练琵琶——老生常谈(弹);老调重弹

15、磕瓜子磕出臭虫——什么人都有(什么仁都有)

16、烧火不旺——天才(添柴)

17、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18、沤烂的花生——不是好人(仁)

19、马背上钉掌——离题(蹄)太远;不贴题(蹄)

20、千年的石佛像——老实人(老石人)

21、纳鞋底不用锥子——真(针)好

22、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23、上吊扫帚——好伟(尾)大

24、老将耍镰刀——少见(剑)

25、和尚的脑壳——没法(发)

26、老龙王搬家——厉害(离海)

27、咸盐吃多了——尽管闲(咸)事

28、炕上安锅——改造(灶)

29、肉骨头打鼓——昏(荤)冬冬

30、秀才做诗——有两手(首)

31、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32、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33、荷塘里失火——偶然(藕燃)

34、马店买猪——没那事(没那市)

35、咸肉汤下面——不用言(盐)

谐音常见歇后语2

1、赶着绵羊上树——难往上巴(扒)结

2、鼻子里插葱——装相(象)

3、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盲(檐)

4、寿星卖了张果老——倚(以)老卖老

5、被单蒙桌子——作为(包围)很大

6、砍柴人下山——两头担心(薪)

7、井底丢砖头——不懂(扑通)

8、钉掌的敲耳朵——离题(蹄)太远;不贴题(蹄)

9、灯影子作揖——下毒(独)手

10、帽子上面戴斗笠——官(冠)上加官(冠)

11、老和尚住山洞——没事(没寺)

12、裤兜里装五脏——窝囊废(肺)

13、黄花鱼下挂面——不用言(盐)

14、万岁爷掉在井里——不敢劳(捞)你的大驾

15、拿着棒槌缝衣服——啥也当真(针)

16、破麻袋装宝——有内才(财)

17、弹花店挂弓——不谈(弹)了

18、十冬腊月出房门——动(冻)手动(冻)脚

19、飞机后面挂口袋——装疯(风)

20、棒槌敲竹筒——空想(响)

21、三两棉花十张弓——谈(弹)不得

22、下雨不打伞——临(淋)到头上了

23、吹鼓手掉进井里——想(响)着想(响)着下去了

24、盼望出太阳的姑娘——想情(晴)人

25、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26、喉咙里塞胡椒——够戗(够受的)

27、黄连酿酒——苦打成招(糟)

28、唐僧的书——一本正经(一本真经)

29、吕洞宾打摆子——占先(颤仙)

30、朝廷吃煎饼——均(君)摊

常用谐音歇后语3

1、落了三年黄梅雨——绝情(晴)

2、大师傅拆灶——散伙(火)

3、贾府门前的狮子——死心眼(石心眼儿)

4、茶壶里煮馄饨——一肚子话(货)

5、高山上打锣——四方闻名(鸣)

6、电灯照墙角——名(明)角

7、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又动(冻)人

8、老虎拉车——没人敢(赶);不听那一套

9、王八肚子上插鸡毛——归(龟)心似箭

10、六月裏戴手套——保守(保手)

11、青蛙跳塘——不懂(扑通)

12、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13、空中布袋——装疯(装风)

14、下雨出太阳——假情(晴)

15、耗子跳到钢琴上——乱谈(弹)

16、十五面锣鼓一齐敲——七想(响)八想(响)

17、瘫子不出门——作(坐)家

18、倒了蔬菜盘砸了磨——实(石)打实(石)

19、包脚布当孝帽——一步(布)登天;能到顶了

20、半空中挂口袋——装疯(风)

21、庙堂里的钟——想(响)得多

22、脑袋顶上推小车——走投(头)无路

23、狐狸说教——旨在偷机(鸡)

24、鼻子上推小车——走投(头)无路

25、壶里没水——白捎(烧)了

26、菱角碰粽子——尖对棱;奸(尖)对奸(尖)

27、和尚的房子——庙(妙)

28、毒蛇爬竹竿——又狡(绞)又猾(滑)

29、大老爷的惊堂木——官气(器)

30、喝磨刀水长大的——内秀(锈);秀(锈)气在内

31、空棺材出葬——目中无人(木中无人)

32、老掉牙的驴——顾(雇)不得

33、灯草做拐杖——做不得主(拄)

34、破空竹——抖不起来;不想(响)

35、坛子里的豆芽菜——直不起腰;受不完的勾头罪;冤屈(圆曲)


谐音趣味歇后语汇总100句相关文章:

★搞笑谐音歇后语100个句子大全

★谐音歇后语有哪些句子100条大全

★常用谐音歇后语100个2020最新汇总

★关于谐音的趣味歇后语精选

★精选带谐音的歇后语汇总集锦

★趣味歇后语

★谐音有趣好玩的歇后语汇总

★简单有趣的谐音歇后语归纳整合90句

★趣味歇后语大全及答案100句

★好玩的经典谐音歇后语精编

谐音歇后语经典常见谐音歇后语合集

1. 谁拍的屁屁?(谁怕麻烦)2. 绿豆从西边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3. 花木成畦手自栽。(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4. 三个和尚没水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5. 拔河比赛谁赢了?(抱怨别人,自己吃亏)6. 讨厌的蚊子到处嗡嗡叫。(没事找事)7. 瓶颈上站个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8. 睁眼说瞎话。(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9. 春眠不觉晓。(夜长梦多)10. 枯木逢春重新发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11. 天王盖地虎,小鸡炖蘑菇。(掌上明珠,珠光宝气)12. 面对面坐着俩,不说话心里数。(红花还需绿叶衬)13. 别在门口站着晒太阳。(万事开头难)14. 按图索骥跟着死猪不怕开水烫。(一厢情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5. 树上的果子谁摘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形容胆子小的歇后语

生活中总是有不少胆小的人,有哪些歇后语是形容这种人的呢?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歇后语,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听见猫叫身子抖——胆小如鼠

2、听见猫叫骨子酥——胆小如鼠

3、树叶落下怕打破头——胆小鬼

4、胆小鬼坐飞机——抖起来了

5、胆小鬼偷东西——忐忑(tan te心神不定)不安;惴惴(zhui zhui又愁又怕)不安

6、胆小鬼打仗——临阵脱逃

7、扶着桥栏杆过河——生怕掉进去(比喻胆小怕事)

8、踩着井绳当是蛇——胆小鬼

9、胆小鬼当兵——上不了阵

10、胆小鬼的眼睛——见啥怕啥;见什么都怕

11、胆小鬼走夜路——提心吊胆

12、属老鼠的——胆小鬼

13、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胆小鬼

14、见了猫就怕——胆小如鼠

15、掉下树叶怕打破脑壳——胆小鬼

16、手拿鸡蛋走滑路---提心吊胆

17、乌龟看青天---缩头缩脑

18、乌龟脑壳---伸一下,缩一下

19、打赤脚过刺蓬---小心在意

20、走路看脚印---小心过度了

21、近视眼过独木桥---不敢抬头挺胸向前看

22、捂着屁股过河---多加一份小心

23、黄鼠狼泥墙---小手小脚

24、掉下树叶怕打破脑壳---胆小鬼

25、蚯蚓走路---伸一下,缩一下

26、鱼口里的`水---吞吞吐吐

27、阎王开饭店——鬼都不敢上门

28、夏天发抖——不寒而栗

29、耗子吃猫屎——悄悄的

30、钟鼓楼上的麻雀——吓破了胆

31、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胆小鬼

32、受惊的水老鼠——怕出头露面

33、狗咬刺猬——两家都怕

34、狗见扁担——拔腿就跑

35、苻坚逃到八公山——草木皆兵

36、枪头上的雀儿——吓破了胆

37、没笼头的野马——悄悄儿跑了

38、老虎拉车——没人赶

39、田鸡钻进水里——不敢出头露面

40、见了猫就怕——胆小如鼠

41、小娃娃放爆竹——又爱又怕

42、山碲见了老虎皮——望而生畏

43、万岁爷掉在井里——不敢捞(劳)你的大驾

44、一百只老鼠咬猫——没一个下口处

45、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46、放屁拉抽屉---遮脸红

47、神主头上使剪刀---修(羞)先人

48、城隍老爷不穿裤子---羞死鬼

49、眉毛上吊扫把---扫(臊)脸

50、荷叶做雨伞---难遮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034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