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是一种很有养生保健作用的鱼肉,它的食用率是比较高的,而且还可以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对于促进生长发育,健脾胃有很好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鲮鱼的小常识,会更多的了解它。
鲮鱼的功效
味甘、性平、无毒,入肝、肾、脾、胃四经;
有益气血,健筋骨,通小便之功效;
治小便不利、热淋、膀胱结热、脾胃虚弱。
鲮鱼的营养价值
鲮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鲮鱼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适宜膀胱热结,小便不利,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之人食用;
2. 阴虚喘嗽忌之。
如何挑选鲮鱼
颜色以鱼身偏青色、鱼鳞有光泽、透亮为好,翻开鳃呈鲜红者、表皮及鱼鳞无脱落才是新鲜的,鱼眼要清澈透明不混浊,无损伤痕迹;用手指按一下鱼身,富有弹性就表示鱼体较新鲜。在挑选的时候要选择光泽度比较好的,还要注意选择透亮的比较好,鱼身有弹性,鱼眼睛明亮的是新鲜的。
鲮鱼的储存方法
清洗干净,擦干,抹上一些盐和料酒,再放到冰箱冷冻,这样就可以长时间保存,并且还能腌制入味。如不冷冻,则需尽快食用。
关于鲮鱼的一些小常识,大家都知道了吧,其实鲮鱼的养生保健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补充丰富的蛋白质,钙质还有微量元素,可以补充气血,适合气血不足啊或者是身体虚弱人群食用的哦。
春天来了,天气的潮溼也跟着来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在饮食上做好祛溼。那么春季祛溼汤你知道有哪些吗?你知道什么汤才适合自己的身体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鲜紫苏叶滚黄骨鱼汤
材料:鲜紫苏叶80克、黄骨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把紫苏叶洗净;黄骨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热水,再加入姜和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滚约10分钟中,撒入紫苏叶,片刻下盐便可。
功效:紫苏有散寒行气、和胃解表之功,溼重的南方常常用它行气祛溼、祛腻滞和解鱼虾之毒用。而黄骨鱼是无鳞的河鱼,中医和民间都认为无鳞的鱼能养阳滋补。鲜紫苏叶滚黄骨鱼,鲜香美味,有养阳健脾、祛溼醒胃之功,为春日家庭的靓汤。
2、土茯苓煲猪骨汤
材料:土茯苓50克、猪脊骨500克、薏米15克、赤小豆15克、蜜枣3粒,陈皮、姜、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猪骨去血水后,锅里烧水,将猪骨放入烧开的水中去沫,然后捞起猪骨用清水冲洗一下。薏米、赤小豆、陈皮、土茯苓、蜜枣洗净泡水待用。将洗净的材料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土茯苓是一种中药,除溼,解毒,清热,利关节。蜜枣有养脾、平胃气、润心肺、止咳嗽、补五脏之功效。赤小豆也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猪脊骨是补肾佳品,脊骨中含有大量骨髓,烹煮时柔软多脂的骨髓就会释出,具有健脾利溼的作用。
3、黄芪赤小豆鲤鱼汤
材料:黄芪、赤小豆各30克***中药店有售***,鲤鱼1条,生姜3片。
做法:药材稍浸泡、洗净;鲤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热水。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健脾益气、祛溼和胃。中医认为鲤鱼性平味甘,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和止咳下气的功效。以补中益气、利水排脓、健脾祛溼的黄芪、赤小豆煲之,有健脾益气、祛溼和胃之功。
4、五加皮炖猪瘦肉汤
材料:五加皮15克***中药店有售***、猪瘦肉100克、生姜1片。
做法:五加皮浸泡、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小方块状。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热开水250毫升***约1碗量***,加盖隔水炖约2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
功效:五加皮为祛风溼类中药,具有祛风溼、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在春日时以它炖猪瘦肉有滋阴去溼、填精益阳的功效,为春季养生靓汤。
5、白扁豆猪脊骨
材料:猪脊骨500克,白扁豆50克,枣干8颗,莲子10粒,葱、姜适量,水、食盐适量。
做法:白扁豆、莲子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红枣洗净备用,生姜切片,葱洗净后切葱节备用;猪骨洗净后冷水下锅,水沸后,捞出猪骨洗去浮沫,将血水倒掉;将焯过的龙骨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泡好白扁豆、莲子和红枣,放入葱和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关火,出锅前调入少量食盐调味即可盛出食用。
功效:白扁豆有补脾胃,和中化溼,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溼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
春季祛溼汤还有很多做法,下面我继续为您介绍几种做法。
6、木棉花鲫鱼汤
材料:鲫鱼一尾***约250克***,新鲜的木棉花瓣30克,蘑菇50克,竹笋尖30克,葱白、生姜、黄酒、盐、胡椒粉、味精适量。
做法:鲫鱼去鳃和内脏、洗净,沥干水分;木棉花瓣洗净、控水;蘑菇、竹笋尖切片;锅中油热时,先放入生姜、葱白煸出香气,再把鲫鱼放入锅中煎透,加水,并放入蘑菇、竹笋、木棉花瓣、黄酒和胡椒粉,共煮;最后以味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清热利溼,凉血止血。
7、春砂仁鲫鱼汤
材料:春砂仁末5克,豆蔻1枚打碎制成粉,活鲫鱼500克***毛重***,姜、葱、黄酒、味精、烹调油、食盐适量。
做法:将活鲫鱼宰杀后,去鳞及内脏洗净,悬吊沥水。待锅中油热后将鱼煎至微黄,煽葱及姜加清汤及黄酒、味精、食盐用武水煮沸,然后用中火继续煮至鱼汤呈白色,将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纱布包好投入同煮,待鱼肉熟即可。
功效:砂仁消食开胃,温脾止泻,温胃止呕,行气化溼;豆蔻燥溼健脾,温胃止呕;鲫鱼健脾利溼,滋养脏腑。因此本品具有健脾补虚,行气利水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虚寒气胀,脘腹胀痛,食欲不振,体虚水溼停滞,腹水及水肿等患者。
8、五指毛桃土茯苓莲子猪肚汤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土茯苓200克、莲子30克***去心***、猪肚500克、老姜、盐适量
做法:五指毛桃、土茯苓、莲子洗净,莲子去心,稍浸泡;猪肚,洗净,切条块,汆水捞起;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钟,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具有清热祛溼,益气健脾,清肝润肺等功效,适用于溼浊困脾,脾胃气虚,肢倦无力,水肿,溼毒带下等症。
9、淮山鲮鱼汤
材料:鲜淮山300克,葛根200克,赤小豆50克,鲮鱼约400克,猪瘦肉50克,生姜4片。
做法:先将赤小豆洗净后用水浸泡2小时,在将洗净的鲜淮山、葛根去皮切块,再将鲮鱼煎至微黄,然后与洗净切块的猪瘦肉、生姜一起放入瓦煲,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放盐便可。
功效:鲮鱼、猪肉富含蛋白质,与淮山、葛根及豆类搭配煲汤,不仅有利于提升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吸收效果,更有利于健脾祛溼、补中益气。
鲮鱼是我们广东地区人们非常喜欢吃的一种鱼,苦瓜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蔬菜,而且苦瓜的做法也是非常的多的,豆豉鲮鱼炒苦瓜是我们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做法不是很难,但是在人体营养的补充上却是非常的不错的,是不错的一道养生菜,一起来看看吧。
豆豉鲮鱼炒苦瓜的做法 :
材料:苦瓜,豆豉鲮鱼罐头,大蒜,盐,糖。
做法:
1.豆豉鲮鱼罐头打开。
2.取两条鲮鱼撕成大块和一勺豆豉备用。
3.大蒜两颗拍散切碎。
4.苦瓜洗净后切成两段,对半剖开。
5.挖干净中间的瓤。
6.切成厚薄适中的片。
7.苦瓜放大碗中加入少量盐,腌15分钟。
8.腌出的水分倒掉不要。
9.苦瓜放入沥水蓝中冲去盐分,沥干备用。
10.油五成热,转小火放入一半蒜碎和豆豉。
11.爆出香味后加苦瓜同炒。
12.苦瓜变色后加入鲮鱼和剩下的一半蒜碎同炒片刻,加入少量糖炒匀即可。
鲮鱼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镁、鲮鱼硒等营养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但是经常做是会放油的,使得比较的油腻,所以跟苦瓜一同炒可以很好的中和苦瓜的苦和鲮鱼的油,所以会使得这道豆豉鲮鱼炒苦瓜清爽不腻,是很适合我们开胃的,我们食用也是可以很好的下火、解乏,有益气血,健筋骨,通小便之功效。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豆豉鲮鱼炒苦瓜的做法,我们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苦瓜不要炒太久,这样是可以很好的保留苦瓜的营养成分的,对于我们吸收营养也是有很好的帮助的,我们食用这道菜也是可以很好的促进消化的,夏季吃苦瓜是不错的选择。
鲮鱼最爱这样做着吃,香嫩有回味,越吃越有味!
在广东这么久见过最多的鱼除了罗飞就鲮鱼了!广东最经典的吃法还是将鱼肉剔出来剁成肉泥,搓成鱼丸或者酿辣椒剪着吃!我今天分享的是湖南口味的做法。因为我是湖南人喜欢偏辣偏香一点。
食材准备:半斤左右的鲮鱼、蒜苔、姜、蒜米、黑豆豉、小米辣、孜然粉、水淀粉、米酒。
调味料:盐、鸡精、生抽。
步骤:
1 鲮鱼买的时候可以叫老板处理干净,从背部开刀,回家洗洗干净就好,鱼洗干净打上一字刀。用米酒、盐、孜然粉涂抹均匀腌制十五分钟。
2 蒜苔切小段,姜蒜剁碎,小米辣切碎备用,小碗取一小勺淀粉加水加适量生抽搅拌均匀备用。
3 锅烧热下油,待油温烧至冒烟时下腌好的鱼煎三分钟左右再翻面煎,中火煎至两面金黄后盛出备用。(鲮鱼小刺较多喜欢香点的就煎焦一点,喜欢嫩一点的就煎熟即可)
4 锅内留油,倒入姜蒜、黑豆豉、小米辣炒出豆豉香味,然后放蒜苔,加入一勺盐,一勺鸡精炒匀,加入调好的水淀粉大火收汁,将炒好的料淋上煎好的鲮鱼身上美味即成!
这道菜做起来很简单,主要是煎鱼的时候不能把鱼煎烂了,尽量保持完整。这样吃的时候一口下去先是鱼皮的香脆,鱼肉带着酱汁回味在舌尖,孜然的香味在口中久久不散真是越吃越想吃!
2、赤小豆浸泡1小时,洗净;粉葛去皮,洗净,切成大块。
将适量清水放入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材料,猛火煲滚后改用慢火煲3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428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食用豌豆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搭配技巧
下一篇: 食物中添加咖喱粉有哪些营养