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歇后语

儿牵父须过马路

民俗 2023-09-19 07:20:58

最佳答案:

谦虚(牵须)

儿牵父须过马路相关歇后语

体现汉字谐音歇后语82句

1、冻豆腐——难办(拌)

2、墙角开口——邪(斜)门

3、没角的牛——假骂(马)

4、狗长犄角——洋(羊)气

5、筛子脱坯——不妨(方)

6、草把作灯——粗心(芯)

7、里夹扫帚——伟(尾)大

8、怀里揣蓖子——舒(梳)心

9、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10、泥人吃饺子——难言(咽)

11、泥水匠招手——要你(泥)

12、灯盏无油——费心(费芯)

13、狗吃黄瓜——错了时(食)

14、盲人戴眼镜——聪(充)明

15、矮子过渡——安心(淹心)

16、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17、老公拍扇——凄凉(妻凉)

18、厕所里点火——找死(着屎)

19、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20、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21、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22、墙上挂琵琶——不谈(弹)了

23、带马桶坐大堂——赃(脏)官

24、弄堂里跑马——题(蹄)难出

25、春天的杨柳——分外亲(青)

26、樵夫卖柴——两头担心(薪)

27、破麻袋装宝——有内才(财)

28、秤杆子拄路——小心(星)点

29、老虎打摆子——窝里战(颤)

30、肉骨头落锅——肯(啃)定了

31、菩萨掉大河里——留(流)神

32、货轮出了海——外行(外航)

33、铁桶里放鞭炮——空想(响)

34、雨打黄梅头——倒霉(倒梅)

35、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36、城隍老爷的胡豆——鬼吵(炒)

37、外甥找到姥姥家——有救(舅)

38、大萝卜进菜窖——没影(缨)了

39、春天的果园——有道理(桃李)

40、森林里烤火——就地取材(柴)

41、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柴)

42、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43、皇帝剃光头——不要王法(发)

44、盲人做油条——瞎咋乎(炸糊)

45、老太婆上鸡窝——笨蛋(奔蛋)

46、老虎舔糨糊——不够煳(糊)嘴

47、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48、荞麦皮打浆糊——两不沾(粘)

49、藕炒韭菜——清清(青青)白白

50、门头沟打官司——没(煤)的事

51、黄鼠狼等食——见机(鸡)行事

52、倒背手看鸡窝——不简单(捡蛋)

53、儿牵父须过马路——谦虚(牵须)

54、扳不倒盖被子——人小辈(被)大

55、树梢上吹喇叭——趾(枝)高气扬

56、泥菩萨身上长草——慌(荒)了神

57、灯心草做琴弦——不值一谈(弹)

58、烂袜子改背心——小人得志(之)

59、男人不打老婆——好福气(夫妻)

60、老婆婆喝稀饭——无耻(齿)下流

61、胖婆娘过窄门——门当(挡)户对

62、苍蝇飞进牛眼里——找累(泪)吃

63、赵匡胤卖包子——御驾亲征(蒸)

64、面疙瘩掉在肉锅里——混(浑)蛋

65、李世民捏窝窝头——御驾亲征(蒸)

66、老虎洞里砌神台——莫名其妙(庙)

67、苹果掉在箩筐里——乐(落)在其中

68、青石板上撒石灰——一清(青)二白

69、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70、药店里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

71、针尖尚挑毛巾——不足为奇(不足为旗)

72、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73、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岂有此礼)

74、王八肚裏插鸡毛——归心似箭(龟心似箭)

75、琉璃瓶上安蜡扦——又奸(尖)又猾(滑)

76、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77、麻袋换草袋——一代(袋)不如一代(袋)

78、抬着食盒爬上树——言之(沿枝)有理(礼)

79、旗杆上扎鸡毛——胆子不小;好大的胆(掸)子

80、木匠推刨子——抱(刨)打不平;专管不平事;直来直去

81、晒干的萝卜——蔫(花木、水果等因失去所含水分而萎缩)了

82、癞子的脑袋——不好提(剃)(比喻不好谈。或很难对付。)

描写父母的歇后语

导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父母的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母亲的歇后语 小母牛母亲 她妈的牛B;真她妈的牛B

小母牛母亲的母亲的母亲 太牛B

皇上的母亲 太厚;太后

母亲爱孩子 诚心实意

皮皇上他母亲 皮太厚

小母牛的母亲 她妈的牛B;真她妈的牛B

在母亲看自己的满分试卷时赶紧提出买耐克的要求 趁热打铁

张飞的母亲姓吴 无事生非

关于父亲的歇后语 死了爹哭妈混小子

请人哭爹妈假伤心

爹死哭娘犟种一个

儿媳妇骂公爹泼妇

阎王爷的爸爸老不死的`鬼

见了强盗喊爸爸认贼作父

丈夫坟头哭爹妈上错了坟

衙门皂子打老爹公事公办

巧他爹遇到巧他娘巧上加巧

拉着娄阿鼠叫干爹认贼作父

儿牵父须过马路谦虚(牵须)

儿子给爹抹胭指要老子的好看

巧他爹打巧他娘巧极(急)了

班头(衙门里缉捕犯人的差役)打他爹公事公办

爷爷住茅屋,爸爸盖瓦房一代比一代强;一辈强似一辈

死了丈人哭爹随大流

娘不正经热(爹)多

警察打他爹公事公办

黄豆煮豆腐父子相会

父子观虎斗大惊小怪

司务长打他爹公事公办

拉着土匪叫爹认贼作父

赵括徒读父书纸上谈兵

见了外公叫爹爹不识相

大伯墓前哭爹上错了坟

戏台上的父子没大没小

上帝的父亲天知道是谁

拉着土匪叫爹认贼作父

大鼻子的爸爸老鼻子啦

小媳妇哭爹妈没完没了

县太爷审他爹公事公办

爹爹给婆婆拜年多此一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094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歇后语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