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黑白分明
木耳烧豆腐相关歇后语
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 比喻 事非界限很 清楚 。也 形容 字迹、画面清楚。 成语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 黑白分明 , 然后 民知所去就。”
成语例句: 再翻下去是穆少英 先生 的《墨绿衫的 小姐 》里,有三幅插画,有些象麦绥莱勒的手笔, 黑白分明 。
注音: ㄏㄟ ㄅㄞˊ ㄈㄣ ㄇㄧㄥˊ
黑白分明的近义词: 泾渭分明泾、渭二水,一清一浊,虽合流汇聚,却清浊分明。比喻是非明了,境界清楚 一清二楚非常清楚
黑白分明的反义词: 不分皂白《诗·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汉 郑玄 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 混淆是非有意把对的和错的混为一谈,使人辨不清是非,造成思想混乱无非是包揽词讼,干预公事,鱼肉乡里,倾轧善类 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违背事实,颠倒是非 公事大小,一概不问,任着幕宾胥吏,颠倒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be black-and-white
日语翻译: 黒白(くろしろ)はっきりしている
其他翻译: <德>scharfer kontrast zwischen schwarz und weiβ<法>bien tranché <clair et distinct>
成语谜语: 围棋子;雪中送炭
读音注意: 分,不能读作“fèn”。
写法注意: 明,不能写作“名”。
歇后语: 木耳烧豆腐;苍蝇落在饭碗里;黑炭掉进面粉里
守大门,两门神,一个黑,一个白猜三个数字——答案:128。
黑白分明?
【拼音】: hēi bái fēn míng
【解释】: 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举例造句】: 再翻下去是穆少英先生的《墨绿衫的小姐》里,有三幅插画,有些象麦绥莱勒的手笔,黑白分明。 ★鲁 迅《花边文学·奇怪(三)》
【拼音代码】: hbfm
【近义词】:?泾渭分明、一清二楚
【反义词】:?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歇后语】: 木耳烧豆腐;黑炭掉进面粉里
【灯谜】: 围棋子;雪中送炭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字迹、画面等
【英文】: be black-and-white
【故事】: 隋唐时期,单雄信被尉迟恭打败回营,找到一字并肩王罗成。罗成听说战败的消息,就带兵出城迎战,只见尉迟恭一张黑脸非常难看,二话不说就上去厮打,几个回合下来,尉迟恭大败而逃。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刀子嘴豆腐心歇后语,欢迎大家参考。
歇后语:
刀子嘴豆腐心——假厉害;嘴硬心软
解释:
比喻说话刻簿、言语尖利,但心地柔和、宽厚仁慈。嘴上说的很难听,其实心里也在滴血,这样的人很善良。嘴上说的和心里不是一样的'(是指狠话的时候噢)。
浩然《艳阳天》第39章:"焦二菊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硬的不怕,软的受不了。"
更多相关歇后语:
1、豆腐掉在痰盂里——洗不清;洗不净
2、大榔头敲豆腐——笃笃定定
3、豆腐渣装皮箱——冒充好货
4、麻绳提豆腐——没法提
5、小葱搅豆腐——一青(清)二白
6、四两豆腐半斤盐——咸烩;贤惠;咸味
7、自水煮豆腐——淡而无味
8、属臭豆腐的——闻着臭,吃着香
9、猪鬃拴豆腐——没法提;提不得;别提了
10、猪血煮豆腐——黑白分明;混淆黑白
11、猪肉锅里捞豆腐——黑白分明
12、有了一福想二福,有了肉:吃嫌豆腐——贪得无厌
13、油炸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14、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15、瞎子夹豆腐——不烂搞到烂(比喻把东西搞坏。含有责备的意思。或比喻捣乱。或比办事、说话,越办越糟,弄巧成拙。)
16、头发丝穿豆腐——没法提;提不起来;别提了
17、铁匠铺卖豆腐——软硬兼施
18、挑担子卖豆腐——本钱小,架子大
19、掏干油罐子煎豆腐——不惜代价;下尽本钱
20、水泡豆腐渣——轻松
21、石头烧豆腐——软硬不均
22、石匠师傅卖豆腐——软硬兼施
23、石膏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24、生铁换豆腐——吃软不吃硬
25、清水煮豆腐——乏味
26、泥地上摔豆腐——稀烂
27、木耳烧豆腐——黑白分明
28、篾条穿豆腐——没法提;提不得;别提了;提不起来
29、没吃三两煎豆腐——称什么老斋公
30、毛豆烧豆腐——碰上自家人
31、卖肉的切豆腐——不在话下
32、卖豆腐带种河滩地——水里来,水里去
33、买豆腐花肉价钱——不上算;不合算
34、麻油煎豆腐——下了大本钱
35、麻油炒豆腐——不惜代价
36、麻绳拴豆腐——提不起
37、麻绳串豆腐——提不起来
38、筷子顶豆腐——树(竖)不起来
39、快刀切豆腐——迎刃而解;干脆利索;两面光;两不沾
40、降不住猪肉降豆腐——欺软怕硬
41、鸡腿煮豆腐——一勺烩
42、狗吃豆腐脑——闲(衔)不住
43、钝刀子切豆腐——凑合使用
44、钝刀子砍豆腐——拣软的欺
45、豆腐渣贴对联——白费工夫巴结不;两不沾(粘)
46、豆腐渣上坟——骗鬼;哄鬼;哄列人
47、豆腐渣上船——装贱;不值钱的货,
48、豆腐渣上秤盘——不是好东西;不是不是好货
49、豆腐渣烙饼——和不到一块;和不起来
50、豆腐渣糊墙——巴结不上;两不沾(粘)
51、豆腐渣糊门——不沾(粘)板
52、豆腐渣垫地基——底子软
53、豆腐渣炒耦片——迷(弥)了眼
54、豆腐渣擦屁股——没完没了
55、豆腐里捡骨头——无中寻有;故挑剔;枉费工;没事找事;故意找茬儿
56、豆腐垒基脚——底子软
57、豆腐佬摔担子——倾家荡产
58、豆腐架子——碰不得;不牢
59、豆腐干煎腊肉——有言(盐)在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xiehouyu/138279.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母猪怀狗崽
下一篇: 木匠挨板子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