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寒露时节喝葱豉粥疏风散寒

绿色饮食在行动 2023-06-02 16:26:10

寒露时节喝葱豉粥疏风散寒

葱豉粥是用葱白、淡豆豉、粳米这三种食材一起煮的粥,这款粥营养价值高,属于温补性的药剂粥。葱豉粥用的是葱白而不是葱叶,因为葱白辛而带润,温而不燥。豆豉是人们常吃的一种食物,用黑豆制作而成,也属于温补性的食物,人们在寒露时节用葱白和豆豉做粥,可以疏风散寒。

寒露时节喝葱豉粥疏风散寒

葱豉粥用的是豆豉、葱白,作为主要的食材做成的粥。葱豉粥做法非常简单,尤其适合秋冬季节食用,可以治疗风寒外感、恶寒鼻塞、无汗的症状。葱白和豆豉结合微辛微温,发汗不伤阴,无凉遏的顾虑。伤寒初起,邪在卫分者,用之最为合度,即新感引动伏气的证候,也可促伏邪由里出表,获得从速透达的机会。

葱白的营养价值

葱白是很多食疗偏方用于治疗感冒的常用原料。人们常吃葱不但能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压,还可补脑益智,因此葱可以称之为脑力劳动者的“绿色补品”。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吃些生葱有预防作用。葱对身体有保健作用。而葱根有其特殊的价值。葱根性温味辛,含有维生素C、糖类。相对于葱叶,葱根硬一些,适合煮粥、煮水。

豆豉的营养价值

豆豉用的是黑豆制作的一种食物,是很多人爱吃的一种风味调味食品。豆豉的香气非常特别,可以增加人们的食欲,促进吸收。豆豉还可以调味、入药,而且豆豉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葱豉粥

原料:葱白若干,淡豆豉1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煎淡豆豉,去渣取汁,入米煮粥,临熟下葱白。

食法:空腹温食。

葱豉粥功效:疏风散寒,发表解肌。治风寒外感、恶寒鼻塞、无汗等症。

葱豉粥在寒露时节食用,可以预防伤风感冒,还非常适合做粥。而且豆豉的香味非常独特,葱白具有特殊的香气,能够刺激人们的食欲,其中的挥发性辣素通过焊线和呼吸道等系统刺激人们的相关腺体起到发汗、祛痰、利尿。如果人们在寒露时节出现感冒发烧的情况,可以煮葱豉粥喝,效果非常好。

感冒了有什么食疗方法

感冒期间,应禁食生冷、油腻食物,多饮水,少吃盐,饮食要素净、清淡,可以服些粳米汤、绿豆汤、梨汁、西瓜等。
豆菜汤
原料:黄豆50克,干香菜3克或用葱白三根,白萝卜3片。
用法:三味分别洗净,同入沙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至黄豆熟烂即可,饮汤食豆,每日1次。
功效:可防治感冒。
绿豆蛋清
原料:绿豆粉100克,鸡蛋清1枚。
用法:二味和做饼,敷胸部。3~4岁小儿敷半小时取下,不满周岁小儿15分钟取下。
功效:绿豆、蛋清均有养阴、解毒、退热作用,胸部外用,可治感冒高热不退症。
葱豉粥
原料:葱白、淡豆豉各10克,大米50-100克,生姜5片。
用法:将大米、生姜洗净同煮,粥熟下葱白、淡豆豉,再煎数沸即成。
功效:温热食用。串温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
生姜炒米粥
原料:生姜30-50克,炒米50克,精盐、花生油各适量。
用法:将生姜洗净,切成薄片,与炒米一同煮成粥,用少许精盐、花生油调味。每日2次,每次l剂。阴虚火旺及热盛者忌用。
功效:温中敞寒,止呕化痰,健脾开胃。适用于风寒感冒。
葱蒜粥
原料:葱白10根,大蒜3瓣,大米50克。
用法:葱白洗净、切碎,与大蒜、大米放八锅中,加水煮成粥。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
功效:对治疗感冒有效果。
醋熘土豆丝
原料:土豆、食醋。
用法:将切好的土豆丝放人清水中过一遍,去掉其粉质,防止粘锅底。锅中加油烧热后,放人土豆丝翻炒,然后倒人食醋,拌匀即可。
功效:可作为治疗感冒的辅助食物。

风寒感冒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风寒感冒的症状5证候分析6风寒感冒的治疗 6.1治法6.2方药治疗风寒感冒6.3针灸治疗风寒感冒6.4推拿疗法治疗风寒感冒6.5艾灸治疗风寒感冒6.5.1.1方法一6.5.1.2方法二6.5.1.3方法三6.5.1.4方法四6.6风寒感冒食疗方6.6.1.1推荐食材6.6.1.2推荐食疗方 7参考资料附:1治疗风寒感冒的穴位2治疗风寒感冒的方剂3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4风寒感冒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风寒感冒*风寒感冒药品说明书 1拼音 fēng hán gǎn mào

2英文参考 anemofrigid cold

windcold of mon col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风寒感冒为病名[1]。指感受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喘急、头痛、身痛等表证[1]。《万病回春·伤寒》:“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表解也。”

感冒·风寒证(mon cold with windcold syndrome[2])是指感受风寒之邪的感冒证候[2]。轻者以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重者恶寒甚,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苔薄白润,脉浮或浮紧等为常见症的感冒证候[3][4]。治疗宜辛散,风寒感冒者,宜辛温解表,如荆防败毒散等方[5]。

4风寒感冒的症状 风寒感冒因患者感受风寒而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喘急、头痛、身痛。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或浮紧[6][7]。

5证候分析 风寒外束,腠理闭塞,肺气失宣[8]。

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展,络脉失和则头痛、肢节酸疼。风寒上受,肺气不宣,鼻窍不利而致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寒为阴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或浮缓,俱为风寒在表之征象。[6]

寒为阴邪,其气凝闭,卫阳被遏,邪正相争,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7]。

6风寒感冒的治疗

6.1治法

辛温解表[6]。

6.2方药治疗风寒感冒

治疗风寒感冒可用荆防败毒散、十神汤等。头痛身痛甚者,可用神术散、川芎茶调散。咳嗽重者,可用金沸草散。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可用荆防败毒散[备注]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方中荆芥、防风、生姜辛温散寒;柴胡、薄荷解表退热;川芎活血散风以治头痛;桔梗、枳壳、茯苓、甘草宣肺理气,化痰止咳;羌活、独活祛风散寒,兼能除湿,为治肢体疫痛之要药。如表寒重者,可配麻黄、桂枝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6]

6.3针灸治疗风寒感冒

风寒型用风门、风池、外关、合谷等穴[3]。头痛加太阳、列缺;鼻塞加迎香、鼻穿;咳嗽、咳痰不爽者可于背部大杼、风门、肺俞等穴处加拔大号火罐[3]。

治法:祛风散寒,解表宣肺。以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穴为主[7]。

处方:列缺、迎香、支正、风门、风池、合谷[7]

随证配穴:头痛甚,加印堂、太阳。脊背酸楚甚者,可在背部膀胱经分布处用走罐法。[7]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并可加灸[7]。

方义:寒邪外束,致毛窍闭塞,肺气失宣,故取手太阴络穴列缺配鼻旁的迎香穴,宣肺气、利鼻窍。太阳主表,为一身之藩蓠,阳维脉主一身之表,外感风寒先犯太阳,故用手太阳之支正、足太阳之风门、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风池,疏风散寒。合谷祛风宣肺,解表退热。[7]

6.4推拿疗法治疗风寒感冒

选穴:印堂、太阳、迎香、风池、攒竹、风府、风门,眼眶部、前额部、背部膀胱经[9]

操作方法: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前侧,推印堂穴8~10遍。按揉双侧太阳、攒竹、迎香穴,每对穴位操作0.5分钟。用抹法在头颅两侧分别操作,每侧约0.5~1分钟。用分推法在前额、目眶上下及两侧鼻翼,反复推5~8遍。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体侧,用拇指、食指指面在风池穴上作拿法,再缓慢向下移动拿颈项部两侧直至颈项根部,如此由上自下反复操作8~10遍;从前发际到后发际用五指拿法,反复5~8遍。擦背部膀胱经(重点擦大杼至膈俞部位),透热为度。拿双侧肩井,稍用力,以酸胀为度。按揉法在风府、风门两穴重点操作,每穴2分钟,使项背部有轻松感为度。[9]

6.5艾灸治疗风寒感冒

6.5.1.1方法一 选穴:百会、大椎、风门、肺俞[10]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2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10]。

6.5.1.2方法二 选穴:大椎、合谷、肺俞、列缺[10]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即可,每日1~2次,病愈即止[10]。

6.5.1.3方法三 取穴:风池、风门、列缺、合谷、陶道穴[11]。

配穴:头项强痛者加外关穴;鼻塞不通者加迎香穴;发热或高热者加大椎、曲池;喉痒咳嗽者加肺俞、天突穴[11]。

灸法:采用灯火灸法,每穴灸1壮,每日1次,连灸3~5日。本法用于风寒感冒。[11]

6.5.1.4方法四 取穴:风门、大椎、肺俞、风池、合谷穴[11]。

灸法: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3~5分钟。本法多用于风寒感冒。[11]

6.6风寒感冒食疗方

6.6.1.1推荐食材 黄酒、红糖、粳米、葱白、豆豉、苏叶等[8]。

6.6.1.2推荐食疗方 [8]

1.姜糖苏叶饮(《本草汇言》)苏叶、生姜各3g,红糖15g。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锅内,以沸水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即成,每日2次,乘热顿服。

2.葱豉黄酒汤(《孟诜方》)豆豉15g,葱须30g,黄酒50g。豆豉加水1小碗,煎煮10分钟,再加洗净的葱须,继续煎5分钟,最后加黄酒,出锅。每日2次,热服。

3.五神汤(《惠直堂经验方》)荆芥、苏叶、生姜各10g,茶叶6g,红糖30g。将荆芥、苏叶、生姜切成粗末,与茶叶一同开水冲泡10分钟后,与红糖搅拌,乘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1小时后可再服一次。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7

外阴瘙痒用啥药管用

外阴瘙痒用啥药管用

  外阴瘙痒用啥药管用,女性阴部极其脆弱,也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外阴痒是女性阴部的疾病之一,困扰着很多女性的健康,也会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以下外阴瘙痒用啥药管用。

  外阴瘙痒用啥药管用1  外阴瘙痒考虑怀疑是妇科炎症,如果妇炎洁效果不好,建议您可以用洁尔阴洗液,也可以外用克霉唑乳膏,您的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去医院化验白带常规,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平时要保持外阴情节,忌食辛辣刺激下食物

   外阴瘙痒的原因

   1、最常见的局部原因是白带增多

  尤其是由滴虫或霉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所排出的大量的异常的白带刺激外阴部,使外阴发痒。

   2、如果用消毒药液冲洗外阴、阴道

  或阴道内放置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呋喃西林、洗必泰栓等),造成外阴部皮肤过敏或发生皮炎,亦可引起外阴瘙痒。

   3、月经期不注意清洁卫生

  或者使用橡皮或塑料月经带,又未能时常清洗外阴部,致使经血或阴道分泌物长时间积存于外阴部。或平时穿着化纤内裤,使外阴部经常处在湿与热的环境中,常可引起外阴刺痒。

   4、患有蛲虫病的人

  蛲虫常常由肛门爬出,并刺激肛门周围及外阴部,而引起瘙痒,尤以夜间为重,甚至影响睡眠。

   5、其他原因

  那就很可能是由多种外阴部皮肤疾病而导致的瘙痒症状,如外阴湿疹、神经性皮炎、萎缩性硬化性苔藓、外阴皮炎等,这些疾病不但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瘙痒,同时外阴部皮肤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变白、萎缩或增厚的变化。

   正确对待外阴瘙痒的办法

   1、卫生巾

  在选购卫生巾时,一定要以无菌卫生为原则,详阅所购卫生巾的`生产、使用说明,了解其卫生指标控制情况,以利安全洁净。此外,必须具备“使用合格”标志,这样的卫生巾方可放心购买。

  卫生巾需在干燥、无菌环境中贮藏,而且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如果卫生巾受潮或贮藏过久,即使是不拆封也会变质、污染。

  买小包装的卫生巾,一包8片或10片装的日用,5片装的夜用就能满足一次基本能满足一次使用。

  日本女性在月经期间平均每天更换6次卫生巾,而中国女性仅为3次。太少了,所以女性最好勤换卫生巾,流量多时最好每隔2~3个小时换一次,流量少时也别超过4~5个小时。即使来例假了也要每天清洗外阴,越是经期越要重视清洗。

   2、饮食

  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茴香、花椒、八角、洋葱、油条、烤羊肉、电烤鸡、油炸鹌鹑、炸猪排、油炸鸡翅。

  禁止抽烟、喝酒、海鲜发物、甜腻厚味等食物,防止加重阴道炎症、充血。

   3、习惯

  禁止搔抓,阴部瘙痒时,勿用力抓搔,防止出血、红肿,勿用热水烫洗,以免烫伤。

  坚持每日换内裤,而且最好穿宽松的棉质裤衩,以保持阴道透气、干燥。

  平时不注意卫生习惯,大便后擦试时总是由肛门向尿道方向擦,很可能将某些病菌带入阴道,造成复发。

   4、熏疗

  a。取生姜120克,洗净连皮打碎,加上干艾叶90克或者新鲜艾叶200~250克,加水1500毫升,入锅煎煮后20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坐在盆上令蒸汽先熏阴部,待水温度适宜,洗10~15分钟 。每天1~2次,连洗3天可愈。采用此方熏洗,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和愈后半个月内,忌食辛辣、油炸、煎炒食物,严禁喝酒、x爱。

  b。取葱白连根50克、花椒50粒,加水500毫升烧开,洗阴部。每天2次,连洗3天可愈。此方对男女外阴痒都适用。

  外阴瘙痒用啥药管用2   外阴痒如何治疗?

   外阴痒的熏疗

  1、取生姜120克,洗净连皮打碎,加上干艾叶90克或者新鲜艾叶200~250克,加水1500毫升,入锅煎煮后20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坐在盆上令蒸汽先熏阴部,待水温度适宜,洗10~15分钟。每天1~2次,连洗3天可愈。采用此方熏洗,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和愈后半个月内,忌食辛辣、油炸、煎炒食物,严禁喝酒。

  2、取葱白连根50克、花椒50粒,加水500毫升烧开,洗阴部。每天2次,连洗3天可愈。此方对男女外阴痒都适用。

   外阴痒的食疗

   1、茄瓜炒肉丝

  取茄子三百克,瘦猪肉50克;蒸茄子,用葫芦,瘦肉切成条,炒匀,倒入茄子,表消费。这个清热泻火止痒风热所致,适用于外阴瘙痒的通道。

   2、绿豆藕

  取绿豆20克、鲜藕300克,先将藕洗净去皮,绿豆泡好后,装入藕孔内,蒸熟切片,当做点心食用此方可清热解毒,适用于因风热外袭引起的外阴痒。

   3、金银花枇杷饮

  取鲜金银花10克、鲜枇杷4个适,将枇杷洗净,切开去核,捣烂,放入金银花,用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此方可疏风散热止痒,适用于因风热外袭引起的外阴痒。

   4、姜丝鸡肉

  去山鸡肉300克、生姜50克,将山鸡肉、生姜切丝先用温油煸炒山鸡肉,待半熟时入调料及姜丝,翻炒即可,佐餐服食。此方可温中散寒止痒,适用于因风寒束表引起的外阴痒。

   5、葱豉粥

  取大米50克,葱白3个,豆豉20克,1米,加水煮,龙虾酱煮,直到米饭将熟葱,煮粥再用少许盐、味精调味。早上和晚上吃。方解石表寒、祛风止痒,适用于风寒束表引起的外阴瘙痒。

   6、姜桂红枣汤

  取干姜9克、红枣10枚、桂枝6克,加水煎熬。每天一次,连服10天。此方可温经散寒,祛风止痒,适用于因风寒束表引起的外阴痒。

   7、海带绿豆汤

  取海带250克、绿豆100克、白糖适量,将海带切碎,与绿豆、白糖加水共煮汤,饮汤吃海带和绿豆。每天1次,连服10天。此方可清热利湿止痒,适用于因湿热内蕴引起的外阴痒。

   8、羊肉山药粥

  去羊肉50克、冬瓜150克、山药100克、粳米50克,先将粳米加适量水煮粥至八成熟时,再将剁碎的羊肉、切块的冬瓜、切丁的山药放入粥内同煮,待冬瓜、山药煮烂后,加入盐、味精各适量调味。早晚各1晚,连服7天。此方可温阳益气,适用于因气血亏虚引起的外阴痒。

  外阴瘙痒用啥药管用3   怎么才能治疗外阴瘙痒

   1、病因治疗

  消除引起瘙痒的局部或全身性因素,如滴虫,霉菌感染或糖尿病等。

   2、一般治疗

  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切忌搔抓。不要用热水洗烫,忌用肥皂。有感染时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但严禁局部擦洗。衣着特别是内裤要宽适透气。忌酒及辛辣或过敏食物。

   3、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湿热下注、阴虚血燥是引发女性外阴瘙痒的最主要原因,从整体施治的角度看,外阴瘙痒之发病与体内肝、脾、肾等脏腑器官同样密切相关,并涉及任督二脉。有因肝经湿热下注、带下浸渍阴部引起者;有因肝肾阴虚、精血亏损、外阴失养引起者。阴痒常与带下病交错互见,严重者还可并发阴痛等。

   有什么治疗外阴瘙痒的偏方

  1、取生姜120克,洗净连皮打碎,艾叶90克(鲜者200--250克),加水1500毫升,入锅煎沸后20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患者坐在盆上令蒸气先熏阴部,待水温度适宜,洗10--15分钟,每天1--2次,连洗3天可愈。治疗期间和愈后半个月内,忌食辛辣、油炸煎炒食物,严禁喝酒、禁房事。

  2、用葱白连根50克,花椒50粒,加水500毫升烧开,洗阴部,每天两次,连洗3天可愈。

  3、取鲜桃叶500克。加水煎汤熏洗患部,每天洗2次,或用洋桃叶适量捣烂,用纱布包好塞入阴道内,每天换2次,连用1周。

  4、用蚤休、土茯苓、苦参各90克,黄柏、大黄各45克,龙胆草、萆各30克,枯矾15克。每日1剂,水煎后去渣取液,熏洗外阴。早、中、晚各洗一次,每次30分钟。连续使用5-10天,可显效或痊愈。

  5、取百部、川椒各15克,苦参、蛇床子、白头翁、土茯苓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沸后5--10分钟,去渣(药渣备作第2煎用,1剂药可用2 次)。先熏后洗,共15--20分钟。坐浴时应将双腿分开。已婚妇女可用食指包上干净纱布,伸入阴道,将前后左右穹窿内分泌物反复洗出。连用3--6天,每天1--2次,每次洗后均要换内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10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