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要啥有啥
韩湘子的花篮相关歇后语
歇后语故事!
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仙人。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汉钟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及萧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他们随身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有一天,八仙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入水中,以显“神通”而过。诸位仙人都响应了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入水中,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
后来,人们把这个经典故事来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显示本领,互相竞争。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东吴老将黄盖向周瑜上火攻赤壁之计后,有想出了写信向曹操诈降的策略。为了使生性多疑的曹操相信,黄盖和周瑜秘密定计之后,在一次帐前军事会议上,黄盖故意说曹操兵多将广,东吴兵少力弱,交战必败。周瑜气急之下将黄盖推翻在地用军棍痛打,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让人抬了回去。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认为一个屡立战功的老将,受此侮辱,气愤之下写信投降,完全是情理中的事,当然毫无疑问了,于是中了计。其实,周瑜打黄盖完全是预先商量好的,人们从这件事中引用出了这句歇后语。
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3000多年前,老太公姜子牙闲居在渭水,当他听说周文王礼贤下士,便到渭水之滨垂钓养老,以垂钓磨其性、固其志、温谋略、习战法。他垂钓的特点:一在大江河边,二不用饵、不弯钩,三远眺江河之波涛,近闻林中之鸟鸣。周文王听说姜太公的贤能,就不辞辛苦地来到渭水河边请他出山,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后来周文王与周武王得到姜太公的辅助,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八仙桌缺只脚——摆不平
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个(家)伙;不是个成就(盛酒)的家伙
八仙桌上放盏灯——明摆着
传说中的八仙——各有千秋
扩展资料: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文学人物歇后语大全
在生活中有哪些歇后语是关于文学人物的呢?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些歇后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周瑜打黄盖自己人打自己人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4、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5、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8、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9、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10、七擒孟获叫他口服心服
1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2、宝玉出家一去不回
13、宝玉和湘云哭贾母各有各的眼泪
14、贾府门前的狮子死(石)心眼儿
15、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16、贾宝玉的通灵玉命根子
17、贾宝玉结婚不是心上人
18、贾宝玉出家看破戏尘
19、贾宝玉爱林妹妹好梦难圆
20、贾家姑娘嫁贾家假(贾)门假事(贾氏)
21、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2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3、八仙过海一能行风的行凤,能下雨的下雨
24、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5、韩湘子吹笛不同凡响
26、韩湘子拉着铁拐李一个会吹,一个会棒
27、韩湘子的花篮要啥有啥
28、铁拐李背何仙姑将就
29、铁拐李看月亮上不正,下参羡
30、铁拐李的脚杆子高低不乎(比喻程度不一样)
31、铁拐李葫芦里的药医不好自己的病(比喻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32、张果老骑驴倒着走
33、张果佬倒骑毛驴越走越远
34、张果佬倒骑毛驴向后看
35、白娘子救许仙尽心尽力
36、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37、白骨精装袋新娘妖里妖气
38、白娘子压在雷锋塔下总有人搭救
39、白娘娘斗法海精打光
40、白娘娘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41、白娘子突断桥想起旧情来
42、许仙碰着白娘子天降良缘
43、唐三藏撞见牛魔王舌头短截
44、白骨精给唐僧送饭假心假意
45、白骨精扮新娘--妖里妖气
46、白骨精的饭食碰也不要碰
47、白骨精开曰不讲人话
48、白骨精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49、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50、白骨精见了孙悟空现原形了
51、二郎神的法术变化多端
52、二郎神的印堂独具只眼
53、二郎神的天犬恶狗一条
54、二郎神斗孙悟空你变我也垄
55、二郎神斗孙悟空以变应变
56、和孙猴子比翻跟斗差着十万八千里
57、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58、唐三藏过火焰山没咒念
59、唐三藏读佛经出日成章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287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韩湘子吹箫
下一篇: 屎壳郎吃蛆虫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