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健康离不开饮食,各种各样的食物对于我们的帮助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偏食,要多种食物一起吃,这样才能更加的健康。芡实大家都知道吧,是一种杂粮,也是可以有很多的食用方法的,一起来了解一下食用芡实的注意事项以及搭配方法吧。
芡实的功效和作用
1补气益气,安神镇定芡实米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碳元素,是滋补镇静的食物,有补血益气之功,安神定神之效。
2治疗遗精滑精芡实可治疗遗精滑精、虚弱小儿遗尿、老年人小便频数等。
3防衰老芡实在我国自古作为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之良物。
食用芡实要注意什么?
1芡实常用于泡茶、煮汤、蒸饭、熬粥。
2芡实与鱼头同食,可健脑,治疗神经衰弱。
3芡实与鸡胗同食,治遗精。
如何挑选芡实?
在选购芡实时主要是靠闻,闻一闻是否有霉臭味或者硫磺的其他怪味,然后是看,看看有没有损伤或者带有病斑的,一般芡实里面果肉如同大米一般,呈现出粉末状的为宜。
芡实如何保存?
芡实保存方法很简单,将芡实放置在密封的袋装里,注意防潮防虫。
芡实和什么一起吃比较好?
芡实和金樱子一起吃:可涩精止带
芡实和冬瓜一起吃:可健脾利尿
芡实和山药一起吃:可补益脾肾
芡实和白术一起吃:可健脾止泻
关于食用芡实的注意事项以及搭配
食用芡实的注意事项以及搭配方法的一些介绍,看了以后是不是更多的了解了一些内容呢,芡实要注意密封保存,以免返潮,也要注意合理的搭配,可以和冬瓜啊山药,白术一起吃,这样可以起到健脾胃止泻的作用和效果。
芡实煮15分钟至20分钟能熟。
新鲜的芡实含有水分比较高,比较容易煮熟,锅中水开以后,盖上盖子煮15分钟至20分钟即可。干制的芡实比较坚硬,在煮之前需要提前浸泡1至2个小时,这样会便于煮熟。芡实可以搭配白糖、龙眼、红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百合、椰汁等食材同煮。
煮芡实注意事项
1、老芡实即是比较成熟的芡实,就不好煮烂,煮之前,先泡上几小时的水,会容易煮的。嫩芡实,就容易煮烂,口感也好。如果是干芡实,比较难煮的,煮之前要先泡两三个小时清水,用快火煲开,然后小火慢慢烧。如果是鲜芡实,本身就是软的,不用煮太久就可以吃了。
2、食用芡实要用小火慢炖,将芡实炖煮到烂熟状态,食用时细细嚼碎咽下。
5 禁忌1、大小便不利人群:芡实固涩收敛,具有止泻、止带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大小便不利的人群来说是不建议食用的。
2、消化不良人群:芡实的质地较硬,其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蛋白质,比较难消化,因此对于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建议最好是少吃或不吃。
3、产后人群:芡实具有收敛的作用,食用之后可能会影响到乳汁的分泌,因此对于一些刚刚生产完,处于哺乳期的人群来说是不建议食用的。
6 芡实怎么吃泡茶、煮汤、熬粥等。
芡实是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食材,其食用方法也是特别多的,比如用来泡茶、煮汤、熬粥等都是可以的,建议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爱好来进行选择。
但是芡实的质地比较硬,其中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蛋白质,比较难消化,所以不论是哪种烹饪方法,在煮的时候一定要将其彻底煮烂后再吃,以免食用后出现腹胀、腹泻等肠胃不适的症状。
芡实,中药材,具有收敛固精等功效,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具体芡实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如下:
芡实的功效与作用:
1补中益气,为滋养强壮性食物,和莲子有些相似,但芡实的收敛固精作用比莲子强,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梦遗滑精,妇女带多腰酸等。
2遗精滑精,虚弱小儿遗尿,老年人小便频数]
芡实15克,金樱子12克,菟丝子、车前子各9克,水煎服。小便频数及遗精。用秋石、白茯苓、芡实、莲子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蒸枣做成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此方名“四精丸”。
3慢性泄泻(包括慢性肠结核,五更泄泻等)]
芡实、莲肉、淮山药、白扁豆等分,磨研成细粉,每次30-60克,加白糖蒸熟作点心吃。
4芡实性味甘涩平,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
5芡实在中国自古作为永葆青春活力、防止未老先衰之良物。
6白浊。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作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送下。此方甸“分清丸”。
下面我们看一下芡实的食用方法:
秋冬季节用芡实进补,最简单的是制作芡实粥:将炒芡实50克倒入锅内,加水煮开片刻,再加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粥成即可食用。常吃可健身体,强筋骨,耳聪目明。
也可制作芡实糊:将炒熟的芡实1000克研磨成粉,临服时,取50~100克粉末冲开水调服。随自己喜好,可加入芝麻、花生仁、核桃肉等。
民间常用炒芡实60克,瘦牛肉100克,加调料煮烂食用,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用芡实60克、红枣10克、花生30克,加入适量红糖合成大补汤,具有易消化、营养高、能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用,对体虚者、脾胃虚弱的产妇、贫血者、气短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若用芡实与瘦肉同炖,对解除神经痛、头痛、关节痛、腰腿痛等虚弱症状有很大的好处。
望采纳点图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398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盘点芡实的食用方法以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